相信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經歷:小時候愛吃糖,家長會以「吃了會長蟲牙」這一理由來制止我們。長大後,因小時候愛吃糖而導致的「牙洞」困擾不已:牙齒變黃、吃冷熱酸甜的食物時牙齒感到酸痛,嚴重還會引起牙髓炎等疾病。
這就是齲齒病,也是我們俗稱的「蟲牙」、「蛀牙」。據相關調查,我國有超過6成的兒童患有齲齒,除此之外,乳牙滯留、牙齒錯位咬合、恆牙萌生困難、鵝口瘡等也是很常見的兒童口腔疾患,很多家長和孩子深受其擾。
為什麼兒童容易患齲齒?
在眾多口腔問題中,兒童齲齒恐怕是排首位的。兒童發生齲齒主要與細菌、飲食、宿主、時間等幾個因素相關,在這四個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齲齒,這也被稱為四聯因素論。
眾所周知,我們的口腔內的細菌較多,因此細菌是齲齒的主要因素,常見的致齲菌有變異鏈球菌、乳酸桿菌和放線菌等。其次是飲食習慣,糖類、甜食、飲料等含糖較多的食物進入口腔後容易滯留在牙齒隱蔽的部位,經過代謝而導致齲齒。
而宿主主要是指牙齒和唾液兩個方面,牙齒不整齊、唾液分泌少導致兒童抗齲能力較差。因為齲齒是一個發病緩慢的過程,從菌斑形成到齲洞產生需要時間,因此一旦口腔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長時間的綜合因素導致。
齲齒修復+良好的口腔護理=遠離齲齒
當孩子出現牙齒酸痛等症狀,說明齲齒病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此時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到口腔科就醫。經過視診、探診、口腔X線檢查以及和其他口腔疾患相鑑別後,才可以進行相關治療。目前的治療有齲齒修復、藥物治療等。
另外,家庭護理也不容忽視。鼓勵健康飲食,控制糖的攝入,進食後要養成漱口刷牙的習慣,4歲以上兒童可使用含氟牙膏,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等。
9月21日(周一)下午15:00,家庭醫生在線直播間邀請了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副主任醫師鍾永榮醫生,為大家在線答疑:兒童口腔問題有哪些、如何修復兒童齲齒、修復手術後需要注意什麼等口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