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Biology:新技術90分鐘完成全基因組序列分析

2020-11-30 生物谷

2015年2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國家兒童醫院(Nationwide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發人員最近在Genome Biology上發布了一個自主開發的分析軟體,表示這個軟體使尋找全基因組致病變異從幾周縮短到按幾十個小時。

第一個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耗時大約13年,耗費30億美元,而現在技術測序技術的發展,使得即使是很小的研究小組都可以在幾天之內完成基因組測序。但是從測序產生的巨大的數據分析得出真正能用於研究或者臨床的信息一直是一個挑戰。而彼得·懷特博士和他帶領的團隊針對這個問題,利用新穎的計算技術,開發了一個名為"邱吉爾"(Churchill)的計算管道,表示"邱吉爾"可以在短短90分鐘內完成全基因組樣品的有效分析。

"邱吉爾"自動輸入原始序列資料,通過一系列密集複雜和計算,最終分析出有臨床或者科研意義的的遺傳變異體。這個過程中的每一步,"邱吉爾"都有優化,以顯著減少分析時間,但不損害數據的完整性,該分析是100%的可重複性。"邱吉爾"採用的平行化(parallelization)的算法克服了染色體帶來的平行化限制,極大提升了數據輸入的平衡性和分析中數據重新組合,去分,再校準和基因型分型的執行性。通過檢查在數據分析過程中的計算資源的利用,相比其他兩種分析管道-HugeSeq和GATK-Queue只能分別利用46%和30%的數據資源,"邱吉爾"的利用率達到了92%,並在多個伺服器非常有效地進行縮放。"邱吉爾"輸出結果,在與其他計算管道比較,被證明具有最高99.7%的靈敏度;最高99.99%的精讀和99.66%最高整體診斷效率。

這種效率和能力,證明"邱吉爾"或能夠進行人口規模的基因組分析。為了證明"邱吉爾"的能力,懷特博士和他的團隊成功地分析了**基因組項目所產生的第一階段的原始數據(**基因組項目是以生成世界各地的多個群體人類遺傳變異的公眾目錄為目的的國際合作項目)。利用亞馬遜網絡服務(AWS)的雲計算資源,"邱吉爾"僅用七天便完成1088個全基因組樣本的分析,並確定了數以百萬計的新的遺傳變異。

"邱吉爾"的發布是測序技術一個極大的進步。它極大降低測序分析的成本,突破了當今測序分析計算的瓶頸,特別為現在大人口規模的基因組學的研究提供便利。(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謝謝!

DOI:10.1186 / s13059-014-0577-X

Churchill: an ultra-fast, deterministic, highly scalable and balanced parallelization strategy for the discovery of human genetic variation in clinical and population-scale genomics
Benjamin J Kelly, James R Fitch, Yangqiu Hu, Donald J Corsmeier, Huachun Zhong, Amy N Wetzel, Russell D Nordquist, David L Newsom, Peter White

Abstract
While advances in genome sequencing technology make population-scale genomics a possibility, current approaches for analysis of this data rely upon parallelization strategies that have limited scalability, complex implementation and lack reproducibility. Churchill, a balanced regional parallelization strategy, overcomes these challenges, fully automating the multiple steps required to go from raw sequencing reads to variant discovery. Through implementation of novel deterministic parallelization techniques, Churchill allows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analysis of a high-depth whole genome sample in less than two hours. The method is highly scalable, enabling full analysis of the 1000 Genomes raw sequence dataset in a week using cloud resources. http://churchill.nchri.org/.

相關焦點

  • Nat Genet:完成對毛竹基因組序列的框架圖
    2月24日,國際著名雜誌Nature Genetics雜誌在線發表了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態所國家基因研究中心和國際竹藤中心等合作完成的「毛竹全基因序列框架圖」的論文。
  • 昆明植物所完成新款基因組DNA微衛星序列軟體的研發
    昆明植物所完成新款基因組DNA微衛星序列軟體的研發 來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09-09   今日/總瀏覽:3/2443
  • 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繪製完成   本報記者 馬愛平   日前,鯉魚全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已繪製完成,該基因組覆蓋約為16.9億鹼基,包含52610個功能基因,功能基因數目是大多數硬骨魚類基因數目的兩倍。
  • 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原標題: 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我國完成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病例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未發現傳染性增強證據  東方網6月5日消息:記者5日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與廣東省及惠州市疾控中心合作,已完成我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
  • 大型基因組(Large Genome Size)研究策略與思路
    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動植物已經完成了全基因組密碼的破譯,小型基因組(Genome Size<5 Gb)
  • 中國首次完成梅花全基因組序列
    中國首次完成梅花全基因組序列,為水果改良育種奠定基礎  【搜狐科學信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中國的科研團隊在世界範圍內首次測定了梅花的基因組序列。由於使用了人工嫁接技術,在中國的種植區域也十分廣闊。但其高度雜合性也增加了基因組整合的難度。研究人員採用新一代的測序技術(NGS)和全基因組映射技術(WGM),對西藏的一個野生種構建出高密度的遺傳圖譜。最終成功得到了長達237Mb的梅花基因組參考序列。  通過研究與抗病性相關的基因將有利於培育抗病的梅花品種。研究發現在梅花基因組中存在和抗病相關的基因—PR基因家族。
  • 蒙古族人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11年12月19日,由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開展的第一個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工作已經完成。科學家們將此圖譜譽為「天驕一號」,這標誌著我國的人類學、民族學、人類遺傳學及醫學健康研究進入基因組水平。    基因採樣的成年蒙古族男子系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34代孫,具有完善的家族系譜記錄,且沒有和外族通婚史。科學家們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採取了從頭測序和重測序兩種方法分別獲得全基因組序列。
  • 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例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原標題: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例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胡浩)記者5日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與廣東省及惠州市疾控中心合作,已完成我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 海洋所科研人員繪製完成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於繪製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誌著基於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譜標準。近年來,我國的海水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 上海分離出H1N1流感病毒並完成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上海分離出兩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並完成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新華社上海6月10日電(記者 仇逸)記者10日從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獲悉,中心應急檢測實驗室已經成功分離出兩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並完成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 Direct-seq:單細胞水平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篩選實驗 | Genome...
    -02044-w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基於CRISPR基因編輯的正向遺傳篩選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表型(phenotype)-基因型(genotype)」的鑑定研究,常見的研究類型包括鑑定與細胞增殖相關essential gene的負選擇實驗、與細胞獲得抗藥抗殺傷能力相關的正選擇實驗等。
  • 全基因組及轉錄組研究揭示開心果的環境適應以及馴化機制 | Genome...
  • 疑似病例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析僅需半小時—新聞—科學網
    當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檢測技術有免疫、PCR和高通量測序(NGS)三類,其中免疫和PCR方法是一種定向檢測,可以對病毒進行篩查,適合對患者標本中是否存在病毒進行診斷
  • CRISPR-Cas12a : 為你打開高效的基因編輯大門 | Genome Biology
    Li†, Tongtong Cui†, Kai Xu, Lu Guo, Qingqin Gao, Guihai Feng, Chuanyuan Chen, Dali Han, Qi Zhou and Wei Li 發表時間:2019/02/05 數字識別碼:10.1186/s13059-019-1620-8 原文連結: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
  • 長讀測序特刊徵稿 | Genome Biology
    長讀測序技術為解決許多複雜的生物醫學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特別是對於那些短讀測序無法解決的問題。它們的長讀長度為基因組事件的可靠識別提供了明確的可映射性,也為長程分析提供了信息,如單倍型和基因組組裝。此外,長讀技術、PacBio和牛津納米孔技術對單分子進行測序,並可以檢測規範的核苷酸以及鹼基修飾。
  • Nature.Med:全基因組DSB作圖新方法
    近日,科學家提出一種利用全基因組技術進行DNA雙鏈斷裂(DSBs)作圖新方法,這種作圖法以單核苷酸為基本單位,稱之為BLESS(direct in situ breaks labeling, enrichment on streptavidin and next-generation
  • 白鰭豚全基因組序列成功測定
    我國科學家成功主持完成了白鰭豚全基因組序列測定與分析工作,這是國際上第一次通過新一代測序方法獲得較高測序深度的鯨類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 科學網—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構建成功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 通訊員全志武)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完成了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
  • 【科技日報】小麥A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完成
    【科技日報】小麥A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完成 2018-05-11 科技日報 趙漢斌 【字體:,最新完成了小麥A基因組序列精細圖譜。
  • Genome Biology|近期內容更新
    在來自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的Baosheng Wang等人在本篇文章中利用了517個B. stricta種質的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分析了該物種遺傳多樣性和種群分化的詳細進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