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讀測序特刊徵稿 | Genome Biology

2020-11-17 知社學術圈

Genome Biology 目前正在為即將出版的長讀測序特刊徵稿。

特邀編輯:Barbara Wold和區健輝


該特刊計劃於2021年下半年出版,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Barbara Wold教授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區健輝教授擔任客座編輯。


長讀測序技術為解決許多複雜的生物醫學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特別是對於那些短讀測序無法解決的問題。它們的長讀長度為基因組事件的可靠識別提供了明確的可映射性,也為長程分析提供了信息,如單倍型和基因組組裝。此外,長讀技術、PacBio和牛津納米孔技術對單分子進行測序,並可以檢測規範的核苷酸以及鹼基修飾。要充分發揮長讀測序的作用,同時又要考慮到其相應的弱點(如較高的錯誤率),需要實驗和計算方法的發展。為了將技術進步轉化為生物醫學的突破,其他研究途徑正在探索長讀測序在重大生物醫學背景下的創新應用。Genome Biology 將以特刊的形式,重點介紹這些長讀測序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和方法的進展。


該特刊將接受研究、方法、短報告和資料庫等方面的稿件投稿,突出強調長讀測序技術應用在該領域的新發現,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領域:


  • 表觀基因組學
  • 表觀轉錄組學
  • 轉錄組學
  • 癌症基因組學
  • 元基因組學和元轉錄組學
  • 疾病基因組學


提交截止日期:2021年5月1日


請使用在線投稿系統,並在投稿信中註明您希望稿件被考慮在"Long-Read sequencing"專刊上發表。如果您想諮詢稿件是否適合投稿,請將投稿前的諮詢發到郵箱:editorial@genomebiology.com。


Genome Biology covers all areas of biology and biomedicine studied from a genomic and post-genomic perspective. Content includes research, new methods and software tools, and reviews, opinions and commentaries. Areas covered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sequence analysis; bioinformatics; insights into molecular, cellular and organismal biology; functional genomics; epigenomics; population genomics; proteomics; comparative biology and evolution; systems and network biology; genome editing and engineering; genomics of disease; and clinical genomics. All content is open access immediately on publication.


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Long-Read?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zhishe&utm_campaign=BSCN_3_JG02_CN_GBIO_LRS_AH_paid_social_ZS

相關焦點

  • Genome Biology|近期內容更新
    Genome Medicine和BMC Biology共同推出的微生物組生物學的特刊已經正式發行了!在來自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的Baosheng Wang等人在本篇文章中利用了517個B. stricta種質的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分析了該物種遺傳多樣性和種群分化的詳細進化過程。
  •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F 2.55)外泌體領域特刊徵稿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F 2.55)外泌體領域特刊徵稿
  • Genome Biology | 七月內容更新
    「Microbiome Biology 特刊正式發行」 點擊此處,閱讀相關內容。本特刊的客座編輯為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Rob Knight 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的Elizabeth Grice 博士、德國蒂賓根大學發育生物學的Ruth Ley博士和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Jeroen Raes 博士。本特刊涵蓋微生物學各個領域的研究、方法和評論文章。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 Genome Biology 近期內容更新
    sap-outbound-id=0000011883:1:26504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Ue3WjawIXL0I8ueqd_kJ1A Genome Biology很高興與您分享本刊近期的亮點文章、徵稿信息和期刊新聞!
  • 編委特刊上線 | Scientific Reports帶您去太空探索生命奧秘
    編委特刊上線 | Scientific Reports帶您去太空探索生命奧秘
  • 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的「非官方」延續
    他們指出,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也曾被一些人認為有爭議性,但現在被視為是最偉大的探索壯舉之一。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從1990年持續到2003年,重點是基因測序,讓研究人員能夠「閱讀」基因組。而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的重點是構建基因,讓研究人員能夠「編寫」基因組。
  • Scientific Reports新特刊開放徵稿|Remote sensing of Earth...
  • 《Genome Biology》:當circular RNA遇到單細胞測序……
    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類來源於RNA轉錄本,以環狀形式廣泛存在的具有調控功能的非編碼RNA。
  • Genome Biology出版了哪些重要文章?
    Anton J Enright, Bino John, Ulrike Gaul, Thomas Tuschl, Chris Sander and Debora S Marks 4 Bioconductor: open software development for computational biology
  • Genome Research:研究生發現更全面染色體測序方法
    統計學方法的作用是巨大的,因為當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完成了一種生物體基因組的測序的時候,實際上意味著他們已經獲得了兩條染色體的測序融合的結果,但是USC生物信息學家Lei Li表示,「這並不代表事實。」
  • Genome Medicine | Genome Biology 近期精選內容
    Jeffrey Chen和Paloma Mas MMSplice:模塊化建模改進了對剪接的遺傳變異效應的預測 MMSplice: modular modeling improves the predictions of genetic variant effects on splicing DOI:10.1186/s13059
  • Genome Biology:新技術90分鐘完成全基因組序列分析
    第一個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耗時大約13年,耗費30億美元,而現在技術測序技術的發展,使得即使是很小的研究小組都可以在幾天之內完成基因組測序。但是從測序產生的巨大的數據分析得出真正能用於研究或者臨床的信息一直是一個挑戰。
  • Nature發布首個人類X染色體完成圖,長讀長測序盡顯優勢
    在人類基因組測序組裝發展歷程中,科學家們陸陸續續發布一系列參考基因組版本。2001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公布了首個人類參考基因組,2009年,基因組參考聯盟(GRC)發布了人類參考基因組版本GRCh37。2013年人類參考基因組第20個版本——GRCh38發布,被認為是世界上測序最準確、最完整的脊椎動物基因組,不斷「修修補補」使用至今。
  • Genome Biology:業內首度報導水稻lncRNA研究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攜手,通過高通量測序和分析,在水稻中發現了大量有性生殖相關的lncRNA。該研究結果發表在2014年12月3日的Genome Biology上。近年來,隨著測序水平的提高,lncRNA的重要功能逐漸受到重視。
  • 新方法可完成高精度長讀擴增子測序
    新方法可完成高精度長讀擴增子測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2 16:40:51 丹麥奧爾堡大學Mads Albertsen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全基因組及轉錄組研究揭示開心果的環境適應以及馴化機制 | Genome...
    深入了解這些物種對乾旱環境的適應性以及其經濟性狀,將可能會有助於促進這些物種在沙漠地區的種植和繁育,緩解世界糧食危機。 開心果(Pistacia vera L.)起源於伊朗, 是沙漠地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近年來,開心果已躍居成為世界第五大堅果作物,伊朗和美國是開心果的主要生產國,2015年兩國開心果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72.65%。
  • 納米孔長讀長測序完成蜂鳥高度連續基因組組裝並提高異構體識別
    PromethION測序結合短讀長測序從頭組裝高度連續準確的紅喉蜂鳥基因組利用納米孔高通量測序儀PromethION,生成超過25 Gb的測序數據,N50大於40 Kb,結合短讀長測序,使用由Aleksey Zimin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Salzberg實驗室開發的MaSuRCA工作流程進行基因組混合組裝, 「安娜的蜂鳥(Anna’s hummingbird)」作為參考基因組
  • CRISPR-Cas12a : 為你打開高效的基因編輯大門 | Genome Biology
    通過優化的crRNA scaffolds,提高Cas12a蛋白的靶向效率 在本研究中,Wei Li和他的團隊觀察到不同的crRNA scaffolds可以影響Cas12a蛋白的靶向效率。
  • 測序原理-------一代測序、二代測序、三代測序
    (4)數據分析,GS FLX系統在10小時運行中可以產生100萬讀長,讀取超過4-6億鹼基對。目前,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已經成功推出了商業化的第三代測序儀PacBio RS平臺,因其讀長較長、測序準確、無擴增偏好性,使得第三代測序正式走入人們的視角。三代測序技術存在兩個關鍵技術:1) 零模波導孔,這使得測序位點周圍大量游離的螢光標記鹼基與真實反應信號區別出來。
  • 【徵稿】磷脂醯絲氨酸的生物學意義 | Cell Communication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