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的「非官方」延續

2021-02-26 壹基因醫學


在裡程碑式的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結束10多年後,研究人員6月2日宣布將於今年籌資1億美元啟動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目標包括在10年內合成一條完整的人類基因組。


基因組研究先鋒傑夫·伯克、喬治·丘奇等25人當天藉助美國《科學》雜誌宣布,現在是時候構建「基因組規模工程的技術及其倫理框架」了。這些研究人員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紐約大學等知名學術機構。


針對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可能帶來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影響,他們特別強調有必要讓公眾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他們指出,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也曾被一些人認為有爭議性,但現在被視為是最偉大的探索壯舉之一。


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從1990年持續到2003年,重點是基因測序,讓研究人員能夠「閱讀」基因組。而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的重點是構建基因,讓研究人員能夠「編寫」基因組。研究人員說,今天雖然基因組測序技術仍在以極快速度發展,但構建基因的能力仍基本局限於少量短的片段,限制了對生命的了解。「對基因藍圖的進一步認識可能來自於構建上億規模鹼基對的動植物大型基因組,包括人類基因組,這將會推動發展出大規模合成與編輯基因組的工具與方法。」研究人員們在文章中寫道。

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的近期目標是,合成1%的人類基因組,並提出6個先導項目,包括構建特定染色體或複雜癌症(cancer)基因型,以更全面地模擬人類疾病、修改豬基因組以用於異種器官移植等。

該項目被描述為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的「非官方」延續。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囊括全球數千名研究人員,歷時13年,最終於2003年4月13日首次公布了人類的完整基因組信息。研究人員表示,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讀」出了人類的遺傳物質,現在他們要進一步把它們「寫」出來:從頭開始合成人類基因組的全部約30億個鹼基對。


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項大膽而雄心勃勃的計劃,值得讚揚。目前,僅有小細菌基因組和麵包酵母部分基因組被從頭合成。2014年,由紐約大學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家傑夫·博伊科領導的團隊報告稱,他們歷時7年,成功合成了第一條擁有約27萬個鹼基對並能正常工作的酵母染色體,這一成果被譽為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的新高峰。

 

據英國《獨立報》3日報導,參與這一項目的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寫到: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起初也是「有爭議的項目」,但現在它被認為是「人類探索史上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徹底改變了科學和醫學的面貌。


2日發表的3頁紙論文給出了一些有關該項目的細節。論文強調,合成大約擁有30億個鹼基對的人類基因組,現有技術太昂貴、太原始。為此,他們將通過一系列探索性項目,如合成較短的基因組片段和「經過瘦身」的染色體等,來執行特定的任務,使最終目標得以實現。預計整個項目耗資應不超過人類基因組計劃(genome project)30億美元的成本。


支持者表示:「該項目旨在解決人類健康問題,包括培育出可移植的人類器官、對免疫系統(immune system)進行重新編程以對抗病毒、將癌症(cancer)抵抗力編程為有療效的細胞系、加速疫苗(vaccine)和藥品研發進程等。」


帝國理工學院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家保羅·弗裡蒙特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項目」。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師丹尼爾·特爾曼-埃瑞克說:「能以更低成本大規模地編寫DNA,有望更高效、更廣泛地開展相關研究,並推出更多產品。」

但也有研究人員指出,在獲得公眾支持之前應暫停這一計劃。史丹福大學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家德魯·恩迪和西北大學生命倫理學家勞裡·佐洛思在給記者的一封郵件中表示,基因編寫團隊沒有正當理由進行這一研究,這一項目應該禁止。他們寫到:「我們在等待一場嚴肅的公眾討論。」

 



相關焦點

  • 人類基因組計劃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請聽寫音頻的最後一句話請在留言中寫下您的聽寫【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人類基因組計劃
  •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新篇章:全合成工人類基因組計劃揭幕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2016年5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最近一些科學家、律師以及產業領軍人物在哈佛醫學院進行會談,商議建造一個完整的全合成人類基因組。這意味著需要搞清楚:為了創造蘊含在我們人類體內的每個細胞中的23對染色體(300億個鹼基對),需要哪些化學物質。
  • 科技名詞|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 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至此,人類基因組計劃距離正式啟動過去了14年,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年多。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美國正式啟動。9年後,中國獲準加入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成為參與這一計劃的惟一發展中國家。在一次訪談中,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聯繫人楊煥明教授說:「人類基因組計劃應該說是1953年4月23號(應為25日)開始的。」
  •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經濟影響》完整譯文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經濟影響Economic impact of the human genomics projectMay 2011【生物谷】《基因組計劃的經濟影響》-英文版- human genome
  • 從DNA到人類基因組計劃
    醫學家們夢想已久的「基因治療」,似乎變得觸手可及起來。要知道,很多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細胞內部的基因突變,針對這樣的缺陷基因,我們可以先在體外編碼一個正常的基因,然後通過載體植入人體,替換掉那個壞掉的基因,從而糾正因為基因缺陷而導致的疾病。基因導致的疾病可比大家想像的要多,腫瘤、衰老等謎題也隱藏在基因之中。如果人類能夠徹底掌握自身的遺傳信息,基因治療就不再是夢想了!
  • 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和阿波羅計劃並稱為三大科學計劃,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又一個偉大工程,被譽為生命科學的「登月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由美國科學家於1985年率先提出,於1990年正式啟動的。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我國科學家共同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 AI技術運用基因測序 助力基因組計劃
    新年伊始,號稱引領全球基因組學的英國政府宣布在接下來五年內將完成「100萬人組基因計劃」;美國政府也在兩年前宣布啟動為期十年的任何18歲以上美國人都可以參與的「all of us」基因組計劃;2016年12月中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各國政府紛紛啟動了自己國家的大規模基因組計劃,開始朝著精準醫療的目標邁進。
  • 後基因組時代十年志
    後基因組時代的緣起--人類基因組計劃"後基因組時代"的界定是以人類基因組草圖繪製完成劃分的,而直接促成這一研究成果的"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HGP)卻是源於上世紀美國"向癌症開戰"的失敗。進入二十世紀下半葉,癌症逐漸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 人類基因組時代的泛基因組學
    薩爾茲伯格是一位橫跨計算機領域和生物學領域的專家,名氣很大,他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生物學中心的主任,同時在計算機系和醫學院任職,專門從事基因測序和基因組學應用研究,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參與者之一,最近還主持了非洲裔美國人的基因組學項目等。開發過很多有名的生物信息算法,大家使用過的生信軟體如:bowtie、TopHat、cufflinks等都出自於他的實驗室,今天要談的泛基因組學也是他的研究內容之一。
  • 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1993年,於軍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裡程碑式的偉大科學計劃,也成為早期參與計劃的唯一華人,他在導師Maynard V.Olson的全力支持下,促成了中國科學家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日前,證券時報記者獲得了獨家專訪於軍的機會。從下鄉知青到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從回國推動中國基因組學研究到參與組建華大基因公司,於軍首次向媒體披露往事。
  • 人類基因組計劃
    製造一個有機體的全部基因或遺傳指令稱作基因組。因為所有生物體都是繼承前代的基因,所以基因組就提供了有關其祖先的重要信息。對於人類來說,與其他生物體一樣,基因代碼中的錯誤或變異將會導致通常醫學上所講的遺傳病。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
  • 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
    這幾年,不同規模的基因組計劃經常見於報導,目前這些計劃進展如何呢,現在就扒一扒現在這些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1. 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人類基因組計劃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左右,主要目的就是攻克癌症。
  • 於軍: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1993年,於軍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裡程碑式的偉大科學計劃,也成為早期參與計劃的唯一華人,他在導師Maynard V.Olson的全力支持下,促成了中國科學家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日前,記者獲得了獨家專訪於軍的機會。從下鄉知青到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從回國推動中國基因組學研究到參與組建華大基因公司,於軍首次向媒體披露往事。
  • 什麼是人類基因組計劃?
    &nbsp&nbsp&nbsp&nbsp1986年3月7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生物學家雷納託·杜爾貝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癌症研究的轉折點——人類基因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
  • 人類基因組計劃:解讀基因的奧秘
    正如同著名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獲得者杜伯克所說:「人類的DNA序列是人類的真諦,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與這一序列息息相關,包括癌症在內的人類疾病的發生都與基因直接或間接有關…」人類基因組計劃揭示生命奧秘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繼曼哈頓原子計劃
  • 「人類基因組計劃」背後的故事
    「人類基因組計劃」被譽為比「阿波羅登月計劃」還要偉大的工程。記者最近在採訪中了解到,我國能夠與美國、英國等國家合作,在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完成1%的測序任務,這背後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在這一計劃的完成過程中,除了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外,還包含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 大科學計劃概述:人類基因組計劃
    這一重大成就立刻受到全世界的矚目,各國均給予了高度評價,人們認為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斷曼哈頓原子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後的第三大科學計劃,它對人類認識自身,提高健康水平,推動生命科學、醫學、生物技、製藥業、農業等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的完成是該計劃實施的一個裡程碑,標誌著人類在研究自身的過程中邁出其不意關鍵的一步。
  • 什麼是基因和人類基因組計劃?
    現代遺傳學家認為,基因是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總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於染色體上,並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基因不僅可以通過複製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還可以使遺傳信息得到表達。不同人種之間頭髮、膚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異所致。
  • 人類基因組計劃:科研距實踐 到底有多遠?
    若干年前曾經引起過世界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今天的國人看來,已不是什麼陌生的詞彙。但論及基因組計劃以及基因研究在具體醫學和生活領域的運用,大多數人至今還一臉茫然。         作為一項舉世矚目、越國界、跨世紀的科學壯舉,人類基因組計劃和「曼哈頓原子彈工程」和「阿波羅登月計劃」一起,被並稱為「20世紀三大科學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