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墓發掘後,專家發現一塊石頭,家族秘密重現於世,顛覆認知

2021-01-09 騰訊網

在小說中,程咬金是一介莽夫,出身也不是很好,在小說《隋唐演義》中,程咬金的絕學三板斧還是在睡夢中學會的,但因為記憶力不好,需要先說名字,才會想起招式,後人管他的招數叫「三斧子半」,後演變了歇後語「三道板斧——只會幾招」。

《說唐全傳》小說裡,程咬金家中窮的叮噹響,老母親又體弱多病,全家人就靠著程咬金在集市上賣竹筢子維持生計,有一個叫尤俊達的強盜就拉攏程咬金與他一塊搶皇綱,隋煬帝的皇綱在押運途中有三次是被程咬金所截,因而就有了「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歷史上的程咬金真是出身貧困的莽夫嗎?程咬金墓被發掘後,專家發現了一塊石頭,程咬金家族的秘密重現於世。1986年,考古人員對程咬金墓進行了發掘工作,雖然程咬金的墓已經被盜賊光顧過,但專家還是發現了一塊非常有價值的石頭。

這塊石頭就是程咬金的墓志銘,明確記載了程咬金的身世、家族,顛覆了以往人們對程咬金的認知,墓志銘中記載:「曾祖興,齊兗州司馬;祖哲,齊黃州司馬」,講的是程咬金的曾祖在北齊任職兗州司馬,而祖父也在北齊任職黃州司馬,都屬於地方上的中高居官員。

另外,墓志銘上寫有「父婁,濟州大中正」,程咬金的父親也擔任了不小的官職,由此程咬金是出生在官宦家庭,世代都有做官的,家中自然是不窮的,不過程咬金選了一條和祖輩完全的道路,程咬金家中大多是文官,程咬金卻十分喜愛習武,心中想的是帶兵打仗。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程咬金歸附西魏名將李弼的曾孫李密,被李密重用,李密還常對人說:「這八千人(程咬金率領的)抵得上百萬大軍」,李密與西域的胡人王世充失敗後,程咬金被俘,後被王世充重用。

但程咬金認為王世充太過狡詐,得知唐軍後歸附了西魏名將李虎的孫子李淵,李淵讓程咬金等人跟隨了兒子李世民,李世民早已聽聞程咬金的威名,讓程咬金當了左三統軍,成為了唐朝的開國大將。

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程咬金參與其中,程咬金官升遷到右武衛大將軍,享受實封七百戶,後程咬金一路官升,可見程咬金絕非是一介莽夫,還是一個頗懂為人處事的人物,麟德二年二月七日,77歲高齡的程咬金於自己的私宅中去世,葬於九嵕山之原。

相關焦點

  • 程咬金墓地被打開後,考古專家發現1個秘密,電視劇演的都是假
    程咬金墓地被打開後,專家發現1個秘密,我們都被電視劇給騙了提到程咬金,大家肯定是想到他在電視劇當中混世大魔王的人設。可是歷史上的程咬金是唐朝的開國元勳,是李世民的開國大將。想必很多人對程咬金的了解都是來自於各種影視作品,我們心目中的程咬金,是因為出身貧寒從而跟秦瓊結為兄弟,然後落草為寇成功佔領瓦崗寨。其中他的武術,也是令現在的人頗為調侃的三板斧。相傳他死了以後,他被埋葬在昭陵。然而這個陵墓是當時唐朝最大的墳墓群,裡面足足有兩百多個墳墓。然後在一九八六年,考古學家們為了發掘程咬金的墓地,開始了探索。
  • 陝西發掘程咬金墓,出土一國寶級文物,專家:我們都被小說騙了
    《隋唐英雄傳》一直以來都是大家膾炙人口的一部電視劇,其中「混世魔王」程咬金算得上是其中塑造得最好的角色之一,他做事相當粗心,但也不乏義氣,個性詼諧可愛,簡直就是一個活寶,因此在劇中也是一個光彩照人的人物,不過在歷史上,程咬金卻是一個確有其人的人物,只不過他是不是電視劇裡那般呢?可就不好說了。
  • 專家學者為長豐縣埠裡宋代家族墓地發掘建言獻策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6日下午14時安徽省長豐縣埠裡宋代家族墓地考古發現專家研討會正式開幕,參會嘉賓包括眾多高校教授、國家和地方博物館研究館員共五十餘人。另出土墓誌一盒,雖上半部漫漶嚴重,但也為判斷墓主人身份提供了一些有益線索。26日下午14時30分左右,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東方建築研究所所長周學鷹就墓地出土仿木結構建築進行解讀。先是與同時期開封、泉州等地相似建築結構進行比較,可以基本確定長豐縣埠裡家族墓地的年代,即北宋時期墓葬。其次,再借鑑宋代建築學著作《營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頒布的一部建築設計、施工的規範書。)
  • 南京發掘王安石父親墓,專家剛開挖,王安石後人拿族譜趕來:住手
    當時有專家在南京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過年代鑑定後,確定是一千年前的北宋古墓。當時這個古墓有些部分已經遭到了破壞,可能在這一千多年裡遭到了盜墓賊的發掘。 為了保護古墓守衛墓中文物,專家開始對古墓進行保護性的發掘。
  • 南越王墓發掘往事:考古隊員被壯觀墓室震驚忘記回話
    發現象崗山建宿舍挖出西漢古墓日前,唯一參與南越王墓、秦代造船遺址、南越國宮署遺址三大考古發掘的考古專家、南越王宮博物館研究館員陳偉漢應邀來到當年南越王墓發掘地,向本報記者現場講述當年親歷。那結論只能是第二代、第三代的墓。」據陳偉漢介紹,此前在廣州鐵路機務段發掘過一座墓葬,規模很大,達10多米,但早被盜空,幸運的是還發掘出20多件非常精美的玉器。後經判斷,玉器主人非王室莫屬,推斷可能是南越王第三代墓。如此分析,象崗山上這個墓只能是第二代南越王墓,因為歷史上第四代、第五代南越王並沒有墓。
  • 隋唐往事:程咬金兩個正妻,前妻孫氏命苦福薄,後妻崔氏富貴終身
    墓志銘則是專門記載墓主人生軌跡,對於史學家研究歷史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上個世紀的時候,大唐開國功臣程咬金墓慘遭盜挖(心疼之)。考古部門沒有辦法,只得對程咬金墓進行搶救性挖掘,結果發現值錢的文物都被盜墓者偷了,好在留下來一塊史料價值極高的墓志銘。程咬金的墓志銘,現在被文物部門妥善保管,但是它的影印版已經流傳到了網上。
  • 一塊石頭上面12個字很震懾人,專家借走後卻至今不還
    不過地下文物及古墓古董的發現,多是無意中被發現的,比如一些村民或建築施工者,取土挖土時常不經意就挖出一座千年古董。由於國家法律規定地下文物屬於國有,所以當村民意外挖到古董文物時也會選擇主動上交。只不過因為村民的認知有限,就算挖到了價值連城的古董器物也只當是一般的破銅爛鐵,從而隨手給破壞掉了。1980年,在一座留有詛咒銘文的古墓中,村民就做了這樣無知的事情。
  • 這座大墓代表著不詳,墓葬群被發現後,立馬搶救式發掘
    血渭一號大墓是青海地區古葬墓群眾中,最為華麗也最為壯觀的一座大墓,這座大墓於1996年被發現,還成了當年考古界公認的10大發現之一。大墓坐落於青海省的海西自治州,一直以來當地就有大墓的傳說,當地人把這座大墓稱為九層妖樓,並且認為這座大墓代表著不詳。大墓經過上世紀末的考證,被認定是唐朝早期的一座屬於吐渾谷王室墓葬,而這也是我國第一次發現吐渾谷王室的墓葬。
  • 中國新聞周刊:南昌海昏侯墓發掘全記錄
    楊軍拋了鍋鏟,從南昌打車,兩個小時後到達墓地。初步查探後,他認定這是一處大墓,隨後上報。鑑於此墓已被盜墓賊盯上,地處偏僻不易保護,不久,江西省文物局提出搶救性發掘申請,獲國家批准。「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2015年11月4日,江西召開新聞媒體通氣會,首次公布了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的階段性成果。「這座墓葬具有標本性意義。」站在大墓前,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海昏侯墓發掘專家組組長信立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 長豐宋代古墓群發掘結束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6日,長豐縣埠裡宋代家族墓地考古發現專家研討會在長豐縣舉行。參會嘉賓包括眾多高校教授、國家和地方博物館研究館員共50餘人。精美文物吸引專家駐足觀摩。考古工作人員通過進一步勘探,在已暴露墓葬(編號M1)旁邊又發現12座古墓,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墓葬墓室平面呈圓形,直徑約11米,面積約120平方米,證實該地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家族墓葬。據考古專家介紹,在M12古墓內出土墓誌一盒,上半部雖漫漶嚴重,但內涵豐富。
  • 南極冰川下面到底隱藏著什麼,專家有了震驚的發現,讓人顛覆認知
    南極洲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參看南極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在那遙遠神秘的南極冰川之下,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通過近百年的探秘,專家有了一個震驚的發現,這個發現讓人顛覆認知,也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考察行動。
  • 奇聞怪談之古墓探秘(二十七)——曹操墓搶救發掘
    至於是否是曹操的,按照墓的級別很可能是曹操的。2006年,潘偉斌說他第一次鑽進去後,就想到了那個死於近1800年前的三國魏王。此前兩年,潘偉斌曾出版過一本學術書籍《魏晉南北朝隋陵》,專門研究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的皇帝陵墓。其中,他也對曹操的墓地進行了探討。綜合了一些專家的意見和判斷,潘教授認為安豐鄉很可能是曹操墓的所在位置。
  • 亞父範增墓發掘過程中,考古隊發現一盜洞,專家看後:盜墓賊太傻
    於是在範增死後,歷朝歷代的盜墓者便打起了範增墓的主意。此前,我國的考古隊在發掘一座疑似範增墓的古墓時,發現其中竟然有一個盜洞,專家們在仔細查看之後大笑這個盜墓者真有意思!時值1997年,徐州市組織了考古專家對這個傳言中的「亞父冢」進行了考古發掘,並從中出土了銀縷玉衣、鎏金獸形硯等文物。
  • 遼寧一農場發現「無底洞」,專家看完後,笑道:大俠蕭峰墓無誤
    蕭峰是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主角,因一招無敵的降龍十八掌聞名於江湖,本是契丹人,卻生在遼國長於大宋,幼年父母被奸人所害,師從少林和丐幫,執掌丐幫八年成為武學高手,身世被揭開後主動退位,為了阻止宋遼交戰,以斷箭自盡於雁門關外,享年33歲,很多人認為這個人物是假的,但歷史上真有這一號人物存在。
  • 鄧縣墓出土一塊磚,印著「怪異」的圖案,它是墓中最有意義的寶貝
    在鄧縣(今鄧州)的一座古墓中,我考古專家發現了大量的南朝時代的畫像磚,其中一塊畫像磚上,模印了一對怪物,為何說它們是怪物?因為它們一個是人頭鳥身,另外一個是獸頭鳥身,這對怪物的名字叫什麼?專家確實非同於一般人,他們從村裡的老鄉家借來了梯子,然後踩著梯子,下到了黑乎乎的墓洞中,半個小時後,下到墓洞中的專家出來了,他帶上來了一好一孬兩個消息。
  • 男子海裡遊泳,發現一塊「貓頭鷹」石頭,拿去問專家後不淡定了
    有時候他還會去海邊遊泳,感受一下鹹水的味道,這不就有一次,他就去海邊遊泳,他遊到了一處海的礁石附近,但那裡的石頭黑黝黝的,估計是因為那裡被海水浸泡,所以才有了顏色,但在石頭裡面,很明顯發現了一塊類似貓頭鷹的石頭,兩隻眼睛怪嚇人的,起先還以為是真的貓頭鷹呢?
  • 科學家發現秘密將原子放大千萬倍後,顛覆認知
    科學家將原子放大千萬倍後,發現驚人秘密,顛覆認知」。夸克是人類至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粒子,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夸克就是最小的粒子,隨著放大倍數的增加,科學家或許還能發現在夸克之下還存在粒子。從原子的結構來看,科學家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宇宙很有可能是分等級的,我們我所處的宇宙或許就是高級宇宙當中類似原子一樣的物質。如果這種假設成立的話,那人類就是被高級宇宙的智慧生命禁錮在一個類似原子的空間當中,徹底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 江西發現一座古墓,墓中的瓷盤底部卻出現英文,專家看後憤怒不已
    瑞昌的文物局在收到施工隊的消息之後,迅速地派了一批專家前來現場進行考察,通過專家的勘察,最終證實這座深不見底的黑洞正是一座古墓,根據專家的初步測量,這座墓的頂部由於距離地面有兩米深,因此保存得較為完善,只是由於年代久遠,這座墓的墓室早已被淤泥和積水所充斥,隨後專家便開始對這座墓穴進行了搶救發掘。
  • 韓國古墓發現星座圖,我國古墓早有發現,墓主姿勢都是北鬥七星狀
    最近,韓國文物部門在慶尚南道鹹安郡的一座王室古墓裡,發現了距今有1500年的墓室星座圖,其中包含著人馬座和天蠍座的形象圖形,這讓韓國的專家異常興奮。可是他們卻想不到,在我國早就出土過七星狀的棺槨板,甚至有一位墓主人,還故意將自己的屍身擺成北鬥七星的樣子。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山東一50米山包,施工時挖出「怪獸」,考古家:顛覆歷史認知
    得知老人前來是因為他們在施工過程中挖出了一個巨大的黑洞,而黑洞裡面有兩隻「怪獸」後,文物專家、考古家都非常的重視。一部分考古家立馬隨老人趕到挖出「怪獸」的山包,一座漢代大墓的考古挖掘展開了序幕。考古家看到這施工隊挖出的「怪獸」其實就是兩隻鎮墓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