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一顆堪比460顆原子彈的威力!

2021-01-15 作者囧囧陽

原子彈作為當前最具有威懾力的武器,在二戰後期的時候美國率先研發出來,當時日本頑固抵抗,美國就啟動了曼哈頓計劃,大力研發原子武器,原子彈就是在二戰後期研發出來,並且首次登入戰場,兩枚原子彈也給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進行毀滅性的打擊,等到二戰結束以後,各軍事大國也都開始相繼研發原子彈,當時蘇聯作為超級大國之一,看到美國研發出原子彈後,就馬不停蹄的抓緊建造,並且在原子彈的研發上一發不可收拾,為了能夠超越美國,蘇聯就研發一款「毀滅性質」的原子彈,叫做「沙皇炸彈」!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1961年的時候,蘇聯就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原子武器,也就是「沙皇炸彈」,其爆炸威力相當於二戰時期投入日本原子彈的460多倍,爆炸威力有1.7億噸TNT,這也足以看出蘇聯的軍工業水平,該炸彈也被成為蘇聯工業的結晶體!

當時蘇聯一共也就建造了兩枚,由於威力太大,擔心無法控制其後續造成的影響,就將沙皇炸彈的威力調整到6000萬噸TNT,但即便如此,當沙皇炸彈蘑菇雲升空後,世界各國都感到驚訝,畢竟連板塊都受到炸彈的威力從而遷移一點,被稱做「末日級別武器」,其中一枚已經被試爆,還有一枚被俄羅斯繼承,至於是否存在,或者銷毀還是未知數,但其威懾力卻一直都存著,畢竟這樣一款武器出現在戰場上,其後果不堪設想!

相關焦點

  • 都說核武器威力無窮,投入多少顆原子彈,能把地球摧毀?
    都說核武器威力無窮,投入多少顆原子彈,能把地球摧毀?核武器的威力大家都能想像得到,一旦爆炸,幾乎可以摧毀一座城池,還會留下大量的核輻射。一直以來人類對核武器都充滿著畏懼,核武器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威力,與它內部的成分有著密切的關聯,內部的組成元素都極為罕見,爆發的能量令人難以置信。有人都感到困惑,如果大面積的使用核武器,那麼地球能承受多久呢?
  • 世界上造過的最大「核武器」威力究竟多大?中國的核戰地位多高?
    關於核武器是可以分為原子彈與氫彈的,眾所周知第一顆原子彈是在美國率先爆炸的,但是要論核武器的水平我們現在可是不用原子彈來互相對比的,因為氫彈才是真正展示一個國家核武器水平的關鍵。那在世界上能夠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有哪些呢,依次羅列就有美國、蘇聯、英國、中國、法國,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這五個國家也恰恰是聯合國安理事會的成員,難道是什麼巧合嗎?提前說明啊這個機構可是唯一一個有權採取軍事行動的聯合國機構,別的就不多說了,大家自行感受。所以說我國的核武器水平放在世界肯定不是落後的。
  • 100顆核彈能夠毀滅地球嗎?核武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它的工作原理又是什麼?想要知道它的威力有多大,首先要了解它的TNT當量是多少。一顆普通的手榴彈TNT當量約有三百克,這樣的威力足以炸毀一臺普通的汽車。再看這兩顆原子彈,第一顆代號為小男孩,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投放於廣島的那一刻,它的長約三米,直徑零點七米,重達四千一百公斤,其中鈾二三五的含量為六十四公斤,但TNT當量卻僅有約一點五萬噸。
  • 原子彈身為核武器小老弟,為什麼威力永遠超不過50萬噸TNT當量?
    一枚原子彈威力有多大呢?原子彈因為只是利用最基礎的核裂變能量,因此只能算是核武器中的小弟弟,威力和聚變熱核彈頭(氫彈)根本沒法相提並論。一枚原子彈的殺傷力有多大具體得看它的TNT當量,因此這個區間實際上也是相當寬裕的,但是因為裂變臨界質量的限制,上下都有一個極限。
  • 史上威力最大武器,比廣島原子彈威力大3846倍!
    在二次世界大戰將要結束前夕,美國出於加速日本投降以減少傷亡和震懾日本的目的,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一顆原子彈,在戰爭結束時給日本人以沉重悲慘的記憶。這是人類製造出核武器以後第一次使用,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使用,而且今後也可能不再使用。
  • 原子彈、氫彈、三相彈、中子彈哪家強?核武器威力排行榜
    在漫長的發展中,武器也在不斷升級,殺傷力自然是呈爆炸性的增長,其中威力最大的武器莫過於核武器。 核武器作為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有氫彈、原子彈、中子彈、三相彈等等種類,那麼這些核武器的區別是什呢?誰的威力更大些呢?
  • 世界上威力最大武器,它的毀滅性無法控制!
    (文/知了)說起核武器,大家一般會先想到原子彈,接下來才會想到氫彈。因為在二戰末期美國人實際使用過原子彈,所以它具體的殺傷力是有跡可循的,通俗講就是其爆炸後果可以預測到的。但是對於氫彈實戰後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恐怕在很多人眼裡這就是一個永久之謎了!客觀上說,自從人類擁有熱武器後,世界經歷了兩次大戰,而第三次世界大戰久久沒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核武器的功勞,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都知道二戰結束至今,雖然小戰亂不斷,但大國之間還是保持謹慎和冷靜態度的,它們之間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衝突。
  • 一顆氫彈威力為什麼遠大於原子彈?
    氫彈,是以核聚變為原理,製造出的威力遠超原子彈的超級大殺器,上世紀二戰結束後 原子彈的使用讓各國恐慌不已,但早期的原子彈,無論是質能轉化率還是威力,都不足以滿足當時的美國和蘇聯
  • 人類曾親眼目睹的彗木相撞事件,威力有多大?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
    在人類的認知中,原子彈應該是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一。這種東西在二戰時期首次公開露面,給冥頑不靈的日本狠狠一擊。爆炸的一瞬間,日本的城市頃刻間毀滅,原本一直不肯投降的日本,被原子彈轟炸了兩次後徹底老實下來,沒過多久便宣布了投降的消息。
  • 原子彈爆炸相當於幾十萬TNT當量,威力是有多大啊!
    核武器的威力能毀滅地球嗎?近來,核武危機再次成為吸引人們眼球的焦點,而自核武器誕生伊始,就有不少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核武器的威力能毀滅地球嗎?今天時雨就來扒一扒背後的真相!首先,從核武器來看,主要就其威力看分為兩種:原子彈和氫彈,至於中子彈,它只屬於一種小型氫彈,或者稱為增強輻射彈。在這兒我們先分析下他們的原理。
  • 原子彈、氫彈究竟誰的威力更強大?西瓜視頻對比數據來分析
    「1945年8月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或許事情的發展就始於這顆原子彈。如果沒有這顆原子彈,我父親不會年紀輕輕就離開人世。」這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所著的《佐賀的超級阿嬤》裡面的第一段話,裡面描述的故事是他的親身經歷。
  • 2029年將逼近地球,它的直徑是335米,威力相當於7萬顆廣島原子彈
    科學家已經觀測到2萬顆近地小行星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為10公裡長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地點推測為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沿岸地區,這次撞擊釋放出4萬億噸TNT炸藥當量,相當於同時爆炸2億顆廣島原子彈釋放的總能量,撞擊引發劇烈地震、海嘯、火山噴發和氣候變化,導致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的恐龍滅絕;1626 年明朝首都北京發生了一場神秘的大爆炸
  • 同樣是核武器,原子彈和氫彈誰更厲害?
    世界上殺傷力最強的武器莫過於原子彈和氫彈了,兩者都是核武器的一種,但是為何有兩個名字呢?那是由於它們本質上的區別,兩者在能量釋放過程中有所不同,發生核裂變的是原子彈,發生核聚變的屬於氫彈。核裂變指的是原子核在核分裂過程中由重原子核分裂為多個輕原子。
  • 「彗木相撞」給了地球敲了警鐘,它們的威力堪比二十億顆原子彈!
    「彗木相撞」給了地球敲了警鐘,它們的威力堪比二十億顆原子彈!我們的星球雖然美麗,但她也是非常孤單的存在於茫茫的宇宙之中。跟整個宇宙相比,我們的地球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宇宙空間裡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讓我們的地球灰飛煙滅。
  • 中國是僅存30顆氫彈的國家,一顆威力有多大,專家說出實話
    自核武器成功開發以來,它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過一次,但即使只有一次現世,它造成的創傷以及震撼卻令世人難以忘懷目前的核武器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原子彈,第二種是氫彈,另一種是有「戰神」之稱的中子彈。
  • 原子彈與氫彈哪個威力最大?氫彈:原子彈只配給我點火
    談到原子彈,很多人會想到二戰後期美國對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至少造成二十萬人死亡,由此可見原子彈的威力有多大。二戰結束後,核武器技術日趨成熟,各國相繼研製出氫彈以及中子彈。從它們的發展趨勢來看,氫彈是原子彈的升級產品,殺傷力更強。那麼,氫彈的威力究竟比原子彈強多少呢?
  • 原子彈和氫彈,誰的威力大?
    核武器是現在人類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存在當量的概念,即相當於多少噸TNT炸藥爆炸的能量。如果是同樣質量的原子彈和氫彈,氫彈的爆炸威力更大,大約是原子彈的4倍。本文將具體敘述原子彈和氫彈的核反應原理以及他們的區別。
  • 氫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大到整個地球都沒有地方試爆!
    說起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很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核武器,而在所有的核武器中,威力最大的莫過於氫彈了,因為從理論上講,氫彈和原子彈是有區別的,它的殺傷能力幾乎沒有上限,也就是趨近於無窮。其實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再增加當量,對有生力量的打擊已經沒有什麼差別了。
  • 俄羅斯遭受行星碎片撞擊 威力相當30顆原子彈
    俄羅斯遭受行星碎片撞擊 威力相當30顆原子彈  今年2月份,一場突如其來的隕石雨襲擊了俄羅斯的車里雅賓斯克,科學家經過調查發現流星碎片重達1萬噸,55英尺寬,大約為16米,並在墜落地附近「砸」出十多米直徑的大坑
  • 威力比原子彈還要厲害一千倍!只要一顆,人類生命便可終結
    核能(原子能)是通過核反應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世界上的一切物質都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繞原子核旋轉的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如果把地球比作是原子的話,那麼原子核就相當於一個桌球的大小,雖然原子核的體積很小,但在一定條件下它卻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它通過3種方式核反應方式來釋放能量,分別是核裂變、核聚變以及核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