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為哪般?

2021-01-09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英偉達昨日宣布,將以400億美元收購ARM,創下了全球半導體市場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併購交易。人們不禁要問:英偉達究竟意欲何為呢?

英偉達( Nvidia)正式與軟銀集團達成協議,根據該協議,英偉達將從軟銀集團和軟銀願景基金手中收購英國晶片製造商ARM,交易價值約400億美元。如果交易能夠順利完成,按美元價值計算,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半導體交易。但實際上,僅僅基於美元價值來衡量這筆交易,可能遠遠低估了這筆交易的重要性。

ARM是當前售出的幾乎每一款智慧型手機的核心,從蘋果iPhone到運行谷歌Android軟體的三星Galaxy設備。除了智慧型手機處理器,ARM技術還用於集成到各種計算機系統和設備中的許多較小的晶片。ARM表示,其處理器核心和其他組件的晶片已運往世界各地,數量超過1800億片。

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Jensen Huang)周一向媒體表示:「它們(ARM晶片)無處不在,為各種類型的電腦提供動力,從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到智能手錶和智能恆溫器。」

但對於英偉達來說,ARM代表著一個機會,可以提振其快速增長的向數據中心銷售晶片組和軟體的業務。投資者認為,英偉達可以將ARM的CPU技術與其在圖形處理器(GPU)方面的專長緊密結合,從而在半導體行業的其他領域建立領先地位。

投資研究公司富瑞(Jefferies )分析師馬克·利帕西斯(Mark Lipacis)表示,通過讓英偉達創建一個伺服器晶片和軟體「生態系統」,這筆交易將進一步提振其數據中心業務。英偉達可以將ARM處理器更緊密地集成到自家產品中,在不使用額外能耗的情況下提高性能。

此外,這筆交易還將進一步鞏固英偉達的地位,使競爭對手更難撼動其業務。利帕西斯稱:「有了ARM,英偉達還將提供通用、異構數據中心規模的解決方案,並最終獲得數據中心生態系統『串行處理部分』(serial processing part)高達80%的價值。此外,ARM還讓英偉達在數據中心市場擁有了一條更大的『護城河』。」

今年,英偉達的股價漲幅已超過110%。在這筆交易宣布後,英偉達股價於周一上漲逾5%,表明投資者對交易前景充滿信心。

銷售晶片藍圖

ARM和英偉達都是「專注於矽」的公司,但所專注的領域不同。黃仁勳說,ARM和英偉達是「互補的」。

ARM總部位於英國劍橋,銷售其他公司生產低功耗晶片所需的藍圖(blueprint),以驅動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虛擬實境(VR)耳機和智能音箱等設備。它被稱為指令集。一些客戶,如蘋果,從ARM獲得授權後設計他們自己的CPU核心。其他公司,如高通或三星,則直接從ARM獲得整個處理器設計的許可。

ARM通過向想要使用其技術的晶片設計者出售智慧財產權許可證、軟體和工具來獲取利潤,並對使用其技術的每個晶片收取版稅。2019年,ARM創造了逾17億美元的營收。

ARM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創建於1990年,是蘋果公司、英國艾康電腦公司和美國晶片製造商VLSI科技公司聯合創建的合資企業,旨在為蘋果的個人數字助理Newton開發晶片。

但15年後,在智慧型手機熱潮的推動下,ARM躍居行業前列。智慧型手機需要的晶片,要比英特爾生產的x86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晶片耗電量低得多。雖然它們的計算能力不如筆記本電腦,但至少電池續航時間要比筆記本長很多。

第一代iPhone採用的是三星處理器,使用的就是ARM內核,但計算能力有限。此後,基於ARM內核的晶片就成為了蘋果和Android手機的標準,並且變得明顯更強大,在處於某些任務時,甚至堪比x86晶片。例如,用於三星、谷歌和華為手機的高通晶片,使用的就是ARM內核。

此外,ARM也在進軍智慧型手機以外的其他類型的計算機市場。例如,蘋果正計劃將其Mac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改用自家晶片,正式基於ARM的晶片技術。微軟也花費了大量時間和資金來改造Windows,使其能在ARM晶片上運行。如今,ARM晶片越來越多地被用於數據中心,因為其低功耗是一個明顯的優勢。

當軟銀在2016年收購ARM時,該公司還強調了「物聯網」的潛力,也就是越來越多的物品,如機械或汽車,可以配備網際網路連接和一個廉價的微處理器。當然,這些微處理器都運行在ARM技術上。

英偉達的雄心

英偉達最初以設計圖形晶片而聞名,其晶片能使中央處理器減輕3D圖形工作的負擔,以提高計算能力和效率。其客戶主要是遊戲玩家、打造遊戲系統的公司,以及需要構建3D圖形的人們。

遊戲仍是英偉達業務的一大部分。但在過去的十年裡,英偉達已經開始擴展到許多不同的領域。

2008年,英偉達開始以「Tegra」品牌建造自己的「片上系統」(SoC)硬體,將其圖形處理器和ARM處理器內核結合在一個產品中。例如,Tegra晶片是任天堂Switch遊戲機的核心,雖然它在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中的吸引力不如高通的驍龍處理器。

此外,英偉達的自動駕駛汽車平臺也包括帶有ARM內核的硬體晶片。如今,英偉達開始為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製造晶片和軟體。

事實上,近年來,英偉達背後最大的利好因素是人工智慧(AI)的崛起。研究人員發現,與舊的伺服器晶片或簡單的CPU相比,英偉達的圖形處理器更適合運行人工智慧算法。

隨著英偉達的雄心不斷膨脹,該公司的財富也隨之增長。金融數據服務商FactSet數據顯示,周一開盤時,英偉達的市值超過3220億美元,與五年前相比有了驚人的增長,當時其市值僅約為123億美元。在截至今年1月26日的2020財年,英偉達營收為109.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17.2億美元下降7%。

 將來會怎樣?

一些分析師認為,這筆交易的重點是,能提振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當前,數據中心是英偉達增長速度最快的業務。在截至6月底的季度裡,英偉達數據中心營收為17.5億美元,同比增長167%,約佔公司銷售額的45%,首次超過其遊戲部門。

此外,這筆交易還賦予了英偉達向ARM客戶出售其AI晶片和圖形晶片的機會。黃仁勳說:「如果我們能利用他們(ARM)的商業模式,如果我們能站在他們創造的網絡上,把我們發明的技術投入到這個渠道中,讓他們的數千個合作夥伴都能獲得,對我們來說,經濟效益將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當然,ARM的許多客戶都與英偉達競爭,包括三星、高通、博通和德州儀器等。這些公司可能不願從競爭對手那裡獲得額外的技術。而英偉達表示,將繼續把ARM作為一家獨立的子公司運營,採用「客戶中立」和「開放許可」的模式。如果這些公司願意支付費用,就可以獲得許可證,即使他們是英偉達的直接競爭對手。

黃仁勳還表示,ARM CEO西蒙·西格斯(Simon Segars)已經與許多客戶進行了溝通,回答了他們提出的一些問題。

黃仁勳說:「他們想明確,是否可以繼續依賴ARM。而我們能夠宣布這一交易,表明談判進行得很順利。雖然沒有人喜歡改變,但如果他們意識到,我們將繼續致力於當前的商業模式,繼續堅持開放和公平政策,就不會後顧之憂。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保持一切不變,並且還會加入英偉達的智慧財產權,這樣他們就可以有更多的東西可以購買,我們也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價值。」

相關焦點

  • 英偉達斥資 400 億美元收購 Arm,欲向 Arm 員工發 15 億美元股票
    整理 | 李雪敬、王曉曼出品 | CSDN(ID:CSDNnews)美國時間9月13日,英偉達宣布以 400 億美元收購軟銀集團旗下的Arm,這是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的最大交易。根據協議,這一交易收購將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進行。
  • 英國反壟斷機構計劃對英偉達收購Arm的交易進行審查
    圖片來源: 網絡集微網消息,據CNBC報導,英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當地時間周三宣布,計劃對英偉達收購Arm的交易進行審查。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英偉達收購ARM影響持續發酵
    文/福布斯中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臺積電已停止為華為代工麒麟晶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為華為供應存儲晶片。就在昨天,9月14日,英偉達(NVDA.US)宣布,將斥資400億美元(股票和現金)收購ARM,預計交易將在18個月內完成。其中,該交易不包括ARM的物聯網服務部門。這意味著,全球最大的GPU製造商、晶片巨頭要將全球最大的晶片架構(IP)供應商收入囊中,一個晶片「巨無霸」即將誕生。引用英偉達的聲明原話,就是將打造AI時代的世界頂級計算公司。
  • 黃氏定律取代摩爾定律,英偉達急於收購ARM的原因
    黃氏定律:AI 晶片效能每兩年增加一倍黃氏定律以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的名字命名。黃氏定律指出,支援AI 人工智慧的晶片效能會每兩年增加一倍;效能提升可歸功於軟硬體隨著時間推移的改進。這可以解釋Nvidia 為何會以400 億美元高價收購ARM 的原因。不論如何,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GPU 的處理能力並非適用所有情況。圖森未來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侯曉迪指出,即使自駕卡車這類極度依賴AI 的企業,大多數系統程式碼也需要用到CPU。且黃氏定律最終也會像摩爾定律會有不再可行的一天。
  • 英偉達為何想要收購Arm?黃氏定律正取代摩爾定律
    ·摩爾(Gordon Moore)提出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正在全面失效,但以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的名字命名的新定律——黃氏定律(Huang『s Law)似乎正在取而代之,而這也正是英偉達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巨頭Arm的重要原因。
  • 軟銀宣布英偉達將收購安謀 分析指出:這一交易可能會極大改變...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倫敦9月14日電(記者孫曉玲)日本軟銀集團日前宣布,美國晶片製造巨頭英偉達公司將以多達400億美元的交易額向軟銀收購總部位於英國的晶片設計公司安謀。這一消息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
  • NVIDIA 400億美元、AMD 350億美元:Intel低價收購SigOpt
    最近幾個月半導體行業的大型併購頻發,9月NVIDIA宣布將以400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購Arm。十月底,AMD又宣布將以35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緊接著,Marvell 也宣布將通過股票加現金的方式,以總價約1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模擬晶片製造商Inphi。
  • 高通宣布以14億美元收購半導體新創企業 Nuvia
    高通官網發布消息表示,高通技術公司將以約1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NUVIA公司。NUVIA是一家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初創公司,由蘋果資深員工創辦。高通表示,此次收購是基於其驍龍(Snapdragon)技術而進行的,將實現CPU性能和電源效率的大幅提升改進,從而滿足5G需求。
  • ARM執行長:賣給英偉達後公司業務模式並不會變
    每經AI快訊,據路透社,英國晶片製造商ARM執行長西蒙·西格斯(Simon Segars)周一表示,英偉達以400億美元收購公司,既不會改變ARM的商業模式,也不會改變其技術所在的司法管轄區。
  • 【收購】440億美元,標普全球正洽談收購IHS Markit;特斯拉上海廠或...
    1、440億美元,消息稱標普全球正洽談收購IHS Markit2、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或已開始試生產Model Y3、投資機構:2020年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合計研發支出將達364億美元4、艾為電子入選工信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海特高新:公司已完成濾波器新工藝的開發,具備批量量產能力6
  • 美國晶片巨頭2700億收購要黃?英國宣布介入調查,中國院士也發聲阻止
    去年9月,美國的晶片巨頭英偉達宣布,將會以400億美元(約270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對軟銀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英國ARM進行收購。如果該交易成功,這將會是史上晶片行業上最大的收購案。
  • Omdia觀察:收購交易增加了ARM物聯網業務的不確定性
    400億美元收購ARM公司,這表明這家GPU供應商正努力將其技術集成到ARM的移動、嵌入式和邊緣片上系統(SoC)中。英偉達的AI業務正成為其增長的核心,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數據中心有關,雖然其AI edge產品組合已通過XAVIER系列產品擴展至低功耗設備,但其在一系列嵌入式設備中的適用性一直很有限。將ARM納入其羽翼後,英偉達希望能夠在ARM有業務覆蓋的任何地方交叉授權和交叉銷售自己的技術,從而充分利用基於ARM的移動和嵌入式計算市場的巨大規模,以及同樣龐大的開發者社區。
  • Arm在數據中心的價值:黃氏定律背後,英偉達打的什麼算盤?
    其中特別提到英偉達的DPU,這種類型的硬體,幾乎可以代表數據中心的某一個發展方向。m5pednc這個議題甚至恰好能夠解答,英偉達為何要收購Arm,以及AMD為何要收購賽靈思。在近期英偉達GTC China首日主題演講之後的圓桌論壇上,英偉達全球業務運營執行副總裁Jay Puri談到了有關英偉達收購Arm的問題。m5pednc
  • 英偉達與Arm將合作推出PC平臺產品;蘋果官網將停售競品音響產品...
    黃仁勳表示,幾周前英偉達宣布收購 Arm 的計劃,Arm 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 CPU,英偉達將把加速和 AI 計算技術放給 Arm 平臺。首先,英偉達將與 Arm 在 GPU、網絡、存儲方面進行合作。然後,英偉達還將與 Arm 合作為 HPC、雲、邊緣計算和 PC 創造平臺,其中涉及晶片、系統和軟體。
  • 臺灣環球晶圓擬45億美元買下Siltronic
    據11月30日消息,德國矽晶圓製造商Siltronic AG當地時間周日表示,正與中國臺灣環球晶圓展開深入談判,後者擬以37.5億歐元(約合45億美元)將其收購。   Siltronic 為全球第四大矽晶圓廠,市佔率約 7%,而環球晶則為全球第三大廠、市佔率達 18%,待公開收購完成後,環球晶在全球矽晶圓市廠市佔率可望一舉躍升至約 25%,逼近日本 SUMCO 的 28%。   從整個上半年來看,半導體領域的併購活動顯得較為冷清,數量和交易金額都不高。進入下半年後,幾乎是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出現一次大型併購案。
  • AMD收購賽靈思 半導體行業終極大亂鬥來了?
    在 GAAP(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框架下,收入 28 億美元,同比增長 56%;淨利潤 3.9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5%;每股收益為 0.32 美元,同比增長 191%;毛利率為 44%,同比增長 1 個百分點。蘇姿豐說,市場對 PC、遊戲和數據中心產品的強勁需求,促使我們獲得了創紀錄的季度收入。她對第四季度的預期很樂觀,預計收入同比增長超過 25%。
  • 珀金埃爾默13億美元收購德國歐蒙公司
    同花順(300033)美股訊 科學儀器製造商珀金埃爾默將以13億美元現金收購德國歐蒙醫學實驗診斷股份公司,以擴大其對自身免疫和過敏診斷市場的影響力。收購計劃在今年四季度完成。
  • 惠普企業計劃 2.75 億美元收購超算廠商 SGI
    北京時間8月12日消息,據《財富》網絡版報導,惠普企業(以下簡稱「HPE」)當地時間周四宣布,將以約2.75億美元收購超級計算機廠商SGI。HPE稱,如果獲得監管機構批准,該交易將在2017財年第一季度完成。
  • AMD也要砸錢收購,半導體行業進入收割期
    2020 年,既 ADI 提出 210 億美元收購 Maxim 和英偉達 400 億美元收購 Arm 之後,半導體行業又爆出一樁重磅交易。《華爾街日報》周四晚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AMD 正在就收購可編程邏輯器件生產商賽靈思 Xilinx 進行深入談判,這筆交易的價值可能超過 300 億美元。
  • 珀金埃爾默13億美元收購自免霸主歐蒙診斷
    科學儀器製造商珀金埃爾默宣布將以13億美元現金收購德國歐蒙醫學實驗診斷股份公司,以擴大其對自身免疫和過敏診斷市場的影響力,該收購計劃在今年四季度完成。該收購預計將為珀金埃爾默2018年調整後的每股收益增加約0.28美元至0.30美元,並重申其2017年收入和每股盈利預測。此項交易還會使珀金埃爾默獲得一部分中國的傳染病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