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業的驚天收購交易要黃了?
去年9月,美國的晶片巨頭英偉達宣布,將會以400億美元(約270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對軟銀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英國ARM進行收購。如果該交易成功,這將會是史上晶片行業上最大的收購案。
被收購的ARM,被稱為英國最後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公司。ARM作為全球性的晶片架構設計公司,本身不生產晶片,主要是靠晶片架構授權來獲取高額利潤。
ARM在移動晶片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95%,市場上包括蘋果、華為和高通等科技巨頭在內的500多個大客戶都是ARM的客戶。
若是英偉達成功收購ARM,強強聯合之下,美國在全球移動晶片行業可以「橫著走」了。不過,由於這筆交易涉及的金額和影響巨大,涉及了反壟斷的調查,若要達成還需要通過中國、英國、歐盟、美國等國家的批准。
之前傳出英偉達收購ARM的消息後,唯一可能投否決票的似乎只有中國,不過近期由於這筆併購案的影響範圍較廣,又有國家加入反對的行列,看來英偉達和ARM這筆交易要黃了!
收購面臨多國監管,英國也正式介入調查
在這筆併購案中,我國的院士倪光南曾在高峰論壇上表明,商務部可能會否了這個併購。原因在於目前中美複雜的雙邊關係,以ARM在移動晶片行業的統治性地位,一旦被美國企業收購,對我國眾多的晶片企業非常不利。
並且去年10月,矽谷的多家科技巨頭也同樣表態反對這項收購。而本月7日,又有國家出手!
據外媒報導,英國反壟斷部門宣布將會對英偉達收購ARM一事進行調查。主要便是對英偉達在收購了ARM後,會不會存在將英偉達競爭對手的ARM架構授權撤銷,或者提高價格、降低競爭對手的產品質量的惡意競爭行徑進行調查。
從這三個調查點來看,英國手中的這票否決也是難以避免的了。畢竟英偉達願意花費400億美元收購ARM,多少是存著壟斷市場的心思。據悉,英國此舉正是因為擔心該併購會引起不公平競爭,說得直白點,就是擔心市場壟斷。
ARM和英國的態度很關鍵
對於這場收購案,ARM管理層和英國政府都存了拒絕收購的心思。站在ARM管理層的層面來看,英偉達和日本軟銀不一樣,軟銀收購ARM主要是財務投資,因為軟銀並沒有晶片業務。
而英偉達如果收購ARM,對ARM的控制肯定比軟銀更高,雖說目前英偉達保證了會繼續保持ARM的開放許可模式和客戶中立性,以及保留ARM在英國的總部,但收購完成以後翻臉也不是不可能的。
站在英國的層面上來看,英國不願意讓英偉達收購ARM,原因是ARM是英國在晶片行業唯一拿得出手的晶片企業,如果被收購了,對英國的晶片產業發展是不利的。
而且,ARM目前旗下3500名員工,若是併購案生成,未來在企業整合間,可能會使得英國的部分工作崗位流失,這將間接削弱英國的技術實力和行業影響力。
總之,從目前各方的態度來看,英偉達收購ARM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單就我國而言,這項收購不成功對國內科技行業來說自然是好的。
但即便如此,也不代表我國的科技企業能夠就此安身立命。在半導體行業,我國仍有遠大的徵程和使命,希望我國的科技行業專注於科技創新,儘快實現獨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