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巨頭2700億收購要黃?英國宣布介入調查,中國院士也發聲阻止

2021-01-13 騰訊網

晶片業的驚天收購交易要黃了?

去年9月,美國的晶片巨頭英偉達宣布,將會以400億美元(約270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對軟銀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英國ARM進行收購。如果該交易成功,這將會是史上晶片行業上最大的收購案。

被收購的ARM,被稱為英國最後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公司。ARM作為全球性的晶片架構設計公司,本身不生產晶片,主要是靠晶片架構授權來獲取高額利潤。

ARM移動晶片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95%,市場上包括蘋果、華為和高通等科技巨頭在內的500多個大客戶都是ARM的客戶

若是英偉達成功收購ARM,強強聯合之下,美國在全球移動晶片行業可以「橫著走」。不過,由於這筆交易涉及的金額和影響巨大,涉及了反壟斷的調查,若要達成還需要通過中國、英國、歐盟、美國等國家的批准。

之前傳出英偉達收購ARM的消息後,唯一可能投否決票的似乎只有中國,不過近期由於這筆併購案的影響範圍較廣,又有國家加入反對的行列,看來英偉達和ARM這筆交易要黃了!

收購面臨多國監管,英國也正式介入調查

在這筆併購案中,我國的院士倪光南曾在高峰論壇上表明,商務部可能會否了這個併購。原因在於目前中美複雜的雙邊關係,以ARM在移動晶片行業的統治性地位,一旦被美國企業收購,對我國眾多的晶片企業非常不利。

並且去年10月,矽谷的多家科技巨頭也同樣表態反對這項收購。而本月7日,又有國家出手!

據外媒報導,英國反壟斷部門宣布將會對英偉達收購ARM一事進行調查。主要便是對英偉達在收購了ARM後,會不會存在將英偉達競爭對手的ARM架構授權撤銷,或者提高價格、降低競爭對手的產品質量的惡意競爭行徑進行調查。

從這三個調查點來看,英國手中的這票否決也是難以避免的了。畢竟英偉達願意花費400億美元收購ARM,多少是存著壟斷市場的心思。據悉,英國此舉正是因為擔心該併購會引起不公平競爭,說得直白點,就是擔心市場壟斷。

ARM和英國的態度很關鍵

對於這場收購案,ARM管理層和英國政府都存了拒絕收購的心思。站在ARM管理層的層面來看,英偉達和日本軟銀不一樣,軟銀收購ARM主要是財務投資,因為軟銀並沒有晶片業務。

而英偉達如果收購ARM,對ARM的控制肯定比軟銀更高,雖說目前英偉達保證了會繼續保持ARM的開放許可模式客戶中立性,以及保留ARM在英國的總部,但收購完成以後翻臉也不是不可能的。

站在英國的層面上來看,英國不願意讓英偉達收購ARM,原因是ARM是英國在晶片行業唯一拿得出手的晶片企業,如果被收購了,對英國的晶片產業發展是不利的。

而且,ARM目前旗下3500名員工,若是併購案生成,未來在企業整合間,可能會使得英國的部分工作崗位流失,這將間接削弱英國的技術實力和行業影響力。

總之,從目前各方的態度來看,英偉達收購ARM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單就我國而言,這項收購不成功對國內科技行業來說自然是好的。

但即便如此,也不代表我國的科技企業能夠就此安身立命。在半導體行業,我國仍有遠大的徵程和使命,希望我國的科技行業專注於科技創新,儘快實現獨立自主。

相關焦點

  • 調查即將開始!中國院士說的沒錯,美巨頭400億併購或將泡湯
    其實如果將晶片行業進行更加細化的區分,可以發現華為要解決的不只是晶片的製造和代工問題,在一些技術專利上,華為也沒有任何主動權。去年9月份,美企晶片巨頭英偉達讓整個晶片業都為之一振,企業宣布將耗資400億去併購英國晶片架構巨頭ARM。坦率地講,400億的美金足夠誘人,但對比ARM所具備的市場潛力,這些資金都是毛毛雨。
  • 必須阻止!中國院士發出警告後,華為也開始行動,情況或將失控?
    看了標題讀者們在思考華為在阻止什麼,中科院院士在警告什麼,其實這次不僅我們,連蘋果、谷歌、高通、三星……幾乎所有與晶片有染的企業都站了出來,英國政府也站了出來,究竟是怎樣的一件事,轟動了全世界,不過就是一場再正常不過的併購:美國晶片公司收購英國·ARM晶片設計公司。
  • 為遏制中國發展,美國花高價收購各大晶片公司,晶片行業亂套了?
    而我們中國本身發展速度就特別的快,美國擔心我們發展過快會對他造成威脅,美國對我們實行的記住風鏡都已經高達30多種了,而晶片技術只是其一。在以前的時候,因為英偉達公司就宣布400億美元要收購 ARM公司。
  • 226億!美國半導體巨頭擬翻倍收購日企,中國意見或成關鍵
    226億!美國半導體巨頭擬翻倍收購日企,中國意見或成關鍵
  • 美國夢碎?中國院士發出「警告」後,華為也開始行動了
    英偉達收購ARM的美夢今年9月份,據國外媒體報導稱,美國科技公司英偉達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晶片架構巨頭ARM,引起了整個半導體行業的震動。如果這次併購計劃成功,那麼將創造晶片市場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交易,而美國的科技實力也會進一步增強,對其他國家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 英國正式官宣:絕不讓步!
    也許是看到了這個「短板」,美國方面在2020年展開了新的晶片行動,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美國英偉達公司展開了對英國ARM公司的併購行動,並且最終在9月14日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敲定收購計劃,只需要等待美國、英國、中國三家的同意就可以正式開始交接。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英偉達收購ARM影響持續發酵
    就在昨天,9月14日,英偉達(NVDA.US)宣布,將斥資400億美元(股票和現金)收購ARM,預計交易將在18個月內完成。其中,該交易不包括ARM的物聯網服務部門。這意味著,全球最大的GPU製造商、晶片巨頭要將全球最大的晶片架構(IP)供應商收入囊中,一個晶片「巨無霸」即將誕生。引用英偉達的聲明原話,就是將打造AI時代的世界頂級計算公司。
  • 名副其實的中國晶片巨頭,一年造出10億顆7nm晶片,市值達28600億
    如今,在美國的施壓下,華為海思晶片被斷供生產一事,也將身為中國名副其實的晶片巨頭-臺積電推向了風口浪尖。要知道,對於臺積電而言,斷供華為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畢竟華為的存在給予了臺積電可觀的營收,但是當前臺積電也無法繞開美國技術獨立存在。當然,實事求是地說,臺積電確實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晶片巨頭。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臺積電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企業。
  • 盤點:2018年美國科技巨頭收購的13家歐洲創業黑馬
    Shazam(英國)這筆交易實際上是在去年宣布的,但是蘋果斥資4億美元收購倫敦音頻識別平臺Shazam的交易花了大約10個月的時間才完成,部分原因是歐盟委員會(EC)進行了反競爭調查。但是歐盟委員會在9月份決定收購可以繼續進行,幾周後蘋果正式宣布了交易的完成。
  • 中國院士突然宣布,中國晶片發起「反擊」!
    如今的華為在歐洲市場上可謂是大放光彩,前幾日還有消息傳出英國方面批准了華為在其本土建立一座價值10億英鎊晶片研發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正式宣布,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經研製出了CMOS毫米波全集成通道相控晶片,目前已經完成封裝和測試。也就是說,我們國家已經在成功突破了5G毫米波晶片技術。也是成功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並且這項技術是由我們國家自主研發而成,可以將5G晶片的成本降低98%。
  • 川普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博通收購高通
    川普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博通收購高通 原標題:   新華社華盛頓3月12日電(記者金旼旼 高攀)美國總統川普12日以國家安全為由,否決了半導體巨頭博通對美國晶片製造商高通公司總額高達1170億美元的收購案。
  • 撥款151億美元!中國晶片巨頭宣布新政策,暴露出背後的3大野心
    臺灣,印度、大陸、美國都是臺積電重點投資的地區。而根據臺積電官網公布的最新消息看,臺積電董事會已經批准了151億美元的撥款方案。據悉,該款項將用於產能擴張,專業設備安裝與升級等等項目。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還在董事會議結束後宣布新政策——前往美國建設工廠。
  • 波士頓科學42億美元收購介入醫學BTG
    2019 年 8 月 19 日,波士頓科學宣布已按照之前公布的重組方案,完成對 BTG 公司(LSE:BTG)的收購,收購金額高達 42 億美元。BTG 是一家英國介入醫學企業,開發用於治療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微創外科手術產品以及特殊藥品。
  • 蔡英文也宣布「制裁」中興,但美國在WTO只拿出不足3頁紙,連...
    臺灣企業:想和中興繼續合作聯發科火速深夜發聲 臺灣在全球晶片產業也佔據重要地位,例如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聯發科和高通、三星並列全球前三大晶片研究製造商。另一家通信巨頭——諾基亞的日子也不好過,根據4月26日諾基亞發布的一季報顯示,一季度營收49.2億歐元,下滑8%。同樣,諾基亞也深陷虧損,一季度淨虧損1.88億歐元。
  • 為什麼要阻止公司一家獨大?美國巨頭百年反壟斷史
    既然哈佛大學認為,規模大就是壟斷,司法部立刻想到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1974年,聯邦政府正式起訴AT&T,理由是利用從電子設備獲得的利潤補貼電話網絡,阻止其他運營商連結到本地製造商,通過拒絕購買非貝爾供應商的設備,壟斷了電信設備市場。這個官司一打就是近10年,AT&T在1982年同意接受司法部裁決方案。
  • 半導體巨頭英飛凌:期待在中國的業務健康和長期發展
    在NVIDIA宣布收購ARM後,黃仁勳不僅強調了ARM繼續開放授權以及保持客戶中立的定位,還指出,ARM的主要IP技術在英國註冊,也就是美國的管制措施不會影響其多數產品對中國客戶的使用。Ploss認為,中國對本土半導體技術的推進正在提速,不過,英飛凌仍舊期待在中國業務的健康和長期發展,並做好了應對更大競爭的準備。目前,英飛凌在上海、無錫、深圳、北京四地設有辦公室。
  • 國內財團24.6億報價飛兆半導體 安森美收購生變?
    12月8日消息,美國晶片廠商飛兆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又譯仙童半導體)聲稱新收到一份24.6億美元的收購報價,提出願以每股21.7美元的現金收購飛兆,這比之前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提供的每股20美元的價格溢價了
  • 日本電子巨頭NEC宣布22億美元收購瑞士銀行軟體開發商Avaloq
    (原標題:日本電子巨頭NEC宣布22億美元收購瑞士銀行軟體開發商Avaloq)
  • 中美科技巔峰對決,英國經濟學人:中國管理機制優於美國
    中國日報網3月22日電 擔心「中國技術威脅」,美國總統川普在上周喊停「博通(Broadcom)收購高通( Qualcomm)」的交易。這事傳到小夥伴英國的耳中,他們格外上心:在科技領域的博弈,中國如今勢頭正猛,川普你能不能有點遠見?  這還是不放過任何中國「黑料」的《經濟學人》,在當地時間3月17日發表的「封面故事」。
  • 軟銀宣布英偉達將收購安謀 分析指出:這一交易可能會極大改變...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倫敦9月14日電(記者孫曉玲)日本軟銀集團日前宣布,美國晶片製造巨頭英偉達公司將以多達400億美元的交易額向軟銀收購總部位於英國的晶片設計公司安謀。這一消息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