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閔行回收晶片FT2232HL電子元器件採購公司
高價收購TI,XILINX,ATMEL,ALTERA,ADI,ST,ON等各種IC 晶片、內存快閃記憶體、晶振、高頻管、IC,手機IC等各品牌系列,歡迎來電,實現共贏。
-
為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美國竊取中國專利,誘捕中國科學家
不知道大家對我國濾波器晶片研發者被美國拘捕的事情有沒有了解?美國為了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誘捕中國科學家,竊取中國專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多數出現在智能的手機和家電中,被人們廣泛應用於生活,由於其晶片利用價值高且先進,一直是比較新穎的高科技技術。 l 在張浩一行人的努力下,「諾思微系統」是現在國內第一家「FBAR射頻濾波晶片」生產公司。其也一直和天津大學有著密切的聯繫,榮獲了好幾百項專利。
-
世界十大晶片公司排行榜:美國佔據半壁江山,中國三大企業入榜
,在晶片這一塊,美國有著絕對的話語權,誰讓美國擁有著世界上最頂尖的科研「聖地」——矽谷,美國率先一步發展晶片業務,因而到如今為止,美國在晶片領域是絕對的霸主。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目前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十大晶片公司,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企業上榜。前面也說了,美國在晶片行業發展的比較早,所以美國的企業佔據十個席位中的半壁江山。
-
美國晶片巨頭2700億收購要黃?英國宣布介入調查,中國院士也發聲阻止
去年9月,美國的晶片巨頭英偉達宣布,將會以400億美元(約270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對軟銀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英國ARM進行收購。如果該交易成功,這將會是史上晶片行業上最大的收購案。
-
阿里全資收購中天微!晶片公司兩千萬利潤即可快速通道上市?
在場人員中,有中國半導體/元器件/晶片專家、企業家,有中興前技術人員和法律專家。中國晶片對美國的依賴到底有多強?「高級晶片90%以上依賴進口。高檔晶片現在是第一大進口產品,其次是原油。後者每年要花掉約2000億美元。」 中央第九巡視組副組長季曉南說。
-
國內射頻晶片公司大盤點
唯捷創芯(Vanchip)是大陸最大的射頻IC設計公司,由前RFMD(後與TriQuint合併成為Qrovo)人員成立,以主流的GaAs工藝切入射頻PA市場。其4G PA出貨量是國內最大的,出貨覆蓋國內前幾大手機廠和方案商。2019年4月,被聯發科通過子公司Gaintech Co. Limited收購。
-
中國晶片技術現狀分析_中國晶片發展趨勢
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美國這次對中興通訊下重手,也揭開了中國半導體行業之殤。那麼,中國晶片技術現狀如何?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中國晶片技術現狀如何? 晶片的問題永遠無法做到像網際網路一樣的快速發展。即使面臨中興被制裁,所有人都看到了被扯下了遮羞布的中國科技現狀。
-
中國晶片的騙局和破局
英偉達收購ARM,對華為來說不是好消息。意外的是成交價僅僅400億美元。這價格對於在全球佔比90%以上的ARM晶片架構來講,這價格完全屬於賤賣了。為何這時收購ARM?毫無疑問就是劍指華為,剛卡完晶片轉架構,之後估計就是晶片設計了。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英偉達收購ARM影響持續發酵
文/福布斯中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臺積電已停止為華為代工麒麟晶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為華為供應存儲晶片。首先是獨立性,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英偉達是一家GPU晶片設計公司,而ARM既是晶片設計公司,又專注於IP授權,強調的就是獨立性。但在被英偉達收購後,兩家公司價值觀難免會有衝突,如何保證獨立性值得商榷。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晶片設計廠商來說,英偉達一直都是競爭對手,但在角色切換之後,就顯得尷尬。
-
生物晶片行業深度報告:中國生物晶片白皮書2019-2020
三、 產業發展趨勢(一)中國生物晶片產業鏈概述 1、中國生物晶片產業鏈 中國生物晶片產業鏈分為上遊原材料行業、中遊製造行業、下遊應用市場。年代末,美國著名科學家斯蒂文·弗爾多(Stephen P.A.Fodor)博士成功發明了高密度生物晶片和晶片閱讀器,為生物晶片產業開創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一家中國公司製造了可以與三星競爭的存儲晶片。下一步是什麼?
一家成立於2016年的公司希望收購三星,SK海力士,美光和英特爾。在中國半導體行業的一個裡程碑中,武漢揚子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上周宣布,它已經在內部開發了128層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128L)。武漢揚子發言人告訴黑臉,該公司預計大規模生產將在2020年底至2021年中期之間開始。
-
中國晶片產業的技術壁壘
【財新網】(作者 王元)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公司7年內向中興通訊出售元器件、軟體和技術,讓中國通信行業首次感受到「缺芯」之痛。 壞消息不止這一個。有消息稱,英國政府建議本國通訊企業減少向中國企業購買通訊設備。 在此背景下,國內圍繞晶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出現了很多評論。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根據ICInsight的數據,2016年全球20大半導體企業中,仍然以海外公司為主。其中美國有8家,日本、臺灣地區和歐洲各佔3家,韓國佔2家,新加坡有1家,沒有一家大陸半導體公司上榜。不管是設計製造還是IDM模式方面,大陸半導體產業和國際先進水平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
中國晶片有救了?華裔科學家攜全球第三家高密度基因晶片公司回國
離開昂飛之後,周巍又作為合伙人加入了美國威爾遜律師事務所。這是一家頂尖的高科技律師事務所,專門為蘋果及谷歌這樣的科技公司提供包括智慧財產權、公司法務、企業上市、企業兼併等方面的服務。這家律師事務所為隨後生捷科技的創立提供了很多支持。
-
微流控晶片行業研究|微流控技術|晶片|生物|診斷|化學|-健康界
目前國外微流控晶片的專業公司包括Cepheid、BioFire、IQuum等,這些企業在其產品力成熟之時,先後被跨國公司收購:BioFire在2013年9月被梅裡埃生物以4.5億美元收購,IQuum在2014年4月被羅氏收購,Cepheid在2016年9月被丹納赫以40億美元收購。因此,目前微流控晶片技術主要由羅氏和雅培等大型跨國廠商主導。
-
華為計劃在上海建不用美國技術的晶片工廠
今年以來,晶片領域動態不斷。國際端美國對我國晶片制裁打擊不斷,由此帶來了國內市場的發展熱潮,新增企業數量和融資金額屢創新高;行業端企業併購潮興起,包括英偉達、AMD等巨頭在內,紛紛傳出收購勁爆消息,攪動「一池春水」。對於經歷了疫情等眾多突發情況的晶片發展說,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那麼在即將過去的11月份,行業又有哪些重磅消息呢?
-
從「做生意」的角度看半導體行業,晶片設計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報告摘要美國壟斷晶片供應,亞太是最大需求市場本篇報告不同於一般的行業專題,我們從「做生意」的角度,分析半導體產業現階段的生態建設、業績增長、以及估值邏輯。2018年美國晶片公司全球市場份額佔比超過50%。2018全球fabless晶片設計公司前十名公司中,美國佔據6家,中國大陸只有海思,中國臺灣有3家。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報告:一文看懂真實國產晶片現狀
這種情況對於國家和企業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不管是從國家安全還是電子產業的發展而言,全力推動半導體產業目前已經成為了全國上下的一致共識,整個行業的發展動力非常充足。根據ICInsight的數據,2016年全球20大半導體企業中,仍然以海外公司為主。其中美國有8家,日本、臺灣地區和歐洲各佔3家,韓國佔2家,新加坡有1家,沒有一家大陸半導體公司上榜。
-
晶片被推上了21世紀技術爭奪的風口浪尖
現在,在快速增長的國內市場的推動下,中國正在轉向晶片設計和製造環節。 國家的產業政策也為晶片的大繁榮增加了助燃劑。2014年,中國宣布設立1萬億元人民幣(15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以改善國內產業發展,半導體也在「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佔據突出地位。
-
晶片股領漲十年,2020年會怎樣?
其成分股中,博通在2009年上市,當時股價不足15美元,近一月最高股價為331.20美元,漲幅超過20倍。美光科技2008年低點為1.59美元,上周五收盤價為55.06美元,漲超30倍。跟蹤美國25大晶片股的VanEck Vectors Semiconductor ETF 近十年的收益率也達到了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