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成立於2016年的公司希望收購三星,SK海力士,美光和英特爾。
在中國半導體行業的一個裡程碑中,武漢揚子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上周宣布,它已經在內部開發了128層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128L)。武漢揚子發言人告訴黑臉,該公司預計大規模生產將在2020年底至2021年中期之間開始。
這家位於武漢的公司達到了這一裡程碑,同時努力在其家鄉鎖定期間繼續生產
當晶圓達到表面積極限時,晶圓上的空間就像市區的房地產:這是非常寶貴的。分層電路使晶片製造商可以在同一空間中容納更多的內存,而不是增加內存。128L使武漢揚子處於快閃記憶體的最前沿,但是要擴大規模以使其競爭對手具有競爭性將是一項挑戰。
快閃記憶體用於從「入門級」 USB和存儲卡到更複雜的固態硬碟的產品。武漢揚子當前一代的64L內存已站在該梯子的最低梯級上。
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和SK海力士(SK Hynix)在2019年達到了最初的生產裡程碑,並於2020年初開始銷售其同類晶片。武漢揚子的產品可以與它們競爭,但比競爭落後了六個月至一年。
專家說,這是中國邁向半導體獨立之路的重要一步,但武漢揚子設法在晶圓上堆疊128層電路這一事實並不一定使其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為了在質量,規模和價格上與現有企業競爭,武漢揚子需要克服幾個障礙。
分析師表示,武漢揚子先前的NAND晶片幾乎沒有取得成功。臺灣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半導體分析師Avril Wu告訴黑臉:「由於武漢揚子剛剛開始銷售64L NAND產品,並且由於COVID-19的影響,目前的實際銷售數字仍然很低。」
武漢揚子尚未發布有關已售出多少個64層存儲晶片的信息,也沒有回覆黑臉的數據請求。TrendForce 預計 2021年武漢揚子將佔全球快閃記憶體市場的8%。
武漢揚子推出128L晶片的時機恰到好處,因為一些競爭對手的創新可能會放緩。TrendForce表示,2019年NAND Flash的價格平均下跌了46%,導致虧損,保守的資本支出以及創紀錄的低產出增長預期。
製造困難
為了使武漢揚子能夠與國際同行競爭,存儲晶片生產標準與設計同樣重要。業界用來衡量質量的一種度量是良率:正常工作的晶片上晶片的比例。
在最好的情況下,武漢揚子將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晶片遊戲的主要參與者。蘭德爾說,在最壞的情況下,其客戶不會超越中國。
Wu說:「 武漢揚子在產量和產品穩定性方面落後於其他主流存儲器製造商。」 她補充說:「它正在積極彌合這一競爭差距。」 產量不僅僅是設計問題,還受生產過程的影響。隨著工程師獲得特定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公司可以改進位造流程。
市場分析師吳說,「主要障礙」是製造設備的採購。用於生產晶片的數十億美元的機器是由美國和歐洲的少數公司製造的,例如荷蘭ASML和American LAM Research。他們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生產,而且等待的時間很長,這就是為什麼在宣布產品與將產品推向市場之間通常會有數月的滯後時間的原因。
「如果將來美國政府禁止歐美設備供應商運送到武漢揚子,將對公司的產能擴張計劃產生負面影響,」吳說。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兼技術政策計劃主任詹姆斯·劉易斯(James Lewis)告訴黑臉,經驗和知識問題對於擴大生產規模也很重要。
他說:「障礙不是來自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外國資源,」
據報導,向中國提供市場進入服務的諮詢公司Intralink的電子和嵌入式軟體部門主管Stewart Randall表示,64L的產量「足夠好」。這對於128L的產量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其生產難度更大。他說:「讓我們看看128L的性能如何。」
在朋友的一點幫助下
分析師表示,武漢揚子極有可能在2021年擴大產能並大規模生產其128L快閃記憶體晶片。但是,這種生產的規模對於規模經濟至關重要,因為規模經濟允許公司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和設備,武漢揚子要花一些時間在價格和質量上與老牌公司相匹配。
但是武漢存儲晶片製造商有一個強大的朋友牽著手。它由政府支持的企業集團清華紫光集團資助。北京的大型基金致力於促進本土半導體的發展,去年夏天籌集了290億美元。在經濟建設與發展組織(OECD)1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2014年至2018年間,清華紫光集團在全球所有半導體企業中獲得的州政府資金最多。
作為一家未上市的戰略性公司,武漢揚子和清華紫光集團不需要像競爭對手那樣賺錢。國有公司可能願意為虧損提供資金,以幫助一家中國半導體公司在市場上立足
Wu說:「對於武漢揚子來說,財務和人力資源因素都不是問題。」 在清華紫光集團的支持下,它所需要的只是時間來搶佔快閃記憶體市場。TrendForce表示,武漢揚子的128L批量生產可能會降低整個行業的價格。
消息人士告訴黑臉,武漢揚子的客戶絕大多數由中國公司組成,但它也與臺灣公司Phison Electronics合作,後者將快閃記憶體晶片包裝到USB,存儲卡和SSD的控制器中。
YMTC的一大步,中國的一小步
128L快閃記憶體晶片的開發是一項成就。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在半導體設計的一個關鍵方面設法與三星等擁有數十年歷史的公司正面交鋒:在晶片上堆疊電路。對於這家總部位於武漢的公司來說,這是個大新聞,但這只是中國努力實現半導體生產和製造自力更生的一小步。
128L晶圓將使武漢揚子能夠從存儲卡和USB到計算機的固態驅動器,提高遊戲性能。Wu說,它已經開發了自己的晶片架構,稱為Xtacking,這一事實對未來的智慧財產權衝突是一個好兆頭。
劉易斯說,但是存儲晶片是最容易生產的集成電路,這是「半導體技術的低端」。中國公司在設計更先進的晶片(如圖形處理單元)方面還沒有取得重大進展,並依賴西方公司。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可能很快就會向全球提供存儲組件,但它將繼續從世界其他地區進口計算機製造的所有其他晶片。 一家成立於2016年的公司希望收購三星,SK海力士,美光和英特爾。
在中國半導體行業的一個裡程碑中,武漢揚子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上周宣布,它已經在內部開發了128層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128L)。武漢揚子發言人告訴黑臉,該公司預計大規模生產將在2020年底至2021年中期之間開始。
這家位於武漢的公司達到了這一裡程碑,同時努力在其家鄉鎖定期間繼續生產
當晶圓達到表面積極限時,晶圓上的空間就像市區的房地產:這是非常寶貴的。分層電路使晶片製造商可以在同一空間中容納更多的內存,而不是增加內存。128L使武漢揚子處於快閃記憶體的最前沿,但是要擴大規模以使其競爭對手具有競爭性將是一項挑戰。
快閃記憶體用於從「入門級」 USB和存儲卡到更複雜的固態硬碟的產品。武漢揚子當前一代的64L內存已站在該梯子的最低梯級上。
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和SK海力士(SK Hynix)在2019年達到了最初的生產裡程碑,並於2020年初開始銷售其同類晶片。武漢揚子的產品可以與它們競爭,但比競爭落後了六個月至一年。
專家說,這是中國邁向半導體獨立之路的重要一步,但武漢揚子設法在晶圓上堆疊128層電路這一事實並不一定使其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為了在質量,規模和價格上與現有企業競爭,武漢揚子需要克服幾個障礙。
分析師表示,武漢揚子先前的NAND晶片幾乎沒有取得成功。臺灣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半導體分析師Avril Wu告訴黑臉:「由於武漢揚子剛剛開始銷售64L NAND產品,並且由於COVID-19的影響,目前的實際銷售數字仍然很低。」
武漢揚子尚未發布有關已售出多少個64層存儲晶片的信息,也沒有回覆黑臉的數據請求。TrendForce 預計 2021年武漢揚子將佔全球快閃記憶體市場的8%。
武漢揚子推出128L晶片的時機恰到好處,因為一些競爭對手的創新可能會放緩。TrendForce表示,2019年NAND Flash的價格平均下跌了46%,導致虧損,保守的資本支出以及創紀錄的低產出增長預期。
製造困難
為了使武漢揚子能夠與國際同行競爭,存儲晶片生產標準與設計同樣重要。業界用來衡量質量的一種度量是良率:正常工作的晶片上晶片的比例。
在最好的情況下,武漢揚子將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晶片遊戲的主要參與者。蘭德爾說,在最壞的情況下,其客戶不會超越中國。
Wu說:「 武漢揚子在產量和產品穩定性方面落後於其他主流存儲器製造商。」 她補充說:「它正在積極彌合這一競爭差距。」 產量不僅僅是設計問題,還受生產過程的影響。隨著工程師獲得特定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公司可以改進位造流程。
市場分析師吳說,「主要障礙」是製造設備的採購。用於生產晶片的數十億美元的機器是由美國和歐洲的少數公司製造的,例如荷蘭ASML和American LAM Research。他們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生產,而且等待的時間很長,這就是為什麼在宣布產品與將產品推向市場之間通常會有數月的滯後時間的原因。
「如果將來美國政府禁止歐美設備供應商運送到武漢揚子,將對公司的產能擴張計劃產生負面影響,」吳說。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兼技術政策計劃主任詹姆斯·劉易斯(James Lewis)告訴黑臉,經驗和知識問題對於擴大生產規模也很重要。
他說:「障礙不是來自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外國資源,」
據報導,向中國提供市場進入服務的諮詢公司Intralink的電子和嵌入式軟體部門主管Stewart Randall表示,64L的產量「足夠好」。這對於128L的產量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其生產難度更大。他說:「讓我們看看128L的性能如何。」
在朋友的一點幫助下
分析師表示,武漢揚子極有可能在2021年擴大產能並大規模生產其128L快閃記憶體晶片。但是,這種生產的規模對於規模經濟至關重要,因為規模經濟允許公司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和設備,武漢揚子要花一些時間在價格和質量上與老牌公司相匹配。
但是武漢存儲晶片製造商有一個強大的朋友牽著手。它由政府支持的企業集團清華紫光集團資助。北京的大型基金致力於促進本土半導體的發展,去年夏天籌集了290億美元。在經濟建設與發展組織(OECD)1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2014年至2018年間,清華紫光集團在全球所有半導體企業中獲得的州政府資金最多。
作為一家未上市的戰略性公司,武漢揚子和清華紫光集團不需要像競爭對手那樣賺錢。國有公司可能願意為虧損提供資金,以幫助一家中國半導體公司在市場上立足
Wu說:「對於武漢揚子來說,財務和人力資源因素都不是問題。」 在清華紫光集團的支持下,它所需要的只是時間來搶佔快閃記憶體市場。TrendForce表示,武漢揚子的128L批量生產可能會降低整個行業的價格。
消息人士告訴黑臉,武漢揚子的客戶絕大多數由中國公司組成,但它也與臺灣公司Phison Electronics合作,後者將快閃記憶體晶片包裝到USB,存儲卡和SSD的控制器中。
YMTC的一大步,中國的一小步
128L快閃記憶體晶片的開發是一項成就。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在半導體設計的一個關鍵方面設法與三星等擁有數十年歷史的公司正面交鋒:在晶片上堆疊電路。對於這家總部位於武漢的公司來說,這是個大新聞,但這只是中國努力實現半導體生產和製造自力更生的一小步。
128L晶圓將使武漢揚子能夠從存儲卡和USB到計算機的固態驅動器,提高遊戲性能。Wu說,它已經開發了自己的晶片架構,稱為Xtacking,這一事實對未來的智慧財產權衝突是一個好兆頭。
劉易斯說,但是存儲晶片是最容易生產的集成電路,這是「半導體技術的低端」。中國公司在設計更先進的晶片(如圖形處理單元)方面還沒有取得重大進展,並依賴西方公司。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可能很快就會向全球提供存儲組件,但它將繼續從世界其他地區進口計算機製造的所有其他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