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億美元,消息稱標普全球正洽談收購IHS Markit
2、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或已開始試生產Model Y
3、投資機構:2020年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合計研發支出將達364億美元
4、艾為電子入選工信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5、海特高新:公司已完成濾波器新工藝的開發,具備批量量產能力
6、預計明年1月量產,維信諾112億元AMOLED模組生產線項目12月試投產
1、440億美元,消息稱標普全球正洽談收購IHS Markit
圖片來源: 路透
集微網消息,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標普全球(S&P Global)正就以約440億美元收購IHS Markit進行深入探討。
一位知情人士向路透證實,標普全球已接近達成收購IHS的交易。
報導稱,按440億美元價格計算,這將是今年最大的一筆交易,最早可能於當地時間周一宣布。
標普全球提供主權債務評級、公司評級以及全球資本和大宗商品市場數據。IHS的業務範圍廣泛,從銷售汽車和科技行業數據,到出版《簡氏防務周刊》(Jane ' s Defence Weekly)。該公司是在美國IHS公司於2016年收購英國Markit公司後成立的。
路透計算顯示,根據上周五的收盤價,IHS的市值約為368.8億美元。
2、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或已開始試生產Model Y
集微網消息,11月30日消息,外媒最新的報導顯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可能已開始試生產Model Y。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10月21日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中,特斯拉公布的圖片顯示,上海超級工廠內用於生產運動型多用途汽車Model Y的廠房已基本建成,生產線的設備已經到位,大部分已經安裝完成,即將投入生產。
今天,根據最新公布的對上海超級工廠的一段航拍視頻,有媒體認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可能已開始試生產Model Y。從航拍視頻來看,在特斯拉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內,有一輛Model Y正在廠區內的道路上進行測試,另有5輛停放在Model Y生產廠房旁邊的車位上,外媒據此認為,上海超級工廠Model Y的試生產看起來已經開始。
特斯拉位於上海的超級工廠,是在今年年初開始二期的大規模建設的,主要是建設運動型多用途汽車Model Y的生產廠房。
此前10月21日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中,特斯拉還披露,上海超級工廠所生產的Model Y,計劃在2021年開始交付。考慮到目前距離2021年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就已開始試生產,交付在明年年初可能就會開始,甚至還有可能提前到今年年底。
3、投資機構:2020年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合計研發支出將達364億美元
集微網消息,據digitimes報導,投資銀行RBC Capital Markets預測稱,2020年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合計研發支出將會增長6%,達364億美元。
圖源:網絡
具體而言,在費城半導體指數(PHLX Semiconductor Index)晶片廠商中,2020財年研發支出佔營收比例最高的前五大廠商都是純IC設計(fabless)公司。排名依次為Inphi佔44.2%、Marvell佔40.0%、芯科科技(Silicon Labs)30.7%、賽靈思27.0%以及英偉達的25.9%。
其中,Inphi是高速數據傳輸/互連晶片設計領導廠商。該公司主要客戶集中在數據中心與電信產業兩大範疇。Marvell則是全球第七大IC設計廠商,主營業務包括包括伺服器計算晶片片、網通、儲存及ASIC晶片。
Marvell於今年10月末宣布以100億美元收購Inphi,CEO Matt Murphy表示,Marvell之所以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與其他規模更大的廠商競爭,是因為研發投資佔比高於競爭對手。
研發支出佔比排名第三的芯科科技也是純IC設計公司,產品主要是針對物聯網基礎設施、工業自動化、消費和汽車市場。
賽靈思2020財年的研發支出為8.54億美元,在營收中的佔比為27.0%。
至於佔比排名第五的英偉達是全球第三大IC設計廠商,其2020財年研發支出為28.29億美元,該公司旗下GPU一直在遊戲以及人工智慧計算市場位居領導地位。英偉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表示,研發投資為該公司帶來巨大機遇。
另外,全球第一與第二大IC設計廠商博通(Broadcom)與高通(Qualcomm)最近2020財年研發支出佔比分別為20.8%與25.4%,排名為第八和第六。
RBC Capital Markets表示,IC設計廠商研發支出會大幅攀升並不足為奇,因為採用最先進5nm節點製程製造的晶片,單在設計上投資金額可能就要接近6億美元。預估2020年第2季純IC設計廠商合計研發支出會增長15%,達36億美元。
4、艾為電子入選工信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集微網消息,日前,工信部發布《關於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的公示》,其中,艾為電子入選工信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專精特新」是指「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則是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
艾為電子官方消息顯示,2018年,工信部發布《關於開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培育600家左右「小巨人」企業。2020年2月,艾為電子在獲評上海市2019年度「專精特新」企業後更進一步,成功入選工信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據介紹,艾為電子創立於2008年6月,專注於數模混合、模擬、射頻等IC設計,為以手機、人工智慧、物聯網、汽車電子、可穿戴和消費類電子等眾多領域的智能終端產品全面提供技術領先且高品質、高性能的IC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智慧型手機中數模混合信號、模擬、射頻晶片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由艾為電子自主研發的聲、光、電、射、手五大產品線,四百餘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已被廣泛應用於國內外手機及IoT品牌終端,部分產品的性能和品質已達到業內領先水平。
5、海特高新:公司已完成濾波器新工藝的開發,具備批量量產能力
集微網消息,11月30日,海特高新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可以代工氮化鎵PD晶片,公司已掌握5G宏基站的射頻氮化鎵代工工藝技術。公司產品重點方向為5G基站、光電、電力電子等,隨著今年市場的逐步放量和新客戶的導入,公司目前處於產能爬坡階段。
同時,海特高新指出,公司已完成濾波器新工藝的開發,具備批量量產能力。
據了解,海特高新微電子事業部目前主要的業務方面包括5G移動通訊、電力電子、光電VESEL、濾波器等。
在5G移動通訊方面,海特高新已突破5G宏基站的射頻氮化鎵代工工藝技術,5G晶片生產能力達到Foundry級驗證標準,具備晶圓量產代工能力,產品應用於5G基站。目前已經完成穩定性評估驗證以及器件可靠性調試,已經為客戶驗證性流片,客戶導入工作正全面展開。
在電力電子方面,海特高新矽基氮化鎵功率電子已經實現向客戶批量供貨,為國內少數具備批量供貨能力的單位之一,產品可應用於新能源、手機快充、光伏逆變器等。
在光電VCSEL方面,2020年上半年,海特高新完成6吋VCSEL技術工藝優化並實現小規模量產,發光效率、良品率都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已經拓展了行業頭部客戶,預計2020年下半年進入批量量產階段。
在濾波器方面,海特高新與國內知名廠商合作完成濾波器新工藝的開發,已經具備批量量產能力。公司濾波器晶片主要應用於移動通訊終端,如5G手機、Pad以及5G物聯網終端等,具有頻率高、面積小等突出優點,在5G頻譜中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6、預計明年1月量產,維信諾112億元AMOLED模組生產線項目12月試投產
集微網消息,近日,廣州首條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傳來新進展。
據南方網報導,位於廣州市增城區的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務經理吳秀麗透露,項目2020年3月拿地,8月封頂,12月即試投產。公司計劃12月18日舉行首塊屏幕點亮儀式,2021年1月量產。
值得注意的是,維信諾第6代柔性AMOLED模組生產線項目,計劃總投資112億元,主要從事中小尺寸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研發及銷售,產品涵蓋曲面、對摺、穿戴和車載等新興應用領域,規劃年產能約5000萬片模組。
3月9日,廣州市增城區87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投產動工活動舉行,維信諾第6代柔性AMOLED模組生產線項目參與了此次集中動工活動。
據當時南方都市報報導,該產線於2020年初正式動工,預計將在今年9月完成主廠房封項,11月工藝設備搬入,2020年底產品正式點亮,2021年春節前後實現首款產品交付。
目前來看,該項目進展順利。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