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韓國N號房事件主犯系學霸,反社會型人格的人有多可怕

2021-01-10 Tina心理1

1、慘絕人寰的人間慘劇

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兇殘到這地步。」

放到韓國人身上,這句話同樣適用。

這兩天爆出的韓國「N號房事件」,用聳人聽聞、喪心病狂已經無法形容。

儘管調查的記者說,考慮到人們會有閱讀不適感,報導出來的細節已經是經過挑選的,但是就目前呈現在人們眼前的事實,已經超出了人類的認知極限。

女性被脅迫在鏡頭前自慰、喝尿、野戰、拿刀在私密處寫字、自殘,甚至還會把幼蟲放入女孩yin道……

單單寫下這些,我就有強烈的不適感。

而這些被殘害的女孩,年齡最小的僅11歲,不敢想像,這發生在21世紀的今天,簡直慘絕人寰。

截至25日,在青瓦臺「國民請願」平臺上,已有超過260萬網友要求公開「N號房」犯罪嫌疑人信息,創下了韓國歷史上請願人數之最。

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N號房聊天室的運營者「趙博士」,是一位年僅25歲的大學生,他叫趙周斌,是一位超強學霸。

他所學專業為信息通訊,由於喜歡寫作,還曾獲大學寫作競賽的一等獎,由此擔任學報主編。趙周斌大學4年中有3年各學科平均績點都在4.0以上,還多次獲得獎學金。

照片中,他就像一個鄰家大男孩,你很難想像這樣一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年輕人,其內裡是一個毫無人性的惡魔!具有典型的反社會人格。

通過查閱大量報導,我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位惡魔反社會人格的形成。

2、何為「反社會人格」?

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又叫做無情型人格障礙。這類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冷血無情,具體表現為缺乏內疚感和同情心。

在這次的事件中,人們痛斥趙周斌沒有良知、殘忍無情,這是反社會型人格最常見的標籤。

你以為「反社會型人格」的人很少見嗎?事實並非如此。

哈佛大學臨床精神病學專家Martha Stout在著作《當良知沉睡——辨認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中就提到,在美國約有4%的人屬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也就是說,平均25人中就有1個人是反社會人格者。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發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認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有以下6個診斷標準:

1. 人格功能受損:同時出現自我功能(如自尊、自我中心等)和社會功能(如無法共情、難以建立親密關係等)的受損情況;2. 心理病態人格特徵:對立與敵意(如操控他人、欺騙、無情冷漠、攻擊性)和去抑制化行為(如無責任感、易衝動、追求刺激與冒險);3. 上述受損情況和特徵長期穩定出現,不因情況和對象不同而變化;4. 上述受損情況和特徵不被認為與個人發展年齡、階段或社會文化背景相關;5. 上述受損情況和特徵不是單一疾病(如劇烈頭痛)或物質濫用(如毒品、藥品)引起的;6. 對象年齡須在十八歲以上。

3、反社會型人格最主要的特徵有哪些?

01、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沒有罪惡感

反社會型人格的人,對自己的罪行毫無愧疚嗎?他們不會產生罪惡感嗎?

很不幸,是的,他們沒有罪惡感!

普通人如果做了壞事,事後會焦慮不安,會懊惱、自責,會被負面情緒困然,所以這就導致他們在做壞事之前就會三思,做壞事到底值得嗎?

可是具有反社會型人格的人不會,他們哪怕是殘忍地剝奪了一個人的生命,也不會產生罪惡感。

在他們的眼中,別人都是「物品」一樣的存在,反社會人格障礙者,除了對自己有感情,不會對任何其他人產生真正的情感。

在韓國N號房事件中,被殘害的女孩在視頻中哀嚎痛哭,正常人看了一定會難受同情,但是對於反社會人格障礙者而言,他們不會。

02、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沒有共情能力

他們是沒有共情能力的,所謂共情能力就是一個人能體會別人情感、感受的能力,將心比心。

摧毀一個人跟毀壞一件物品,在他們的眼中是一樣的,甚至看到別人痛苦掙扎,他們會產生變態的快感。

2018年,甘肅19歲女孩,因為被老師猥褻患上抑鬱症,從8樓跳下。

案發時,女孩坐在8 樓護欄外圍的邊緣,在她的內心或許是希望用這種方式引起人們的重視,希望將罪犯繩之以法,但是她沒想到的是,迎接她的是樓下人們的歡呼。

「快點跳啊!」「你還跳不跳啊!」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女孩內心該是怎樣的絕望,她回頭對奮力搶救她的消防員說了句「謝謝你,小哥哥」,然後縱身跳下。

此時,圍觀者興奮地吹起了口哨,歡呼雀躍。

這樣的圍觀者就是典型的反社會人格,他們對受害者連一絲同情和憐憫都沒有,共情能力在他們身上為負數,何其悲哀!

2017年,震驚全國的武漢麵館殺人事件中,罪犯因為試圖在麵館找工作,遭到拒絕將店主砍死,在殺死對方的過程中,連砍 14 刀,甚至最後還將對方的頭顱砍下來了。

如果是正常人,在情緒激動時殺死對方,會恐懼、害怕、後悔;而反社會人格者卻不會這樣,他們趨利不避害,受害者在他們手中就像待宰的魚肉。

03、反社會人格障礙者毫無反悔之意

罪惡感源自對社會規則和社會道德的遵循。

反社會人格的人,反的就是社會規則和人類道德,所以他們不會有罪惡感,因此,他們總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

還記得那個被拍成電影《素媛》的真人真事嗎?因為實在太過殘忍,至今我也沒敢看這部電影。

那個毀了素媛一輩子的趙鬥淳被捕後,竟然毫無悔意,一開始他完全否認自己曾經性侵過素媛,並表示自己當時喝醉了,不省人事。

即使面對在現場採集到的DNA和體液等確鑿證據時,他也死不承認:這是為了栽贓我而偽造的......

不僅死不認罪,甚至經常說出:「我喝醉了,什麼都不記得了」「我出獄後,要去看看那個女孩」這種令人噁心和驚悚的話。

韓國N號房的這位趙博士也是一樣的。

背後做著齷齪的事,表面是他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繼續到「愛心院」做義工,在「愛心院」聽到警方在調查他的消息後,趙周斌還大發雷霆說道:

「我會親自應對」「想惹我就要推翻大韓民國」「能抓住就抓吧」。

4、「反社會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根據哈佛大學臨床精神病學專家Martha Stout的研究(2005):

50%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剩下的一半則可能源於未知的混合環境因素。

也就是說,這些反社會性人格障礙者中,有 50% 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有 50% 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者,跟後天的環境影響也有關係。

01、我們先來看遺傳因素的影響:

曾經有實驗,把確診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者的腦掃描圖,與正常人的腦掃描圖進行對比,發現兩者有非常大的差異。

腦神經科學家發現,反社會人格障礙者的整個邊緣系統皮質都出現了功能缺陷,負責情緒的整個系統出現了問題。

神經化學則認為,血清素、多巴胺、催產素、血管加壓素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反社會人格。

從這個角度看,反社會人格與基因遺傳有很大關係。

02、我們再來看後天環境的影響:

童年創傷是反社會人格的重要影響因素。

世界著名殺人狂——盧卡斯,被稱為「嗜好殺人的史上第一殺人王」。他自稱殺死了 360 人—600 人,最後根據警方調查,也無法確定他到底殺死過多少人。

他有一個悲慘的童年,父親殘疾,母親是一名酗酒又吸毒的妓女,母親經常在酗酒後就對年幼的盧卡斯和父親發洩怒火,盧卡斯在母親的毆打中長大。

有一次,母親打得太狠,直接將他的左眼打失明了;12歲的時候,他在母親的毆打中,頭部遭受嚴重損傷。

在長期的受虐中,盧卡斯漸漸變得暴戾,沒有同情心,他喜歡虐待動物獲得快感。

後來因為母親的反對,他的女友離開了他,他憤怒地將母親殺害,並變成了一名殺人惡魔。

他確實殘忍又恐怖,但是了解了他的經歷,我們發現他實際上也很可憐,小時候的他沒有做錯什麼,但是卻遭受非人的虐待。

每個來到世界的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最先在這張白紙上作畫的,是他的父母。父母的所作所為深刻影響著孩子人格的建立。

在孩子童年時期,他的心智尚未成熟,人格尚未獨立,極易受環境影響發生改變,如果在這個階段他遭受了殘忍的對待,他的人格就極易扭曲,變成冷酷無情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者。

5、如何識別你身邊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者」?

韓國電影《殺人回憶》中有句話說的簡單又深刻:

現實世界的罪犯很多不是什麼一眼就能看出窮兇極惡的人,其實很可能只是一個長相普通,看起來平凡老實的普通人。

就像N號房事件中的趙周斌一樣,看起來文質彬彬,學習成績優異,寫作能力一流,誰能想到年紀輕輕的他會是一個毫無人性的惡魔呢?

那些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若無其事地犯罪,心安理得地生活,沒有負罪感,沒有懺悔信。但是他們卻極其危險,像一個個埋藏在我們身邊的定時炸彈。

該如何有效識別他們呢?

美國治療師Bill Eddy給出了一種叫做「WEB方法」的判斷法,可以通過觀察

對方的「語言」(their WORDS)、你自己的情緒(your EMOTIONS)對方的行為(their BEHAVIOR)來迅速識別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

01 極端化的語言

反社會人格者有一個核心的標誌就是,他們喜歡用極端的語言,無論是極端積極的還是極端消極的。

和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談戀愛,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他們的通常路數是這樣的,在最開始戀愛的時候,嘴上抹蜜一樣,不停地稱讚你,告訴你沒有你他活不下去。

還記得前段時間重慶那個家暴男嗎?在最開始會用各種虛假的包裝讓自己看起來充滿魅力,等女方上鉤,他們就會開始露出真面目,等女方想要離開他就會以「離開你我會死」「我要跟你同歸於盡」等極端語言,來威脅脅迫對方。

他們會適時轉變自己的語言,試圖發現你的弱點,並用言語操控你來使他們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N號房事件中的趙博士同樣如此,2020年1月,當韓國媒體SBS開始調查報導「N號房」事件時,他威脅SBS的記者:「如果將他播出的話,他會每周追加一個視頻,並且到SBS公司大樓自殺。」

02、相信你的情緒、感受

你要相信你的感覺,跟反社會型人格的人相處,你總會隱隱感覺哪裡不對,這時你要停下來想想,到底發生了什麼。

你要努力避開對方言語所施加給你的影響,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相信自己的判斷。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跟反社會型人格的人相處,人們多會產生以下三種情緒反應:

恐懼、迷戀和極度同情。

具有反社會型人格的人,本身也有著表演性人格,他們會偽裝成弱者、受害者的樣子,來博得人們的理解和同情,他們就像隱藏在人群中的狼!

所以,如果和一個人在一起你時不時出現以上三種情緒,就一定要認真想一想,他們產生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03、對方的反常行為

識別一個反社會人格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持續關注對方的行為,因為他們總會做一些大部分不會去做的事。

比如,對別人的痛苦,他們無動於衷,甚至會表現出享受和快感。

曾有網友說,有一次她發現她男朋友看到電影中女主角被強姦欺凌的畫面時,居然笑了出來。她覺得毛骨悚然,果斷離開了他。

這是明智的,另外的異常行為還包括:虐殺小動物、偷竊、縱火或者說謊癖等。

結語:

伏爾泰曾說,「心靈的差異比相貌的差異還要大。」

事實確實如此,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人是一群極度危險的人,面對他們,千萬別聖母心泛濫,以為你可以救得了他們。

除非你是專業人士,將他們送往專業機構治療,其他情況下,面對這類人,有多遠躲多遠,是最明智的選擇。

【原創文章,盜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聞學碩士,多年媒體記者經驗,500強集團品牌公關經理,心理諮詢師。如果喜歡,歡迎點讚並關注,持續輸出心理學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視角幫你解讀生活、看透本質。】

相關焦點

  • 韓國「N號房」性剝削事件,主犯被公開:惡魔有一張普通人的臉
    最近,韓國「N號房」事件轟動全球,引爆輿論。儘管大家都關注著新冠病毒,但是「N號房」還是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韓國網友認為,這是21世紀最泯滅人性的案件。截止24日上午,已有逾400萬人在青瓦臺官網請願,要求公開所有參與者個人信息,多名韓國演藝明星也發聲支持。
  • 韓國N號房是什麼意思,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3月22日起,網上有關韓國「N號房」的話題突然多了起來。不少網友感到很奇怪,「N號房」是什麼意思?「N號房」發生了什麼事情?據了解,韓國「N號房」這個代號背後,隱藏著一連串令人髮指的犯罪事件。
  • 令人作嘔的「N號房」事件將人性的醜惡揭露到極致
    最近韓國鬧的沸沸揚揚的「N號房」事件,想必大家在各個新聞平臺上都能看見。今天我們來說說韓國"N號房"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令人如此痛惡!先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N號房事件究竟是什麼?「事件從2018年下半年至2020年3月中在社交平臺Telegram發生大規模網絡性犯罪以及性剝削事件。
  • 刷新人類底限,韓國N號房惡魔被曝光
    這兩天,比起非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更讓人感覺毛骨悚然的是韓國的「N號房事件」。所謂韓國「N號房事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即時通信軟體Telegram,開設多個聊天室,共享非法拍攝的性剝削視頻和照片,聊天室大都以數字編號命名,只有付費成為會員才能觀看,觀看視頻的會員達26萬人。
  • 韓國「N號房」事件背後,「厭女症」群體在狂歡
    韓國「N號房」主嫌犯趙主彬疫情重災區的韓國,又爆出令人髮指的「N號房事件」。3月22日,一位網名為「博士」男子被韓國警方拘捕,揭開了「N號房事件」背後的黑暗。除了手段殘忍之外,「N號房」會員人數之多更讓人震驚,據韓國警方稱「N號房」的會員約有26萬人。人性泯滅的「N號房」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N號房」是由網名為「GodGod」的網友在2019年創建,隨後名為「Watchman」接手一段時間。
  • 韓國「N號房」背後的意見領袖傳播與媒介倫理問題
    「N號房事件」,也稱為「韓國TelegramN號房性剝削事件」,Telegram是由俄羅斯兄弟尼古拉杜羅夫和帕維爾杜羅夫於2013年開發的一款跨平臺即時通訊APP,用戶可以相互交換加密與自毀消息,「N號房」最早是由幾個高中生在Telegram創建的群聊,但隨著色情內容的注入,群聊加入的人越來越多,群聊也從1個發展為8個,因此被叫做「N號房」。
  • N號房事件:人性的惡沒有下限,26萬人參與,受害者最小才11歲
    可最近頻繁上熱搜的「N號房」事件,隨著主犯身份曝光不寒而慄,再一次告訴我們人性的惡沒有下限。N號房是什麼?去年韓國興起了反偷拍風潮,一時間很多有色網站被清空。韓國一位記者調查「性剝削文化」時,發現原來有色產業並沒有消失,甚至變本加厲,順藤摸瓜查到了「N號房」。
  •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表現為,毫無道德和情感可言,對他人的傷害沒有內疚或難過,沒有同情心,對別人的悲慘遭遇和痛苦,漠不關心,行為受原始欲望的支配,脾氣火爆,氣量狹小,總是指責他人,為人老奸巨猾,從不負責,思想行為與社會道德規範背道而馳,滿嘴哥們義氣,好拍馬屁,逢場作戲,但只要一點不如意就立馬
  • 韓國N號房事件背後:74名少女的煉獄,26萬畜生的狂歡
    雖然看過很多惡性事件的報導,但是這件事,已經不能用「惡」來形容。他的所作所為,簡直令人髮指,氣到肝顫,禽獸不如。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要說什麼了,就是「N號房事件」。一個高學歷男性的網絡性犯罪活動,26萬人在聊天室裡共享非法淫穢視頻。
  • 從這5部韓國電影,可以看到「N號房事件」背後的驚悚之處
    從3月22日開始,韓國「N號房」事件被全世界矚目,隨著事件的進展,它一次次刷新我們對「人性之惡」的理解。「N號房」事件是一起發生在韓國的集體性犯罪事件,罪犯冒充警察威逼利誘受害者拍攝果照,並以此威脅對她們實施性犯罪,逼迫她們一步步淪為「奴隸」。這些犯罪過程會被拍攝下來,然後發布到在Telegram創建的名為「聊天房」的群裡。
  • 罪惡的「N號房」:26萬人付費「圍觀」一場性侵
    近日,韓國發生了令全球震驚的「N號房事件」。這是一起從2018年開始發生在韓國惡性集體性犯罪,案犯們威逼利誘受害者們拍攝裸照,再用這些照片威脅她們並實施性犯罪,還將過程拍攝下來發布到了會員收費制的聊天群。由於這些聊天室都以1號房、2號房等數字命名,因此被稱作N號房。據韓國媒體SBS報導,「N號房」的會員多達26萬。
  • N號房間是什麼意思?韓國n號房間事件的最新消息及調查結果 N號房間...
    韓國n號房間資料介紹n號房案件,是指通過社交平臺Telegram建立多個秘密聊天房間,將被威脅的女性(包括未成年人)作為性、奴役的對象,並在房間內共享非法拍攝的性視頻和照片的案件。截至2020年3月22日,韓國警方已對涉案的共犯13人進行立案,並拘捕了為首的「博士」趙某。
  • 韓國的N號房,曾經的91視頻網,女性的社會生存環境到底有多艱難
    所謂這兩天網上最火的新聞,韓國的N號房事件可謂是一夕之間刷新了很多人的下限。創始人未成年,發展者博士後,受害者均為中學生,割器官、刺字,被弓雖奸,韓國全部人口5000萬,N號房圍觀人數26萬,種種詞彙無時不刻讓人覺得韓國女性是真的生活在水深火熱裡。
  • 拍十部《寄生蟲》《熔爐》《素媛》也改變不了韓國N號房間的現實
    他與好友想選擇報警,不料一個接一個被維護暗網的組織殺害,那種無能為力、無可奈何一步步被捲入深淵的過程,讓人看完結局後有一種巨大的壓迫感。更恐怖的是,類似的事不只出現在虛擬的影視作品中,近日曝出的韓國"N號房事件"幾乎是這個電影的真實版。"N號房事件",指犯罪嫌疑人利用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開設多個聊天室,共享非法拍攝的性虐待視頻和照片。
  • 有天生的PUA嗎?那是反社會人格!說說如何避免和這類人談戀愛
    但是,現實中確實存在著一部分人,骨子裡藏著PUA傾向,其實說是PUA傾向,倒不如說是反社會人格、邊緣型人格、偏執型人格甚至自戀型人格。這一類人不一定知道PUA是什麼東西,或者知道這個詞彙,卻從未深入了解過,但是他們天生共情能力比較差,不把伴侶當人看。
  • 韓國「N號房」事件反思:淨化網絡環境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韓國的「N號房」事件引發軒然大波,國內也頻現類似色情網站。我國的網際網路整頓還是有效的阻止了色情網站的存在,但是對一些伺服器在境外的網站我們也無法有效打擊。韓國的「N號房」事件也需要我們引起深深的反思。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用著電腦突然彈出一些穿著暴露的圖片,讓人感到不適。還有一些色情直播,為了流量,簡直沒有下限。近日有家長反映小孩在上網課時經常彈出色情廣告,這樣事情讓家長感到憤怒。
  • 「N號房」性侵案72小時後我去深挖一下國內色情產業鏈真相觸目驚心
    相信,大家對近期沸沸揚揚的韓國N號房事件都有所耳聞。幾十名女性在光天白日之下淪為性奴,被人折磨,供人消遣。圍觀者、參與者、加害者,超過26萬人,令人髮指!山叔前幾日,也寫過一篇文章,深扒N號房裡的罪惡。截止日前,主犯「趙博士」等人已被公開,等待法律的審判,N號房事件告一段落。然而,恐怖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
  • 韓國N號房事件:這世界真的有人,要逼得女孩子連裙子都不能穿!
    近日韓國曝出的網絡性犯罪「N號房事件」極大觸動了社會底線,引起了巨大的民憤。3月22日,韓國歌手、演員李惠利通過個人SNS上傳了:「請公開Telegram社交平臺N號房相關涉案人員的具體信息以及建立photo line」為主題的請願內容截圖,隨後演員孫秀賢、河妍秀等藝人紛紛發聲,要求公開涉案人員真實身份,相關的請願人數超多100多萬。
  • 澎湃思想周報|N號房背後的性別與技術;新冠時代的資本流動
    「N號房事件」帶來的反思上周,韓國爆出集體性剝削案件「N號房事件」。「N號房」是2018年下半年開始在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上開設的多個虛擬色情聊天室。就在對N號房此起彼伏的議論中,《新京報》3月28日發布了針對國內版「N號房」的調查報導,曝光了多家兒童色情網站,其中一家會員數達800多萬人,另一家三四分鐘就增加一個會員,由於伺服器位於境外,網站涉事人員難以被找到,目前有關部門回應稱已經開始組織核查。在這樣的背景下,對「N號房事件」背後牽涉的諸多問題的探討更具有了現實意義。
  • 人類人格大賞之病態人格篇:表演型人格,特性及其日常表現
    表演型人格障礙, 又被稱為尋求注意型人格,特徵為情緒外露,表情豐富,喜怒哀樂皆形於色,嬌柔做作,易發脾氣,喜歡別人同情和憐憫,情緒多變且易受暗示。以自我為中心,好交際和自我表現。對別人要求多,不大考慮別人的利益。思維膚淺,不習慣於邏輯思維,顯得天真幼稚。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認為表演型人格障礙是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