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獻血英雄14年獻16倍體內血 能救治84個病人(圖)

2020-11-25 騰訊網

  

  14年獻了16倍體內的血能救治84個病人

  背景點擊

  網友「西北漢子」7月2日19時51分在洛陽信息港·洛陽城事發帖:

  獻血英雄王丙臣是洛軸承老幹部處的汽車司機,從1998年第一次獻血開始,到現在已無償獻血60多次,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如果按一個健康成人全身血量4000毫升計算,他獻的是他全身血液的16倍多,如果按救助一個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計算,他所獻的血已能救治84個病人。

  

  延伸採訪

  助人就是助己

  A

  王丙臣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是1998年5月8日。這個日子,已經鐫刻在他的記憶裡。那天,王丙臣信步來到洛陽市工人文化宮。門前,摩肩接踵的人群裡,喇叭聲聲叫賣著彩票。王丙臣沒有加入買彩票的隊伍,而是走向了被冷落在一旁的獻血車。

  王丙臣說,讀了工作人員遞過來的宣傳單,他明白了,參加無償獻血不僅能夠救人,而且無償獻血者及其直系親屬享有優先用血的權利。王丙臣填寫了登記表,挽起了衣袖,41歲的王丙臣生平第一次捐獻了200毫升鮮血。從此,王丙臣每年都主動到洛陽市中心血站獻兩次血。據王丙臣保存的無償獻血本的記載:2001年11月18日開始,每次獻血量為400毫升。2003年12月5日開始,每次獻血量處蓋著兩個800毫升的紅色印章,王丙臣說800毫升採的是成分血,他每一次捐獻量都是1600毫升。

  B 為了獻血改食譜

  獻血前不能吃藥,在飲食上,也要儘可能少吃脂肪更不能喝酒。王丙臣的同事說,自參加無償獻血後,他的食譜變了,多是饅頭、青菜,少吃或不吃肉,絕對不喝酒、不吸菸。王丙臣說,肉食吃多了,捐出的就可能是脂肪血,對輸血者會產生副作用。

  王丙臣是一名職業駕駛員。最初參加無償獻血的那段日子,他還在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開貨車,經常跑長途,每次出車回來,他都會好好地休息幾天,恢復精力後,再去獻血。如今,王丙臣已調動到公司老幹部處開車,仍保留著這個習慣。久而久之,王丙臣成了洛陽市中心血站的「後備血源」,血站需要AB型血時,都會通知他前去獻血。

  

  C

  無名英雄做了十幾年

  「老王是個無名英雄,他80歲的老父親、老母親至今都不知道兒子參加無償獻血的事兒。」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老幹部處處長沈建國說,王丙臣的妻子姚女士也是兩年前才發現丈夫無償獻血的事兒。那一次,王丙臣回家之後,忘了把胳膊上的止血膠布和棉球撕掉,被妻子發現後,王丙臣實在找不出理由,才乖乖地「招了」。王丙臣說,無償獻血是個救人的事兒,也沒什麼危險,沒必要告訴老父親、老母親和老婆,免得讓他們多操心。沈建國說,王丙臣的口風很緊,單位也是前年從市裡召開的表彰會上知道他參加無償獻血的。

  這些年,王丙臣先後獲得了洛陽市無償獻血促進獎、促進杯,洛陽市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中國紅十字會生命獎牌,國家衛生部、中國紅十字會、解放軍總後勤部聯合頒發的全國無償獻血獎銅獎、金獎。

  

  D

  很高興還能再獻5年

  7月2日,國內各大媒體刊載了一條消息:由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新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自7月1日實施。新規定指出:國家提倡獻血年齡為18周歲-55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王丙臣說,他今年55周歲了,按照以前的規定,今年是有資格參加無償獻血的最後一年,心裡多少有些遺憾和不甘心,但新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讓他看到了希望,他還有5年時間可以參加無償獻血,「能繼續幫助人、救人很高興,很高興。」

  連結

  由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新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自7月1日實施。新規定要求:全血獻血間隔不少於6個月。單採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2周,不大於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醫生批准,最短間隔時間不少於1周。單採血小板後與全血獻血間隔不少於4周。全血獻血後與單採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3個月。(DAHEBAO 記者張鴻飛通訊員李紅都金文娟文圖)(大河網)

相關焦點

  • 大二男生3年獻血16次 可裝滿11個大可樂瓶(圖)
    16次,有5本獻血證,被同學稱為獻血達人。血站的義工解釋他正在獻成分血,右邊的管子是排出血液,左邊的是分離之後再進入他的體內。獻完血後富仔走出來,在手機備忘裡mark下一個數字:12月29日,這預示著一個月之後,他將會再次走進獻血站。  富仔是中山人,雖然身高不到1.7米,但是身材卻健碩結實。粗眉大眼頗為帥氣。黑色的套裝襯上深藍的牛仔褲,顯得內斂而含蓄。
  • 鄭州2161人獻出全血超過63萬毫升,成分血637U
    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韶卿 阮海峰 陳偉然 燕子丹 /文 段晉哲/圖)2020年6月14日是第17個「世界獻血者日」,主題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 ,宣傳口號是「獻血,讓世界更健康」。
  • 無償獻血後,採的血都去哪了?(圖)
    流動獻血車上,當血液從身體裡一點一點流出,注滿儲血袋時,21歲的肖琳問道。可工作人員的答案卻讓肖琳很失望:「出於對獻血者和用血者隱私保密的考慮,我們不能告訴你。」肖琳的疑問也是很多無償獻血者心中共同的擔憂—獻血後,採的血到底去哪兒了?會不會被拿去牟利?經市血液中心允許後,記者見證了一袋血的「生命」歷程。
  • 武大教授16年獻血200次:別拔高個人 我不是什麼英雄
    課程結束,潘迎春放起無償獻血知識PPT,展示自己的部分獻血證。這並非是她第一次向同學們科普無償獻血知識,她說:「無論種子是不是會開花結果,但起碼曾經撒下。」  「不要拔高個人,我不是什麼英雄」  「沒有多麼偉大,更談不上是英雄」,潘迎春傾向於將獻血視為「和吃飯喝水一樣的生活習慣」。最終打動她受訪的緣由,是她想到「如果可以讓更多人加入,宣傳就宣傳吧」。
  • 獻血對身體有危害所以醫生從不獻血?
    闢謠 獻血是公民將自身的血液或者血液中的某種成分無償捐獻給專業血液中心儲存,供需要輸血的病人搶救生命的行動。以全血為例,國家要求每次每人獻血量為200-400ml,每次獻血間隔時間不少於6個月。獻血對人體是否有危害呢?
  • 老人最後一次獻血慶60歲生日 16年獻血7萬毫升
    獻血16年,他共捐獻全血17次,累計6800毫升,單採血小板78個治療量,共計69200毫升。    2月9日是獻血者閻明華的生日,他早早來到青島市中心血站,選擇用無償捐獻單採血小板的方式來慶祝自己60周歲的生日,也為自己16年的無償獻血之路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獻血與獻血漿有什麼區別?
    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總會下發《關於做好信管肺炎康復者捐獻恢復期血漿招募動員服務工作的通知》,鼓勵康復者捐獻血漿,保障捐獻血漿者權益,滿足臨床救治工作需要。 2、血漿治療是否有風險? 任何治療方法都有一定的風險,血漿輸入存在不確定因素,但在重症病人救治方面是必要的選擇,風險遠遠小於獲益。
  • 誰說只有熊貓血可以救人,這類人的血液也可以用來救人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也表示,患者康復後體內含有大量綜合抗體,能夠對抗病毒,懇請康復後的患者積極來到金銀潭醫院,伸出你的胳膊,捐獻你寶貴的血漿,共同救治還在與病魔作鬥爭的病人。2月14日,是公開招募獻血者的第一天,湖北省人民醫院愛心獻血屋,迎來第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血漿捐獻者,一名青年男子獨自前來,一言不發走進獻血屋。獻血救人,功德無量。
  • 熱血「熊貓俠」:挽袖獻血 傳遞愛心
    11月24日,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920醫院有一名胸腹聯合傷病人需要手術,急需O型Rh陰性血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雲南昆明血液中心在收到用血申請後立刻調動稀有血型獻血者應急隊伍,緊急招募符合獻血條件的「熊貓俠」為亟需救治的患者捐獻血液,奉獻力量。
  • 這對海寧夫妻十年獻血四萬毫升 相當於9個成年人血量
    這就相當於把9個成年人身體裡的血全部換了一遍!  70後夫妻相約獻血十年  48歲的張其坤和44歲的鄒玲紅,家住海昌街道勝利社區。兩人同在海寧海橡鞋材有限公司上班。很普通的上班族,走在街頭,也許很快就湮沒在人群中的那種。  10月9日一早,48歲的張其坤從家裡出發後,沒有像往日一樣到單位上班,而是直接去了市人民醫院。
  • 醫生從來不獻血?獻血有哪些好處?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
    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失血的刺激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般而言,一次獻血流失的水分和無機物在1-2個小時內可恢復正常水平;肝臟合成的血漿蛋白質,1-2天內能得到補充;血小板需要2-3天,而紅細胞及血紅蛋白需要7-10天即可恢復至獻血前水平。適宜狀態下獻血,不會對自己身體產生影響,還有一些好處。
  • 互助獻血制度引爭議 「血託」弊端迫切需要改進
    199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15條規定,「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需要,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由這一條衍生出了「互助獻血」制度:患者親友可在獻血點獻血,憑藉獻血證為患者換取等量的用血。  可並非所有病人的親朋好友都獻過血。大多數情況下,站在醫院血庫門口,家屬們開始轉圈打電話找獻血證。
  • 無償獻血後,採的血都去哪了?
    流動獻血車上,當血液從身體裡一點一點流出,注滿儲血袋時,21歲的肖琳問道。  可工作人員的答案卻讓肖琳很失望:「出於對獻血者和用血者隱私保密的考慮,我們不能告訴你。」  肖琳的疑問也是很多無償獻血者心中共同的擔憂——獻血後,採的血到底去哪兒了?會不會被拿去牟利?經市血液中心允許後,記者見證了一袋血的「生命」歷程。
  • 輸年輕人的血可長生不老?獻血對健康有影響?世界獻血日,來了解這些...
    新的聯體共生研究表明,年輕血液能讓衰老的小鼠重新煥發活力,並被證明對肌肉、心臟、大腦和其他器官都會產生有益效果。在此基礎上,2013年《細胞》雜誌發布了新的研究成果,年輕小鼠血液中一種名為GDF11的蛋白質生長因子能讓年邁老鼠的肌肉力量增強,老化的大腦得到修復[1]。這一度被視為重要的研究突破。
  • Rh陰性血及Rh陰性病人怎樣輸血?
    據了解,在某市參加獻血的300萬人中,屬於Rh陰性血型者僅有3300人。而臨床手術患者中出現Rh陰性的機率是5~7/1000。相比之下,Rh陰性血型的血液就十分珍貴了。但是,少數民族有RH陰性血的人較多。
  • 獻血者最想知道的30個答案
    雖然很多朋友抱著這個目的參與獻血。肥胖是由於每天攝取的熱量>消耗的熱量,致體內脂肪過多。正確的減肥方式是每天保持適量的飲食和堅持不懈的運動,以達到消耗熱量減少脂肪的目的。02 採血的針頭有多粗?就是上圖所示這樣粗▲針頭插入血管時的確會有一點痛(時間僅有半秒鐘),但是短暫疼痛卻是救活了另一條生命。想到這裡,您還會在乎一剎那的微痛嗎?03 獻血有啥好處?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救助病人,也是無償獻血者仁心義舉的表現。同時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 無償獻血支持抗疫 昆醫大附一院874名醫務人員獻血22萬餘毫升
    昆醫大附一院的醫務工作者無償獻血供圖4月2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積極組織全院醫務人員獻血,本院和呈貢院區共計874名醫務工作者參與獻血。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全院醫務人員積極響應號召,支援醫療臨床用血。截至記者發稿前,該院在本次無償獻血活動中共獻血225700毫升。
  • 疫情之下的大愛:勇敢逆行的除了醫護,還有這群熊貓血「大俠」!
    我們是在16號收到了血站的信息,聽說現在臨床一線的病人增多,有些醫務人員感染上了這個(新冠肺炎)病毒,急需這些陰性血輸注。跟發血漿求助是沒有關係的,她需要的是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 稀有血型的獻血流程跟普通人獻血一模一樣。這次去獻血說實話很激動。我們去的時候,還有兩位普通血型的在獻血。進去獻血就給我們消毒,接我們的司機有穿防護服。
  • 男子獻血三天後猝死 死因未明民間對獻血起質疑
    醫院宣布褚孟弟的死亡時間是:16:38。死亡原因:首先考慮低鉀血症致心跳驟停。  一個原本神志清醒的病人,數分鐘後突然離去,這讓家屬難以接受。事後,寧海縣第一人民醫院辦公室馮主任告訴記者,病人死亡不久,家屬來到醫院急診室討說法,曾一度使急診室無法正常接診。  事件最後在當地公安部門介入下,得以平息。
  • 廣州昨起全面取消互助獻血,當地部分獻血點服務時間開始延長
    本文圖均為 廣州參考微信公眾號 圖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廣州成功捐獻成分血有機會享受七大獎勵。獻成分血有七大獎勵一、本人及直系親屬終生免費(或優惠)用血獎勵。具體獎勵標準按2018年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辦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