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獻了16倍體內的血能救治84個病人
背景點擊
網友「西北漢子」7月2日19時51分在洛陽信息港·洛陽城事發帖:
獻血英雄王丙臣是洛軸承老幹部處的汽車司機,從1998年第一次獻血開始,到現在已無償獻血60多次,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如果按一個健康成人全身血量4000毫升計算,他獻的是他全身血液的16倍多,如果按救助一個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計算,他所獻的血已能救治84個病人。
延伸採訪
助人就是助己
A
王丙臣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是1998年5月8日。這個日子,已經鐫刻在他的記憶裡。那天,王丙臣信步來到洛陽市工人文化宮。門前,摩肩接踵的人群裡,喇叭聲聲叫賣著彩票。王丙臣沒有加入買彩票的隊伍,而是走向了被冷落在一旁的獻血車。
王丙臣說,讀了工作人員遞過來的宣傳單,他明白了,參加無償獻血不僅能夠救人,而且無償獻血者及其直系親屬享有優先用血的權利。王丙臣填寫了登記表,挽起了衣袖,41歲的王丙臣生平第一次捐獻了200毫升鮮血。從此,王丙臣每年都主動到洛陽市中心血站獻兩次血。據王丙臣保存的無償獻血本的記載:2001年11月18日開始,每次獻血量為400毫升。2003年12月5日開始,每次獻血量處蓋著兩個800毫升的紅色印章,王丙臣說800毫升採的是成分血,他每一次捐獻量都是1600毫升。
B 為了獻血改食譜
獻血前不能吃藥,在飲食上,也要儘可能少吃脂肪更不能喝酒。王丙臣的同事說,自參加無償獻血後,他的食譜變了,多是饅頭、青菜,少吃或不吃肉,絕對不喝酒、不吸菸。王丙臣說,肉食吃多了,捐出的就可能是脂肪血,對輸血者會產生副作用。
王丙臣是一名職業駕駛員。最初參加無償獻血的那段日子,他還在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開貨車,經常跑長途,每次出車回來,他都會好好地休息幾天,恢復精力後,再去獻血。如今,王丙臣已調動到公司老幹部處開車,仍保留著這個習慣。久而久之,王丙臣成了洛陽市中心血站的「後備血源」,血站需要AB型血時,都會通知他前去獻血。
C
無名英雄做了十幾年
「老王是個無名英雄,他80歲的老父親、老母親至今都不知道兒子參加無償獻血的事兒。」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老幹部處處長沈建國說,王丙臣的妻子姚女士也是兩年前才發現丈夫無償獻血的事兒。那一次,王丙臣回家之後,忘了把胳膊上的止血膠布和棉球撕掉,被妻子發現後,王丙臣實在找不出理由,才乖乖地「招了」。王丙臣說,無償獻血是個救人的事兒,也沒什麼危險,沒必要告訴老父親、老母親和老婆,免得讓他們多操心。沈建國說,王丙臣的口風很緊,單位也是前年從市裡召開的表彰會上知道他參加無償獻血的。
這些年,王丙臣先後獲得了洛陽市無償獻血促進獎、促進杯,洛陽市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中國紅十字會生命獎牌,國家衛生部、中國紅十字會、解放軍總後勤部聯合頒發的全國無償獻血獎銅獎、金獎。
D
很高興還能再獻5年
7月2日,國內各大媒體刊載了一條消息:由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新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自7月1日實施。新規定指出:國家提倡獻血年齡為18周歲-55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王丙臣說,他今年55周歲了,按照以前的規定,今年是有資格參加無償獻血的最後一年,心裡多少有些遺憾和不甘心,但新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讓他看到了希望,他還有5年時間可以參加無償獻血,「能繼續幫助人、救人很高興,很高興。」
連結
由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新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自7月1日實施。新規定要求:全血獻血間隔不少於6個月。單採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2周,不大於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醫生批准,最短間隔時間不少於1周。單採血小板後與全血獻血間隔不少於4周。全血獻血後與單採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3個月。(DAHEBAO 記者張鴻飛通訊員李紅都金文娟文圖)(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