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我們都見過這樣的場景:發現外星生命後的混亂、恐慌和歇斯底裡。建築倒塌,火災肆虐,暴亂爆發,社會崩潰。如果這就是地球人在知曉外星生命的消息後的態度,為什麼還要冒著危險去尋找他們呢?
(瘋狂外星人電影劇照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也許事情並不會這麼糟糕。今天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行的一年一度的美國科學促進會上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當人類真正發現外星生命時,「我們會處理得相當好。「
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報告的作者Michael Varnum(麥可·瓦納姆)今天在AAAS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點:「當然,我還可以預測,如果一支敵對的艦隊出現在火星附近,我們不會很高興的。」
(地球或存留外星人飛船 圖片來源:前瞻網)
看到一系列的新聞頭條和調查結果,瓦納姆和他的同事注意到人們對發現外星生命這件事,不管是把它當成一種假設,或者認為它就像著名的錯誤消息——火星上發現了微生物化石那樣,但總體上都是相當積極的。
瓦納姆告訴國家地理雜誌:「說實在的,我也不是很確定我們會發現什麼,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說裡,外星生命的發現通常被描繪成,負面的社會或心理所帶來的後果。」
(火星上的生命可能看起來像地球上的某種微生物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Neil deGrasse Tyson(尼爾·德格羅西·泰森)和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搜尋地外文明)天文學家Seth Shotsak(塞斯)討論了外星人的目擊事件以及媒體是如何描述外星人的。)
(SETI 搜尋地外文明 圖片來源:百科搜索)
但也有人對發表在《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的研究結果是否完全反映了現實持懷疑態度,他們指出,該研究的總體重點是微生物生命,並且受訪者並不具有代表性。
來自SETI的Seth Shostak(塞斯)說:「我認為,貌似大多數人對火星或者其他地方出現的微生物持有懷疑態度,這並不奇怪。Grey guys就完全不同。真正有趣的研究是那些試圖衡量對SETI探測的反應,或者更加戲劇性的,發現外星硬體。
慶祝還是發生暴亂?
瓦納姆和他的同事開始通過一個語言分析系統來報導各種相關的新聞,並且詢問這些報導所反映的情緒更多的是積極的(如:高興的,美妙的)還是消極的(如:擔憂的,緊張的,煩躁的)。
團隊選擇的新聞包括1967年發現的脈衝星——一顆奇怪的死星,最初被假定成智能外星文明發出的信號;1977年被SETI的研究者發現的著名的「Wow」(是指1977年SETI研究者Ehman從天空中捕捉到了72秒的無線電波,他將數據圈起來並將其翻譯成「Wow」 譯者注);1996年在火星隕石ALH 84001中發現微生物化石;塔比之星的奇怪行為,在2015年被認為是外星巨型構築在軌道上的工作行為(現在知道了那其實只是灰塵);還有2017年在一顆行星的居住地發現的多個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1977年天文學家通過射電望遠鏡探測到持續72秒的強大射電波信號,傑瑞·艾赫曼將電波數據翻譯成「Wow!」,當時曾被人們認為是來自外星人的神秘信號。 圖片來源:搜狐)
團隊人員說道:在這些事件中,用於描述的詞積極的多於消極的。無論研究課題是微生物還是外星生命。在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議上提出的另外一項工作是研究有關星際間的小行星奧陌陌(Oumuamua)可能是外星飛船的新聞報導,結果也是一樣的。
(現已證實奧陌陌不是彗星也不是小行星,那會是外星飛船嗎? 圖片來源:騰訊新聞)
接下來,團隊讓Amazon Mechanical Turk論壇的用戶預測他們自己對外星微生物生命的發現的反應,並對他們的反應是否大致符合人類總體表達看法。超過500位調查對象寫下了他們對預期反應的預測,這些都將經過像上述的新聞報導一樣的分析。
其中一位受訪者寫道:我對這件事很感興趣,我會在網上找我能夠找到的所有資料。我會持續關注它直到我真正地看見了外星生命的圖片報導。在那之後我或許就會失去興趣了。
像以前那樣,團隊要求大約500位不同背景的,Amazon Mechanical Turk論壇的用戶閱讀兩則在紐約時報上的新聞報導,並且寫下他們的反應。其中一個小組讀的是宣布1996年在南極洲的一塊隕石中發現的火星微生物化石(現已知是錯誤的),另外一個小組閱讀的是2010年關於地球上合成生命形式的創造的報導。就像之前那樣,他們根據自己的反應對消極或積極的詞彙進行評分,跟之前的一樣,他們的反應依然是積極的大於消極的——特別是對外星微生物的反應。
再一次的,塞斯並不是特別的驚訝。他提到:在忙亂的那幾天內,似乎真的覺得在1996年發現了來自火星的外星人。
相關圖片:火星探索(原文圖片無版權)
他說:「沒有人在街上鬧事,儘管這些人是外星人,離皮奧裡亞市中心只有3500萬英裡。我想這是因為,撇開Andromeda Strain(科幻小說)不談,大多數人並不認為微觀的外星人是有威脅的或有啟發意義的。」
尤其是當那些微生物已經死亡的時候。
瓦納姆和他的同事說他們的研究結果表示人民對外星人的反應似乎是積極的。心理學家Doug Vakoch說,這項工作出現在天體生物學研究的關鍵時刻,他與地外文明項目(METI)合作編輯星際通訊公報。
瓦納姆還說到:「每當一個月過去的時候,我們都會了解到更多的環繞著其他行星的系外行星,其中許多都是潛在的宜居地。發現了更多圍繞著其他恆星的系外行星的消息,似乎讓人們更加確信生命可能分布於整個茫茫宇宙中。火星上發現生命這一消息在大多數人腦中並不會成為大新聞了。」
(系外行星 圖片來源:中國存儲網)
達到極限(?)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研究結果能夠被簡單概括。一方面,Vakoch(瓦科赫)以及其他一些人說,承認一顆星球上存在著無害的微生物,和面對一個高等的技術含量高的外星種族有著天壤之別。從一種情況推斷到另一種並不需要很準確。
此外,對鮮活的外星人的反應,不管是不是微生物,都和人們對化石的反應大不相同,這是作者在火星隕石事件中探索到的。
約克大學的人類學家Kathryn Denning(凱薩琳·鄧寧)同樣關注著Amazon Mechanical Turk論壇的用戶——經過研究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白人——甚至都不能夠代表整個人類群體。
凱薩琳說:「從極特別的群體裡面概括,到更加廣泛的人類的反應,這中間的跳躍是很有問題的。研究的另一個限制條件是,來自美國的調查對象可能會認為這些發現都是來自美國的。但不難想像,這將是一個跨國界的更複雜的局面。」
(作者說,出於這個原因,他們希望跨文化地複製這項工作,瓦科赫注意到,在這個領域已經出現了一些工作——著眼於,美國人和中國人對初次接觸情況的不同態度。)
鄧寧還擔心,如何將新聞中使用的單詞簡單歸類為「積極的」或者「消極的」,並且用這些結果來推斷任何複雜的事件。
她說:「我認為真正有吸引力的是在一些精微的地方,而不是在總體平均。」
而一旦有了發現,新聞影響人們想法的方式要遠遠複雜於一個人簡單的閱讀了新聞並記錄了他們的反應。交談,社交媒體,相關的新聞報導——這一點相當的重要,也給我們指出了後檢測問題的額外研究的必需性,深入挖掘「新聞是如何傳播的」的細節。這一項研究會很難。
為了幫助研究這些問題,瓦科赫提到了一位曾經研究過尋找地外生命會怎樣影響宗教信仰的問題的神學家Ted Peters(泰德)的著作。瓦科赫說,著作裡認為那些對自己宗教信仰很有自信的人能夠給外星人的存在留出空間,甚至像宗教這樣棘手的、似乎與科學相悖的東西也可以在外星人的攻擊中存活下來。
「人們能夠接受那些有著很大影響的科學發現,並且不會讓自己的世界觀崩塌。」
如果這些都是真的,那麼或許這項研究的結論就不是那麼不可觸及了。
FY: 洛冉
作者: Nadia·Drak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