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筆者:扶蘇
蝴蝶效應的關鍵在於,提醒人們不要忽略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因為在美洲的叢林中,即便只有一隻蝴蝶在雨林中輕輕扇動翅膀,它也有可能在海洋上掀起狂風巨浪。
女裁縫瑪德琳薇歐奈,在1912年做出了一條裙子
這一觀點用來形容1912年誕生的一條裙子再合適不過,而人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條裙子改變了全人類的命運。
這並不是天方夜譚,尤其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製造出一件獨特的物品並不需要人們絞盡腦汁,因為當時的人都富有創造力,而時代也賦予他們無限發展的可能。
據悉,在上個世紀初,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也隨之解放,女性紛紛開始追求個性和自由,對服裝以及各方面的需求都超過了人們的想像,很多時尚品牌就是在這時誕生的。
與此同時,一位名為瑪德琳薇歐奈的女裁縫也加入到創造時尚的隊伍中,她的目標就是設計和製作出一種不需要任何紐扣、拉鏈甚至綁帶的衣服,為女性提供絕對的穿衣自由。
獨特的斜裁手法,被科學家應用到火箭發射領域
經過長期的觀察和體驗,瑪德琳終於找到了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布料,於是她按照圖紙裁剪。在這個過程中,她驚奇地發現,一塊絲綢在旋轉了45度以後再進行剪裁,能夠得到一種自然的垂感,給整條裙子增添了不少時尚感。
瑪德琳並不知道,她隨意的剪裁,竟然創造了符合工程結構的斜裁手法。相對來說,我們熟知的棉麻等材料不容易變形,其實就是它們的彈性模量很大,橡膠之所以柔軟,也與它們的彈性模量小有關。
當布料被斜裁後,纖維的密度出現了變化,更容易延展,並且是順著斜裁的方向產生了變化,才能夠產生垂墜感,這樣做出來的衣服也更加漂亮,具有一種特殊的曲線美。
當然,一條裙子改變人類的命運,不僅僅是從時尚的角度出發,在隨後的科技發展過程中,科學家將斜裁手法應用到了火箭發射領域。
以斜裁法為靈感製造的燃料箱,演變為火箭助推器
原來,在設計火箭之初,為了提供更加充足的燃料,科學家選擇固體和液體兩種方式,並且以固體燃料為主。美中不足的是,這種燃料在點火加熱後會膨脹,燃料箱體曾經因此發生多次爆炸,不利於火箭的順利發射。
而瑪德琳的斜裁手法為科學家提供了靈感,他們將燃料箱體的製造材料變成碳纖維絲,通過斜著構造,用耐熱材料填充,這樣即便箱體加熱,也不會改變形狀。
幾十年以來,以斜裁法為靈感製造的燃料箱已經演變為火箭助推器,很多衛星的發射都離不開這一裝備。而絕大多數人並不了解,這一切的靈感都來自一位名為瑪德琳的女裁縫偶然的創造。
人類的想像力十分豐富,這也是我們從各個方面獲得靈感的重要保障,斜裁法在其他領域也發揮了自己獨特的價值,這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來說,也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