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植物酸使碳纖維不易燃燒 更容易回收利用

2020-11-24 cnBeta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碳纖維複合材料可能很輕、很結實,但讓它們的抗燃性一直是個難題。不過現在,韓國科學家發現,一種植物衍生的物質既能讓它們不燃燒,又能讓它們更容易回收。過去,為了使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抗燃性,人們將滷素添加到碳纖維複合材料中。但是,由於在焚燒材料進行回收時,會產生有毒物質,因此最終在全世界範圍內禁止使用。焚燒過程中,複合材料中的環氧樹脂被燒掉,只留下碳纖維的碎片。

在Yong-Chae Jung博士的帶領下,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的研究人員最近嘗試用單寧酸來代替滷素。單寧酸是一種豐富的天然多酚,由植物產生。當添加到環氧樹脂中時,該酸改善了該樹脂與碳纖維的粘合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當單寧酸暴露在火焰中時就會炭化--這就在碳纖維表面形成了一個炭化層,從而使火焰中的氧氣無法進入材料中。因此,這種複合材料既堅硬又耐燃。

此外,只要將材料放在處於超臨界流體狀態的水中,就能徹底回收利用--這意味著液體的溫度和壓力被保持在特定的臨界水平之上。複合材料在浸泡後「數十分鐘 」內就會溶解,使99%以上的纖維和樹脂都能得到回收。

更重要的是,回收的樹脂可以用來生產碳量子點,目前碳量子點被利用在LED和有機太陽能電池等物品中。

「我們創造了一種應用範圍擴大的複合材料,與傳統的碳纖維增強塑料相比,在阻燃性、機械剛性和可回收性方面都有顯著的改善。」Yong-Chae Jung博士說。「這些改進的性狀意義重大,因為它們決定了所述複合材料的應用範圍。」

有關該研究的論文近日發表在《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硬幣真的能燃燒嗎?正常情況下不易燃燒[圖]
    難道硬幣能燃燒?「我在網上發現很多硬幣自燃或爆炸的現場都有電動車或者摩託車,那硬幣自燃是不是和車子有關?」為此,本報記者帶著張先生這個疑問走進了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通信與電子學院電工電子實驗室,通過實驗的方式來探究硬幣是否能燃燒?又是什麼導致硬幣燃燒?
  • MIT研發新方法 讓用於汽車等產品的熱固性塑料易被分解回收
    不過,此種材料有一個缺點,在使用之後,不易被回收或分解,因為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的化學鍵比其他材料(如熱塑性塑料)更強。(圖片來源:MIT)據外媒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化學家們現在研發了一種方法,可以採用一種化學連接器,讓此類材料更容易被分解,同時仍能保持機械強度,以便再次投入使用。
  • 《廢棄木質材料回收利用管理規範》
    建立先進的回收、運輸、處理、利用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已刻不容緩,廢舊(棄)木質材料的回收利用已經成為緩解木材供需矛盾、實現木材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途徑和發展循環經濟的一項緊迫任務。國外發達國家對廢棄木質材料回收利用的研究遠遠領先於我國。美國把廢棄木質材料稱為第四森林,是倒在地上的森林。德國針對廢棄木質材料回收與利用頒布了「廢舊木材管理法令」。那麼哪些廢棄木質材料可以回收復用?具體有哪些利用的途徑?
  • 據說,開發區廢銅回收電線回收
    開發區廢銅回收電線回收東莞懷廣廢銅回收都會回收什麼種類呢?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那麼廢銅回收站常見的種類有哪些呢?1.牛奶飲料紙包裝——100%可再生利用資源牛奶飲料紙包裝一般有6層,其中紙漿、鋁和塑料的含量分別約為75%、5%和20%。這樣的組合可以儘量阻隔空氣和光線,使得牛奶或飲料不易變質。
  • 科普 | 生物分解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技術(五)
    食品回收利用法中涉及到的生活垃圾有1000萬噸,這之外的家庭垃圾同樣也有1000萬噸左右。有效利用這些的形式,在圖中用方框標出了,其中主要的是熱量能量的形式和有用物質(包括堆肥)的形式。這之中,包括了材料回收利用、熱回收再利用、化學回收再利用和生物回收再利用等四種回收利用方式。圖8-12中越靠上,排名(意義、方便、實用、經濟性)越高。
  • 科學家利用活植物發電點亮LED燈泡
    打開APP 科學家利用活植物發電點亮LED燈泡 發表於 2018-12-24 17:14:27 據報導,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方法,利用活的植物發電從而點亮LED燈泡,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發電的「綠色」解決方案。
  • 塑膠袋是什麼垃圾 為什麼廢塑料可回收而塑膠袋卻不回收
    而塑膠袋則不易腐爛,不易降解,它是幹垃圾。注意,正因為塑膠袋是幹垃圾,所以,在扔垃圾的時候,大家應該將垃圾袋破袋,將裡面放的溼垃圾放入溼垃圾垃圾桶,再把塑膠袋放進幹垃圾的垃圾桶。為什麼廢塑料可以回收而塑膠袋卻不能回收我們知道,可回收垃圾主要是:廢棄塑料、玻璃、金屬、紙張、布料。那麼為什麼塑膠袋卻不是放在可回收垃圾裡的。塑膠袋理論上本身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許多超市的購物袋上都印有可回收利用的標誌!而不回收,回收利用困難主要考慮經濟效益等因素。
  • 報廢光伏板將實現100%回收再利用
    2018年,歐洲乃至全球首座太陽能電池板回收工廠正式投入運營,能夠對晶體矽光伏板中的95%材料進行分拆、分揀、處理和回收:其中2/3的玻璃回收後成碎玻璃,被送往玻璃製造廠;鋁製框架被送往鋁精煉廠;廢塑料可作為燃料在水泥廠使用;回收後的矽可以在貴金屬工業被再利用;剩下的纜線和接頭被壓碎後以銅珠的形式出售。
  • 科學家發現以有毒塑料為食的細菌
    該細菌能夠分解廣泛使用但很少回收的聚氨酯。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以有毒塑料為食的細菌。這種細菌不僅會分解塑料,還會把塑料當作食物來提供能量。這種細菌是在一個傾倒塑料的垃圾場發現的,它是已知的第一個攻擊聚氨酯的細菌。
  • 酶工程技術用於降解與回收塑料垃圾
    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有效的方法回收廢棄的塑料以解決塑料垃圾的汙染問題,PET的主要回收手段是熱機械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容易導致塑料機械性能的損失。因此,工業上優選從頭合成PET而不是再回收利用,最終導致PET廢物的持續積累。此外,PET具有高比例的芳族對苯二甲酸酯單元(會降低鏈遷移率),這種聚酯很難水解。
  • 新加坡以「零垃圾國家」為目標 源頭治理與回收利用並舉
    新加坡綜合固體垃圾管理系統主要從兩方面著力——減少垃圾的產生和廢物回收。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的網站顯示,新加坡以「零垃圾國家」為目標,從源頭上控制垃圾,並努力實現垃圾的重複利用和回收,給予垃圾第二次生命。原標題:新加坡:源頭治理與回收利用並舉新加坡綜合固體垃圾管理系統主要從兩方面著力——減少垃圾的產生和廢物回收。
  • 科學家發現利用橘子皮能提取電池中90%金屬
    8月27日,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利用橘子皮能夠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提取出大約90%的鋰、鈷、鎳和錳。鋰離子電池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電池,即使在其不能使用的時候仍具有回收價值,因為含有許多金屬物質。
  • 科學家發現利用橘子皮能提取電池中90%金屬
    8月27日,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利用橘子皮能夠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提取出大約90%的鋰、鈷、鎳和錳。鋰離子電池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電池,即使在其不能使用的時候仍具有回收價值,因為含有許多金屬物質。通常都是通過高溫冶煉回收這些金屬,但是該過程需將電池加熱到500℃,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還會產生有毒氣體。
  • 科學家發現利用橘子皮能提取電池中90%金屬
    8月27日,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利用橘子皮能夠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提取出大約90%的鋰、鈷、鎳和錳。通常都是通過高溫冶煉回收這些金屬,但是該過程需將電池加熱到500℃,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還會產生有毒氣體。另一種可行的方法是將電池加熱後加入過氧化氫,然後將其粉碎。雖然該技術比冶煉更環保,但是仍處於實驗階段,稱為溼法冶金。此外,在工業規模上,它仍然可能產生大量的汙染物。
  • 新型塑料回收技術幫助多層塑料回收再利用
    新型塑料回收技術幫助多層塑料回收再利用 發表時間:2020/11/26
  • 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製了自發光植物
    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製了自發光植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0:45:22 俄羅斯科學院Karen S. Sarkisyan研究團隊近期取得新進展。他們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產生了自發光植物。
  • 美科學家對6種市售燈泡進行實驗 最不易吸引昆蟲是暖色系LED燈
    打開APP 美科學家對6種市售燈泡進行實驗 最不易吸引昆蟲是暖色系LED燈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5-10 09:40:00
  • 科學家在人類體內,發現了塑料微粒,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缺點是大部分塑料耐熱性差,熱膨脹率大,易燃燒;尺寸穩定性差,容易變形;多數塑料耐低溫性差,低溫下變脆,容易老化。回收利用廢棄塑料時,分類十分困難,而且經濟上不合算。塑料容易燃燒,燃燒時產生有毒氣體。可能有人覺得塑料汙染只是針對於陸地生態環境,可事實上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塑料垃圾對於海洋的汙染越來越嚴重,太平洋上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大陸」,這個「大陸」其實就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塑料垃圾組成,人們也稱之垃圾大陸。
  • 化石燃料燃燒常識
    在燃燒過程中,化石燃料中的碳轉變為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大。而二氧化碳作為一種溫室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加重了溫室效應。
  •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在變暗,陽光越來越少,比亞馬遜雨林燃燒更可怕
    自從上個世紀以來,工業革命伴隨著大量的能源消耗,在工業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地球環境的噩耗,畢竟在當今這個世界,主流能源就是含碳有機物,因此單能源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也就是所謂的溫室氣體,在人類關注地球變暖的同時,似乎遺忘了地球上還出現著另外一種現象,那就是地球正在慢慢變暗,在前段時間,澳大利亞科學家提出,溫室效應引起了全球變暖,與此同時伴隨著的還有一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