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謠言,看《人民日報》

2020-09-05 三秋3Autumn


沒想到有一天我會成為《人民日報》的忠實讀者。


「包裝高級」的謠言信息


各種朋友圈截圖、聊天記錄和未證實來源可靠性的帖子在疫情不斷擴大的同時傳遞著恐慌和焦慮的情緒。


而且出現了一些乍看上去非常可信但與實際相去甚遠的信息。


比如英國蘭卡斯特大學一篇論文預測武漢的感染人數達到25w左右,先不說這僅只是模型推測,在看過論文以後,我們僅僅只是本科和碩士一年級的數學建模水平便看出了論文上的問題,比如limitation上完全沒有考慮武漢的交通管制,比如感染初始值R0設置過高(高於非典和伊波拉疫情)等問題。


對標相似類型的傳染病疫情,世衛組織統計非典的全球感染人數是8422例,死亡人數919人;伊波拉14-16年的疫情在全球的感染人數28762例。


如果武漢感染人數達到25w,絕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

但這樣一篇問題很多以及從宏觀感知上推測就能得知數據過分誇大的論文,在很多群中被當作事實轉載。


精簡信息源,請看《人民日報》


昨天寫了關於疫情的可靠信息源匯總,但後來我發現還是太多了,大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仍舊被社交媒體上無法確認準確性的信息淹沒。


簡單粗暴一點,杜絕一切謠言,只看《人民日報》就行了。


也許消息和數據會一些滯後,也許沒法看到第三方媒體的監督力量,但會比大量謠言和誇張信息帶來恐慌要好很多很多。


對於疫情的信息關注,大概就是這些:實時疫情、知識科普、預防治療、國家政策、捐贈支持等,而這些在《人民日報》的平臺、公號和微博上內容非常全面,尤其是知識科普和預防治療。


實時疫情:

丁香醫生X人民日報:新型肺炎疫情實時動態

知識科普: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哪些症狀?你想知道的全在這裡!

新型冠狀病毒,你還不了解它吧

預防治療:

轉存!新冠肺炎防控知識手冊

【提醒】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狀病毒?這篇文章全說清楚了

推薦!疫情防治的協和解決方案

捐贈支持:

不止武漢!湖北多地急需防疫物資捐助

湖北急需防控物資清單!


非湖北等重大疫情區的朋友們,關注以上內容完全夠了。


如果你想多看一些,可以參考我們整理的實時更新中的可靠信源:




也歡迎補充更新。


最後還是老生常談的話,做好預防,適當關注疫情,有餘力捐贈支持即可。


2020,這會是更好的一年。



END


我們是三和秋,很高興認識你。三秋的背後是兩個95後姑娘,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倫敦。三是喜歡書寫經濟和數學羅曼史的自由作家;秋是商業傳媒與品牌營銷的文藝探索者。


歡迎關注三秋Autumn,分享求職,留學,成長,旅行,關注年輕一代的自我探索和生活不定式。

相關焦點

  • 9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人民日報》不讓用微波爐?
    9月進入最後一天,不少人已經開啟了放假模式,而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多事之秋」的月份,除了山竹颱風的「蒞臨」外,也有不少老謠言帶著新謠言趁了一波熱鬧。 現在,微信官方就總結了9月份在朋友圈內流毒甚廣的十條謠言,一一澄清,快看看你中招沒?
  • 人民日報刊登十起網絡謠言案例稱謠言害人害己
    編者按: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網絡謠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針對公民個人的誹謗,也有針對公共事件的捏造。網絡謠言不僅敗壞個人名譽,給受害人造成極大的精神困擾,更損害國家形象,影響社會穩定。在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網絡謠言的危害不容小視,必須依法懲處。
  • 杜絕謠言!武漢新型肺炎事件之背後的思考
    美國的人格心理學家奧爾波特曾指出,在危急時刻謠言的傳播將更加迅速,每當社會開始變得緊張起來,諸多不實的報導也便惡毒的增長。在大多數事情上,人們都是非專業的,謠言也就因此而產生。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去檢驗我們所聽到的是否背離證據的外在標準,即使有時這些標準存在,也能得到。
  • 謠言哪裡跑?細數那些年「忽悠」你的食品藥品類謠言
    2007年3月23日,衛生部網站全文刊登了國內15位權威專家聯名撰寫的署名文章《健康宣教應當尊重科學與事實——駁斥「牛奶有害論」》,《人民日報》在5月31日,世界牛奶日前一天發布了整版的闢謠消息及牛奶健康知識。 時至今日,在各大社交平臺有關「牛奶致癌」的說法還在蠱惑人心,在朋友圈瘋傳的文章《牛奶將人類送入癌症的墳墓》一度又將牛奶安全性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抗寒蚊子、三峽大壩變型……塑料感謠言了解一下
    謠言不停息,闢謠不止步。本周「謠言過濾器」選取的謠言,技術之低劣,常識之匱乏,故事之老舊,充滿了塑料感。它們是「安裝『團圓』APP就可找回失蹤的孩子」、「玉林狗肉節的廣告打上了高鐵車身」、「《人民日報》報導了抗寒蚊子」……信了它們,簡直是對我們智商的侮辱。
  • 謠言傳播如病毒複製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信息傳播日益迅捷,不實信息和網絡謠言的傳播也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如何儘可能避免網際網路的「雙刃劍效應」?如何不讓充滿好心、飽含社會責任感的轉發,成為謠言擴散的支點?阻擊網絡謠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從5月起,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已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部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行為,一場網絡謠言阻擊戰正在打響。
  • 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
    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保護理智 拒絕謠言 不要恐慌忙亂!如今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期,全國戒嚴,可是網絡並沒有癱瘓,普通民眾缺乏專業的醫療知識,有些似是而非的謠言就在網路上流傳起來。這些謠言,有的出自所謂的「專家」之口,似真似假,有些人信以為真;有的荒誕可笑,擾亂了社會秩序。下面這些謠言你相信了嗎?
  • 《人民日報》叫停使用微波爐?4255萬人受騙背後的真相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這篇文章口口聲聲說轉載自《人民日報》,但對原文刊發日期和版面等基本信息隻字未提,行文格式也與傳統新聞寫作模式大相逕庭。《人民日報》真的刊發過這篇文章?使用微波爐真會讓人痛不欲生?解放日報·上觀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大學生對網絡謠言的認知和行為的研究及分析
    謠言本身帶有的影響力、危害性藉助網絡這一傳播速度快、交互性強的平臺迅速傳播,而在整個網絡謠言傳播體系中,每一個接觸到網絡謠言的個人對於謠言的認知能力和處理方式決定著網絡謠言的傳播範圍和影響程度。與網絡接觸密切的大學生,其對網絡謠言的免疫問題變得非常重要,同時,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該群體對謠言的辨別能力和處理方式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 抗寒蚊子、三峽大壩變型......塑料感謠言了解一下
    謠言不停息,闢謠不止步。本周「謠言過濾器」選取的謠言,技術之低劣,常識之匱乏,故事之老舊,充滿了塑料感。
  • 打擊網絡謠言!邯鄲多地發布最新通告
    謠言帶來恐慌,遮蔽真相,廣大網民一旦發現誇大事實、煽動居民情緒的信息要及時舉報、做到科學甄別,多關注權威渠道的信息,對疫情防控有正確的認識。  2.理性發聲,不傳謠。對影響社會穩定、破壞公共秩序的虛假信息,不轉發、不擴散,並積極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嚴禁道聽途說,編發不真不實信息,對已編輯發布的信息要進行「回頭看」,發現虛假信息要主動快速刪除,消除不良社會影響。
  • 人民日報報導了「抗寒蚊子」?假的!老段子而已
    其「文章來源」處標註著「人民網-人民日報」,而且文章末尾還註明了「人民日報2019年6月18日03版」的字樣。據查證,這其實是一個流傳多年的「老段子」,網傳的「人民日報報導截圖」是有人PS的,人民日報上根本沒有這篇報導。在網絡上搜索「抗寒蚊子」可以發現,這個段子最早在2014年左右就已經出現在網絡上。
  • 打破謠言!三個關於冠狀病毒的真相來了
    謠言一:義大利受到冠狀病毒的重創,因為他們的流感疫苗是在狗細胞中生長的。事實是:冠狀病毒與流感疫苗無關。謠言二:口罩無法杜絕冠狀病毒。事實是,口罩對其他人病毒顆粒的防護程度取決於口罩的類型,其中醫學級的N95s防護效果最好。但公共衛生研究人員認為,織物口罩可能會減緩冠狀病毒的傳播,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人們自身的呼吸液滴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在大流行的情況下,任何傳播速度的減緩都會有幫助。
  • 謠言!
    11日,氣象專家指出,這些不過是精心剪輯的謠言。由於國慶假期降溫劇烈,這些謠言又帶有極大的迷惑性,讓很多人信以為真。 那麼,國慶長假期間的降溫劇烈究竟是何原因?正在發展中的拉尼娜是幕後推手嗎?拉尼娜的出現和維持會讓今冬異常寒冷嗎?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就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
  • 關於公務員考試的八個謠言和誤區!你中過招嗎?
    在決定報考公務員之前,相信很多考生都聽過各種以訛傳訛的謠言面試環節,省考和選調生考官全部是臨時隨機分配,考生全部匿名,進場順序二次抽籤,幾乎杜絕了所有做手腳的機會。國考不同,部委面試考官就是司局負責人,用人自主權極大。
  • 人民日報總結近期十大謠言:咖啡致癌、跳拉丁舞早熟上榜
    層出不窮的謠言讓人防不勝防,小編帶你揭開近期這些謠言的真面目。1、海綿八寶粥【傳聞】網傳視頻中,桌子上一個盤子裡倒滿了桂圓蓮子粥,視頻拍攝者還打開一罐尚未開封的桂圓蓮子粥倒出,粥凝結成凍,隨即用手拿捏,破碎後的粥則呈現絮狀。
  •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在這特殊時期,我認為有另外一樣東西同樣與我們普通老百姓密切相關,並且可能比這個新型冠狀病毒對我們的傷害更大,那就是:謠言。什麼是謠言?由此可見,人們對於謠言的接受度是不同的,比如近期網上的一些言論說吃某些食物可以防止被病毒感染,這類言論可能一般人分辨不出真假,只有少數該領域的人才有能力去分辨。但其實真正有知識有才能洞察謠言本質的人是很少的,更多的是普通的老百姓,很容易會上當受騙,甚至成為謠言傳播的助力者。
  • 謠言!謠言!謠言!
    此時就是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抓住了人們對新冠的恐懼、擔憂和焦慮的心情不斷的散布謠言,造成社會恐慌,目的就是想利用此次疫情拖垮中國及中國經濟。而不明真相的人對新冠病毒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聽風就是雨。禁固在家,沒事找事,互傳謠言。奉勸大家!
  • 港媒記者實測普檢採樣全程 揭穿「反對派」三大謠言
    萬名香港市民完成檢測,大部分人均認為整個採樣過程方便、快捷,「反對派」早前散播的謠言全部子虛烏有。香港《文匯報》記者也親身到現場體驗整個過程,從進入中心等候登記到採樣完成離開檢測中心僅歷時約8分鐘,「反對派」三大謠言,包括人群聚集、交叉感染及拭子「插半個頭」,不攻自破。
  • 闢謠丨這些謠言又來了,別再信了……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炎熱的伏天過去了,涼爽的秋天到來了,但是有的謠言還是過不去:「糧食危機要來」「無籽西瓜都是打了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