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從《華盛頓傳》認識美國 19歲才看到世界地圖

2020-12-03 人民網

在革命失敗的緊急關頭,他說:上山

大革命失敗的前夜,中共中央開始準備撤離武漢搬到上海去,同時中央有計劃地轉移幹部,將不少幹部送到蘇聯學習或分配到其他安全地區工作。毛澤東被派到四川,但是他說服了瞿秋白改派他到湖南領導武裝起義,同時也準備上山打遊擊。

回湖南,準備上山,這是毛澤東在革命失敗時做出的抉擇。

他做出這樣的抉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1926年12月,史達林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中國委員會上發表演說,指出:「在中國,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這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之一也是中國革命的優點之一。」《列寧·史達林論中國》,第141頁,人民出版社,1953年。這個論斷是完全正確的,可是如何貫徹,如何實現呢?由誰來組織實施呢?

共產國際能完成嗎?在革命的緊要關頭,形勢瞬息萬變,情況錯綜複雜,遠在萬裡之外的共產國際連中國眾多的人名、地名都搞不清楚,他們怎麼可能隨時掌握瞬息萬變的形勢,怎麼可能洞察中國的國情呢?他們對於中國革命問題的理解好似隔著一堵高牆,對中國革命的闡釋似是而非,抓不住要點,缺少說服力和可行性。可是共產國際的指令就是命令。

毛澤東在思考,革命向何處去?他不迷信共產國際的指示,而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探尋「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的道路問題。

當時我們黨處在幼年,對不少問題的認識是模糊的、幼稚的。比如認為共產黨只能做農工運動,做政治工作,如果誰想抓軍權,那就是想當軍閥。因為有軍權的人基本都是擁兵自立的軍閥。雖然不少共產黨員穿上了國民革命軍的軍服,但除葉挺等少數人外,基本都是做政治工作的。

大革命的失敗教訓了共產黨人,毛澤東首先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他在「八七會議」上發言指出:「對軍事方面,從前我們罵(孫)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蔣(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槍桿子起來的,我們獨不管。……此次會議應重視此問題,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堅強起來注意此問題。……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毛澤東軍事文集》第1卷,第2頁,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在布置秋收起義時,毛澤東明確提出暴動的發展是要奪取政權,建設政權。那時的觀念認為上山就是落草為寇,殺富濟貧,因為中國的情況就是如此。因而張國燾說:「可以上山,但不必與CP發生關係。」他的潛臺詞是上山是要當土匪。而毛澤東敢於直面現實,在1927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指出上山可以造成軍事勢力的基礎,8月中央討論秋收暴動的計劃時,有人主張在湖南組織一師人應控制廣東,仍然想走大革命北伐的老路。毛澤東不同意,他說:要在湘南形成一師的武裝,佔據五六縣,形成一政治基礎,發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縱然失敗也不用去廣東而應上山。

基於對共產國際的認識,他知道中國的問題歸根結底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中國式的道路只能由中國人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基於對革命出路的認識,他做了上山開展武裝鬥爭的準備。所以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拒絕了請他留在黨中央工作的要求,力爭回湖南任省委書記。

湖南是他的家鄉,他在此創建了黨組織,領導過安源等地工人罷工,創建了二十多個農村支部,他熟悉那裡的山山水水和群眾,他在湖南有很高的威望,是眾人皆知的毛委員。他知道經歷過革命的湖南群眾特別有戰鬥性。

「八七會議」結束後,他趕回湖南,領導起義,當秋收起義受挫後,當即決定部隊不打長沙,而向井岡山進發。這個行動既是撤退又是進攻,從敵人力量雄厚的城市撤退,向敵人力量薄弱的鄉村進攻。從而,在中國出現了世界未有的怪現象:「在一國之內,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間,產生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紅色政權區域長期地存在。」(《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48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李海文

相關焦點

  • 二、向毛澤東學世界眼光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毛澤東一生僅出國兩次,卻對世界情況了如指掌,他這種關注世界、心憂天下的情懷,早在青少年時代即已養成。 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第一次離開家鄉韶山沖,來到離家50裡路遠的東臺山下,進入湘鄉縣一所「新學堂」——東山高等小學堂學習。在那裡,毛澤東接觸到許多西方「新知識」。
  • 張全景:毛澤東是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歷史巨人
    今年84歲的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同志,退休後仍一直關心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經常參加各種研討活動和社會團體的會議。他把這些年的活動歸結為一條,就是學習、宣傳、捍衛毛澤東思想。最近,《馬克思主義研究》委託王志剛同志對其進行了採訪。張全景同志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及一些新的指示精神,談了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一些新認識,有獨到見解。
  • 正確認識長徵與毛澤東的關係
    正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在微信上又看見這樣說法的文章:「沒有周恩來,也許就沒有後來的毛澤東。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蘇區準備轉移……轉移之際,毛澤東寫信給中央表示想留在瑞金,當時的書記,不到30歲的博古看了信後不知如何處理,找周恩來拿主意。
  • 閱讀|繪本《地圖》,現代孩子認識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它是兒童認識地球和世界的工具性繪本。經典的中國地圖       對這個國家、這個世界,最初的認識,都來自於10歲前後「閱讀」的各種地圖。       有一幅拼圖,把中國的每個省份、直轄市做成拼板。更多時候,也想像著,這張地圖上每一個角落,他們真實的世界是怎樣的。       後來,這張地圖張貼在教室、班主任辦公室、官員辦公室,再後來,不會有房間會貼這個東西。不知道為何,當時對地圖上「錫金」這個地方印象如此深刻,很多年後,重新看到世界地圖,那個色塊神奇地消失了。
  • 第一首歌頌毛澤東的歌是誰寫的?
    [摘要]中共歷史上第一首歌頌毛澤東的歌,《毛澤東頌歌》的歌詞,是張春橋寫的。1942年張春橋才20多歲。1937年他從上海到延安,1942年在張家口華北聯大當宣傳科長時,寫了這個詞。——楊浪時間:10月19日19:00-21:00地點:北京言幾又書店嘉賓:楊浪資深媒體人、作家、地圖研究者、攝影評論家主持人:《老歌的發現》,我看這個書名特別感觸。大家知道有一個歌唱家叫郭峰,那是我們村的,山西省原平市郭縣,他父親叫郭科會,是《毛主席派人來》那首歌的作曲。
  • 毛澤東未了心願:想去密西西比河遊泳 最終沒踏上美國國土
    這次,斯特朗是跟黑人朋友杜波依斯夫婦一塊兒來武昌看望毛澤東的。毛澤東跟斯特朗說起,這是自延安那次談「紙老虎」以來,他第一次接見美國朋友。毛澤東請大家坐下之後,談笑風生。 毛澤東十分欽佩杜波依斯91歲高齡,身體還如此健康。毛澤東說: 連我也感到上年歲了,但我還有精力,人也健壯。我每年還能暢遊長江,獨在中國其他河域裡暢遊過,還希望多遊一點。
  • 毛澤東在世界軍事史上的地位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那些年對毛澤東的錯誤講得多一些,對他革命戰爭時期的偉大貢獻講得少了。那些十八、九歲的年輕戰士,又不了解中國革命的歷史,對毛澤東了解的也不多。開放了,他們看了一些外國電影,看到巴頓帶兵的樣子,腰間掛一把刀,走起路來咔咔響,打起仗來很神氣,他們想,將軍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所以這種情況的出現是不奇怪的。
  • 80年前,斯諾初遇毛澤東:他看起來像林肯
    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7月19日出生在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父親是基督徒、共和黨人,開了一家小印刷公司,母親是天主教徒、民主黨人,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斯諾在學生時代成績平平,但他興趣廣泛,課外閱讀十分豐富,參加了童子軍獲得了30多枚獎牌。中學畢業以後,斯諾度過了一段半工半讀的日子,曾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和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學習。
  • 網傳「常用世界地圖嚴重失真」 專家:這是偽科普
    網傳「常用世界地圖嚴重失真」 專家:這是偽科普 2015-10-30 08:06:18文章稱,我們通常看到的世界地圖嚴重失真,並將外國某網站製作的修正地圖與目前版本的世界地圖進行對比。很多網友看完大呼:「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通行版的世界地圖真的錯得離譜嗎?對此,記者採訪了多位地圖方面的權威專家。  事件  我們看的地圖都是錯的?  「你看到的地圖,其實是錯誤的。」
  • 毛澤東的英語水平 究竟達到什麼程度?
    毛澤東早在17歲那年開始學習英語   很多人認為毛澤東是在晚年開始學英語,但是,毛澤東接觸英文實際上是很早的。美國學者羅斯.特裡爾寫的《毛澤東傳》中提到,1910年毛澤東離開韶山老家,進入湘鄉縣城新式學堂——東山小學堂讀書,那裡有一個從日本留學回來的老師,教英語和音樂。所以,毛澤東最早是在17歲那年開始學習英語的。
  • 朋友圈傳瘋了:世界地圖一直錯得離譜
    近日,一篇名為《俄羅斯沒有那麼大,歐洲真的超小,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的文章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文章稱,我們通常看到的世界地圖嚴重失真,並將外國某網站製作的修正地圖與目前版本的世界地圖進行對比。很多網友看完大呼:「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通行版的世界地圖真的錯得離譜嗎?
  • 15張另類世界地圖,重新認識世界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從初中就開始學習地理知識,從地理課上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但以下這15張地圖恐怕地理老師也沒有見過。如果海洋和陸地互換位置世界地圖會變成什麼樣子?吸菸指數暗紅為較多,綠色為居中,紫色為最少對美國有好感的比例減去對美國無好感的比例
  • 17張不一樣的世界地圖 幫你重新認識世界
    距離古羅馬時期已過去1100多年,人類地理知識提高程度似乎有限。不過伊德裡西好歹知道了杭州的玻璃泉州的絲是最棒噠。 3. 公元1564年由佛蘭德人亞伯拉罕·奧特柳斯繪製的世界地圖1570年,奧特柳斯出版了第一本現代意義上的地圖集《世界概貌》。1596年,他提出了最初的「大陸漂移學說」。4.
  • 書海掣鯨毛澤東
    在 20 歲的1913年 ,他就寫下了讀《莊子·逍遙遊》 的感想。莊子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毛澤東讀後,「嘆其義之當也」。他舉李鴻章為例,說李是「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處理國務,總是失敗,如大舟行於淺水。毛澤東明白,僅有大志未必有用,為了避免置杯而膠著於水底,避免「志大才疏」,必須早早準備大水大海,使積也厚!什麼是水什麼是海?書中自有洪波湧,書中自有大浪翻!
  • 毛澤東晚年:為何始終在思考一個物理科學前沿方面的問題?
    大會交流期間,美國著名科學家、哈佛大學教授謝爾登·格拉肖在大會上發言道:「有好多次,科學家都相信他們已經找到了自然界粒子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但卻又發現還有更深更簡單的結構。最後他們終於認識到,這種現有粒子只是由更加基本的粒子組而成的複合體。」
  • 人類對世界認識的深入:古老的世界地圖
    埃拉託斯特尼地圖(公元前3世紀) 19世紀學者還原的埃拉託斯特尼地圖 昔蘭尼的埃拉託斯特尼(Ἐρατοσθένης ὁ Κυρηναῖος,公元前276-公元前194或195)曾負責掌管亞歷山大圖書館,是希臘化時代最博學的學者之一。
  • 這17張世界地圖幫你重新認識世界
    下面17張地圖幫你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按照慣例,亮點在最後。
  • 美國1歲半男童在世界地圖上準確指出各國位置
    原標題:美1歲半男童在世界地圖上準確指出各國位置據美國新聞網站「yourjewishnews」9月8日報導,近日視頻網站「YouTube」上流傳著這樣一個特別的視頻:一名美國小男孩能在世界地圖上準確地指出母親口中所說的任何一個國家的位置,被眾多網友贊為「天才」。
  • 網傳常用世界地圖嚴重失真 專家:多少都會變形
    文章稱,我們通常看到的世界地圖嚴重失真,並將外國某網站製作的修正地圖與目前版本的世界地圖進行對比。很多網友看完大呼:「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通行版的世界地圖真的錯得離譜嗎?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地圖方面的權威專家,專家表示因為地球是個橢圓體,所以只要是表現在平面上的地圖,多多少少都會產生變形,不能因此說地圖都「錯得離譜」。
  • 15張另類世界地圖,重新認識世界,長知識!
    微信帳號:zsyd88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從初中就開始學習地理知識,從地理課上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但以下這15張地圖恐怕地理老師也沒有見過。如果海洋和陸地互換位置世界地圖會變成什麼樣子?對美國有好感的比例減去對美國無好感的比例藍色表示好感較強,紅色表示好感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