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讓「藍軍」吃盡苦頭的惡仗。
盛夏的一天,沂蒙山區某高地風大雨急。擔任突襲任務的濟南軍區某裝甲團「白老虎連」如同神兵天降,一輛輛裝甲戰車勢如破竹,向「藍軍」發起迅猛攻擊。官兵們個個似猛虎下山,穿雷場、攀懸崖、拔據點,交替掩護鐵甲方陣直插主峰。一個多小時的惡戰結束,一面印著「老虎」圖案的紅旗高高飄揚在「藍軍」的陣地上。
「白老虎連」——一個在解放戰爭戰場上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連隊;一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功勳卓著的連隊。
在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偉大進程中,「白老虎連」官兵發揚敢打必勝的「白老虎精神」,積極迎接挑戰,通過脫胎換骨的改造,加速了連隊向機械化信息化邁進的步伐。
脫胎換骨迎接挑戰
1998年,因部隊編制調整改革,「白老虎連」由步兵轉隸到某裝甲團改為裝甲步兵連。
習慣於陸地上摸爬滾打、熟練於操作輕武器的「小老虎」一下鑽進裝甲車內,如同「老牛」掉進水井裡,有勁使不出來。
這年年底,團裡組織科技練兵成果展示,許多連隊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而對現有裝備還沒鼓搗明白的「白老虎連」,卻兩手空空。
「連恥日」的來歷更讓「白老虎連」官兵難以忘記。改制第一年9月24日,連隊特意請來曾在連隊戰鬥過的老領導觀看新裝備表演。誰知,因電源故障,10輛裝甲車組成的方陣,竟有兩輛「趴窩」。關鍵時刻掉「鏈子」,讓「白老虎連」丟了醜。從此,連隊決定把每年的9月24日定為「連恥日」。每年的這一天,連隊都要舉行大比武,以此激發官兵的榮譽感和練兵鬥志。
「連恥日」的確立,標誌著「白老虎連」開始了一場脫胎換骨的變革。隨之而來的,是「換腦」、「健體」等一系列工作的迅速展開。
全連廣泛開展了以「發揚虎連精神,鍛造打贏尖刀」為主題的討論,結合深入學習領會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連隊舉辦了「光榮傳統與現代戰爭」、「怎樣正確理解白老虎精神的時代內涵」、「如何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把『白老虎連』鍛造成打贏尖刀」的專題講座。
在由傳統步兵向機械化信息化邁進過程中,連隊傳承的那種「敢打硬拼」的精神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一時間,《科索沃戰爭》、《信息衝擊波》等軍事錄像片在連隊熱播;英語班、計算機班、高科技知識學習班等應運而生,官兵們爭相報名;航空圖片識別、衛星雲圖判讀、偵察幹擾知識等,成為官兵們學習的熱點;在戰車中、計算機模擬室裡,隨時可以看到官兵緊張學習的身影。
這年夏天,連隊執行總部賦予的「武器裝備管理條例」試點任務。當時地表溫度超過40℃、裝甲車內達60℃。車內如蒸籠,訓練不一會兒,衣服就能擰出水。然而,只要有任務就興奮的「白老虎連」官兵,天天在車內熟悉裝備性能,練習各種動作。40多個日日夜夜的苦練,沒有一人打「退堂鼓」。
攢足底氣,才能在沙場上彰顯虎氣。2001年深秋,「白老虎連」受命參加實戰演習。在分配作戰任務時,一向打頭陣、當先鋒的「白老虎連」,被安排擔任第二梯隊。
戰鬥激烈進行。面對強大的信息化「藍軍」和複雜的信息化戰場環境,擔任主攻的連隊屢屢受挫,「紅軍」導演部命令「白老虎連」衝鋒。沒想到,「白老虎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們成功地運用信息欺騙、幹擾等手段,誘使「敵人」上當,然後改變攻擊方位,出其不意地直插「藍軍」心臟,癱瘓其指揮系統,導致「藍軍」一敗塗地。「白老虎連」以自己的行動證明:用信息化知識武裝起來的「白老虎」,勇猛不減當年。
攻難克險永不言敗
那一年,豫西南某合同戰術訓練基地,來自全區5支裝甲精銳聚集在這裡,舉行裝甲步兵新訓課目演示。「白老虎連」是這次參演單位中改裝時間最短、專業技術骨幹最年輕的參演隊伍。與久經沙場的老牌裝步分隊過招,能否勝出?上至集團軍首長、下至全團官兵無不為他們捏了把汗。演兵場上,「白老虎連」官兵們以精湛的技藝和靈活的戰術成功地為裝甲步兵山地進攻訓練蹚出了新路。在場的一位軍區首長感慨地說:沒想到剛剛換裝不久的「白老虎連」仍是虎威不減,沒想到「白老虎連」能在這麼多的參演單位中脫穎而出!
「敢打硬拼」精神是「白老虎連」的看家本領。在新軍事變革的大潮中,他們攻難克險,永不言敗。去年冬天,駐地山區白雪皚皚,寒風刺骨。「白老虎連」向上級請求,把連隊拉出去,進行半個月的冬季野營訓練。「三九」寒冬,連隊全員全裝在冰天雪地練攻防、練生存、練耐力,挑戰極限。半個月下來,成果頗豐:官兵體能更強、意志更堅,嚴寒條件下的作戰能力顯著提高,達到了「開得動、聯得通、打得準、攻得下」。
去年連隊參加海訓,宿營地離訓練場相距近8公裡。時任連長劉政向全連宣布:每天訓練結束後,必須沿著海灘跑步返回宿營地。
其他3個連隊為壓壓「白老虎連」的這股「狂」勁兒,商量著輪番同「白老虎連」賽跑。
虎性沒商量,怕的是沒有對手;對手越強,拼力越足。10天過去,那三個連隊,一個也沒堅持下來。再看看「白老虎連」的官兵,儘管個個襠部磨爛了,經海水一泡,痛得鑽心,可他們沒有人吭一聲。
虎之威靠的是千錘百鍊。連隊每次戰術訓練,放著好端端的訓練場不用,偏要拉到幾公裡外的碎石遍地、荊棘叢生的陌生地帶練戰法;每年組織野外駐訓,開進途中他們大路不走走小路,有橋不走涉水過河。他們在嚴格按大綱要求訓練的基礎上,自我加壓,提高標準,一批難點課目都考出了「優秀」。
著眼實戰開拓創新
網上演練,險象環生。夜幕中,在洞穴和暗溝間,虎、狼、蛇等動物出沒頻繁,旁觀者毛骨悚然,演練者卻波瀾不驚。突然,電閃雷鳴,風雨大作,一發發炮彈以排山倒海之勢呼嘯而至,戰場再次被恐懼籠罩……前不久,軍區首長在觀看了「白老虎連」利用信息化手段設置恐怖戰場環境,進行心理訓練的演示後,高興地說:「信息化給『白老虎連』增添了雙翼!」
創新才能發展,但創新需要的是勇氣、膽識。在這一理念的驅使下,「白老虎連」 官兵啃下了一個個「硬骨頭」。夜訓是裝甲步兵的重難點訓練課目。為提高訓練質量,他們組織攻關小組運用光學原理,根據三色信號燈的排列組合規律,推出一套 「光口令」,解決了裝甲車內乘載員協同問題。「加強裝甲步兵連綜合火力運用」是一項新訓課題,在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鑑的情況下,連隊充分挖掘現有裝備的潛力,探索出「車載火器封口制動、步機火力壓制射擊、火箭筒集火摧毀、爆破器材抵近炸毀」等多種戰法,使裝甲步兵能最大限度地發揚火力。近年來,連隊探索的 11種新訓法、戰法,革新的22項訓練器材,相繼落戶練兵場。
為給「白老虎」插入「晶片」,連隊率先在全團建起了電腦學習室、科技資料庫,組建了集戰場偵察、情報搜集、傳輸為一體的信息化作戰小分隊,開發了裝甲步兵訓練系統軟體,在網上擺兵布陣練攻防。
近幾年,他們先後承擔了7項在軍區乃至全軍屬第一個「吃螃蟹」的任務:出色完成了總部賦予的「裝甲步兵連對山地縱深防禦之敵進攻戰鬥」等訓練試點任務,心理訓練課目演示在軍區推廣,編寫的裝甲步兵訓練教材被集團軍採納並下發執行,最先把指揮自動化系統應用到實兵實車的戰術訓練中,26項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的革新成果陸續從「白老虎連」走向集團軍、軍區和全軍。去年9月,「白老虎連」參加上級組織的實彈戰術綜合演習,首次擔負了與武裝直升機協同進行「遠程垂直投送突破」的訓練課題,他們突破種種訓練難關,掌握了有關空降兵的技戰術要領,成功演練了垂直機降、重點攻擊、縱深打擊等空地一體的戰法,使「白老虎連」成為一支「陸上能合成,上天能機降,抵灘能破障」的信息化尖刀連隊。(特約記者 孟斌 劉學農 記者 吳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