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東南沿海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某部兩位主官,分別從駐經濟欠發達地區部隊調入,履新後的調研中,他們發現有的部隊的網絡遠程監控、辦公自動化等信息化建設反而落後於駐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些部隊。震驚之餘,建議黨委作出決定,要求部隊必須利用地緣優勢,充分借鑑地方科技成果,加快部隊信息化建設。
置身經濟、科技相對發達地區為何成了信息化建設的滯後者?筆者感到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一是少數同志充分運用信息化建設平臺遂行多樣化任務的觀念樹立得不牢。他們覺得信息化戰爭一時打不起來,信息化建設搞得再好也作用不大。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我軍不僅面對的敵情發生了深刻變化,任務也更加複雜多樣;不僅需要多方協作遂行任務,而且還要更加迅速及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將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時運用到軍事建設上來。特別是駐東南沿海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部隊,所面對的敵情的信息化程度也相對較高,我們只有將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運用到部隊建設中來,具有較高的信息化作戰和遂行任務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遏制和打擊敵人。
二是信息化建設曾經搞得不錯,但不能及時跟進發展。據筆者所知,當初在駐內地一些部隊電腦剛進連隊的時候,駐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一些部隊已實現了人手一臺電腦。這在當時來說無疑是領先一步的。但畢竟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電子行業從業者認為,如果有3個月時間脫離本行業,重新上崗只能當新手。信息化建設日新月異,而一個部隊的信息化建設進入某一階段之後,一些同志便產生了「大功告成」和「歇口氣」的想法。這顯然是錯誤的,領導幹部的信息技術觀念不能停滯,必須隨時依據發展的趨勢適時進行觀念和知識更新,這樣才能使信息化建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
三是一些領導同志存在「先進技術就在身邊,說上就能上」的想法。這一想法貌似合理,但恰恰成為信息化建設「燈下黑」的一個原因。須知,一個單位成熟的信息化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從經驗到技術的不斷積累更新的過程,也是信息化人才通過實踐不斷培養的過程。在全球信息化時代,一旦將自己封閉起來,不論你身在何處,都會成為信息化建設的孤島。而一些地處經濟、科技相對落後地區部隊的信息化建設比較快,就在於他們充分利用了信息化建設地域依賴性並不強的特徵,加速了信息化建設步伐,做到後來居上。
四是有的同志誤解了以人為本的內涵,經濟投入過於偏重人而輕裝備發展。對此,我們必須謹記,我軍講以人為本,首先是以人民的利益為本,只有有能力履行職責使命,才是將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儘管裝備投入與改善人的生活條件存在矛盾,但是,在生活上我們不能和當地高收入人群比,而應當多與艱苦地區的部隊官兵比,努力實現官兵的生活需求和部隊裝備建設協調均衡發展。
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後的原因,就需要我們迅速地行動起來,採取措施改變現狀,以實現部隊信息化建設與社會最新技術成果同步發展。對此,各級領導幹部要按照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要求,一方面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提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另一方面學習掌握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識,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更新改造,特別是那些起點低、效率差的建設項目要加大更新改造力度。技術上,在確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緣優勢,通過軍民融合方式實現部隊信息化建設即時發展。在此基礎上,努力形成信息化建設發展的機制,在人員配備、管理、技術更新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制度,對相關的信息化建設最新成果隨時掌握、隨時運用,不僅使部隊信息化建設能夠及時跟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而且還具有與我軍履行使命和多樣化任務相適應的特殊內容,確保在信息化支持下富有更加堅強的戰鬥力。
(責任編輯: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