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6月18日電題:虎連「敗仗」啟示錄——濟南軍區某裝甲旅「白老虎連」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記事
張新洋、鄭少華、梅世雄
在聞名全軍的濟南軍區某裝甲旅「白老虎連」,官兵們有兩個習慣:每次大項任務前都要到連隊榮譽室,瞻仰輝煌戰史;每次考核比武結束,習慣把其中的得失,特別是一個個敗仗記錄下來,從中找準差距,提高實戰能力。
多年來,「敗仗錄」成為激勵這個榮譽連隊不斷保持訓練場上生龍活虎勁頭的動力源,成為連隊在新形勢下加速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的風向標。
(一)
去年春夏之交,連隊參加旅一年一度的「鐵騎杯」軍事訓練大比武,官兵再展「虎威」:基礎課目中,3名官兵刷新四百米障礙跑、五公裡武裝越野、手榴彈投遠全旅紀錄;專業課目中,3名官兵一舉拿下步戰車射擊、通信、駕駛三大主戰專業金牌。
然而,在年底舉行的實兵演習中,這個單項冠軍最多的連隊卻在與兩個裝步連的實兵對抗中平分秋色。講評會上,連隊對演習各個環節重新復盤,問題癥結逐項浮出水面:射擊冠軍跟駕駛冠軍磨合不夠,沒能把握戰場行進間射擊的最佳時機,導致脫靶過多;駕駛冠軍跟通信冠軍磨合不夠,沒有及時接受變化的敵情,導致車輛誤入雷區;通信冠軍跟射擊冠軍磨合不夠,沒能根據射擊條件指示目標,導致錯失目標……
從此之後,訓練場上,團體合練的多了,單人「閉關」的少了。旅長郭慶新感慨,如果說「猛虎怕群狼」,那麼現在的「白老虎連」,作為一個配合默契的虎群,必定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二)
一場穿插突襲戰拉開帷幕。
攔在連隊眼前的是一個工事完善的防禦要點。經過一個小時的槍林彈雨和反覆衝擊,終以傷亡三分之一的代價拔點成功。然而,演練導調員卻評判此戰得不償失。
原來,這個防禦要點是「敵軍」為掩護電磁幹擾臺、信息收集站等重要目標設立的,已在「交戰」中悄然撤離。結果,連隊固然取得一場戰鬥的勝利,但對整場戰鬥貢獻有限,為此付出的傷亡甚至是得不償失。
總結敗仗教訓,連隊官兵感慨頗多:現代戰場,只會勇猛地盲目蠻幹不行,必須學會抓住要害和關節行動。
如今,連隊在演練場上越打越精,越打越聰明。去年,連隊在實兵演習中擔負「藍軍」任務,屢屢能夠在弱勢和不利情況下,找準對手「命門」,創造了六戰六勝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