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第26軍裝甲旅牢固樹立戰鬥力標尺選育幹部

2020-11-22 環球網

強軍興軍,要在得人。

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以來,各級嚴格按照戰鬥力標準選人育人用人,聚力打造強軍人才方陣,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有力促進了部隊建設全面發展。深秋時節,筆者探訪陸軍第26集團軍某裝甲旅,透過他們選人育人用人的新變化,管窺我軍幹部隊伍建設的新景象。

新聞 從兄弟部隊調入不到一年晉升為指導員

解讀 作為精簡整編部隊,幹部來自五湖四海,在使用上更要一碗水端平,不搞親疏有別

提起年初的職務晉升,裝步五連指導員汪洋連說沒想到。

2011年底,該旅精簡整編後主戰專業人才缺乏。去年,由集團軍統一調配,汪洋從兄弟單位交流過來。汪洋把全部心思用在了工作上,很快融入連隊工作,帶領全排多次在上級比武中拿得名次,還在去年底全旅軍事訓練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

今年年初,指導員崗位空缺出來。雖然自己任副連職排長已經滿3年,可考慮來旅裡不到一年,符合提升條件的又不在少數,汪洋沒怎麼考慮職務晉升的事。

汪洋沒考慮,旅領導卻替他考慮了。在旅政治部的推薦下,他參加了擬提升幹部考核,成績優異。綜合衡量之後,旅黨委研究決定,汪洋擔任指導員。

類似汪洋這樣的情況,在該旅並不鮮見。編制體制調整後,一批幹部從四面八方匯集該旅,在幹部使用上,一個現實課題擺在了旅黨委面前:怎樣做到一碗水端平?

在學習貫徹全軍政工會精神時,旅政委馬樹江的一番話贏得了「一班人」的認同:對於精簡整編部隊來說,選賢任能關乎成敗,必須用戰鬥力標準這把尺子統一衡量。

前期,該旅幹部科科長的位置空了出來。一位在幹部科工作多年的幹事成為「熱門人選」。可出人意料的是,「近水樓臺並未得月」,因體制編制調整劃歸該旅的榴炮營教導員郭世勇,被任命為科長。旅領導告訴筆者,郭世勇來到旅裡後很快適應了環境,不但工作成績特別突出,而且特別善於培養幹部。旅裡統計顯示,這兩年該營湧現了一大批訓練尖子、管理能手,並向旅機關輸送多名優秀幹部。

新聞 兩年前受到處理的幹部被列為副團職後備幹部

解讀 看待幹部必須用發展的眼光,對知恥後勇、知錯善進的幹部,要敢於給機會、給平臺

在很多人眼裡,一個幹部如果受了處分,往往意味著在部隊很難再有作為。在該旅卻並非如此,前不久組織科科長孫俊洪被列為副團職後備幹部,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事情還得從前兩年說起。時任組織科幹事的孫俊洪在任一營代理教導員時,營裡發生一起意外事故。孫俊洪負有領導責任,受到處分。

一時間,孫俊洪甚至動了申請轉業的心思。但沒想到,政委馬樹江當天就找他促膝長談。後來,馬樹江又主動到一營蹲點,手把手傳授帶兵經驗、教授管理方法,並鼓勵孫俊洪「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旅領導的關懷鼓勵,讓孫俊洪很快走出陰影,努力提高能力素質,營隊建設從低處躍升,年底他們捧回「先進前沿指揮所」獎牌。

讓全旅官兵驚訝的事,還不止如此。今年初,經過認真考核衡量,孫俊洪被任命為組織科科長,進行換崗鍛鍊。

規範基層黨員發展程序、激發黨員隊伍活力、結合旅實際研究提出抓建基層12招……工作屢見實效的孫俊洪受到全旅上下讚譽。旅黨委研究決定,將孫俊洪列為後備幹部,在官兵中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有錯必須嚴懲,但決不能搞『一票否決』。」旅黨委認為,看待幹部必須用發展的眼光,對知恥後勇、知錯善進的幹部,要敢於給機會、給平臺。

新聞 具備專業專長的碩士研究生連長遭遇「水土不服」

解讀 避短、補短比揚長更重要,既要善識善用幹部優長,也要善察其「短板」

去年,從軍事院校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劉傑,分配到旅裡不久,旅黨委就有了「打算」:官兵信息化素養亟待提高,而旅裡現在這方面的人才緊缺,應該予以重任、人盡其才。

劉傑碩士研究生畢業後,職級為正連職,於是有人建議直接放到連長崗位上。當時,也有人提出質疑:劉傑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一上來就放到主官崗位上,能否勝任?

一番爭議後,最終用人所長的意見佔據多數,劉傑被任命為裝步六連連長。

可事與願違,任職不到兩個月,劉傑專業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因為「水土不服」造成的問題卻逐步暴露。由於不懂帶兵之道,劉傑與連隊幹部骨幹經常發生分歧,基礎訓練上的弱項,更是讓戰士們難以信服。受此影響,連隊建設一度出現「滑坡」。

「這其實就是最簡單的『木桶原理』。不拉長短板,長板再長,也裝不進多少水。」這次任用幹部上的「拔苗助長」,成為時常敲響在政委馬樹江心頭的警鐘:既要善識善用幹部優長,也要充分洞察其「短板」,只有先幫其補短再用其所長,才能防止個人「短板」影響部隊建設。

吃一塹長一智。他們進一步優化了幹部成才檔案要素,既對每一名幹部的長處作了細化評價,同時也將缺點不足一併納入,防止「短板」成硬傷。

軍事素質過硬,帶兵能力響噹噹,坦克四營營長張炳光一度是旅裡有名的「猛將」。然而,隨著大量信息化裝備列裝,知識陳舊成為他的任職短板。旅裡考察發現後,專門幫他制訂了補差計劃。張炳光本人也苦學精研,逐漸補齊短板,被表彰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回頭再說劉傑。他經過普通一兵、班長、排長3個崗位的鍛鍊後,旅裡又安排專人幫帶傳授帶兵經驗,經考核補齊短板後,重新擔任了連長,很快打開局面,贏得了全連官兵信任。

新聞 作訓科科長在訓練攻堅的關鍵時期換崗鍛鍊

解讀 為幹部發展搭建「樓梯口」,從長遠來看,是為幹部個人發展和部隊發展積攢後勁

不久前的一場演習,坦克三營營長劉方潤充分發揮合成營作戰優勢,帶領營隊勢如破竹,取得完勝。官兵歡慶勝利的同時,也對旅黨委堅持換崗鍛鍊、著眼長遠育人的做法拍手叫好。

因為大家都知道,能把一個「用順手」的作訓科科長放到營長崗位上換崗鍛鍊,這個決定殊為不易。今年,按照旅制定的人才發展規劃和幹部成長路線圖,劉方潤應該換崗到營長職位歷練。

但隨著實戰化訓練不斷深化,各項工作繁重,再加上今年該旅承擔著全軍通用裝備實打實爆現場觀摩演示、集團軍軍事素質大考核大排名等多項重大任務,作訓科非常需要他這個老科長「把關掌舵」。

年初,旅黨委在醞釀幹部換崗鍛鍊的事宜時,也有人建議:今年是訓練攻堅的關鍵時期,讓劉方潤留任作訓科科長比較託底。

「該換崗的一定要捨得放手。全面培養幹部,既對個人長遠發展有利,對部隊長遠發展也是一筆財富。」對此,旅長郭慶新認為,只要慎重挑選接替人選,黨委加強業務幫帶指導,照樣能確保工作連續穩定。

量身打造「樓梯口」,幫助幹部漂亮轉身、上新臺階。筆者在該旅了解到,近兩年來,他們克服任務衝突、用人緊缺等矛盾,組織14名科長和營主官換崗鍛鍊,機關基層交叉任職率達46.3%,軍政互換任職的幹部接近3成。

「這些數據背後,是已經顯現出來的幹部培養『紅利』。」據旅領導介紹,全旅經常兵分多路駐訓演習,加上送學、休假、集訓等季節性幹部缺編,幹部各守一攤成為常態。過去,由於幹部能力素質較為單一,很多工作因此受到影響。如今,這一問題已經通過常態化換崗鍛鍊解決了。去年以來,全旅幹部100%考取專業技術等級,專業技術特級率達16.7%,57人在上級各類比武考核中奪得獎牌。

相關焦點

  •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人民陸軍:新集團軍重塑陸軍鋼鐵...
    調整組建新的集團軍,是對陸軍機動作戰部隊的整體性重塑,對於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集團軍還將原有的「軍-師-旅-團」四級制,改革為「軍-旅-營」三級制,壓縮優化了指揮層級,提高了作戰指揮效能。
  • 糾治「五多」,下好利於戰鬥力提升的「實」功夫
    時刻緊繃打仗這根弦,用打仗標尺量一量下發的每份通知文電,看看對戰鬥力提升有多大益處;用實戰眼光審一審下基層的每次檢查調研,想想會不會給官兵增亂添堵,拿出過硬措施改掉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問題,如此抓細抓常、久久為功,才能讓中心居中、重心更重,讓「人按職責幹、事按制度辦」形成常態。
  • 我軍又一個裝備99A的合成旅曝光 陸軍合成化信息化加速推進
    在軍改後,由於各個單位缺人,原則上要用士官的特戰偵察單位也開始大量徵兆列兵我們的「劇本」全程高能列兵「秘密潛入」立奇功凌晨3點的藍軍1號陣地,氣溫由白天的20℃驟降至冰點,躲藏在灌木中的李巍巍卻渾身汗溼,耳邊傳來的藍軍巡邏哨的腳步聲讓他喉頭髮幹……這已經是他躲過的第
  • 陸軍十大標兵投票!選出你心中最亮的星
    被表彰為全國勞動模範、全軍愛軍精武標兵、陸軍學雷鋒標兵、陸軍優秀指揮軍官標兵、南部戰區陸軍強軍標兵,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其曼古力一家三代守疆固邊的先進事跡,在軍內外引起強烈反響。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 不願再做「草莓兵」,臺灣雄獅部隊,第269旅究竟有何特別?
    代號「雄獅部隊」的臺灣陸軍第269機械步兵旅,隸屬第6軍團。就編制而言,該旅兼具火力、機動力、裝甲防護力、靈活通信與編制靈活性,可根據任務編成機步特遣隊與戰鬥隊,具備裝甲部隊機動打擊的作戰特性及「應變制變」的能力,是臺軍第3作戰區遂行地面打擊、應急作戰、跨區增援等任務的骨幹力量。
  • 解放軍陸軍三輪軍改簡介,合成營已經實現兵種融合
    中國陸軍,自2014年軍改開始後,就不再有所謂不同兵種劃分了。因為這場軍改,主要方向就是綜合化和合成化,在最基本的戰術單位營這一級,就已經是要求實現各兵種配合協同作戰。眾所周知,1985年百萬大裁軍以前,中國陸軍的組織架構由軍 區(戰役軍團)、軍(高級戰術兵 團)、師(基本戰術兵團)、團 (基本戰術部隊)、營(高級戰術 分隊)、連(基本戰術分隊)這六 級組成。
  • 第42集團軍原副軍長林火茂升任第26集團軍軍長,接替張巖
    據中國軍網消息,7月19日,山東半島某營區,「跨越-2016·朱日和B」的戰鬥參演部隊在這裡舉行出徵前的誓師大會。北部戰區陸軍李橋銘司令員、陸軍第26集團軍林火茂軍長、郭曉東政治委員、北部戰區陸軍黨委機關,第26集團軍黨委機關參加誓師大會。
  • 從破碎至勝利,二戰中的蘇聯裝甲部隊,如何在戰火中浴火重生
    而蘇聯裝甲部隊本身的坦克量產量擴大,比如T-26輕型坦克的產量在5500輛以上,如此巨大的產量也導致了它們的更換十分成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精密加工和無線電臺生產技術是蘇聯的弱項,因此蘇聯的T-26輕型坦克和BT系列快速坦克都缺乏一些關鍵設備,比如電臺,優秀的觀瞄設備等等,這都限制了蘇聯坦克的實力發揮。
  • 2017最詳細美國陸軍編制:總兵力46萬,八個集團軍,11個師
    美國陸軍現有八個集團軍,陸軍兵力達46萬,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在戰鬥力上排在世界最前沿。)太平洋集團軍(太平洋戰區陸軍,司令上將)美國陸軍第一軍,它是美軍用於本國新兵訓練的部隊,屬於美預備役部隊;美國陸軍第三軍是美國的陸軍中央司令部,目前在科威特;美國陸軍第五軍也是預備役部隊,和第一軍同時駐紮在美國本土。
  • 陸軍第79集團軍某旅迎來合編第一考
    來源:北部戰區陸軍微信公眾號 作者:葉洪林、張利、王健驕陽似火,熱情如浪,盛夏的山城洋溢著滾燙的激情。6月下旬,伴隨著改革強軍的新一輪號角,陸軍第79集團軍某旅迎來合編後的第一次大考。作為此次參考一員,該旅旅長黃慶利告訴筆者:「此次集團軍組織部隊軍事考核,是檢驗合成旅組建以來戰鬥力建設的第一項。從考核內容、考核組織、考核標準等方面來講,內容更全、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全旅官兵誓必以良好的精神風貌打好『靴子』落地後的第一仗。」
  • 濟南軍區某裝甲旅「白老虎連」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記事
    新華網濟南6月18日電題:虎連「敗仗」啟示錄——濟南軍區某裝甲旅「白老虎連」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記事張新洋、鄭少華、梅世雄在聞名全軍的濟南軍區某裝甲旅「白老虎連」,官兵們有兩個習慣
  • 二戰德軍的特種部隊布蘭登堡部隊到阿登戰役的特殊150裝甲旅
    也就是德國人嚴謹和思想糾結也間接給予了德軍特種部隊布蘭登堡絕對情報的保密,也間接提高了德軍特種作戰行動的成功率,這在後來的入侵蘇聯戰役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在蘇聯著名戰爭電影《最後的裝甲列車》中布蘭登堡部隊其戰鬥力地一次被對手蘇聯搬上螢屏,德軍敵後滲透部隊通過空降到蘇聯縱深後方,佔領伏擊蘇聯鐵路運輸樞紐,橋梁等一舉殲滅蘇軍一個機動的步兵旅,之後為德軍機械化部隊,
  • 帝國陸軍的沒落:簡析二戰日本陸軍裝甲戰術思想落後的根本原因
    而曾經打敗了強大的俄國陸軍,自詡東亞最強陸軍的日本陸軍,卻在整個二戰戰爭期間很少看到其大規模集中使用坦克作戰的戰例。即便在日本和德國成為軍事同盟的有利情況下,日本陸軍也沒有向擅長裝甲戰的德國陸軍做深入的研究好學習。其實,日軍始終將坦克作為步兵支援武器的戰術思想是因其一定的限制條件而決定的,其中既有客觀上的原因,也有主觀上的理由。
  • 強軍路上「磨刀石」——第81集團軍某旅以實兵對抗演習牽引部隊...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6日電 題:強軍路上「磨刀石」——第81集團軍某旅以實兵對抗演習牽引部隊實戰化訓練記事  王國紅、趙丹鋒  「對3號高地左側裝甲目標群實施攻擊……」馬達轟鳴,冰雪翻飛,冬日的朱日和並不寂寞,第81集團軍某旅官兵身著外軍迷彩活躍在遼闊的漠北草原
  • 韓戰:土耳其軍「王牌旅」兵敗如山倒
    土軍在戰場上作戰勇敢,但也損失慘重,土耳其出兵居「聯合國軍」第四位,但損失卻居第三位。韓戰期間,土耳其投入1個步兵旅,人數最多時達5455人。它的出兵人數居第4位,第1位是美軍30.2483萬人,第2位是英軍1.4198萬人,第3位是加拿大軍6146人。土耳其旅開始配屬在美軍第九軍團,後來配屬在美軍第一軍團的序列中。
  • 牢固樹立軍地「一盤棋」思想「一家人」意識 不斷鞏固和發展軍政...
    紅河州2019年「八一」軍地座談會暨軍事日活動舉行牢固樹立軍地「一盤棋」思想「一家人」意識 不斷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大好局面姚國華講話 羅萍盛高舉普紹忠聶明等出席
  • 陸軍第26集團軍黨委機關開展「三走三悟」活動
    陸軍第26集團軍黨委機關開展「三走三悟」活動 連隊是課堂 士兵當老師 2013年08月14日10:49  來源:解放軍報
  • 媒體披露解放軍番號演變史 38軍被譽「萬歲軍」
    從此,我陸軍集團軍番號可以對外公開使用,集團軍番號不再以「某」替代。官方表示,這將「展示中國軍隊更加開放透明」。從公布的資料看,18個集團軍分屬七大軍區,即北京軍區(27、38、65),瀋陽軍區(16、39、40),濟南軍區(20、26、54),南京軍區(1、12、31),廣州軍區(41、42),成都軍區(13、14),蘭州軍區(21、47)。18個集團軍是怎樣來的?為什麼他們的番號不連續?
  • 軍媒曝我軍機步旅戰力:下轄合成營夜戰能力強悍
    農曆雞年的腳步臨近,記者一行來到陸軍第1集團軍某旅採訪,正趕上旅裡組織指揮保障演練,一股濃烈的硝煙味撲面而來。「近兩年來,隨著數位化新裝備批量列裝,我們旅成為現代化新型陸軍的探路者。使命如山,誰能怠慢?」正在組織演練的旅領導說,「全旅數十種新裝備,涵蓋百餘個專業,沒有現成的樣板,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 法國實施「蠍子」計劃 欲打造21世紀高技術陸軍
    裝甲坦克車輛儘管奈克斯特公司已於2007年10月向法國陸軍交付了最後一輛即第355輛「勒克萊爾」主戰坦克,法國國防部裝備總局已打算實施其MLU改進計劃。VBCI戰車的裝甲可以抵禦155毫米炮彈的彈片和小口徑炮彈。車身用鋼和鋁合金材料製成,裝甲為鈦合金鋼。雖然,現代化反坦克地雷似乎完全能擊穿VBCI車身或重創其走行部分,使其失去戰鬥力。但據研製者稱,車底和走行部分能承受各種地雷的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