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理論學習落地生根?某信息通信旅六連給出了答案

2021-01-11 中國軍網

一半是籃球場,一半被幾棵鬱鬱蔥蔥的大榕樹籠罩著,在這樣一個位處鬧市區不足1500平方米的院子裡,駐紮著某信息通信旅六連。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千裡線路上辦起毛主席思想大學校」,到改革開放後建設「精神文明好六連」,再到進入新時代用黨的科學理論建連育人,一代代六連官兵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與時俱進推進連隊全面建設,趟出一條連隊全面過硬、官兵成長成才的星光大道。

學習氛圍濃厚,不學習就落後

作為一支從戰火硝煙中走來的英雄連隊,紅色基因、光榮傳統是六連代代相承的傳家寶。

連隊完好保存著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用黨的科學理論建連育人的珍貴資料,在六連,新兵下連、幹部入職的第一課,就是參觀連隊榮譽室,從歷史中汲取精神養分。

歷史是最寶貴的財富,連隊把幾十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故事編成紅色故事集,新兵下連、新幹部報到,就讓他們在參觀連隊榮譽室、學習紅色故事集中感受理論武裝的巨大力量。

六連的老故事給人鼓舞,新故事也讓人奮進。

「我第一次到六連的時候是晚上11點30分,按照部隊正常作息,我以為那個時間大家都睡覺了,但是當我上到2樓的時候,看到的是一片燈火通明。大家有的在剪輯第二天用的音視頻,有的在撰寫心得體會,雖然在新兵連的時候就聽說過六連,但真正看到這一幕我還是感覺很震撼。」這位99年的小夥子叫蔣博文,剛讀完大一當的兵,一說到理論學習,蔣博文的話匣子就打開了,「理論學習讓我看待問題更加客觀,更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班長黃華榮說:「我剛到連隊的時候,看到大家認真學習的勁頭,還以為到了高中重點班。」

官兵正在收看《新聞聯播》

在六連大家有這樣的共識:不學習就落後。在這樣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大家你追我趕。

方法對了,效果自然好了

剛到連隊的時候,指導員段玉洋很苦惱,自己精心準備的理論學習課,大家聽後反響很平淡。苦惱之餘,她向官兵討教,發現隨著資訊時代來臨,傳統教育「單向灌輸」「教案授課」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被官兵認可。

為此,連隊邊探索邊分析,邊實踐邊總結,逐步形成了「短、小、快、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子。每節教育課20分鐘左右,大膽創新教育方式方法,想方設法激發官兵內在動力。

授課方式改變了之後,蔣博文說:「指導員的授課很有意思、很有趣。」

除了改變授課方法之外,連隊主動對接資訊時代官兵思想行為特點,探索實踐出「理論武裝15法」,包括「傳統導學」「載體拓學」等,量身定製的學習方法推出後,官兵們學習理論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書籍大家越讀越有味。

連隊圖書室一角

為激發官兵學習興趣,連隊針對青年官兵特點,以「六小陣地」為基本載體,不斷濃厚學習氛圍:黑板報常年設置理論「金句」欄目,全體官兵每周輪流擔任編輯;在連隊學習閱覽室開闢學習園地,遴選優秀心得體會,表揚「理論學習之星」……

連隊學習閱覽室中的「學習園地」

連隊注重用好「社會大課堂」,把理論課堂開在具有改革開放象徵意義的紀念廣場,把閱覽室延伸到駐地圖書館,把讀書學習與參觀當地高新技術企業結合起來,不斷豐富理論學習的載體和內容,受到官兵們熱情響應。老大難老大難,找對方法就不難。別人一直頭疼的理論學習難題,六連指導員段玉洋卻信心滿滿:「方法對路,就能讓黨的科學理論走進官兵心裡,在連隊落地生根。」

有了科學理論的武裝,官兵實現能力、品德雙升級

近年來,連隊先後圓滿完成數百次通信保障任務,獲得全國、全軍性表彰獎勵13項,戰區級表彰獎勵33項,23次榮立集體三等功,2次榮立集體二等功,年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28次被評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黨支部41次被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黨組織)。

打仗當尖兵、退伍當標兵。士官支委王兆寶轉業到地方居委會後,用5年的時間,從一名臨時工成長為優秀的黨支部書記;戰士肖思明退伍後到地方企業應聘,被公司領導任命為總經理助理……一代又一代的六連人,始終保持本色,用智慧和汗水繼續書寫著六連的輝煌。

維吾爾族士兵艾力西爾來自新疆,他的父親是一名奮戰在扶貧一線的幹部,有一次和父親的聊天中,他得知,家鄉創辦的扶貧企業效益不好。他就向父親建議,組織鄉親們學習中央的扶貧政策,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一段時間之後,父親高興地告訴他:「思想教育真的有用,現在鄉親們的幹勁都很足,廠裡的效益也好了。」

2019年4月,駐地某公司施工時不慎將國防光纜挖斷,施工方怕承擔法律責任,找到連長章佳楓,許以重金想私了,被章連長嚴詞拒絕,按法律程序妥善處理。

連隊連續30多年與駐地敬老院結成愛心對子,幫助照顧孤寡老人;官兵自發組成「愛心小組」,為社區群眾幫困解難,為駐地學校培養「升旗手」,擔任編外輔導員,開展愛國主義和國防知識教育。

這些年來,在當地,六連就是人民解放軍的一張閃亮名片!

相關焦點

  • 真理之光點亮心靈之燈——某信息通信旅六連用黨的科學理論建連...
    原標題:真理之光點亮心靈之燈 【連隊名片】某信息通信旅六連組建於烽火連天的1946年3月,新中國成立初期,連隊在千裡巡線路上堅持學習毛澤東思想,被譽為「紅色維護連」。上世紀70年代以來,23次榮立集體三等功,2次榮立集體二等功,曾被中央軍委、原廣州軍區授予榮譽稱號。
  • 濟南軍區某裝甲旅「白老虎連」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記事
    新華網濟南6月18日電題:虎連「敗仗」啟示錄——濟南軍區某裝甲旅「白老虎連」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記事張新洋、鄭少華、梅世雄在聞名全軍的濟南軍區某裝甲旅「白老虎連」,官兵們有兩個習慣
  • 濟南軍區某炮兵旅數百老戰士演練場上衝鋒陷陣
    連日來,濟南軍區某炮兵旅數百名即將服役期滿的老戰士,在參加上級組織的年度實兵檢驗性演練中,人人勇站排頭,個個爭創一流,以「站好最後一班崗,再為軍旗添光彩」的高昂士氣和良好精神姿態,在演練場上衝鋒陷陣。    初冬的渤海灣畔,寒風刺骨。
  • 一群基層理論骨幹的「火種效應」
    作為一名有「想法」的基層理論骨幹,某警衛勤務連大學生下士李壕建議連隊,把官兵年度理論學習成果按級別和篇數,折合成分數計入平均分,把平時的「理論學習之星」評選對象也按分計入,讓理論學習指標由「軟指標」變成像訓練成績一樣的「硬槓槓」。 「還別說,效果真不錯。」在李壕看來,理論學習既要激發學習興趣,還要不斷傳導自覺學習的動力。
  • 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教育心理學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模塊,而其中的學習動機理論更是各年份、各省份的常考考點。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破解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一、理論內容: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
  • 學習動機的五大理論
    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敗經驗(最重要);替代性經驗;言語信息;情感狀態等。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自我效能感的概念通常以含義反選的單選題的形式考查,其兩種期待以案例單選的形式考查,而影響因素則多以多選題的形式考查。在考試過程中,成就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和自我效能感理論出現頻率偏高。
  • 第78集團軍某旅移防:軍列挺進1600餘公裡外的新營區
    第78集團軍某旅移防:軍列挺進1600餘公裡外的新營區 向勇、王昭廷、姜嘉霖/微信公號「向雷鋒學習」 2017-06-13 09:
  • 無形戰場礪精兵--某基地電子對抗訓練大隊提升部隊信息作戰能力記事
    2009年,基地電子對抗訓練大隊正式組建,我軍從此擁有一支為全軍信息作戰部隊訓練提供對手、環境,共同演練訓法戰法的專業電子對抗訓練部隊。  兩年後的黃海之濱,演習地域靜謐無聲,紅軍指揮通信卻長時間處於癱瘓狀態。究其原因,是全新亮相的這個大隊對其指揮通信和協同通信實施了全程不間斷偵察和幹擾。  去年與大隊交過手的某集團軍防空旅,今年主動上門。
  • 軍人的樣子——走近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四級軍士長劉偉修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題:軍人的樣子——走近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四級軍士長劉偉修  黃書波 郭洪波 張雷  軍人是什麼樣子?如果有人問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官兵的話,答案會高度一致:就像劉偉修那樣。當晚,劉偉修就被接到旅機關,並在第二天旅戰備會議上介紹情況。  正是這一「搶」,劉偉修留下了一段「傳奇」,被各級點名表揚,榮立個人二等功。然而,當不少人還在質疑劉偉修撞大運時,他卻再續「傳奇」。  半年後,又是一次值班。屏幕上,一個回波亮點一閃而過,仍沒能逃過劉偉修的「火眼金睛」。通過分析運動軌跡和波形,劉偉修迅速判斷目標為異常空情,並立即上報。
  • 2022考研:熱門專業解讀之信息與通信工程
    、基本理論以及相應能力,側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學科基本素養。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對所考專業課的各章節形成知識網絡,無論題目如何出,考生都應該對運用哪部分知識點解題有清晰的思路和嚴謹的邏輯性,並且保證答案命中出題人的考核點。  5、重視導師論文  若考生已經鎖定了某個導師,那麼這個導師近期發表的學術論文對考生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 解放軍某防空旅多舉措提高參謀人員信息甄別能力
    說起今年初的那場演練,新疆軍區某防空旅參謀劉立軍仍難以釋懷。為檢驗一體化指揮平臺成果,該旅專門組織了一場偵察對抗演練。戰鬥打響後,一體化指揮平臺開機不久,上百條情報信息就躍上螢屏:既有前沿偵察分隊傳回的「敵」觀察所坐標,又有電子對抗分隊發來的電磁信號偵測頻帶,還有各種圖片和視頻……各型偵察裝備瞪大了「眼睛」,搜集信息越來越多,這讓紅方「中軍帳」裡有些手忙腳亂。
  • 陸軍第七十八集團軍某合成旅一營——
    指揮車內,擔任「紅軍」主攻任務的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一營,火力參謀果斷呼叫空中火力支援。10分鐘後,空軍兩架戰機對「敵」實施精準打擊,該營順勢打出一套「左右組合拳」,在武裝直升機的火力掩護下,迅速奪控藍軍陣地。 「作為新型合成步兵營的探路者,我們一刻不敢耽擱。」
  • 南部戰區某信息通信團:士官公寓住房交由營連管理
    10月底,記者在南部戰區某信息通信團採訪,看到上士蔣龍從營部拿到鑰匙,籤完交接手續,帶著家屬「拎包入住」。他高興地說:「自從士官公寓交由營連管理後,方便多了!」談起士官家屬房,官兵「鬧心事」還真不少。對此,營房助理員楊萊最有發言權。
  • 落地生根如何水培與養護?
    落地生根如何水培與養護?落地生根為多年生草本,莖有分枝,羽狀複葉,小葉長圓形至橢圓形,先端鈍,邊緣有圓齒,圓齒底部容易生芽(圖),芽長大後落地即成一新植物。圓錐花序頂生,花下垂,花冠高腳碟形,呈現淡紅色或紫紅色。種子小,有條紋。開花季為1--3月。
  • 「必要困難」理論:如何成為一個超級學習者
    「必要困難」理論指在學習時故意製造輕微的挫敗感,這樣可以使大腦對學習材料的處理更深入,記憶更持久。就像體育鍛鍊一樣,剛開始會覺得肌肉酸痛,但長期堅持下去,身體素質自然會越來越好。 之前,我們曾講過如何成為一名博學家,,今天我們再給大家提供一些學習方法,助你成為一個超級學霸。無論你打算學什麼,以下方法都能幫你改正不良習慣,讓你擁有令人羨慕的記憶力。
  • 第71集團軍某旅:營連指揮員同時同考一張卷
    記者在現場看到,與以往「誰考核誰作業」的模式不同,全旅營連級指揮員同考一張卷,每當炮彈落入目標區,所有指揮員同時觀察炸點、同步作業。現場組織考核的該旅領導介紹,觀察炸點、確定炸點偏差量、計算修正量等課目,是炮兵指揮員必須熟練掌握的技能。上了戰場,火炮能不能打得準,全看指揮員下達的參數對不對。然而,由於部隊每年組織火炮實彈射擊次數有限,這些課目的訓練往往以模擬的形式進行。
  • 量子通信技術助力「新基建」信息安全 | 趙勇
    現代密碼學認為:一切秘密寓於密鑰之中,密碼算法是可以公開的,密鑰則必須絕對保密,這樣才能確保密碼安全。密鑰對密碼技術來說是如此的重要,正是因為密鑰,量子通信走進了密碼學,開始助力信息安全。密鑰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人類第三代密碼技術——維吉尼亞加密法中。
  • 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試題及答案(2)
    41.簡述託爾曼的學習理論的兩大特點。五、案例分析題(每小題8分,共24分)42.初二的時候,我(臺灣作家三毛)數學總是考不好。有一次,我發現數學老師每次出考試題都是把課本裡面的習題選幾題叫我們做。當我發現這個秘密時,就每天把數學題目背下來。由於我記憶力很好,那陣子我一連考了六個100分。
  • 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摒棄程式化組訓方法
    深秋時節,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組織實彈射擊訓練。飛行員宋偉連續突破「敵」多重封鎖,把握時機按下發射按鈕,某型空空飛彈頃刻出鞘,直撲靶標。返航後,宋偉大汗淋漓。他說:「訓練拋開預案,『敵情』接踵而至,不練就幾手硬功夫,很難在險局中贏得先機。」
  • 如何實現可靠的通信?怎樣做出更好的決策?淺談資訊理論之美
    想像一下你的任務是去設計一個幫助聯絡太空站和地面指揮總部的通信系統。該系統將發送和接收二進位編碼的信息,也就是說 1 和 0 的序列。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受到其他無線電信號的幹擾,以至於地面指揮部所收到的信息與原始信息並不完全相同。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可能設計出一種方案來實現可靠的通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