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暉,數位化背景下的工程與技術創新

2021-01-13 谷空幽蘭

國際

智造加力,免疫強企公益講壇,

上海優也科技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曾長期擔任寶鋼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2000年獲得寶鋼首次頒發的最高榮譽,金牛獎章、2002年獲得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第五屆全國優秀青年創新獎等。

《管中窺道:技術創新的觀念與方法》作者、《三體智能革命》等書合著作者。

重要觀點

1

創新其實非常難、失敗的概率非常高。對此,我們很多人體會不到。因為人們對創新的理解往往受到「倖存者偏差」的幹擾。現實中的創新和傳說中的完全不一樣。第一,創新不是理論的應用,第二,創新比大家想像的難。

2

今天所有的創新都是別人沒做成挑剩下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我給創新一個名詞叫做,人擇難題,現在有機會做的創新都很難——如果不難的話,前人和別人老早就做了,哪有你的機會?所以,現在的創新項目,都是別人,挑剩下的這就是所謂,人擇難題。

3

創新變成了一個需要與人競爭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解決兩個困難:一個是超越前輩,一個是超越同輩的競爭者。

怎樣超越前輩呢?

超越前輩,就要有前輩沒有的條件。這個條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基礎的技術條件。比如,前輩沒有我們今天的計算機和通信手段。他們能想到卻做不到。另外,社會是發展的,過去沒有的需求,現在有了。這也是創新的機會。抓住過去沒有的條件和需求,才能超越前輩。真實的技術先進性,往往並不是體現在算法上,而是你用了新的計算機、新的網絡這些算法可能多少年前前輩們都知道了,但他們知道了卻沒條件用。

怎樣超越同輩呢?

彼得.德魯克說: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超越同輩,本質上就兩件事:善於抓住需求(做正確的事)、少犯錯誤(正確地做事)。在這兩件事上,也是有點反人性的。

4

關於創新有很多的書,其中有兩本書我覺得特別的跟大家推薦一下,一個叫第三代研發,一個叫第四代研發。

因為時間關係,我只能跟大家講一點點,第四代研發有個很特殊的觀點:要關注人的潛在需求。

什麼叫潛在需求?從企業的投入產出比的角度來看,你最好去找那些用戶沒有提出來沒有說清楚的問題。

5

潛在需求怎麼獲得?其中有一個原則就是回到問題的本源。

創新,就是要做正確的事情,要善於理解用戶,要想的比用戶更加深。而要做到這一點,往往是要回到需求的本源,告訴用戶,為什麼是這麼做的?甚至要比用戶更加理解用戶才能做到這一點。這事我把它稱之為做正確的事,正確理解用戶,回到用戶的本源。

6

創新往往就會遇到,要應對一種從理想狀態下往後退半步這樣的一種情況。其實這種現象我覺得創新當中是必然發生的。為什麼呢?因為這裡面面臨這麼一個邏輯,如果創新的條件都滿足了,你就沒有機會了。如果創新的條件一點都不滿足,誰也沒有機會。所以創新往往是在條件似滿足非滿足的時候往前走。

7

按照我自己的經驗,很多企業所謂的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就表現在最後一公裡,它的根源在第一公裡。一開始選題就選錯了,走到最後是沒法回頭。我覺得創新最重要的是要防止這類失敗的產生,因為這類失敗的產生意味著大筆的投入、時間的投入、金錢的投入,最後失敗了。

8

怎麼防止低級錯誤?其實有個簡單的邏輯叫做以終為始。

按照我的觀點,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它的終在於創造價值,而不僅僅是把一個東西做出來。價值這個東西與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有關係,同樣一個好的東西,如果社會不到相應的發展階段,可能就沒有價值。同樣一個東西用到一個地方有價值,換一個地方可能就沒有價值。

所以以終為始,必須要考慮經濟性,從經濟性往前推。這樣一來的話,在技術原理清楚的情況下,第一要做到技術成功。第二要做到經濟成功。

9

如何理解什麼是技術成功?在我看來所謂技術成功,在工業線上,特別重要的就是安全、穩定、可靠。

10

如何來找到技術成功的辦法?

複雜問題簡單化、模糊問題清晰化。

偉大的創新有的時候不容易找到創新點,我特別反對用專利來衡量一個技術是不是創新,這邏輯是不對的。偉大的創新是指的整體的創新,不是看局部的,很多事情都這麼一個邏輯。

創新要真正搞得好,其實很簡單,從用戶需求仔細分析好,根據用戶需求定義成一個合理的目標,把這個目標逐漸的分解成一些可操作的東西,把困難的點避開。

相關焦點

  • 科學院善於解決卡脖子的技術問題嗎?| 郭朝暉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導讀科學院擅長科學研究,但卡脖子的清單本質是技術、工程、產業問題,並不是一回事。最近,科學院的領導表態,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技術清單變成科學院的任務清單。原因很簡單:科學院擅長科學研究,但卡脖子的清單本質是技術、工程、產業問題,並不是一回事。 殷瑞鈺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曾經擔任工程管理學部主任委員。從十多年前開始,殷院士就反覆強調:科學、技術、工程和產業的不同。
  • 殼牌數位化浪潮下的華麗轉型
    與此同時,新時代下,無論是人工智慧、大數據還是物聯網,新的科技革命正在不斷賦能於產業,數位化技術帶來的能量也在源源不斷地注入中國企業發展的引擎,加速企業全面數位化轉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力和韌性,大量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湧現,眾多領域成為數字新技術的「試驗場」、新模式的「練兵場」、新業態的「培育場」。數位化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注入了新動能。
  • 千裡馬:電子合同賦能工程機械行業數位化創新
    註:本文為法大大「解密企業數位化轉型秘籍」系列訪談視頻《數智大咖談》第7期:《千裡馬:電子合同賦能工程機械行業數位化創新》的鏡像文字稿。本文1170字,預計閱讀3分鐘。受訪者:千裡馬機械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義華千裡馬機械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數位化租賃與施工事業部董事長閆鋒千裡馬成立18年了,數位化對千裡馬來說既是一種核心競爭力,也是一種價值觀。數位化創新改善線下簽約體驗有了數位化才能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我們的合同有融資租賃合同、銷售合同。
  • 電氣數位化設計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戴瑜興:孜孜求索顯...
    2010年才開始招生的溫州大學電氣工程學科,在戴瑜興教授的帶領下,在2012年便獲批「電氣工程」浙江省重點學科,在2013年獲批「電氣數位化設計技術浙江省工程實驗室」,在2014年獲批「機械工業用戶側光伏微網工程中心」,在2015年獲批「電氣數位化設計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實現了溫州大學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零的突破,在2016年獲批「電氣工程」浙江省一流學科,又在2018年獲批
  •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驅動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
    儘管超強寒潮影響下上海電網故障報修量有所增加,但電力部門在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下及時完成搶修,數位化轉型的作用正在各行各業顯現。  昨天舉行的2021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促經濟數位化轉型大會,打響了2021年上海經濟數位化轉型的「發令槍」。
  • 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揭牌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葉豔梅)日前,聚智誠(東莞)科技有限公司和接點智能技術(東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智誠&接點公司)在東莞市松山湖正式開業,其傾力打造的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同時揭牌啟用。
  • 大連理工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技術環境下的組織創新...
    【MBA中國網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技術環境下的組織創新研究」中期進展匯報會議成功舉辦2019年6月1日下午,蘇敬勤教授研究團隊對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技術環境下的組織創新研究」進行了中期進展匯報。
  • 前盛大果殼電子CEO郭朝暉告訴你是如何失敗的
    作者/ 張喆 編輯/ 馮寅傑(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原標題《盛大手機:人人都需要一部Bambook手機——專訪盛大果殼電子CEO郭朝暉》)盛大手機的推出是為用戶提供更加好用,更加實惠的手機終端。例如我們的GPS設備,在無線發射功率更低,輻射遠低於同類產品的前提下,能夠發現更多可用衛星。」目前,盛大手機項目由盛大研究院硬體團隊負責,採用自主研發代工生產的方式,從硬體的設計到軟體的研發,再到生產和銷售都由盛大果殼運作。
  • 擁抱數位化,探尋指數級組織創新路徑——第八屆TOP100全球軟體案例...
    本次大會由18位垂直專題領域的業界專家擔當聯席主席,負責專題案例評審、甄選,最終精選出120件案例,涉及議題既包括:Kubernetes、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覆蓋產品創新/體驗設計/運營增長、工程效能/團隊管理/工程文化、架構演進/工程實踐/大前端、數據平臺/AI實踐/數據驅動、測試實踐/DevOps/工具鏈、數位化轉型/學習型組織/案例教學等等企業關注的18大專題。
  • 數位化工廠與數位化交付的技術探討
    作者丨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張鶴 曹建寧 王永濤 韋彬 來源丨《中國建設信息化》2020年第16期 導語 數位化工廠作為實現智能工廠的關鍵技術,是未來冶金領域工程設計的必然發展方向。
  • 2020中國軟體質量技術創新研討會完美收官 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2020, 5G、AI、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引領信息技術新一輪變革,數字經濟時代勢不可擋。面對新技術引發的產業變革,各個行業對於新技術以及數位化轉型的需求是極為迫切的。軟體與生產、生活越來越緊密,任何軟體的 2020, 5G、AI、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引領信息技術新一輪變革,數字經濟時代勢不可擋。面對新技術引發的產業變革,各個行業對於新技術以及數位化轉型的需求是極為迫切的。
  • 新時代背景下的美育基因重組
    世界範圍內,各國美育學者在第三次數位技術革命帶來的大數據時代浪潮下,從哲學、文化學、人類學、教育學、社會學、民族學等角度出發,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重新審視教育,提出美術教育理應促進公平正義、社會團結和全球可持續發展。     這,是「美育綜合改革研究」叢書的主旨。
  • 匯聚支付以技術創新突破邊界 賦能行業數位化升級
    匯聚支付以技術創新突破邊界 賦能行業數位化升級金羊網  作者:  2019-11-14 10月30日,支付寶在「新商業新生態」的會場內宣布了對服務商的扶持計劃
  • 優克聯創新技術 助力日本數位化進程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日本正藉助疫情推進整個社會的數位化。全球移動數據共享交易服務商優克聯集團(「優克聯」),通過與日本NTT集團下屬子公司合作,在日本全境推出採用創新雲卡技術的「DoRACOON」移動寬帶服務,助力日本的數位化進程。
  • 共享「數」資源、共繪「智」藍圖 2020數位化創新峰會在廣州舉行
    時勢轉變,數位化創新發展已經來到了一個新的「分水嶺」。如何抓住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感受數位技術帶來的蝶變,暢想數字生活的未來,助推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下的新型消費快速發展,是此次會議探索和交流的重點。  把握數位化轉型機遇 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
  • 《解碼未來企業——論道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與發展之路》報告...
    數位化轉型的先行者用良好的表現凸顯了企業技術強度的重要性。對於多數零售企業來說,大家進一步認可了數位化轉型的價值和必要性,但也糾結於短期甚至中期由於受疫情影響營收不振、削減開支的情況下,如何選擇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數位化舉措進行部署。數位化轉型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
  • 探索數位化轉型要有一雙「新眼睛」——同濟大學建築產業創新發展...
    企業要充分利用「三算」(算據、算力、算法)和「三化」(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通用技術,打造工程多維數位化建模與仿真、基於工程物聯網的數字工地(廠)和工程大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等領域技術,建設基於工程全生命周期數據模型的信息集成與業務協同平臺,向工業化建造、服務化建造、平臺化建造轉型,最終形成以人民為中心、智能化的綠色可持續工程產品與服務體系。
  • 梅斯醫學:學術引領,數位化驅動創新營銷解決方案
    2020年2月29日,作為專業的數位化醫學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梅斯醫學攜手Master-Land共同開展線上直播活動,創新及海外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孫麗霞女士分享了 「疫情之下,數位化驅動創新學術營銷」 議題,與業界同仁共同探討特殊時期下如何利用數位化營銷突出重圍搶佔先機,以及藥企如何把握後疫情時代創新營銷的機遇,創造更多的價值。
  • 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落地東莞松山湖
    南方網訊 近日,在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支持下,聚智誠(東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聚智誠」)和接點智能技術(東莞)有限公司(下稱「接點公司」)在東莞市松山湖正式開業,兩家企業攜手打造的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同時揭牌啟用。
  • 秦皇島軟體工程師於普松獲省「工程技術創新獎」
    9月13日,秦皇島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信息中心於普松受邀參加了由河北省城鎮供排水協會主辦、北京威派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河北省「威派格杯」第二屆供水行業優秀人物評選活動頒獎大會,經過層層選拔和考察,最終脫穎而出,憑藉「數據遠傳終端」這項科研成果斬獲了工程技術創新獎,而此次得此殊榮的僅於普松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