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月神太陰皇君和太陽神太陽帝君」,掌管人間的什麼禍福

2021-01-12 玄都玉京七寶玄臺

十一大曜真君又稱日月九曜、日宮月府五星四曜、周天十一曜星君等,是太陽帝君、太陰元君、木德歲星星君、火德熒惑星君、金德太白星君、水德辰星星君、土德鎮星星君、神首羅睺星君、神尾計都星君、天一紫炁星君、太一月孛星君的總稱。《元始天尊說十一曜大消災神咒經》、《上清十一大曜燈儀》等有關於利用十一曜進行祈福消災的方法和儀式的記載。十一曜在道經中一般稱作「十一曜星君」或「十一曜真君」,指太陽帝君、太陰元君、木德歲星星君、火德熒惑星君、金德太白星君、水德辰星星君、土德鎮星星君、神首羅睺星君、神尾計都星君、天一紫炁星君和太一月孛星君。其中有兩位赫赫有名的星君,分別是月宮太陰皇君和日宮太陽帝君。下面給大家祥細的介紹一下。

《紫微玄都雷霆玉經》所說:「日宮太陽帝君,雷霆賴以威。月府太陰皇君,雷霆賴以神。北鬥九皇真君,雷霆賴以樞轄。太陰星君,中國道教信仰中的月神,俗稱太陰娘娘、月姑等。全稱為「上清月府黃華素曜元精聖后太陰皇君「(見《道法會元》)、」「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后太陰元君」(見《道門定製》),或稱「太陰元君孝道明王靈寶淨明黃素天尊」(見《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太陰皇君與日宮太陽帝君、五方五德星君合稱七政星君,主人吉兇福禍。七政星君與四炁四曜星君,合稱十一大曜星君。

農曆八月十五恭迎太陰皇君萬壽聖誕,道教月神月府結璘皇君,亦稱「太陰皇君」,全稱「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后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治洞陰結璘宮。「太陰皇君,月宮之精。」(《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五八)「主肅靜八荒,明明輝盛。」(《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月宮太陰之精,皇后大臣之象。月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結瑤奔月之道。月為廣寒洞陰之宮,自然化生育華紫桂之林,亦曰降林枝葉玉蘭,神仙採食華食,壽同日月,升入玉清。魄精之炁化生玉兔、 —月一周天。

太陰皇君,在道教尊為「月府結璘皇君」、「月宮皇后太陰星君」、「妙果素月天尊」、「光圓普度天尊」、「慧光朗照天尊」、「月宮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淨明黃素天尊」等,居垣下素曜天宮。月宮太陰帝君,下管五嶽、四瀆、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酆都羅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詣月宮,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進上帝詣之陰宮死籍,月魄常泛十華之彩,光瑩萬國,月名結璘。」(《洞淵集》卷七)又稱「太陰雷君」,(《道法會元》卷一一○)「雷霆賴以神。」(《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

日月本是至陽至陰之精,檢校生死世人罪福之目《淨明黃素書》載,至陽之精為日,至陰之精為月,一陰一陽之謂道。據《洞淵集》卷七載,日月分別是太陽、太陰之精。其中,日為洞陽之宮,月為洞陰之宮,皆是自然化生。日一年一周天。月一月一周天。日月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鬱儀奔日之道、結璘奔月之道。日之精炁,化生金烏。月中精炁,化生玉兔。

太陽帝君,上管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祿壽之司,常以三元萬靈天官皆詣日宮,檢校世人罪福之目,進呈上帝,謂之陽宮生籍。日魂吐九芒之黑,光瑩萬國,日名鬱儀。太陰皇君,下管五嶽、四讀、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鄧都羅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詣月宮,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進上帝,謂之陰宮死籍。月魄常泛十華之彩,光瑩萬國,月名結璘。從以上不難發現,太陽帝君和太陰皇君是檢校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進上帝。日宮掌管生籍,月宮掌管死籍。考核諸仙之升降,主持司祿之權衡。

考核諸仙之升降,主持司祿之權衡

據《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載,太陰皇君,主肅靜八荒,明明輝盛,如世人運炁逢遇,多有慘慘之憂,宜弘善以迎之。其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素紗之衣,手執玉簡,懸七星金劍,垂白玉環佩。雷霆賴日宮太陽而威,賴月府太陰而神,賴北鬥九皇而為樞轄。

《度人經 》有,日為三炁之元,眾陽之父。仰之神仙無極,引之天谷虛盈;月為望而純陽,晦而純陰。但知陽勝為仙,不知陰景為六陽之母。陰生於陽,陽能生陰。玄烏縞兔,交以天精,極而返之,得者無死。

中國人民對月亮的崇拜習俗,最早見於史料記載的是《尚書·堯典》,文稱:日、月、星辰為天宗,岱、河、海為地宗;天宗,地宗合為六宗。王逸注《楚辭·九章·惜誦》時云:「六神,謂六宗之神也。」可見月亮在此之前早就被人們視為神 而加以崇拜了。其實中國人民祭祀月亮時,往往是輔助於太陽而行的。且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別內外,以端其位。足以見古代「祭日為主,祭月為輔」的現象。

太陰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等。崇拜太陰星君,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認為其是一位絕色美人,所以人人都欣賞她,也因為這個緣故,八月十五日的太陰星君誕辰祭,都在入夜以後,面對當空的皓月家家戶外圍院,排設香案點上一對紅燭,供上四色鮮果,焚香膜拜,氣氛十分虔誠,而又帶有幾分閒情逸緻之感。

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中國民間相傳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後來,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服藥後升天而去,住於廣寒宮,就成了月宮中的一位女神。《歸藏》、《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

此後,太陰星君就較普遍地為中國民間供奉。中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太陰星君。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太陰星君祈求團圓。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就寫過一出《拜月亭》。《西廂記》裡的崔鶯鶯也虔誠地對太陰星君傾訴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懷。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風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動,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尋求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永結同心。關於月亮的神話由來已久。

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說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個月亮。其實更多的則是關於嫦娥(恆娥)、蟾蜍、白兔、吳剛、桂樹的傳說。《歸藏》曰:昔恆我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淮南子·覽冥訓》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羿妻)竊之奔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

又據《五經通義》說:「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繫於陽也。」除了蟾蜍外,又有一兔。據《擬天問》曰:「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可見月中月兔已為當時人們達成共識。後來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就曾吟道:「白兔搗藥秋復春,妲娥孤棲與誰鄰?」說妲娥與玉兔共棲於月中。到了唐代,又有吳剛伐桂之說。

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於是月亮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為神仙境界,中有雄偉的月宮,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白兔,高大的桂樹,砍樹的吳剛 。後來道教吸收了這些信仰,另創造出一位月神,將月亮與太陽、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並為「十一曜」,稱其神為「十一太曜星君」。稱其號為「月府素曜太陰皇君」,俗稱「太陰星君」。

太陰皇君寶誥

至心皈命禮。大羅天上,七寶苑中。秉金水之精華,姿容綽約;本坤儀之柔順,瑞相端嚴。開玉燭之神光,家沾清澤;鍊紫房之靈藥,人錫長年。雖朓朒而真體罔虧,任滿盈而明輝不溢。考核諸仙之升降,秉正無私;主持司祿之權衡,錫恩靡忒。命玉妃而滋甘露,催開萬谷春容;諮青女而降玄霜,收斂千倉秋實。恩敷三界,化被天人;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月府太陰,結璘皇君,寶光幽照如來,妙果素月天尊。

至心皈命禮。廣寒至聖,紫光上真。主北極之陰闕,掌人生之魄體。明分長短,致吉兇有缺有圓;顯示災祥,降禍福無差無忒。巡遊不住,玉兔週遊於九道;輝照無窮,素魄全擊於行方。凡承運照,實荷生成。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月府素曜太陰皇君,慧光朗照天尊。

三光照耀萬物生,天和地合得安寧。敬畏長存心恭敬,滌蕩乾坤日月明。至心稱念妙果素月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

太陰真君,主肅靜八荒,明明輝盛,如世人運炁逢遇,多有慘慘之憂,宜弘善以迎之。其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素紗之衣,手執玉簡,懸七星金劍,垂白玉環佩。宜圖形供養,以異花珍果,浄水名香,燈燭清醴,虔心瞻敬,至心而咒曰:太陰真君,常弘正道。陰德不愆,福我億兆。

《洞淵集卷七》月者,太陰之精,皇后大臣之象。月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結璘奔月之道。月為廣寒洞陰之宮,自然化生,青華紫桂之林,亦曰絳林。枝葉紅蘭,神仙採食華實,壽同日月,升入玉清。魄精之黑,化生玉兔。一月一周天,月宮太陰帝君,下管五嶽、四瀆、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鄧都羅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謁月宮,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進上帝,謂之陰宮死籍。月魄常泛十華之彩,光瑩萬國,月名結璘。

祭祀:在中國民間,至今仍保存了八月十五(中秋節)拜月的風俗。

貢品:一般以月餅、瓜果、豆腐作為供品,一些地方在祭拜時還要念《太陰經》和《太陽經》,以祈禱月神保佑全家興旺平安。明代有一首《桂枝兒》云:悶來時獨自在月光下,想我親親想我的冤家。月神菩薩,你與我鑑察:我待他的真情,我待太陰星君他的真情,哥!他待我是假!

方式:太陰娘娘是中國的月亮之神,其地位有如西洋希臘神話的塞勒涅。既然中秋祭月,自然少不了祭拜月神了。以苗慄頭份的太陽宮為例,每年中秋為太陰娘娘祝壽的活動包括奏表祭拜,念經祝壽,舉行月光晚會,頌血盆經等等。

太陽帝君又稱太陽公、太陽星君、太陽菩薩、太陽神、日神。中國民間信仰和道教尊奉的太陽神,主掌太陽。道教尊稱「日宮炎光太陽星君」,又稱「大明之神」,俗稱「太陽帝君」、「太陽公」。人們把每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定為太陽星君的生日。

太陽帝君,為道教日神,全稱「日宮太丹炎光鬱明太陽帝君」,或稱「日宮太陽帝君孝道仙王」。治洞陽鬱儀宮。「太陽帝君,日宮之精」,(《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五八)「主照臨六合,舒和萬果。」(《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日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鬱儀奔日之道。日為洞陽之宮,自然化生空青翠玉之林,天官採食花實,身生金光,日之精炁比生金鳥,棲其林,朝出賜谷,夕沒崦嵫,一年一周天。

日宮太陽帝君,上管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祿壽之司,常以三元萬靈天官皆詣日宮檢校世人罪福之目,進呈上帝詣之陽宮生籍,日魂吐九芒之炁,光瑩萬國,日名鬱儀。」(《洞淵集》卷七)又稱「太陽雷君」有「雷霆賴以威」之說。(《道法會元》卷一一○;《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

日者,太陽之精。常以四孟丁巳日,遊於大澤中,衣黃赤衣,乘驄馬,獨行,歌唱自娛樂,馬上有文書囊,如識者以此日澤中訪之,道禮義書不死之術,行大郡好女之家,有遇者,必得仙術耳。太陽真君,主照臨六合,舒和萬匯,如世人運炁逢遇,多有喜慶,宜弘善以迎之。其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絳紗之衣,手執玉簡,懸七星金劍,垂白玉環佩。宜圖形供養,以異花珍果,浄水名香,燈燭清醴,虔心瞻敬,至心而咒曰:太陽真君,杲杲高邁。萬類仰之,群動是賴。

農曆三月十九日,為太陽星君的生日(聖誕日)。在炎帝神農(姜石年)時代即有拜祭太陽星君典禮,到帝堯時代,以春分朝日,秋分餞日,周制且帥諸侯朝日於郊,嗣後之朝代,均有拜日朝日之禮。朝廷如此,民間也早就衍為時俗,形成拜太陽公之風尚,以感謝四季陽光普照之恩惠。

太陽為眾陽之宗、紀歲時之準,有朱明、大明、陽烏(亦作暘烏)、金烏、金輪等別稱。在炎帝神農(姜石年)時代即有拜祭太陽星君典禮,到帝堯時代,以春分朝日,秋分餞日,周制且帥諸侯朝日於郊,嗣後之朝代,均有拜日朝日之禮。

據《太上洞神五星諸宿日月混常經》記載,日者,太陽之精。常以四孟(正月、四月、七月、十月)丁巳日,遊於大澤中,衣黃赤衣,乘騘馬,獨行,歌唱自娛樂,馬上有文書囊,如識者以此日澤中訪之,道禮義書不死之術,行大郡好女之家,有遇者,必得仙術耳。

《許真君增補玉匣記》收錄此法。年值太陽,光輝天下,無處不明朗。主遠行有財,大人見喜。添人進口,萬事和合。惟女子不喜此星,宜禳解方吉。每月二十七日下界。用黃紙牌位寫「日宮太陽帝子星君」,燈十二盞。正西祭之,大吉。終歲得安康。男子重重喜,女人有災殃。這段話有這樣的幾個點,即遠行有財和每月二十七日下界,在生活中可以理解為:每個月有一天要與人交好,不論是事業方面還是家庭生活方面,都要回思檢查,以求進步。

道教宮觀常有供奉星神的專殿,供奉五星七曜星君。在大型齋醮儀禮中,一般設有五星七曜神位,並在科儀中奉請五星七曜星君降壇,轉變年運、祛病除邪,祈福延年而參拜星辰。

祭拜太陽神,在許多古老的國家,如古代埃及、巴比倫、亞述等國均有此習俗。太陽運轉不息,故埃及人將拉神想像成人身鷹首,印度的蘇利耶、希臘的阿波羅則乘坐戰車。與西方神話如合符契,楚國的東君也駕駛「龍輈」,《春秋元命苞》則曰「日中有三足烏」。此外,起源於上古東夷的帝舜在《拾遺記》中是一隻能闢除妖邪的重明鳥,而東夷苗裔的滿洲人將太陽稱作「shun」,似非偶然。

「「太陽宮」位於東天第十層天之東方,乃太陽帝君之所居。宮殿均以耐火銅磚築成。四周有不計其數,高五丈之赤色欄杆,圍成一圓型,範圍有千丈方圓,每支欄杆頂端崁有一吐焰之「火球」,照耀太陽宮四周,一片火紅。內中並有「火蓮」等仙草也。

府第正門上,懸一匾,上書:「太陽宮」三字。兩邊亦有對聯曰:

掌人魂魄,宇宙鹹沾赫烈。

煉道精靈,洪荒亦仰慈熙。

太陽帝君乃陽剛之神,司日之運行,掌火焰之輕重,日由東升,再由西墜,光熙普照大地,施恩萬民,凡世人代代祭祀之故也。東天各層天,均有天仙之所居,府第林立天上,難以枚舉,但畢竟天界與凡界迥異,俗塵繁華粗俗,天界均是幽雅悠閒,逍遙極樂之天堂也。

總之,凡世之人,如能了悟,有善覺,多行善、多積德、造功立果、借假修真,即天堂有路,先居有位。若一味作惡,不修德者,終墜地獄,就難睹天界之風光也。

然則,今日科學昌明,太空人可上月球、星球,但,其目睹者,不過亦「空空如也」,何有如是天堂之風光乎!須知天界之風光,豈凡眼所能及乎!如無善德,不修真凝固其先天之靈,豈能隨便凡人俗子可見也。

天界乃一幻境,無德無緣者難得一睹也。為何天界之高真均是中國漢人,而無外國之人耶?蓋因中土文化與開國,遠在五千年前,故,文化早,善覺早萌,人人之修道德,養氣靈光,故能升天堂為聖、為賢,而主掌諸天;外國之文化與開國,不過二千餘年,雖有不少成道者,但,均是後輩而已,豈能一躍超乎數千年成道者之上乎!此乃「中土難生,人身難得」之謂也。」

太陽帝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大羅天上,朱景宮中。尊居十極之高,體幹出治;位正三才之上,御德行權。寒肅暑火,平六炁而鹹寧萬國;旦明霄晦,駕六龍而統治十華。司善惡予奪之柄,照臨赫奕;定功過顯微之跡,感應昭彰。號令雷霆,迅除邪祟。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日宮太陽鬱儀帝君,威光布德,慈輝朱日天尊。

志心皈命禮。洞陽至聖,炎明上真。主南極之陽關,掌人生之魂識。光輝盛大,行天為萬象之尊;功德高明,主世照眾生之命。昭回天地,金烏晝夜巡行;樞紐陰陽,炎魄威光赫烈。凡蒙運照,化兇成吉。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日宮炎光太陽帝君,真光普照天尊。

志心稱念慈輝朱日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這就是道教中的月神月府太陰皇君和太陽神日宮太陽帝君,大家有什麼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道教神話傳說中的月神和太陽神分別是哪位神仙?看完長知識了
    道教自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以後,吸收了民間的自然崇拜,將日月星辰、山川河嶽等神格化為道教的神明。道教將月亮神格化為月神太陰星君,將太陽神格化為太陽神太陽星君,他們兩位神祇與水德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金德星君和土德星君構成了古代漢民族神話傳說的七曜,後來又將印度傳入我國的計都星君和羅睺星君一起構成了九曜星君。
  • 道教信仰中的十一大曜星君,分別是哪幾位,主管人間什麼禍福呢?
    十一曜在道經中一般稱作「十一曜星君」或「十一曜真君」,「十一大曜星君」分別指太陽帝君、太陰皇(元)君、木德歲星星君、火德熒惑星君、金德太白星君、水德辰星星君、土德鎮星星君、神首羅睺星君、神尾計都星君、天一紫炁星君和太一月孛星君。
  • 世界神話中的太陽神,中國就有七位,道教太陽星君很少人知道!
    文/曉夢閣主萬物生長靠太陽,自古以來人們對太陽的崇拜從未停止。世界神話體系中,每個神話中都有著自己的太陽神,並且地位尊崇。不過西方神話中的太陽神只有一個,唯獨中國神話體系中太陽神竟然有7位之多,而其中道教的太陽星君很少人知道!
  • 世界神話中的五大月神,為何國外多是男月亮?
    反應在神話中,就是月神一定是女性。那麼縱觀世界神話,都是類似的情況嗎?今天就說一說世界神話中的五大月神,看看都是什麼情況。一、常羲。又名常儀,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女月神。據《山海經》等記載,常羲為上古天帝帝俊之妻,生十二月,對應一年有十二個月份,常羲即為月亮之母。是中國神話中最早的女月神,因為古代根據月亮運轉制定曆法,因此常羲也是掌管月曆的女神。
  • 道教節日裡的「九皇會」紀念的是道教哪九位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個龐大的星宿諸神分支。道教將天上的日月星辰神格化為道教的神明,在星宿神部裡有我們熟悉的太陽星君,他是眾陽之宗,執掌太陽的運行,將萬物賴以生存的陽光普照於大地;也有居於月宮的太陰星君,她管轄五嶽、四瀆、五湖、四海,甚至還包括酆都冥界,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同時還有北鬥諸神及南鬥諸神等等。
  • 人間官員九品,天界神仙的級別同樣分九品,卻很少有人知道
    東王公,又稱為木公,東華帝君,與西王母一樣同為道教尊神。究其起源大概為中國原始宗教的太陽神崇拜。國內多數學者認為,東王公是由太昊、伏羲演化而來的。《列仙傳拾遺》說:木公,亦云東王父,亦云東王公,蓋青陽之元氣,百物之先也。
  • 看看道教的這些神仙就知道了
    原來跟道教的神仙有關。道教是我國唯一的本土宗教,自東漢張道陵祖師正式創立以來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承載著中華文化,同時也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中秋節有拜月風俗,拜月,也稱祭月、禮月和供月,是一種禮拜月亮的信仰風俗。由於古人對自然萬物的崇拜,因此也將月亮神格化為一位神仙,由於月光柔美,因此這位神仙被人格化為女性的形象,民間又稱之為月神、月姑、月亮姑娘。
  • 神話傳說中的七位太陽神,你知道幾個?
    二、中國神話1.羲和中國神話中太陽神之母的名字,傳說她是帝俊的妻子,與帝俊生了十個兒子,都是太陽(金烏),住在東方大海的扶桑樹上,輪流在天上值日。它們住在東方大海扶桑樹上,輪流由它們的母親——羲和駕車從扶桑升起,途徑曲阿山,曾泉,桑野,隅中,昆吾山,鳥次山,悲谷,女紀,淵虞,連石山,悲泉,虞淵。3.東君關於東君的神格,歷來說法不一。通常認為東君是指太陽神,但也有月神說。
  • 深藏在上古十大神獸背後的自然崇拜,燭照才是本土的太陽神
    太陽是萬物生長的能量之源,太陽崇拜是人類起源後最原始的自然衝動。人們都知道阿波羅,但這是外國人的太陽神,國人本土的太陽神是什麼呢?盤古開天闢地,一元混沌分為陰陽兩氣,陽極之氣與盤古大神的一念結合,化為燭照聖光,照耀寰宇,滋長萬物,成為天宇最亮眼的星辰。伏羲女媧造出先民,燭照神獸恩澤萬民,由此形成先民對太陽神的自然崇拜。
  • 道教中的「五文昌」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
    「五文昌帝君」第一位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有其他稱謂:「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應帝君等",是漢族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掌管福祿、主宰功名,又稱梓潼帝君。在道教尊為「更生永命天尊」、「七曲靈應天尊」、「保德宏仁大帝」等,居玉真慶宮。
  • 道教文昌帝君、文昌塔的八個常見問題
    文昌帝君,掌管福祿、主宰功名,又稱梓潼帝君。在道教尊為「更生永命天尊」、「七曲靈應天尊」、「保德宏仁大帝」、「寶光純一天尊」,「九天定元保生扶教開化主宰長樂永佑靈應大帝」等。據《文昌帝君陰鷙文》,文昌帝君曾十七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
  • 道教的四位女神仙,這些才是真正的女神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同時道教又奉行「一陰一陽之謂道」,提倡男女平等,在諸多的神仙之中既有男神仙也有女神仙。本期就來跟大家聊聊道教著名的四位女神仙。太陰元君自遠古時期,人們就對月亮產生崇拜,他們認為月宮之中有神仙的存在。
  • 道教為什麼說不能用手指月?其中暗藏趨吉避兇的法門!
    這個故事記載在《鐵罐煉》中的《黃籙齋》裡。就因張麗華夜起裸露褻瀆三光,所以被天雷劈死。可見冒犯日月星三光的果報是多麼的大。02掌人之禍福經中記載「太陽日君為陽宮總司,列二十八宿為屬吏。太陰月君為陰宮總司,總五嶽二十四炁,治山為地司,三河四海九江十二溪為水府。每一年有二十四炁,每一節炁即太陽日君首至,當節合巡宿中。此日太陰月君亦至。
  • 道教開壇科儀講義
    這時,當拈香者的初柱香爇入時,就會有一縷青煙,從爐中直騰起來。這種香,在宮觀中只有廟中住持或道場中高功拈這種香。說文也叫說白,按其內容有「伏以文」「臣聞」「香文」「送表文」等。日出扶桑映海紅,瑤壇肇啟闡宗風。全真演教談玄妙,大道分明在其中。道教開壇做道場必須要選良辰吉時,所以開壇有分早晨、中午、晚上進行的。這段說文是早晨開壇的說文。
  • 是道教的玉皇大帝嗎?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總會把「老天爺」當成口頭禪,如「老天爺保佑」、「老天爺有眼」等等,那麼這位老百姓口中常說的老天爺是哪位神仙呢?他是道教神話裡的玉皇大帝嗎?「老天爺」是一個通俗的叫法,他還有一個非常正式的名字,叫做昊天上帝。
  • 有一個上古聖人,身為掌管三界的帝君,在山洞中研究劈天神掌!
    在第一回的時候,書中提到一個家喻戶曉的上古神話故事,那就是女媧娘娘鍊石補天的神話故事。相傳在上古時期,水神共工撞倒天柱不周山以後,導致天出現了一個窟窿,三界生靈塗炭。後來女媧娘娘鍊石補天,拯救了天地萬物,享受天地人三界的敬仰。然而在女媧娘娘誕辰那一天,人間的商紂王竟然寫詩褻瀆女媧娘娘,讓女媧娘娘在三界中顏面掃地。
  • 別再信什麼鴻鈞老祖創始元靈了,來看一看正統道教中的那些神仙們
    玉皇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陰陽禍福。每年臘月二十五日,玉皇要巡察三界,考校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賞善罰惡。正月初九日為玉皇聖誕,各路神仙都要為玉皇祝壽,道觀中要舉行盛大的慶賀儀式。玉皇在其聖誕吉日的下午聖駕返回天宮。
  • 在西方神話故事中,這幾個月神特別出名,你知道嗎?
    上期小編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西方神話傳說中關於太陽神的故事,這期小編為大家分享西方神話傳說中關於月神的故事。說起月神,大家應該首先會想到嫦娥,沒錯,嫦娥在我國是眾人認可的月神,但是在西方,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月神,真因為地域不同,所以文化也不同。
  • 道教文化中的四位女神仙,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道士的修行目的就是得道成仙,因此,道教文化中有一個龐大的神仙體系,比如地位最高的三清道祖,其次的四御真人等等,有的是由人身修煉成仙,有的是古靈精怪修煉成仙,比如鼠仙和蛇仙,那麼,你知道道教文化中有哪些著名的女神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