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預測銷量準確率90%!智能決策公司ToB,想用AI做人想不到的事

2020-12-03 量子位

安妮 發自 上海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當AI能夠影響企業決策了,會發生哪些有趣的景象?

有這樣一家AI技術公司在用深度學習等算法,為各類公司進行企業決策,這戰績還真不少:

為大型藥廠預測流感藥銷量,從數百個影響因素中挑出70個構建深度學習模型,準確率達到了80%。

連續籤約了四家大型車企,運用算法幫助他們提升銷量。幫某車企預測汽車銷量準確率甚至達到90%。

還有一家大型會員制零售商找到這家公司,通過其完善自己的會員制度。

對會員制零售商公眾號中會員和新客做模型分級,並通過其公眾號將不同的優惠券分發到不同客戶手上,這家公司為該零售商帶去了可觀的會員銷量,達到了平日的3倍。

上述三個例子,只是CEO黃曉南平日接手的智能決策案例的冰山一角。

黃曉南作為創始人的品友互動,此前已是在AI營銷領域戰鬥了10多年的老牌玩家,深耕智能決策3年。

現在,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般,在2019中國AI營銷年度峰會上,品友互動完成了一次品牌升級,將自己的新品牌命名為:

深演智能,英文名為Deep Zero。

如何去理解這家從AI營銷起家,最終將技術擴展到企業決策方方面面的公司?

深演背後又是怎樣的技術架構,支撐起這套場景延展落地和技術躍遷?

品牌升級背後,我們也一探究竟。

智能決策還是一片藍海

這一次升級將企業的航向定位在智能決策,黃曉南講了講背後的邏輯,無非就為內外兩點。

△深演智能創始人兼CEO黃曉南

往外看,從市場需求角度來說,深演經過調研得出,47%的企業願意在營銷技術和軟體上加大投入,繼而走向數位化轉型,幫助企業完成AI驅動的轉型升級。

向內看,深演研究AI與大數據十多年,從營銷場景切入,已經積累起經過驗證的模型以及各種場景,也研發出智能營銷作業系統Alpha-OS,有信心在這個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黃曉南說,深演已經跑通了從全面數位化到智能決策的一整條路,其AI技術除了可以在廣告營銷領域發揮作用,在企業的銷量預測、店面選址、包裝選擇上也能帶來改變。

隨著業務邊界的擴大,品牌的名字也需要有相應變化了。

於是,成立的第十一個年頭,營銷技術布道者「品友互動」升級成為「深演智能」,品友則成營銷業務子品牌。

深演定位AI賦能決策,將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持續賦能決策者,助力企業與社會數位化、智能化。

深演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OO謝鵬介紹了名字背後的含義,「深」字象徵深度,數據挖掘這件事對深演至關重要,演」字源自「觀天之化,推演萬事之類」,也就是用數據去做推演,取深度學習和數據算法建模預測分析之意。

CEO黃曉南稱,在這次品牌升級之後,將加強在銷售決策、銷售型管理方面的工作,並且擴展AI在政府事務場景中的應用。

比如智慧旅遊項目,目前的工作集中在分析遊客身份、改善票務流程等;比如政務雲平臺項目,將政府的政策公告投放給真正有需要的企業。

△深演品牌升級儀式:從左至右為香港科技大學終身教授姚遠、深演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OO謝鵬、深演智能創始人兼CEO黃曉南、深演智能CTO歐陽辰、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DSI)主任周以真教授、信通院雲大所人工智慧部主任孫明俊

技術連接點

從技術角度來說,從營銷到金融和政務,底層的技術其實有一個連接點。

深演智能CTO歐陽辰介紹說,深演開發了一套面向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AI決策架構,負責支撐起上面各類的場景。這個架構,總共可分成五層。

最底層是基礎架構層,這一層,也就提供計算的資源和服務的一層,包括IaaS和PaaS服務,服務管理,監控運營、存儲計算和性能優化等服務。

基礎架構層能夠適配不同的雲廠商和數據中心,包括阿里雲、AWS、Azure等,通過混合雲的架構把數據中心和公有雲的技術都融合在一起。

第二層是數據云,它將深演的數據能力充分索引,將所有的標籤能力、畫像能力、其它數據能力都放在這一層。

第三層是算法模型,內置了很多標準的算法,包括人群自動分群,反欺詐、點擊率預估、轉化率預估,還有策略算法等。很多標準算法模型訓練好了放在裡面,拿來即用。

這三層涵蓋了計算,數據和算法,形成了深演的AI核心能力,這些能力已經被深演打包成一個平臺型產品,叫作福爾摩斯,這也是集深演AI之大成的結晶,深演智能的核心引擎。

再往上看,就到應用層了。應用層包括很多成熟和標準的模塊,也包括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這一層相對偏業務,不同行業在應用分析層會結合自己業務場景做分析。

快消業務更偏受眾覆蓋率,汽車領域更偏向生命周期管理。

智能決策,關鍵在激活

深演面對不同場景決策需求,在這樣的底層架構下,可以適配應對不同的看似關聯度較低的應用場景,也能有條不紊地進行模型搭建。

以預測流感藥銷量事件為例,這個探索過程已經並不拗口複雜了,或者說已經流程化了。

歐陽辰表示,在接到預測流感藥銷量的任務後,整個團隊主要做了五件事。

1、確定業務場景的需求:也就是確定預測目標,用什麼指標判斷效果以及制定優化目標。

2、數據源接入和特徵工程:這是判斷用什麼數據源的過程。

無論是用企業第一方自有數據,還是與合作夥伴聯合產生的第二方數據,或者是第三方數據,都需要先進行數據清理,並進行原始特徵提取、特徵交叉和關聯分析等。

3、模型訓練:也就是用深度學習的方法,讓機器去學習規律,訓練模型,並用歷史數據驗證模型的有效性。

4、模型優化:讓模型在線上運行一段時間,在實際生產當中拿到真實數據,反過來訓練持續改進模型。

這是一個不斷迭代和持續改進的過程。

△基於AI和大數據的疫情預測

那麼,做智能營銷和運用預測模型的眾多AI企業中,深演的優勢在哪裡?

一是數據能力。

深演智能表示,已經與各數據方保持長期良好合作關係,通過CBC寬帶資本、北廣文資歌華基金、中移創新等資本或戰略合作方式,實現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等在內的數據合作夥伴生態。

深演通過營銷業務與第三方形成了比較強大的數據生態體系,幫助源源不斷地輸送數據訓練模型。

黃曉南也強調,深演一直是數據向善的堅定支持者。

就在深演正式宣布品牌升級當天, 深演智能數據生態聯盟也宣布成立,包括中國廣電、中國移動、商湯、京東雲等在內的10家國內主流數據生態體系頭部企業加入,構建健康數據生態系統成為聯盟的目標。

二是算法和模型,也就是已經在各種場景中經過驗證的各類深度學習模型,包括反欺詐、薅羊毛黨、線索評分,點擊率預估,推薦算法,標識打通,銷量預測等。單單2019年,深演在人工智慧方面申請的專利已經達到了十幾個。

三是數據激活場景,也就是將決策落地到真正的執行任務中。

歐陽辰解釋,深演在投放平臺方面的諸多經驗,可以直接把這些決策運用在投放的場景裡面,幫助企業直接觸達消費者,這是深演「天然的優勢」。

三個環節缺一不可,三者合一就形成了壁壘。

而這其中,激活能力其實是很多公司不具備的,也就是是指策略得出後,到底應該如何去應用這些策略,觸達到用戶群。

基於企業決策場景,深演還新發布了一套作業系統:Alpha-OS ,由兩部產品發展而來。

一站式智能企業數據管理平臺AlphaData ,幫助企業管理第一方用戶數據、第二方媒體數據、第三方外部合作夥伴的數據,打通私域和公域領域的各方數據實現整合利用,形成獨特洞察和分析。

一站式智能媒介管理平臺Alphadesk ,基於機器學習算法、模式識別、點擊預測、轉化預測模型等AI核心技術,對每一次廣告的曝光進行決策。智能投放管理系統還可以對品牌自有DMP進行數據反哺,形成營銷閉環,提升廣告投放效果。

智能閉環,擴展了數據治理邊界,支持企業全鏈路經營數位化。這兩大產品服務過國內外數千家品牌企業,AI應用場景成熟,這可能就是深演智能的底氣吧。

挑戰與機遇並存

從營銷到決策,深演的機遇在,挑戰也不小。

每擴充一個新的場景,就需要深度了解這個場景的業務模式。

歐陽辰表示,積極地引入行業專家是一種可行的方式,比如在政務場景,就會引入在政府行業工作很多年有經驗的老司機帶路,讓行業專家幫解決業務定義的問題。

一旦問題定義清楚,之前的模型、產品、技術都是能夠比較好地適配過去。這個行業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最重要的、優先級怎麼排序、優化什麼目標,在打通新場景前,這些問題必須解決。

這樣實現一種人機同行的狀態:行業專家定義業務目標,輸出經驗,機器利用算法和數據探索解決方案。

目前,深演大概三分之一員工都是研發人員,這裡面大概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和大數據和策略相關的,歐陽辰表示,隨著公司的戰略發展和擴張,公司將持續引入技術人才。

進化的下一個形態?

從AI營銷進場,業務邊界可以擴展多遠?

深演智能趟出了一條值得品味的路子,營銷技術背後的算法,在企業不同的階段可以化身為不同的形態。

深演智能投資人田溯寧曾表示:「未來的企業,只有兩種,一種是以「深演」代表的數位化企業,另一種是非數位化企業。當今企業正在發生深刻的數位化轉型,每個企業都應該擁有智能決策的「神經系統」,「深演」這次品牌升級代表企業轉型的未來,代表智能化企業的方向。

手握一套底層的「福爾摩斯」的技術架構,外加Alpha-OS 這樣的全鏈路數位化工具,深演在智能決策賽道上似乎如魚得水。

可以看出,創立11年的深演還處於一個場景不斷擴大、人才也緊缺的業務上升期。

而這個上升的斜率,也存在急劇增加的可能,比如上市。

黃曉南表示,上市這件事不是深演的目標,而是一個階段。

就像AI的不斷進化一樣,深演不會放棄任何一個「進化」的機會。

— 完—

相關焦點

  • 2017 AI大師會詳解智能商業決策之路:從「識別」到「思考」
    王子卓博士指出:「之前很多人覺得,銷量、利潤、營業額,這幾個可能是互相矛盾的指標,可能說想提升銷量就必須降低利潤,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們在這裡進行組合優化之後就可以發掘每一個SKU它的一些特性,充分利用每一個SKU它自身的一些特性,可以達到對這些指標的整體的提升。這也是我們覺得用數據驅動的這個定價非常有潛力的一點。
  • AI 或可預測夫妻吵架,準確率 79.6%
    來源:HyperAI超神經 新奇 AI 或可預測夫妻吵架 準確率 79.6% 夫妻之間吵架是常見的場景
  • 美媒:美國用人工智慧識別中國防空彈發射場,準確率90%
    美媒:美國用人工智慧識別中國防空彈發射場,準確率90% 據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美媒稱,在情報機構中,只有為數不多受過訓練的分析人員從事從浩如煙海的衛星圖像中尋找未公開宣布的核設施或秘密軍事場所的工作
  • 人工智慧系統利用深度學習算法,能夠預測癲癇發作,準確率達到99.6%
    人工智慧系統利用深度學習算法,能夠預測癲癇發作,準確率達到99.6%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uses deep learning algorism to predict seisures
  • CB Insights發布全球2017人工智慧100榜單,4家中國公司入選
    此次評選,CB Insights的研究團隊基於公司提交的數據,面試問題的回答和企業 Mosaic 分數(Mosaic 是一個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算法,能夠預測公司未來發展並打分),評選出了2017AI100獲獎者。很多入選公司第一時間發表反饋,稱入選2017AI100榜單是非常幸運的事情。
  • 盤點國內排名前十強智能客服ai電銷機器人品牌商家
    智能客服ai電銷機器人的強大功能優勢讓很多企業都讚不絕口,那麼相必很多人都對智能ai電銷機器的排名榜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在這裡就由我來和大家分享下國內排名前十強智能客服ai電銷機器人品牌商家,供大家參考!
  • AI研究:如何讓機器學習算法解釋自己的決策?
    編者按:本文來自網易智能,編譯:編譯:網易見外智能編譯平臺;36氪經授權發布。我們發現神經網絡如此神秘,這可能並不奇怪,因為它們基本上是基於人類大腦而建立的,我們也在努力破譯這些神經網絡。他們學習的模型並不像傳統的電腦程式那樣整齊地存儲在資料庫中,而是由成千上萬的虛擬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組成。
  • 《簡捷啟發式》如何確保制定決策的合理性
    最後的預測結果如何呢?熟悉本土球隊的英國大學生,預測的準確率是 66%,而哪個眼熟選哪個的土耳其大學生,預測的準確率,竟然有 63%。熟悉本土球隊的英國大學生,和幾乎無知的土耳其大學生,最後預測的結果只差了 3 個百分點。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智能與法】陳姿含:公共算法決策的法律規制(二)
    對算法決策中立性的否定,和透明度的需求分析說明將公共算法決策納入法律規制的必要性。但是算法決策的合法性問題的核心不在於它比人類更加不透明,更加複雜或者更加具有偏見,如果是這樣,那麼對人類決策起作用的問題機制經過一系列的修改,即規則的精細化將起到作用。
  • 卓翼科技參股公司地震監測預測系統助力地震預測AI算法大賽圓滿...
    AI算法大賽」於2020年10月18日完成了決賽的最終評審工作。據悉,本次大賽的決賽是基於AETA在全國範圍內共計221個臺站的觀測數據開展的以周為時間窗口的地震臨震預測,是真正意義上的基於實時數據觀測的地震臨震預測大賽。決賽從2020年5月10日開始,到2020年9月7日結束,一共提供了16周的觀測數據,進行了16次地震預測。最終從183個參賽團隊中評選出了10個獲獎團隊。前10團隊的地震有無判斷準確率均在71%以上。
  • 如何實現算法決策公平?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引言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算法決策系統越來越多地被用於輔助甚至是替代人的決策,例如使用算法進行信貸審批、人才招聘、犯罪風險評定等等。由於算法在決策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算法決策的公平性也愈發引起重視。簡單而言,算法決策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大量(訓練)數據訓練出準確率很高的機器學習模型來對目標群體進行分類,從而根據預測結果進行決策。在這一過程中, 若不施加特殊限制,模型常常會將一些敏感特徵(sensitive feature,如性別、種族等)納入分類依據,並賦予較高的權重,從而導致決策結果對某些特定群體(如女性、黑人等)產生不公平的結果,即產生我們常說的「算法歧視」。
  • 數據風險、算法黑箱怎麼破?這家創企用AI化解安全難題
    由於AI的決策邏輯和鏈路天然存在大量不確定性,如果不能很好地量化這種不確定性、提供可理解的決策邏輯和依據,一旦AI決策任務出錯,可能引起巨大風險,乃至威脅生命安全。  要讓每個決策具備極高的可靠性,更進一步是算法攻防安全。  算法普遍存在的「對抗樣本」特徵,導致AI系統存在被惡意攻擊的風險。
  • 宜遠智能CEO吳博:醫學影像的數據標註、算法方法與算力優化
    數據層面,企業能做的決策不多,只能「看菜吃飯」,但在算力層面,企業有很多的選擇,比如選擇什麼樣的框架,選擇品牌設備還是DIY設備,選擇雲服務還是自建機房等。在課程的最後部分,吳博詳細介紹了許多選型決策和算力優化方面的技巧。
  • CB Insights:2017全球AI企業100強(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CognitiveScaleCognitiveScale 為醫療保健、商業和金融服務市場創建機器智能軟體。該公司的產品——Engage 和 Amplify 幫助大型企業增加客戶參與度,改進決策,提供自學習和自我保證的業務流程。24.
  • AI成抑鬱症患者福音!算法解讀腦電圖,提升醫生開藥準確率
    編 | 雲鵬智東西2月11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加州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可以從人的腦波中預測抗抑鬱藥是否有效的機器學習算法該算法可能為精神疾病藥物的推薦開闢新途徑。根據該研究團隊的臨床測試表明,該算法對於舍曲林(sertraline)這種常見抗抑鬱症藥物有效性的判斷準確率在76%左右。團隊負責人Amit Etkin成立了Alto Neuroscience公司,將繼續致力於此項技術的研發,希望藉此幫助醫生更準確地為精神類疾病患者開具藥方。
  • 案例丨器官移植匹配困難重重,如何用 AI 提高配對率?
    原標題:案例丨器官移植匹配困難重重,如何用 AI 提高配對率? 根據 Crunchbase 的數據,從今年開始截至到7月份,各類投資者在全球AI和機器學習公司上的投資金額已達36億美元。而去年一整年這個數字才33億美元。
  • 各種「智能+」手段廣泛運用於天氣預測、抗洪搶險中——預報天氣...
    目前救援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中,各式各樣的「智能+」手段也正廣泛運用到天氣預測、抗洪搶險中,為高效調度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那麼,人工智慧在極端天氣預報、災害預警及救援方面有哪些具體應用呢?就相關問題,科技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國家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朱文劍。
  • 美國領跑AI創新?福布斯全球AI 創企Top 50
    網易智能訊,人工智慧很快會重塑我們的世界。但是,哪些公司會在這場競爭中領先呢?研究公司CB Insights日前評選了「AI 100」,列出了全球100家最有前途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通過CB Insights的Mosaic算法,基於融資歷史、投資者質量、業務類別和動量等因素,他們從超過1650名候選公司中得出了結論。
  • 新研究結合視覺和聽覺進行情感預測
    隨著智能虛擬助手的不斷發展,它們對增強語音識別算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與傳統的先進模型相比,該模型顯示了更好的結果。雖然在完整的語音片段中表現出了微弱的優勢,這也是研究人員打算在未來的工作中進行研究的,但是UtterIdNet在增強短片段語音識別方面有很大的潛力。
  • 英特爾進擊新能源發電,看AI如何預測風力發電功率
    AI算法和更強算力的支撐使得基於AI的智能預測方法具備落地條件。 而基於強大算力支持的軟硬設備既能提高對大數據的處理速度,又能確保預測的準確性。而英特爾正是當中的實力派。 2 功率預測助手:Analytics Zoo加持,準確率79.41% 基於AI的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最終目的是幫助電力企業顯著提升發電效率。但在傳統的AI功率預測辦法當中,主要是通過單一人工智慧算法模型,對環境參數、功率、發電量等數據樣本進行訓練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