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的八個秘密,你的數學老師可能都不知道

2021-01-19 科技學堂

可能沒有一個數字像π那樣神秘、浪漫、被誤解或激發人們的興趣。


——威廉·舒哈夫

《π的自然與歷史》

又是一年一度的π日!科技學堂特地換了一個logo以紀念這個特別的節日。

基於人們對π的熱愛,國際上專門設立了π的紀念日,時間被定在3月14日,由圓周率最常用的近似值3.14而來。習慣24小時記時的人會在3月14日的凌晨1時59分或者下午3時9分(15時9分)慶祝π日。

圓周率π是一個迷人的數字,人們對它的認識推動了數學的長足進步。

公元前250年,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通過割圓術計算圓周率,阿基米德進行了96邊形的割圓之後,將圓周率推到了小數點後兩位3.14。

直到公元265年,中國的數學家劉徽用割圓術的方法,通過正3072邊形計算出π的數值為3.1416,艱難地把圓周率推到了小數點後四位。


200年後,祖衝之繼續使用割圓術計算12,288形的邊長,將圓周率推到了小數點後六位,可惜的是,由於文獻的失傳,祖衝之的計算方法我們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了。


祖衝之將圓周率π的記錄保持了800年。隨著近代數學的發展,數學家韋達、羅門、科伊倫、司乃耳、格林伯格通過割圓術陸續將圓周率推到了小數點後39位,這個精度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我們通過小數點後39位的圓周率計算一個一個可觀察宇宙大小的圓,計算的誤差僅僅只有一個氫原子大小。

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人們發現了一種新的圓周率計算方法——無窮級數法,讓計算圓周率的工作變得更加快速。


無窮級數是一組無窮數列的和,數學家梅欽通過無窮級數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100位,在很短的時間裡,人們通過梅欽類公式反覆打破了新的圓周率記錄。

在推究圓周率的極限過程中,還誕生了許多有趣的數學新思想。

18世紀數學家布豐設計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計算圓周率π的實驗。布豐在地板上畫出若干平行的直線,再將一根根短於平行直線距離的針撒到地板上,通過統計針的總數和與直線相交的針的個數,計算圓周率。


這種算法雖然雖然沒有打破圓周率的記錄,但這種將幾何與概率結合起來的思想催生了蒙特卡洛算法,也讓人工智慧成為了可能。昨天的STEM雲教研活動我們學習了用蒙特卡洛算法計算圓周率,點擊這裡」進一步了解。

計算機誕生之後,好奇心使得人類在追求圓周率精度的道路上變得瘋狂。

如今,隨著計算機的加入,人們對圓周率的計算的極限已經達到了小數點後50萬億位!


儘管我們現實的計算中完全不需要用到精度如此高的圓周率,但對於圓周率精度的追求正是人類好奇心的呈現,這種好奇心驅使著科學的不斷前進。

為了讓人們了解圓周率美妙之處,2014年,一位教師租下了一個飛機場,就為了展示π的八個事實。

這就是馬特·帕克(Matt Parker),他是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的研究員,更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傳播者。作為知名數學頻道Numberphile的主持人之一,馬特很擅長用簡單的語言向公眾傳播複雜數學知識。

為了解釋什麼是圓周率π,他將π的前一百萬位數值列印到一張1英裡長(約1.6公裡)的牛皮捲紙上,並租用了一個飛機場,將這張1英裡長的數值展示出來。

接下來,我們跟著馬特·帕克,看看π裡哪些有趣的事實吧。

3.1415926是π的小數點後前7位,大多數人都能背出來。

999999又叫「費曼點」,位於圓周率小數點後第762位,來源於物理學家費曼。相傳由此費曼在上課的時候開了個玩笑,「希望我能把π記到那一個點,那麼背誦到最後時,我就可以說後面是999999等等」。不過費曼本人並不記得他講過這個笑話。

大部分人只能背誦到3.1415926,之後就是一片陌生的領域了。但有一個傢伙能背誦到π小數點後第67890位,創造了世界紀錄,這一位數字是7。此時我們已經距離遠點約125碼(144米)了。

這個數字出現在小數點後第216176位,是第一次出現的連續7個數字(把0看成9的後繼的話)。很可惜我們還沒有找到0123456789。

捲紙展開到小數點後第500000位,這一位的數值是2。我們中途停下來,π的起點已經消失在地平線了。

小數點後第236100位的數值是4,在接下來的157位中,4都不再出現。這是在前一百萬位中某一個數缺失的最長的數列。

圓周率中的數字出現幾乎完全隨機(這個猜測沒得到證明),那麼前一百萬數位裡,一定有一個數字首先出現十萬次。最先出現十萬次的數字是5,第十萬次5出現在第996482位上。

花了四個多小時,馬特終於把π的前一百萬位完全展開了。出現在第一百萬位的數字是1。

最後,我們再回顧一下小數點後一百萬位的π,長長的跑道上鋪上了一英裡的數值,它如此毫無規律,仿佛包含了世界上一切的數字信息。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視頻來源:YouTube Numberphil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r3cEKZiLmg&t=229s

相關焦點

  • 這串數字,背負的秘密比圓周率還大,或能解開宇宙的秘密!
    π應該是數學上比較常用的一個數學符號了,它其實是一個希臘字母,用來表示圓周率,也就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曾經我們認為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數,現在在數學和物理學當中也已經被證實它是一個常數,現在大多數人的備註的也就是3.1415926,在往後被很多人都是一臉懵逼。
  • 有關圓周率π,你不知道的n個事實
    很有shǐ的feel為了防止模友被小天做的派噁心到,超模君決定自己動手了,精心準備了一頓名為「關於π你所不知道的N個事實」的大餐,下面各位模友可以盡情享用啦後來,越來越多熱愛數學的人留意到這個特殊的日子,也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π節的活動上來。不過,大家節過多了,肯定也希望能夠幫自己過的節拿個名分,麻省理工學院首先發起了將3月14日定為「國際圓周率日」的倡議。
  • 未來如果把圓周率算盡,對世界會有什麼意義?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
    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說到大名鼎鼎的圓周率我相信大家一定不會覺得特別陌生,這件事相當於中國人民的一個基本常識了,因為他是我們在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最基礎的數學所需要了解的知識,圓周率的計算方法就是處於平面上的一個圓用它的周長去除以它的直徑,是一個常數,我們在通常情況下都會用希臘字母π去表示圓周率,圓周率本身還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就是能夠側面反映出一個國家數學水平發展的情況的重要指標
  • 如果圓周率算盡了,會出現什麼後果?你知道嗎?
    那麼,有沒有可能圓周率並不是真的不合理,而是我們的科學水平還達不到計算它的地步?其實單從理論上講,是有可能的,但要達到這個水平幾乎是不可能的。自古以來,人們不斷深入研究數學,想用數學這個工具來研究宇宙萬物。在浩如煙海的數學中,圓周率是打開數學大門的一把鑰匙。自從計算機誕生以來,圓周率的計算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 數學界有4個神奇的數字:除了圓周率和普朗克常數,你還知道幾個
    如果將科學比喻成皇冠,那數學就是上面最亮的寶石。不管科學劃分成多少個領域,數學始終都是學科的基礎。沒有裝備足夠的數學知識,你學不好物理,學不好天文學,離開了數學的學科是不會有成就的。數學和物理學有著深刻的聯繫,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他們身上有著物理學家的標籤,但不能否認的是,他們也是個數學家。一個優秀的物理學家,必然要有深厚的數學功底。複雜的公式計算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都對數學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數學的基礎是數字,小學老師告訴我們數學就是一門研究數字關係的學科,現在想來說的不夠全面,卻也揭示了數字在數學領域的地位。
  • 圓周率真的可以找到生活中的各種數字組合?
    事實也的確如此,世界萬物的本質,任何事物的奧秘都可以在數理化這三門學科中找到答案。    而在這三門學科中,數學排在首位,可見其老大的地位是多麼的牢固。每一個科學家都知道數學的重要性,它是物種和化學的鼻祖,如果你想在物理學的探索道路上取得偉大的成就,那首先必須要有非常紮實深厚的數學成就。
  • 人類有一天會將圓周率算盡嗎?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都聽老師講過圓周率,它是我們接觸的第一個無限不循環數字,老師給我們介紹圓周率的時候,說它是一個不可能算盡的數。圓周率這個數字歷史非常悠久,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衝之進一步得出精確到小數點後7位的結果。
  • 「不可能」的數學問題突破數學世界的邊界,打破了對數學的認識
    在一次數學 課上,一位數學老師布置 了這樣的一個題目:構造一個有四個直角的凸八邊形。學生們試著將直角連續排列,有些人會嘗試交替使用直角,還有人隨機地將它們插入多邊形中(顯而易見這些都不可能成功)。他們亂塗亂畫,擦除,爭論不休。然後他們開始懷疑,開始問問題。「你確定是四個直角嗎?」
  • 如果圓周率有一天算盡了,會發生什麼?可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結果
    在小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了我們圓周率π是一個無理數,是一個無法被算盡的數字。雖然在數學領域裡,有好幾個無理數,但是它們的地位都遠遠無法跟圓周率相比。數學上將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稱為π,約為3.1415926,早在4000年前,古巴比倫王國就已經記載了圓周率π=3.125,中國古代的劉徽和祖衝之利用割圓術將π計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 圓周率已被計算到31.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還記得你第一次接觸圓周率時的感覺嗎?為什麼小小的π可以用來計算圓的面積和周長?古代人是如何發現這個秘密的?以後會不會被推翻?它裡面是否暗藏著宇宙的秘密?所以筆者覺得圓周率的魅力以及個人興趣是他們執著的原因之一。原因二,圓周率中可能藏著宇宙的秘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些現象看上去緊密相連但是卻可能沒有必然聯繫,而有些現象看上去毫無關係,卻可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美媒:「圓周率日」了解π 揭開數學的秘密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3月14日刊發一篇文章,題為:不要指望數學有意義——在π日,慶祝數學之謎。每年的3月14日被定為圓周率(π)日,為的是向這個數學常數致敬。2015年3月14日是百年一遇的機會,「15」年使得這一天恰好與圓周率十進位展開式中的前五個數字3.1415相吻合。一般的慶祝活動包括吃派(因與π諧音)。不過,紀念這一天的更好方式也許是,試著去了解π到底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它一直如此重要。π是無理數,也就是說它不能表示成兩個整數之比。它是無法確切寫出來的:它是十進位下的無限不循環小數。
  • 圓周率已被計算到31.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還記得你第一次接觸圓周率時的感覺嗎?別說是科學家了,就連筆者也深深地被圓周率吸引,這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為什麼這麼神奇?一點規律都沒有,卻能完成不少計算?而科學家之所以會成為科學家,離不開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濃厚的興趣愛好。所以筆者覺得圓周率的魅力以及個人興趣是他們執著的原因之一。
  • 圓的周長(劉萬元老師基於數學文化視角執教)
    師:你的意思是這樣就能測量出圓柱的底面上的圓的周長了是嗎?你看是不是這個意思。(課件演示用「滾動法」測量圓的周長的過程。)師:還有別的方法嗎?老師提示一下,我這有根線繩,對測量有什麼幫助嗎?生:哦!可以拿這根繩子繞圓一周,再把繩子拉直,測量繩子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 3月14日——國際數學節(圓周率日)
    在數學老師眼裡這天是個偉大的節日——國際數學節(圓周率日)2009 年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將每年的3月14號設定為「圓周率日」(Pi day),儘管除讀音相同以外,Pi與Pie(派,一種食物)並無聯繫。人們還是樂於在圓周率日這一天烹製一塊派,在上面擺上π的標誌。
  • 圓周率計算已經達到數萬億位,為何數學家還在繼續計算圓周率?
    圓周率算法圓周率是數學中最重要的常數之一,現在的計算機可以很輕鬆地計算圓周率數萬億位,在計算機沒有誕生以前,數學家計算圓周率經歷了幾何算法和分析算法,計算效率非常低。分析算法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圓周率的計算效率,比如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髮現的這兩個公式,可以很容易用手算把圓周率精確到一百多位:拉馬努金這兩個圓周率公式,收斂速度非常快,比如我們只需要把第二個公式取第一項,就可以得到小數點後的八位精度:
  • 如果圓周率被算盡,會產生什麼後果?科學家:現代數學體系會崩塌
    圓周率是一個很常用的數學常數,因為在我們身邊到處都充滿圓形,而圓周率正是用來計算圓形的一個常數,圓周率用「π」表示,它的近似值為3.1415926,不過平時我們都是使用3.14來表示圓周率,計算圓的時候也是取這個值,根據人類構建的數學體系判斷,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無理數就是在一個數值小數點後面存在無限數字的一組數字
  • 你可能不知道隱藏在楊輝三角形中的 10 個秘密!
    這是數學中的最令人稱奇的事物之一,隨便取諸多數學性質中的某個,就能表明它是多麼的精彩絕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探索藏在楊輝三角裡的 10 個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吧!秘密#1:隱藏數列提示:為了有助於找到隱藏的信息,先將楊輝三角按左對齊方式排列。
  • 圓周率中的秘密,或包含自然界中一切數據,甚至宇宙的終極密碼
    在數學中,圓周率π是一個圓的周長和直徑之比。在上學的時候,我們學過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數,通常小數點後面最多帶五個數,如3.14159。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分數能完全將圓周率表達出來。雖說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數,但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大的用處。
  • 【實驗新思維】數學小課堂——圓周率的故事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我是西安市實驗小學六年級二班的趙子萱,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圓周率的故事。學過圓周率的同學都知道,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希臘字母 π 表示,它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也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值。古今中外,許多人致力於圓周率的研究與計算。
  • 全世界都在算圓周率,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用?算到盡頭會怎樣
    全世界都在算圓周率,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用?算到盡頭會怎樣,我們知道數學是最嚴密的科學,數學也是最有趣的科學,同時我們也被數學的魅力所吸引,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第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圓周率,第一次接觸圓周率的時候,理論上很難理解,為什麼這樣的數字無限且不循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