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巴斯德滅菌法發明者——路易斯·巴斯德去世

2021-01-17 科技名家裡程碑



巴斯德在大學裡學的是化學。他不到30歲便成了有名的化學家,當時,法國的啤酒、葡萄酒業在歐洲是很有名的,保存上一直沒有好的方法,啤酒、葡萄酒常常會變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變成了酸得讓人不敢聞的粘液,最後只能倒掉,這使酒商叫苦不已,有的甚至因此而破產。


    1856年,裡爾一家釀酒廠廠主請求巴斯德幫助尋找原因,看看能否防止葡萄酒變酸。巴斯德答應研究這個問題,他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未變質的陳年葡萄酒,液體中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當葡萄酒和啤酒變酸後,酒液裡有一根根細棍似的乳酸桿菌,就是這種「菌在營養豐富的葡萄酒裡繁殖,使葡萄酒 「變酸」。他把封閉的酒瓶放在鐵絲籃子裡,泡在水裡加熱到不同的溫度,試圖殺死這乳酸桿菌,而又不把葡萄酒煮壞,經過反覆多次的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釀好的葡萄酒放在接近50℃的溫度下加熱並密封,葡萄酒便不會變酸。


    那這裡面是什麼原理呢?在一定溫度範圍內,溫度越低,細菌繁殖越慢;溫度越高,繁殖越快(一般微生物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8℃—37℃)。但溫度太高,細菌就會死亡。巴氏消毒其實就是利用病原體不是很耐熱的特點,用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處理,將其全部殺滅。但經巴氏消毒後,仍保留了小部分無害或有益、較耐熱的細菌或細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溫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這個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從此以後,人們把這種採用不太高的溫度加熱殺死微生物的方法叫做巴斯德滅菌法。


來源微信公共平臺:你好賽先森

責任編輯:李浩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創新裡程碑」官方微信(kjcxlcb)。合作、投稿事宜請聯繫
kjcxlcb@news.cn


相關焦點

  • 巴氏滅菌法
    當時,啤酒廠廠主不相信巴斯德的這種辦法,巴斯德不急不惱,他對一些樣品加熱,另一些不加熱,告訴廠主耐心地待上幾個月,結果經過加熱的樣品打開後酒味純正,而沒有加熱的已經酸了 。主要原理    在一定溫度範圍內,溫度越低,細菌繁殖越慢;溫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溫度太高,細菌就會死亡。
  • 歷史上的今天:1862年4月20日巴斯德完成巴斯德消毒法測試
    1862年4月20日,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完成了首次巴斯德消毒法的測試。》》》推薦閱讀:歷史上的今天:1775年4月19日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巴氏消毒法(法語:Pasteurisation),法國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於1864年發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暫加熱,來殺死液體中的微生物,以達到保質的效果;確切溫度和時間依照液體的種類和它所含的微生物的性質而不同。現在主要用於牛奶、葡萄酒、啤酒和果汁消毒。
  • 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現代疫苗科學的先驅
    路易斯·巴斯德,19世紀法國科學家,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以發展疾病的微生物理論、創造巴氏滅菌過程(防止許多食品變質)和改變科學家製造疫苗的方式而聞名。路易斯·巴斯德(1822-1895)受到他的生命科學繼承者和公眾的尊敬。事實上,他的名字是巴氏消毒法的基礎。
  • 歷史上的今天——巴斯德,巴氏消毒法
    1862年4月20日,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首次完成巴氏消毒法測試。巴氏殺菌技術除用於液態食品(果汁、牛乳)、酸性食品和果醬罐頭等外,還向其他領域滲透,如處理帶殼牡蠣時用蒸汽處理法會降低牡蠣的含菌數。它的優點就是在較低溫度、較短時間內處理食品,最大限度地使食品的色、香、味以及營養成分免受高溫長時間處理的破壞。通常,市場上出售的袋裝牛奶就是採用巴氏滅菌法生產的。工廠採來鮮牛奶,先進行低溫處理,然後用巴氏消毒法進行滅菌。
  • 第一次發明狂犬病疫苗:巴斯德是拯救人數最多的科學家,功德無量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男,1822年12月27日出生於法國東爾城,畢業於巴黎大學,信仰天主教,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愛國化學家,父親是一位老兵,母親是一位鄉下的姑娘
  • 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
    1880年後又成功地研製出雞霍亂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種疫苗,其理論和免疫法引起了醫學實踐的重大變革。此外,巴斯德的工作還成功地挽救了法國處於困境中的釀酒業、養蠶業和畜牧業。 巴斯德被認為是醫學史上最重要的傑出人物。巴斯德的貢獻涉及到幾個學科,但他的聲譽則集中在保衛、支持病菌論及發展疫苗接種以防疾病方面。 巴斯德並不是病菌的最早發現者。
  • 巴氏滅菌和高溫滅菌的區別 巴氏滅菌和高溫滅菌的區別是什麼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巴氏滅菌和高溫滅菌的區別吧。  1、工作原理不同:巴氏滅菌是將混合原料加熱至68~70℃,並保持此溫度30min以後急速冷卻到4-5℃。  2、保存時間不同:巴氏滅菌經巴氏消毒後,仍保留了小部分無害或有益、較耐熱的細菌或細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溫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高溫滅菌經過超高溫瞬時殺菌後, 在一個無菌的環境中將產品包裝起來,就可有效地控制產品的微生物總量,極大地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並且由於殺菌持續時間很短,可最大限度地保存產品營養和風味。
  • 細菌學之祖巴斯德,發明狂犬病疫苗等多種疫苗,一生證明3個問題
    他發明的消毒法,至今還在被使用。更為重要的是,他第一次治癒了令人頭疼的狂犬病。他被稱為「拯救人類最多的科學家」等,被認為是醫學史上最重要的傑出人物。 1822年12月27日,路易斯·巴斯德出生在法國裘拉省洛爾鎮。父親是拿破崙騎兵隊的一名退伍軍人,現在是鞣革工人,母親是普通的農家婦女。他還有一個姐姐,兩個妹妹。念中學時,他就選擇了理科,攻讀自己喜愛的化學、物理。他喜歡問問題,凡事都要追根問底,這讓某些老師視他為眼中釘。殊不知,正是因為巴斯德的這種求知精神,才讓他成了一代偉人。
  • 啤酒設備廠家之啤酒滅菌
    啤酒設備廠家之啤酒滅菌啤酒是由麥芽、啤酒花、酵母、釀造用水為主要原料釀製而成。啤酒發酵完成後,為了延長啤酒的保質期,所以需要滅菌,那麼是這麼滅菌的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啤酒滅菌時使用的方法,以及滅菌時候需要的溫度。
  • 生物學家|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1)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微菌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殺菌法」便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
  • 微生物獵人——巴斯德的一生
    經過反覆多次的試驗,巴斯德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50℃ ~60℃的環境裡,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裡的乳酸桿菌,而又不讓酒的口味受到影響。  後來這種殺菌保存食物的方法流傳於世,即著名的「巴氏殺菌法」,又稱高溫滅菌法,今天市場上出售的盒裝牛奶就是用這種方法消毒的。  對釀酒業的貢獻讓巴斯德一時成了法國傳奇般的人物。
  • 第2100回:葡萄酒之父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酵母
    而現代的食品工業常使用的滅菌法——巴斯德滅菌法,將飲料(包括牛奶)在遠低於沸點的溫度下加熱,以避免破壞產品品質並延長儲存期的滅菌方法,也是源自於巴斯德。    英國科學家赫胥黎曾這樣評價巴斯德的功績:「1871年法國付給德國的戰爭賠款是50萬法朗,但是巴斯德一個人的發明,已經抵償了這一大筆損失。」
  • 用巴氏滅菌法快速處理後,可以餵牛羊嗎?
    將秸稈使用巴氏滅菌法快速發酵,然後再用來餵養牛羊等家畜是怎麼回事呢?可行嗎?其實這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滅菌技術,最早是由法國的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的,所以也就有了「巴氏滅菌法」的由來。秸稈也需要滅菌處理嗎?很多養殖戶可能感到多此一舉,事實上不管是水稻、小麥和玉米,或者是其它農作物,是生長過程中都會受到病蟲害的侵蝕、也會有一定的藥物殘留。
  • 酒界風雲人物之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其發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現在仍被廣泛的應用於與食品、飲料等領域。(圖片來自於網絡)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並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1.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源自一種微生物菌體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
  • 【名人信仰】-巴斯德
    巴斯德(樊老師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寫成巨著「名人的信仰」,茲借QT靈修平臺網絡發布。歡迎大家推介轉載!)巴斯德(19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理學博士、巴黎大學教授)巴斯德是近代微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是世界上第一位發現細菌致病的原因,在醫學史上首次倡導疾病細菌學說。他發明的消毒法,對人類醫療衛生貢獻極大。他相信聖經中的神創世的觀點,不相信物種的自然生成說。
  • 高壓蒸汽滅菌法 高壓蒸汽滅菌方法 高壓蒸汽滅菌
    高壓蒸汽滅菌,用高溫加高壓滅菌,不僅可殺死一般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對芽胞、孢子也有殺滅效果,是最可靠、應用最普遍的物理滅菌法。主要用於能耐高溫的物品,如培養基、金屬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膠及一些藥物的滅菌。那麼高壓蒸汽滅菌法的分類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朱梅:從巴斯德學院到張裕公司
    中新網6月8日電 在世界葡萄酒歷史上,19世紀的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是一位裡程碑式的人物,他發現了酒精發酵的實質,發明了防止葡萄酒變質的「巴氏滅菌法」,從而使葡萄酒的釀造從自然生產階段進入科學生產階段。1888年,以巴斯德的名字命名的巴斯德學院(Institut Pasteur)在巴黎建成,至今一直是全球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的權威科研機構。朱梅(左二)在巴斯德學院釀造實驗室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