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巴斯德,巴氏消毒法

2021-01-17 精準醫療

1862年4月20日,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首次完成巴氏消毒法測試。

巴氏滅菌法(pasteurization),亦稱低溫消毒法,冷殺菌法,是一種利用較低的溫度既可殺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營養物質風味不變的消毒法,常常被廣義地用於定義需要殺死各種病原菌的熱處理方法。

巴氏殺菌熱處理程度比較低,一般在低於水沸點溫度下進行加熱,加熱的介質為熱水。不同的食品採用巴氏殺菌,有著不同的目的。某些食品,特別是牛乳、全蛋、蛋清和蛋黃,巴氏殺菌主要是破壞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如結核桿菌和沙門氏菌。另外,大多數食品,如啤酒、果酒(葡萄酒)和果汁等採用巴氏殺菌的目的是從微生物和酶的角度來延長產品的貨架壽命。一般經過巴氏殺菌的食品仍會含有許多能夠生長的微生物,通常每毫升或每克中有幾千個活菌,比商業殺菌的產品的貯藏期有所縮短。巴氏殺菌技術除用於液態食品(果汁、牛乳)、酸性食品和果醬罐頭等外,還向其他領域滲透,如處理帶殼牡蠣時用蒸汽處理法會降低牡蠣的含菌數。它的優點就是在較低溫度、較短時間內處理食品,最大限度地使食品的色、香、味以及營養成分免受高溫長時間處理的破壞。

通常,市場上出售的袋裝牛奶就是採用巴氏滅菌法生產的。工廠採來鮮牛奶,先進行低溫處理,然後用巴氏消毒法進行滅菌。用這種方法生產的袋裝牛奶通常可以保存較長時間。當然,具體的處理過程和工藝要複雜的多,不過總體原則就是這樣。

需要指出的是,喝新鮮牛奶(指剛剛擠出的牛奶)反而是不安全的,因為它可能包含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細菌。

巴氏消毒牛奶是世界上消耗最多的牛奶品種,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巴氏消毒奶的消耗量都佔液態奶80%以上,品種有全脫脂、半脫脂或全脂的。巴氏消毒純鮮奶較好地保存了牛奶的營養與天然風味,在所有牛奶品種中是最好的一種。其實,只要巴氏消毒奶在4℃左右的溫度下保存,細菌的繁殖就非常慢,牛奶的營養和風味就可在幾天內保持不變。

感謝巴斯德,讓我們現在有奶喝。



當然巴斯德同志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在狂犬病疫苗方面的貢獻。在細菌學說佔統治地位的年代,巴斯德並不知道狂犬病是一種病毒病,但從科學實踐中他知道有侵染性的物質經過反覆傳代和乾燥,會減少其毒性。他將含有病原的狂犬病的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後,再將這些減毒的液體注射狗,以後狗就能抵抗正常強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1885年人們把一個被瘋狗咬得很厲害的9歲男孩送到巴斯德那裡請求搶救,巴斯德猶豫了一會後,就給這個孩子注射了毒性減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後再逐漸用毒性較強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潛伏期過去之前,使他產生抵抗力。結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在1886年還救活了另一位在搶救被瘋狗襲擊的同伴時被嚴重咬傷的15歲牧童朱皮葉,記述著少年的見義勇為和巴斯德豐功偉績的雕塑就坐落的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外。巴斯德在1889年發明了狂犬病疫苗,他還指出這種病原物是某種可以通過細菌濾器的「過濾性的超微生物」。



參考:百科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1862年4月20日巴斯德完成巴斯德消毒法測試
    1862年4月20日,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完成了首次巴斯德消毒法的測試。》》》推薦閱讀:歷史上的今天:1775年4月19日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巴氏消毒法(法語:Pasteurisation),法國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於1864年發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暫加熱,來殺死液體中的微生物,以達到保質的效果;確切溫度和時間依照液體的種類和它所含的微生物的性質而不同。現在主要用於牛奶、葡萄酒、啤酒和果汁消毒。
  • 【4月20日】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首次完成巴氏消毒法測試
    小魚60秒,帶你走進科學史上的今天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首次完成巴氏消毒法測試。
  • 巴氏滅菌法
    他把封閉的酒瓶放在鐵絲籃子裡,泡在水裡加熱到不同的溫度,試圖既殺死乳酸桿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壞,經過反覆多次的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攝氏度的環境裡,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裡的乳酸桿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這個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市場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這種辦法消毒的 。
  • 沒有巴氏消毒法,鮮奶和飲料將不會伴你渡過酷熱的夏天
    《新鮮》本期觀察巴氏消毒法。酷熱的夏天,當你喜滋滋地喝著冰鎮飲料的時候,你難以想到,如果沒有對發酵技術的研究,今天的飲料世界會是什麼樣。1856年,裡爾一家釀酒廠廠主請求巴斯德幫助尋找原因,看看能否防止葡萄酒變酸。巴斯德經觀察發現,未變質的陳年葡萄酒,其液體中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當葡萄酒和啤酒變酸後,酒液裡有一根根細棍似的乳酸桿菌,在營養豐富的葡萄酒裡繁殖。
  • 近代化學和微生物學的翹楚,開創「巴氏消毒法」的路易·巴斯德
    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一、一代大師的降生1822年12月27日,法國東部裘拉省的洛爾鎮,一個叫做路易·巴斯德的孩子降生了。父親曾是一名保家衛國的騎兵,退伍後成為了一名皮革工人,母親是農家女,他也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巴斯德上學期間,雖然表現得比較普通,但是卻是一個很喜歡問問題的孩子,凡事追根究底,甚至一度令老師感到「頭疼」。
  • 84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
    84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時間:2020-06-04 00: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84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84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84消毒液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正確答案吧,選對答案的話就可以領取180g小雞飼料了! 支付寶螞蟻莊園6月4日問題: 84消   原標題:84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
  • 視頻 巴斯德滅菌法發明者——路易斯·巴斯德去世
    巴斯德在大學裡學的是化學。
  • 酒界風雲人物之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其發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現在仍被廣泛的應用於與食品、飲料等領域。(圖片來自於網絡)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並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1.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源自一種微生物菌體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
  • 你以為只有長富牛奶巴氏鮮奶可以用巴氏殺菌法 其實這個美食也可以
    聽到巴氏殺菌法,我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巴氏鮮奶。1856年,被稱為"現代微生物學之父"的法國著名化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解決葡萄酒異常發酵問題時,意外發現加熱可以殺死有害微生物,稍後他便將該法用於生產安全的"消毒牛奶"上。後來這套工藝被稱為"巴氏殺菌法"。
  • 微生物學創立者:巴斯德
    上一篇我們聊了物理學家法拉第,這周繼續看《科學的歷程》中介紹的又一位科學家巴斯德的故事。這個名字可能比法拉第更為令人陌生一些,但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巴氏殺菌這個名詞,其中的巴氏其實是一個人名,指的就是生物學家巴斯德。
  • 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消毒
    巴斯德是世界公認的微生物學的奠基人,而科赫則是諾貝爾獎得主、「桿菌之父」,兩位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的研究,才讓人們最終認清了毒是微生物,以及消毒確有意義這兩個今天的基本常識。02 感謝巴斯德賜予我安全的牛奶在巴斯德發現葡萄酒變酸的原理後,他並沒有拍拍屁股走人,而是以微生物來源於空氣中這一假想為基礎,嘗試給酒消毒,並發明了沿用至今的巴氏消毒法,讓法國的釀酒業恢復了元氣。
  • 是偉大的巴斯德,讓鮮奶和飲料伴你度過酷熱的夏天
    《健康史話》本期觀察巴氏消毒法。 酷熱的夏天,當你喜滋滋地喝著冰鎮飲料的時候,你難以想到,如果沒有對發酵技術的研究,今天的飲料世界會是什麼樣。巴斯德經觀察發現,未變質的陳年葡萄酒,其液體中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當葡萄酒和啤酒變酸後,酒液裡有一根根細棍似的乳酸桿菌,在營養豐富的葡萄酒裡繁殖。他把封閉的酒瓶放在鐵絲籃子裡,泡在水裡加熱到不同的溫度,試圖即殺死這類乳酸桿菌,而又不把葡萄酒煮壞,經過反覆多次的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攝氏五六十度的環境裡,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裡的乳酸桿菌。巴斯德消毒活由此誕生。
  • 為什麼說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是葡萄酒歷史裡程碑式的人物?
    ·巴斯德作為影響葡萄酒歷史的重要人物介紹,甚至有人尊奉其為「葡萄酒之父」,讓人感覺他是發明了葡萄酒一樣,其實,1822年之前葡萄酒就已經存在並形成了很具規模的影響。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路易·巴斯德,法國微生物學家和化學家,生於1822年,逝於1895年。巴斯德是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在微生物學的領域,巴斯德的地位就如同牛頓在力學的領域一樣,是巨匠級的科學家,他不僅開闢了微生物學這個領域,還創立的一整套的研究方法,是19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 細說巴氏消毒法的發明者和歷史,帶你感受它背後的故事
    後來我才知道牛奶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直接拿來喝的,就像現在從超市裡買回來的牛奶,不需要加熱就可以喝,這個要感謝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巴斯德,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巴斯德是法國一位非常非常重要的化學家和生物學家,法國歷史上出現過一個很厲害的皇帝,叫拿破崙,他差點就把整個歐洲給統一了。巴斯德的爸爸就曾經在拿破崙的騎兵部隊裡當過兵打過仗。
  • 巴氏殺菌法:從葡萄酒發酵之謎到美味鮮奶
    我們在超市購買牛奶時,經常會看到包裝上寫著「巴氏殺菌乳」,給牛奶殺菌是巴氏殺菌法最常見的應用之一,不過它最初被發明的時候可是另有原因的,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在1849年的法國,一位名叫路易·巴斯德的青年副教授與教務長的女兒瑪麗·羅蘭結了婚。他們總共生了五個孩子,但遺憾的是其中三個都因傷寒去世了。
  • 84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84消毒液為什麼叫84消毒...
    6月4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關於84消毒液的,今天的問題就是「84 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這個問題太容易回答錯了,因為大家都覺得是巴氏的音譯,但是其實不是的,下面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
  • 小雞寶寶考考你84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
    小雞寶寶考考你84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時間:2020-06-04 0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雞寶寶考考你84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 小雞寶寶考考你84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
  • 84 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支付寶螞蟻莊園小...
    6月4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關於我們和地球分類的,今天的問題就是「84 消毒液中的「84」是「巴氏消毒法」的音譯嗎?」這個問題太容易回答錯了,因為大家都覺得是巴氏的音譯,但是其實不是的,下面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
  • 生物學家|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1)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微菌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殺菌法」便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
  • 搞懂巴氏殺菌法,只須三分鐘!
    「快速巴氏殺菌」主要應用於生產酸奶等乳製品。國際上通用的巴氏高溫消毒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將牛奶加熱到62~65℃,保持30分鐘。採用這一方法,可殺死牛奶中各種生長型致病菌,滅菌效率可達97.3%~99.9%,經消毒後殘留的只是部分嗜熱菌及耐熱性菌以及芽孢等,但這些細菌多數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對人無害反而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