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金鄉訊 春節前後,金鄉縣農民在金濟河、西沙河、老萬福河等河道相繼捕撈到絕跡多年的毛刀魚、赤眼鱒等野生魚類。珍稀野生魚類的悄然出現,得益於該縣對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和河道水質的逐年改善。
毛刀魚、赤眼鱒等野生魚類,原來是金鄉縣河流中主要優質經濟魚類。但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金鄉縣內24條河流全部汙染,水面生態環境急劇惡化,野生魚類日漸稀少。
近年來,金鄉縣痛下決心,犧牲超億元收入,關閉了全縣所有蒜幹廠,治理了造紙廠,關、停、並、轉了一些化工企業及高汙染企業。同時,該縣高起點、高標準規劃設計了濟寧市化工園區、食品園區。所有化工企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一律進園區,園區外不再審批此類項目。開展環保會戰專項行動,大力整治「土小」企業,嚴厲打擊超標排汙、偷排偷放等環境違法行為,不斷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對廢水排放納入城市汙水管網的工業企業,強化末端控制,確保達標排放。昔日河水渾濁不見底,今日清水長流魚兒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