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珍稀的魚,中華鱘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2020-10-05 長點兒知識

魚是我們是最常見的一種食材,中國人吃魚的歷史有兩千多年了,不管是河裡的魚還是海裡的魚,經過大廚們的手都會變成一道道可口的佳餚。中華鱘在我國是非常有名的魚類,它們渾身都是寶,食用、藥用、科研價值很高。不過由於數量稀少,中華鱘十分珍貴,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下面小編帶你們來認識一下中華鱘!

中國最珍稀的魚——中華鱘

中華鱘生活習性

中華鱘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和朝鮮。它通常生活在東海和南海的沿海大陸架,當其發育開始成熟時,從海洋進入河流。中華鱘通常棲息在水底,主要捕食小的或行動遲緩的蝦、蟹、魚、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這條魚可以活到40歲。雖然中華鱘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但卻是現存最長的淡水魚。

珍稀物種

中華鱘幾乎全身都是寶,經濟價值非常高。魚皮可製革,魚卵可制醬,魚膽可入藥,魚膘可製成魚膠,魚肉更是富含高蛋白的美味佳餚。不過,中華鱘數量稀少,十分珍貴,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現在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中華鱘形態特徵

中華鱘身體細長,頭部呈長三角形。幼魚體表光滑,成魚體表粗糙,在它們的背部、體側和腹部共有五列骨板,體側骨板以上為青灰色或灰褐色,以下逐步由淺灰過渡到黃白色。


來源:微信公眾號:長點兒知識(微信號:zdezs6)

相關焦點

  • 捕獲27斤中華鱘 魚中活化石「水中大熊貓」驚呆漁民
    經過漁政部門鑑定,這是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鱘,這條中華鱘長1.3米,重約27斤,為目前在鄱陽湖所發現的最大一條中華鱘。 這條中華鱘長1.3米,重約27斤,為目前在鄱陽湖所發現的最大一條中華鱘3月6日上午,鄱陽縣蓮湖鄉漁民毛起龍駕駛漁船在鄱陽縣鄱陽湖水域捕撈作業時,意外發現一條一米多長的大魚。
  • 世界上最珍稀的水母 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其實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其地位一點都不比大熊貓差,是世界上最珍稀的水母,也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接下來大家不妨和小編一起深入了解吧! 世界上最珍稀的水母: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是一種形狀如桃花,且多在桃花季節出現的水母。
  • 贛江漁民捕獲一條「怪魚」,經過專家鑑定,竟是「水中大熊貓」
    前不久,江西吉安的一位漁民在贛江裡面打漁,發現一條從來沒有見過的魚。經過當地水產專家鑑定之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個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水生保護動物。那天一大清早,村民康先生就來到轄區公安局,把他剛剛抓到的一條半斤多的魚交到了民警手裡。
  • 知識點:中華鱘,並不是只有中國才有
    日前某養殖場的萬餘條中華鱘被人毒害,損失慘重,中華鱘是非常古老的物種,野生中華鱘也是我國重點保護動物,希望大家還是要多多愛護他們。◆ 中華鱘,又稱鱘魚、鰉鱘,周代時稱王鮪魚,是從白堊紀出現並遺留下來的古代魚類,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 新疆野生魚好神奇!大頭魚是水中大熊貓,娃娃魚比恐龍還古老
    新疆大頭魚、娃娃魚這兩種野生魚,您聽說過嗎?真的很神奇啊!第一:比恐龍還古老!大頭魚起源於3億年前,娃娃魚距今3-4億年前。第二:曾一度滅失!消失20年後,又神奇般地重現人間。第三:特別地珍稀!中國特有,新疆獨有,和大熊貓、中華鱘一樣珍貴!第四:長得很怪異!大頭魚還有點像魚,娃娃魚可更像蛇啦!第五:名稱很親和!看到這兩種魚,我就更想娃啦!第六:重點保護啊!
  • 新疆野生魚好神奇!大頭魚是水中大熊貓,娃娃魚比恐龍還古老!
    新疆大頭魚、娃娃魚這兩種野生魚,您聽說過嗎?真的很神奇啊!第一:比恐龍還古老!大頭魚起源於3億年前,娃娃魚距今3-4億年前。第二:曾一度滅失!消失20年後,又神奇般地重現人間。第三:特別的珍稀!中國特有,新疆獨有,和大熊貓、中華鱘一樣珍貴!第四:長得很怪異!大頭魚還有點像魚,娃娃魚可更像蛇啦!第五:名稱很親和!看到這兩種魚,我就更想娃啦!
  • 長江中的10大野生動物,萬斤巨魚、水中大熊貓等三大魚類已滅絕
    長江作為中國第一大河,是生物多樣性最典型最豐富的生態河流,也蘊含了我國最珍稀的水生野生動物,是很多重要的野生魚類的棲息場所,據統計,長江流域共有淡水魚類378種,包括特有魚類142種,擁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4種,很多動物都是長江特有。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長江中重要的瀕危水生野生動物。  第一、已經滅絕的重要的水生動物。
  • 27歲「魚爸爸」守護中華鱘引熱議,關於瀕危鱘魚你了解多少
    今日,微博上一條「27歲魚爸爸守護7條中華鱘魚」引起熱議,講述了蘇州常熟漁政執法隊27歲的嚴御誠和同事們盡心盡力救護7條中華鱘的事跡。昨天剛度過一個以「與子同舟,保護未來」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再聽到這樣的故事,無疑是讓人心生感觸。
  • 「水中大熊貓」遭非法捕獵死亡!20年經驗老漁夫將面臨刑罰
    原標題:「水中大熊貓」遭非法捕獵死亡!20年經驗老漁夫將面臨刑罰  8月7日13時左右,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陳家鎮派出所接到崇明區漁政管理檢查站移交稱,當日3時15分許,漁政執法人員在陳家鎮奚家港西岸巡邏時,從停靠在閘門口的一艘拖網船上查獲一條鱘魚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遂移交派出所進一步處理。  警方迅速處警。
  • 漁民長江中誤捕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的巨型中華鱘
    漁民長江中誤捕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的巨型中華鱘 來源:長株潭報 作者: 編輯:見習編輯:曉柒 2014-11-17 09:09:59 —分享—   據新華社電記者16日從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獲悉
  • 科普|少小離家老大回,你了解中華鱘嗎?
    4月2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10000尾大大小小的子二代中華鱘回歸長江懷抱現場浩浩蕩蕩「鱘二代」們坐著「滑梯」遊進了長江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距今已有1.4億年歷史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態等價值今天中國水利網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中華鱘少小離家老大回中華鱘是中國獨有的古老魚類,生在長江,長在大海,對家鄉具有本能的歸屬
  • 長江裡最大的魚有一千多斤,每年遊幾千公裡入海!
    中華鱘也叫鱘魚,是淡水魚類中個子最大、壽命最長的魚,它是長江特有珍稀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 中華鱘早在一億五千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它的生存歷史可以追溯到白堊紀,目前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 中華鱘的個子很大,它一般能長到4米、1400多斤。
  • 1.5億年前的娃娃魚,3000公裡尋根的中華鱘,或因人類而滅絕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兩條「中國魚」大家好,我是腳爬客張蕾老師,腳爬客地學真好玩,為你帶來不一樣的地學小知識。我國是一個面積廣闊的國家,由於自然地理條件優越,水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有很多是珍貴稀有的物種,還有一些是我國所特有的珍貴物種。提到水生動物,可能大家想到就是魚類。這裡的水生動物包括無脊椎類、魚類、兩棲爬行類和哺乳類水生動物。
  • 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魚類,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
    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1994年3月18日,為了宣傳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意義,郵電部發行了《珍稀魚類--鱘》特種郵票,全套4枚。(4-1)為「鰉」。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到底算不算珍稀生物?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到底算不算珍稀生物?它們是一類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生物之一。  關於發現桃花水母的報導,在金華並不新鮮,各縣(市、區)均曾有發現桃花水母的報導。  離金華市區不遠的金東區嶺下鎮三汶塘水庫,就曾數次發現了桃花水母,這個水庫也因為被發現了桃花水母而被印證「水質好」。
  • 有人叫賣「野生中華鱘」 專家稱買賣中華鱘犯法
    每天早上,耀萱農貿市場賣魚攤位有這種魚賣,吸引顧客的眼球。陳女士供圖)  紅網株洲站10月14日訊(株洲晚報見習記者 成姣蘭)日前,有市民網上發帖反映:賀家土農貿市場每天都有鱘魚賣,看著像中華鱘,攤主說是野生的中華鱘,賣這魚是不是犯法呢?    同時,市民陳女士也向反映,韶山路耀萱農貿大市場有人賣鴨嘴魚,每天早上,都有這種魚賣,一般就一條,很多人圍著看。
  • 「水中大熊貓」滅絕!為什麼高科技養殖,不能阻止中華白鱘悲劇?
    有著「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特有物種白鱘被宣布滅絕。"水中熊貓"滅絕2020年1月2日消息,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沒看錯,是滅絕,從此我們只能在郵票上看看中華白鱘的模樣。中國古代白鱘被稱之為鮪。春季溯江產卵,主產於中國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幹支流中,錢塘江和黃河下遊也有發現。它們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長江鱘有多少種?長江裡的鱘一共有三種——白鱘、中華鱘、長江鱘。
  • 安徽懷寧驚現桃花水母 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此次發現的桃花水母(懷寧縣供圖)日前,在安徽省懷寧縣平山鎮高澤村的一處池塘內,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大規模現身。專家表示,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6.5億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 27歲「魚爸爸」照料7條中華鱘:就和擼貓差不多
    3年多來,為了精心照料這些「水中大熊貓」,「魚爸爸」嚴御誠特地從20多公裡外的家中搬到救護中心宿舍,與它們朝夕相處,不僅對它們的秉性習慣瞭然於胸,還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 「這魚爸爸……挺帥!」「魚爸爸,這才是真正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致敬『魚爸爸』!魚孩子們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守護!」
  • 杭州灣奉賢海域魚塘發現中華鱘,系20年來首次
    新民晚報訊(記者 李一能 通訊員楊鴻志 )今天上午,一條「怪魚」出現在奉賢區海灣旅遊區的靠近杭州灣的一個魚塘內,經過漁政部門的鑑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鱘,這也是20年來中華鱘首次現身奉賢區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