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著我們中國字的來源繼續聊,前兩章內容在這裡,,點擊即可查閱,方便您更好的理解不同時期文字的起源和天文現象之間的某種關係。
在第一篇文章裡,我們提到了結繩記事,因為這個記錄體系完全失傳了,我們只能推演或是臆測當年的狀態是什麼樣的,然後提出我們的問題並回答為什麼這樣。
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候鳥遷徙的時候,它們不看曆書,也不看鐘表,就能那麼精確的感知到季節和氣候變化的呢?它們又是怎麼能做到,在那樣的準確時間開始遷徙呢?植物不看曆書也不看鐘表,它們是怎麼精確感知到季節和氣候變化的呢?它們又是怎麼做到的,在那樣準確的時間節點,開始發芽開花的呢?
再比如,雞不看鐘表,不看曆書,他們是怎麼做到天黑就睡覺,天亮就能自動醒來打鳴的呢?以及,動物們的發情期,為什麼也控制的那麼精準?
如果我們放眼望去,整個大自然到處都是這樣,一切都是如此準確,像鐘錶般的準確。動植物們,不看日曆,不看鐘表,他們能夠完美地感知到氣的變化,並準確的做出相應的行為。
因為人是自然中跳脫出天道的,所以再難以回歸天道,沒有曆法就無法遵從天道生活,伏羲氏的一畫開天的曆法就應用而生了,隨後的開天闢地就更讓人變得更需要曆法生活生產,人類朝著另外一個方向開始演化了。
因為任何演化都是按照高層系統控制低層系統進行演化的,這個我們前面講過。這個也是我們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因為我們是從實際生活中,觀測認知世界的,這一點和外國人完全不一樣。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生活在地面上,被地理環境限制控制,地理環境的變化是由天文氣象決定的,風調雨順,地裡的莊稼收成就會更好,天文環境被誰控制掌握呢?老子說是道,可以理解為宇宙吧,宇宙被誰影響控制,答案是宇宙自己(宇宙也是有生命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宇宙也是類似的,它們只是按照自己的規律像鐘錶一樣,到了結束的時候摧毀生命,到了生長的時候創造生命,易經第一章,乾,元亨利貞。基本把地球的生命運行規律說清楚了,用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春夏秋冬,什麼季節對應幹什麼事,才是符合天道的),這個在第二章的文章裡也講過了,宇宙是一直在更高的維度在不停的銷毀星系,重生星系,是在人們不可能觀測的維度發生著,我們根本看不見,或是感知不到,但是老子說,這是一直發生的,湛兮似或存,我們人類的感官是不能理解和認知的,或是我們的某種能力因為能量供給不足不能開啟,所有我們中國一直有修煉一說,只有到了某種境界才能打開這種能力。
中國自古都有修行修煉的各種說法,其中我們常聽見的都是道家的,還有其它各種家的修煉,每家都有自己的密宗和秘法,這個我們只是給大家說說,對於我們多數人,我們沒見過的事情,沒經歷過的事情,我們是不會相信和理解的,所以這裡只是給大家說說。
有很多科學家在老年時刻,很多人都是虔誠神學(神學非宗教)信任者,這個信息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看,其原因我想和上述分析的內容是有關係的。
從我們古代流傳下來的各種典籍,我們可以推斷出古人的智慧應該是比我們更強大的,因為當時受到外物的影響很小,所以古人可以很專注長久的去觀測理解天地變化,並且建立了很多我們難以理解的象數模型,比如河圖,洛書,易經等,都是在用最簡單的圖形語言告訴我們曆法,人們應該怎麼樣遵循曆法,按照天道生存生活。
所以只有人,離開了曆法和鐘錶,就無法準確感知到氣候的變化。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最開始的人類,和其他的萬物一樣,都是和天地之氣相通的,萬物一體,人本能的就能感受到氣的變化。就像身上疼,會馬上感覺到一樣。
後來,人和天地萬物分開,不能再感受到氣候的變化。喪失了這種能力之後,不得已,人類才只好制定出來了曆法。曆法是什麼呢?曆法就是周期放大的鐘表。在這個鐘錶中,天地陰陽二氣,隨時間周流變化。
我們之前說過,宇宙可能是個有生命的鐘表。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生命,他們根本連看都不用看這個鐘錶,就能準確的感知到時間和氣候的變化。人以前也具備這種能力,在失去這種能力之後,他們無法靠本能來直接感知,只能依靠工具來間接感知。在這個階段,我認為當時的人類也在去尋找曆法,但是結果肯定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燧人氏,有巢氏,經過長期的與自然抗衡,為後來的伏羲氏贏得了充裕的生存安全保障,終於在伏羲氏這個時代開始真正獲得推演曆法的方法,立杆測影。
但是在文字沒有創造出來的時候,結繩記事可能是伏羲氏的先祖對天文觀測的記載,但是因為沒法記錄或是過於深奧難懂,所以這種記錄方法方式失傳了,後來伏羲氏族通過繼續立杆測影觀察太陽夜觀星星,又重新把曆法通過天文給確定了下來,這個時期開始有了文字,我們的伏羲氏族就成為了開天闢地的始祖,以人文開天文,此後人類有了自己的曆法,人們也才能根據曆法開始耕種,並持續過渡到農業文明社會,如果沒有曆法的產生,就像上面所講的一樣,整個農業文明也許不會這麼快把中國變成最強大的民族。
曆法的傳授在於文字的產生,讓人人都可以按照曆法生活生存。
在河圖洛書被發明創造出來以後,這種圖法很多人還是很難理解和認知的,為了讓更多人理解曆法,易被創造出來,我們有研究的人知道,有連山易,歸藏易,到我們現在都知道的周易,這也是一個過程,至於為什麼連山,歸藏失傳了,也許是被周易全部融合替代了,這個是我個人猜測,周字在古代是什麼意思,看看甲骨文的字形。
甲骨文字形賞析
下面是金文字形,大家賞析下
在甲骨文字形下加了一個口,其實應該是靈臺的圖形,看下圖
可以看成為下面這個圖形
立杆側影的側面透視圖,把杆子去掉,像不像金文下面那個口子
我們來從天文角度,天文不現象不可能標註到天上,所以立杆測影的角度,把四季用圖法標註成字,即為周字。我們試著分析下周字。
周字甲骨文之一形
什麼是周?
天地的四季輪迴,覆蓋萬物,周而復始。每一季節中的太陽是測量四季的參照物,永遠在這個框子之內變化。上下出頭的四條線,應該是寓意天地變化的永恆延綿之意。為什麼是這樣呢?我們繼續看金文,字形。
到了金文,更明確的指出,為什麼會這樣呢?
周字金文字形,多加了一個口子,這裡理解為靈臺上面的圖法
因為是立杆測影得出的周,得出的四季變化的規律,所以要在下面加一個靈臺的圖法,來讓後人更好的理解周字,是因為在立杆測影的靈臺下,得出四季的變化,周而復始的四季循環,和天地永恆不變的規律。
所以認清楚靈臺的圖法很關鍵,以後還會有很多字都和立杆測影的圖形有關係,我們先要清楚這個最基本的天文象形到圖法的基本規律,我們無法在天空標註太陽的規律運行,只能在地面搭起一個個靈臺,這個靈臺中間的測影之杆為木質材料,會隨著歲月消失,但是靈臺,或是祭臺因為是土搭建起來的,並經過一定的夯實,所以會流傳下去,被後人看見,見下圖。
考古發現的祭祀之臺,靈臺
文字來源於哪裡?答案是天文現象的觀測,這是我們一定要理解和認知文字的基礎,天人合一是我們中國人都理解的 ,這個也是天文到人文的一個必經的過程,天文太過於晦澀難懂,所以要讓更多人理解天文 ,就必須用更簡單的人可以理解的東西——字,讓大家理解天文曆法,所以字就被在合適的事情,根據天文化成人文了,也就是我們理解的文字。
立杆測影這個事情我們到了今天其實還是可以看到的,比如我們天安門前的華表柱,就是立杆測影的縮影,這些立杆被表達為,羊角柱,神農柱,和華表柱,其目的都是不同氏族在不同維度觀測太陽的天文活動,所以易有不同,我猜也是這個原因,因為太過久遠,無法考證,只能是一種大膽的猜想,供大家參考了。
這些立柱華表,其寓意為,天子執天權而治的深意,不懂天文曆法是無法指導天下百姓觀象授時,從而指導天下百姓農業的生產,立杆測影也就是最早的曆法,老子曾經也是周朝的柱下史,說明老子是通天道的,懂曆法的。
今天就聊這麼多,下一章繼續聊聊天文怎麼造字,古人的智慧簡直是太偉大了,帶著一個問題,我們思考下,如果讓你造一個字,你會如何通過天文來以化人文呢?
歡迎大家拍磚聊天,一家之言,不足為證,只為讓大家從新角度再次認知華夏文化的源頭是天文,天人合一也是我們血液中根深蒂固的存在,所以了解更多華夏文化,才能更好的認知我們的民族——一個偉大的民族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