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大學新聞學子蘭考行】心得體會:紙上得來終覺淺 覺知此事要...

2021-01-20 新華網客戶端

    雨後的張莊,微涼的空氣中氤氳著青草的清香。體驗基地的田原旁,泡桐林挺拔高聳,在風中搖曳,葉子發出沙沙的響聲。這一份自然的寧靜,是我們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難以尋覓的。

    到張莊,我們是來重走當年焦裕祿同志的治沙之路的。從小,我們就從課本上學習焦裕祿精神,那親力親為的好幹部形象早已深入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裡,我們又細細了解了他「拼著老命大幹一場」的工作和生活的細節,心中更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而今天,國小新們離開課堂,來到田野間,動手體驗治沙的全過程,在勞作中體會當年治沙的艱辛。

    跟隨工作人員,我們在張莊體驗基地裡學習並實踐了治沙的三大步驟:翻淤壓沙、「貼膏藥」和」扎針」。大多數同學都是第一次拿起鏟子、拉起推車,大家都覺得新鮮而有意義。鏟土很累、運淤很辛苦,但在實踐中,我們學到了很多。就像湯佳燁同學說的那樣:「不動手,就不知道焦裕祿同志當年的工作有多辛苦,治沙的方法有多實用。學習焦裕祿精神,就應該從基層勞動做起。」

    作為中傳國小新的一員,我深知堅守中國立場、講好中國故事是擔在我們肩上的最重要的責任。但怎樣才能講好這個故事,怎樣才能寫出既被外國人接受、又能被我們自己人歡迎的好新聞,始終是每一個國際新聞人在不斷探索的問題。總結今天的經歷,我認為,好報導需要帶些「鄉土氣」。鄉土氣是帶有中國特色的接地氣的報導,又是最真實的體驗後的真情流露,也是最能體現中國國情的表達方式。

    讓報導有鄉土氣,需要新聞記者們有敏銳的觀察能力,也需要記者們對所報導的東西有切身體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特色的民族精神,這些都可以在報導中予以體現。為了講好故事,我們不能一味地追尋西方的敘事方式,當然自顧自說話的時代也早已過去,未來,中國的國情報導應從實際出發,用中國特色的鄉土風情去感染世界、感染國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無論是在蘭考的調研活動中,還是在未來的新聞報導中,我們都應該踐行焦裕祿精神,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向世界報導中國。(中國傳媒大學2015級國新班 朱方潔)

相關焦點

  • 「亞洲第一人」胡海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雖然她學習成績好,但是她從來都不會為此感到驕傲,因為她深諳學海無涯學無止境的道理,所以即便是到拿到了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得一等獎,她對待學習也是很細緻的。 選擇出國留學深造 1996年,胡海嵐從大學畢業,但是她並沒有選擇就業,而是選擇出國深造,因為她深知,大學畢業並不是她的學習終點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走出教室的地理課堂
    今天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們不僅要從課本上學習到間接經驗,更要注重通過實踐獲取直接經驗! 實習生李智芳:作為一名學生,時隔兩年再次跟隨專業的土壤老師外出實習(回爐重造)真的感覺收穫滿滿。
  • 「明」與「察」,「知」與「覺」區分了「心」與「耳目」的涵義!
    在對「知」與「覺」這一對概念的詮釋中,朱熹的認識理論更得以深入地闡發。在《萬章章句上》「伊尹以割烹要湯」章的「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一句的註解中,朱熹說:「知,謂識其事之所當然。覺,謂悟其理之所以然。」在《語類》中,對於知,朱熹進一步解釋道:「今人知得此事,講解得這個道理,皆知之之事。」
  • 知行合一 以知促行 以行求知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劉少奇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今天,我們學習劉少奇同志,就要大興學習之風,在全黨營造善於學習、勇於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並提出黨員領導幹部要善於把學到的本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 專家提醒:時文浩瀚終覺淺 經典深讀不可缺
    當下一些90後學子,在走近經典時改變了固有的「刻板印象」。  《梅雨之夕》正是25部經典之一。昨天「與25部經典的上海相遇———2017-2018年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的啟動現場,孫顒指著滿滿一柜子厚重的《海上文學百家文庫》說,大賽篇目的絕大多數選自文庫,邀25歲以下青年學子精讀25部文學經典並撰寫書評。這既是提升年輕人藝術感受和鑑賞力的契機,也有助於挖掘文學評論的新生力量。
  • DNF:10.21體驗服拆包,女法師三覺來臨,名字以「知源」為前綴
    10.21體驗服進行一波更新,魔界人三覺重磅出爐,「知源」前綴來了!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有女法師三覺,從拆包上來看,俠客行第2季上線,連阿拉德謀略戰都再次出現。不過,對於魔界人三覺,才是10月底重頭戲,可惜有人歡喜有人憂。
  • 《DNF》知源戰鬥法師三覺怎麼樣 知源戰鬥法師三覺技能預覽
    戰鬥法師的三覺相關技能是什麼樣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DNF知源·戰鬥法師三覺技能動圖展示。 知源·戰鬥法... 《DNF》國服測試服在10月21日更新了女魔法師的三次覺醒,正式服會在月底29號更新上線。戰鬥法師的三覺相關技能是什麼樣的呢?
  • 潘宗光教授親述學佛體會
    6月24日,上海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邀請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在覺群大禪堂作了題為《淨土法門——我的體會》的主題講座。(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共有百餘位觀眾到場聆聽潘教授講述自己的修行體會。 講座中,潘宗光教授從為何選擇淨土法門、如何從科學角度理解淨土法門,佛學上對淨土法門的理解以及個人修習淨土法門的感受與體會四個方面展開論述,與大家分享了身為一名科學家選擇修學佛法的心理歷程。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老人言系列之: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中國有一句俗話說得特別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今天朝運萊傳統文化的易文老師就來跟同學們探討一下老人言的問題。其實中國的古語都非常富有哲理,蘊含著中國人豐富的智慧。在老人的世界裡有著豐富的為人處世哲學,其中「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這一句尤為精妙。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句話:臨近水邊,時間長了,就會懂得水中魚的習性。
  • 嬰兒多大就能睡「整夜覺」?做到這4點,滿百天的寶寶就可以!
    網友「糖糖麻麻」:我家寶寶的快四個月了,混合餵養,晚上也要起來好幾次,因為寶寶都不怎麼願意喝牛奶,餵牛奶就哭。嬰兒多大就能睡整夜覺了?首先,大家得知道關於嬰兒睡「整夜覺」的定義是什麼。很多媽媽認為,整夜覺就是寶寶從晚上八點開始睡覺,到第二天早上7點醒來,中間不哭不鬧、不吃不喝,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嬰兒睡整夜覺的定義是:連續睡眠時間達到8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