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煮青蛙」效應,正發生在我們身上

2021-02-20 蝌蚪五線譜

氣候變得越來越熱,暴風雨越來越猛烈,陸地正在慢慢消失。你注意到最近的惡劣天氣了嗎?

科學家表示,這並不是全部。新研究表明,21世紀的人類擁有了驚人的適應能力:面對前所未有的氣候變化,我們正在試圖使天氣溫度正常化,但卻沒有意識到事情已經變得多麼糟糕。

有一個例子可以完美類比這個現象;既合適又可怕。這就是「溫水煮青蛙」效應,即如果將一隻青蛙放在逐漸加熱的水中,即使它被活生生地煮沸,它也不會注意到周圍環境的緩慢變化,直到無力逃脫。

這項對青蛙的觀測結果不再受到廣泛認同,但作為一種比喻,這是非常恰當的,即人類正在泰然自若地朝著一個未來氣候變化無法逆轉的目的地駛去。

「這是真正的溫水煮青蛙效應,」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氣候科學家Frances C. Moore說道,「人們似乎正在適應這些他們原來要避免的氣候變化。但大家不討論這些現象,並不代表情況就會變好起來。」

在2014年3月和2016年11月期間,Moore及其團隊對20多億條帶有地理定位的推特進行了採樣,收集了公眾所發表的關於天氣的看法,並將其與當地的溫度進行了交叉引用,同時還與1981年至1990年的天氣數據進行了對比。

基本上,他們是在觀察人們對局部天氣的重大變化的反應,以確定人們對他們所認為的正常或不正常的天氣類型的定義。

研究小組發現,如果人們所居住地方的天氣異常,如冬天天氣很暖和,夏天卻很涼爽,那麼他們在推特上發布關於天氣信息的可能性通常會更大。

但這種不足為奇的趨勢也依賴於過去的經驗,就人們這幾年對於天氣的記憶而言——在這種一直慢慢變熱的世界裡,我們確實很少能注意到這種極端天氣(就像那隻命途多舛的青蛙)。

作者在論文中寫道:「最初認為的惡劣天氣,在大約五年的時間內反覆出現後,就會變得習以為常。相對於氣候變化,調整預期的速度很快,因此隨著氣候變化的進展,這種不斷變化的主觀基線對溫度異常的顯著性具有重大意義。」

當然,這個研究只是分析了推特上的人們在公共場合中說了什麼,而不是世界各地的其他人在任何時候對天氣的想法或感受,這是其中一個需要注意的局限性。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項研究反映人們對於「正常」天氣的理解正在發生變化,這可能會使得科學家和政府更難制定相應的氣候變化政策。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

譯者:李彤馨

蝌蚪五線譜

專注做權威、有趣、貼近生活的網際網路科學傳播

相關焦點

  • 溫水煮青蛙的警醒效應適用於家家戶戶
    把青蛙放在鍋裡的水中,蓋上鍋蓋,加溫初期鍋內很安靜,隨著水溫的逐步升高,鍋蓋會被欲逃生的青蛙撞得叮噹響,水溫繼續升高,最終鍋裡安靜了下來。溫水煮青蛙效應,其意義是說居安不思危,最終難逃滅亡的命運。溫水煮青蛙,青娃死就死在鍋蓋上了,青蛙的智商不足以判斷出鍋蓋會阻斷它的逃生之路。從另外一層意義上說,適宜的溫水讓青蛙生存的很舒服,青蛙就沒有了居安思危的警惕性。在溫水煮青蛙致其死亡的過程中,唯有青蛙在入溫水未被蓋上鍋蓋之時才有可能逃生,此時,因為溫水的適宜溫度使其感覺太舒服,因為其貪圖這舒適的享受才最終遭受了死亡的惡運。
  • 溫水煮青蛙到底會發生什麼?老外直接實驗,青蛙:是人幹的事!
    人類一直將青蛙當成是益蟲。在田野裡幫助人類抓持害蟲,但是在我們的身邊卻有人經常說溫水煮青蛙,雖然只是聽過,但是追根到底也是沒有見過。那麼溫水煮青蛙會發生什麼情況?美國老外就做了這個實驗,面對好奇心的,我也想看一看,老外首先準備了一個鍋裡面倒入一定的水,然後將青蛙放到裡面,這隻青蛙在水裡一動不動,非常乖巧,隨之將水溫慢慢提升到達20度。青蛙也沒有反應,隨之又把溫度調高。是青蛙仍舊一動不動,似乎是在說著這溫度直接不夠啊,這種情況怎麼能搓下身上的泥巴。
  • 別傻了,青蛙才不會被溫水煮死
    溫水煮青蛙:也不怎麼真鯰魚效應是「假洋鬼子」,但接下來要講到的「溫水煮青蛙」,則是如假包換的舶來品。〓 CLIMATE CHANGE,氣候變化不過,從生物學意義上來講,溫水煮青蛙是真的嗎?首先,如果真的把青蛙丟進沸水,它們絕對蹦不出來。
  • 溫水煮青蛙,青蛙到底會不會死?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溫水煮青蛙」來源於19世紀末美國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的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而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緩慢加熱(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結果就不一樣了。
  • 「溫水煮青蛙」「鴕鳥心態」不要侮辱青蛙跟鴕鳥的智商!
    人類自從有文字以來,一些謬誤流傳甚廣,不是侮辱了人的智商,是侮辱了青蛙跟鴕鳥的智慧,看動物不跟人類說話,就惡毒攻擊!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人強加給動物的,動物沒有如此蠢!1、溫水煮青蛙流傳甚廣的故事:"溫水煮青蛙"說是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
  • 溫水煮青蛙的生活方式!
    「溫水煮蛙」這個故事並不會使青蛙因為對溫度的敏感度下降使得青蛙被煮死,反之,在溫度達到一定條件下,青蛙會一躍而出。這只不過是所謂的心靈雞湯,莫不要被其所誤導。「溫水煮青蛙」道出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原理,說明的是由於對漸變的適應性和習慣性,失去戒備而招災的道理。
  • 我們什麼時候掉進了「溫水煮青蛙」的鍋裡?
    你是不是會想到,你生活在一個「大鍋」裡,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鍋裡!所有這一切都源自人類對自身智能的充分調動,從而開創了一個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從人類學會製造工具那天起,人類就不斷的推動者改造世界的步伐,這個進程以「加速度」的模式在推進,特別是近幾十年來,我們已經深切的感受到:世界似乎每天都在變!
  • 如果說生活就像溫水煮青蛙,那我們就是那隻青蛙
    抹掉尖角作為年輕人,剛開始步入社會可能激情滿滿,隨著時間向死亡走過去,要麼就是各種各樣的壓力讓我們磨平了稜角,隨之也就麻木不堪,熱血鋒芒早已經煙消雲散;要麼就是我們的過早的選擇安逸而放縱了自己的惰性,我們不想在折騰了。
  • 遠離「溫水煮青蛙」是TM對人生最基本的負責
    什麼是「溫水煮青蛙」說起溫水煮青蛙大家都不陌生,在煮熱的水裡放進一隻青蛙,青蛙受到熱水刺激會很快跳出來,而倖免於難,如果,把青蛙放進正常溫度的水裡,然後慢慢加熱,青蛙不僅不會跳出來,還會隨著溫度上升慢慢的在水裡遊起來
  • 及早發現跳出溫水的訊號,別再做溫水煮青蛙
    【一】溫水中的青蛙為何無法逃生?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後來,他們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慢慢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
  • 溫水煮青蛙,你中招了嗎?
    以前,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我們以為自己的人生有一萬種可能…工作以後,在舒適圈的我們忘記了那一萬種可能,覺得只有工作和失業兩種選擇。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們被溫水煮青蛙了…當下的工作、生活,讓我們失去了鬥志,忘記了自己是否還有夢想。
  • 做人要懂得:和這四個人在一起,是「溫水煮青蛙」,趕緊走吧
    其實,這樣的行為,無疑是一種「互相傷害」,和這樣的人在一起,無疑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行為。只是,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才明白:和這四個人在一起,是「溫水煮青蛙」。我們如果意識到了,就趕緊走吧。02第一種人:爛泥扶不上牆的人。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不求上進。
  • 溫水煮青蛙的時候,青蛙會坐以待斃嗎?一起來看看
    在我們的小學一年級課本裡,有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叫做小小蝌蚪找媽媽,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路程中,然後慢慢的就變成了小青蛙,並且能夠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這個故事就告訴青蛙生長過程的一些科學知識,於是我們就知道了,蝌蚪在長大以後怎麼能夠變成青蛙的,意思是青蛙到了生育的時候,就能夠生產出很多很多的卵,然後把這些卵就產在了水中,好讓它成為蝌蚪,最後能夠孵出蝌蚪的並不是太多,而能夠生存下來的更是很少了
  • 愛情就像溫水煮青蛙,既享受著安逸,也努力著往上「跳」
    愛情的「火候」很難掌握,太熱了,水會沸騰,在這個過程中,開水會濺到身上,留下傷痕。而且開水是不能急著喝的,可是有人偏偏在愛情中很急,因此就燙傷了五臟六腑。太冷了也不行,《東邪西毒》中有一句臺詞:「你知道喝酒與喝水的區別嗎?酒越喝越暖,水越喝越冷。」冷水下肚,全身都涼透了,首先就是心臟。所以,愛情就應該是溫水,就想溫水煮青蛙。
  • 用溫水煮青蛙,青蛙最後會被活生生的熱死嗎?
    我們習慣了聽別人說溫水煮青蛙會把青蛙煮熟的說法,可是這是真的嗎?有沒有人做過實驗?溫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過。大意是這樣的: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同樣是水煮青蛙實驗,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
  • 「溫水煮青蛙」到底能不能成功?外國小夥現場實驗,看完漲知識了
    「溫水煮青蛙」這個故事大家一定都聽過,那麼青蛙真的有那麼蠢,會死在慢慢加熱的溫水裡面嗎?煮蛙效應源自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溫水煮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時,青蛙一碰到熱水會立即奮力一躍從鍋中跳出逃生;而當科研人員又嘗試把這隻青蛙放進裝有冷水的鍋裡,青蛙如常在水中暢遊,然後慢慢將鍋裡的水加溫(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這次結果就不太一樣了,青蛙反而因為水溫舒適而十分享受,直到水燙得無法忍受時,青蛙再想躍出水面卻已無能為力
  • 婚姻,好像溫水煮青蛙
    婚姻,好像溫水煮青蛙,煮的人不以為然,被煮的人竟也慢知慢覺......女人,總是被冠上許多標籤,擔當許多的角色,結了婚的女人更是如此。去掙錢吧,會被人說成不顧家;在家帶孩子,會被人說成在家裡享清福,一事無成。又掙錢又帶孩子,又會被男人說成不把家收拾好。總之,人們對女性的要求真的都好高呀,好像怎麼做都不對一樣。
  • 工作中如何避免被「溫水煮青蛙」?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青蛙放到一鍋熱水中,那青蛙遇到劇烈的變化,就會立即跳出來,反應很快。 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給水加溫,你會發現青蛙剛開始會很舒適地在水裡遊來遊去。鍋裡的水溫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覺,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樂。
  • 貪官痛說「人情往來」像溫水煮青蛙 誰該警醒
    回想我的過程,多麼像溫水煮青蛙啊。我就是水中的那隻青蛙,水溫慢慢升高自己卻渾然不覺,開始時還覺得很舒服,等到水溫高了受不了想跳出來時,四肢已經半熟,無能為力了。筆者感到,李森林所說的「沉溺人情往來,如同溫水煮青蛙」的比喻,還是很貼切的。
  • 溫水其實煮不死青蛙,用偽科學來講道理是不對的
    有些為我們的人生填坑鋪路,而有些則可能讓我們的思維方式走向誤區。不過科學是嚴謹的,所以如果以科學作為出發點,我們就能夠找到一些道理中的錯漏。比如一些我們經常聽到的理論,實際上卻是用偽科學來說明的,這是不對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溫水煮青蛙了。相信這個道理誰都聽過,說的是在進行生物實驗的時候,如果將一隻青蛙扔進沸水裡,青蛙馬上就會跳出來,而如果將其放在涼水裡,而慢慢加熱,青蛙就不會感覺到水溫的上升,在不知不覺中就一命嗚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