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什麼時候掉進了「溫水煮青蛙」的鍋裡?

2021-01-12 小易觀

當你悠閒的逛著超市、面對琳琅滿目的各類食品進行選購的時候;

當你坐在辦公室享受著空調帶給你的「舒適溫度」的時候;

當你坐著舒適的轎車行馳在高速公路上的時候;

... ...

你是不是會想到,你生活在一個「大鍋」裡,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鍋裡!

所有這一切都源自人類對自身智能的充分調動,從而開創了一個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從人類學會製造工具那天起,人類就不斷的推動者改造世界的步伐,這個進程以「加速度」的模式在推進,特別是近幾十年來,我們已經深切的感受到:世界似乎每天都在變!

忽然有一天,一個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東西改變了這一切!

它迫使人們不得不待在家裡,什麼都不做,慢慢體會著從悠閒到鬱悶,再到煩躁,甚至是恐懼。

歷史的車輪似乎被踩了剎車,慢慢的停了下來... ...。

這讓我們想到了:物極必反!

不管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也不管人類造出了多少「新」東西,它終究還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對大自然來說,既沒有多、也沒有少!

因為,人類的所有活動都是圍繞著「人體感官系統」在進行,或者說只是延伸了「人體感官」的功能而已!

腿的功能延伸:汽車、火車、飛機等;

手的功能延伸:各種起重、加工等機械設備等;

聽的功能延伸:耳機、擴音機、電話、音響等;

視的功能延伸:望遠鏡、顯微鏡、電影、電視、手機等,就更多了。

但唯獨對人體處於低等層級的嗅覺、味覺、觸覺沒有多少延伸。

這又讓我們想到了一個規律性的結論:越低級的東西,越具有穩定性、奠基性和決定性;越高級的東西越不穩定、越容易滅失。

從自然的角度來看,人的生存依存度是隨著人體感官層級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越來越低,舉例來說:人體對觸覺的生存依存度最高,對視覺依存度則最低,試想如果一個失去了觸覺的人是不能生存的,但一個完全失明的人(盲人)則是可以生存的。

但是,人作為一個社會人,則更多的將依賴更高層級的感官能力而生存,將以上自然生存的的依存順序顛倒過來,這就是現實!

結果是什麼呢?

將人體較高層級感官能力的過度調動,嚴重損害了這些感官的自然能力,所以,現代人近視眼、聽力障礙者會越來越多;由於對低層級感官能力的漠視和扭曲,使這些感官的自然能力在退化。

比如:人們的觸覺不再像古人那樣敏感,皮膚的觸覺能力下降似乎還不可怕,可怕的是體內器官的觸覺能力也在下降,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的慢性病越來越多,而且病發初期人體卻沒有任何感覺的主要原因!

我們已經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慢慢的跳進了「溫水煮青蛙」的鍋裡!而很多人還在狂歡!

大自然不會漠然視之,所有的自然發展軌跡都是一個圓,而不是一條直線,當你走到一個「高點」的時候,後邊的路就是在「回歸」。

所以,不要漠視自然界發出的信號,不要以為「高速度」就是好的;早熟和「神童」都不可取;遵循自然、擁抱自然才是正確的選擇。【原創:佰草軒】

相關焦點

  • 溫水煮青蛙的時候,青蛙會坐以待斃嗎?一起來看看
    在我們的小學一年級課本裡,有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叫做小小蝌蚪找媽媽,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路程中,然後慢慢的就變成了小青蛙,並且能夠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這個故事就告訴青蛙生長過程的一些科學知識,於是我們就知道了,蝌蚪在長大以後怎麼能夠變成青蛙的,意思是青蛙到了生育的時候,就能夠生產出很多很多的卵,然後把這些卵就產在了水中,好讓它成為蝌蚪,最後能夠孵出蝌蚪的並不是太多,而能夠生存下來的更是很少了
  • 溫水煮青蛙的警醒效應適用於家家戶戶
    把青蛙放在鍋裡的水中,蓋上鍋蓋,加溫初期鍋內很安靜,隨著水溫的逐步升高,鍋蓋會被欲逃生的青蛙撞得叮噹響,水溫繼續升高,最終鍋裡安靜了下來。溫水煮青蛙效應,其意義是說居安不思危,最終難逃滅亡的命運。溫水煮青蛙,青娃死就死在鍋蓋上了,青蛙的智商不足以判斷出鍋蓋會阻斷它的逃生之路。從另外一層意義上說,適宜的溫水讓青蛙生存的很舒服,青蛙就沒有了居安思危的警惕性。在溫水煮青蛙致其死亡的過程中,唯有青蛙在入溫水未被蓋上鍋蓋之時才有可能逃生,此時,因為溫水的適宜溫度使其感覺太舒服,因為其貪圖這舒適的享受才最終遭受了死亡的惡運。
  • 溫水煮青蛙,你中招了嗎?
    以前,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我們以為自己的人生有一萬種可能…工作以後,在舒適圈的我們忘記了那一萬種可能,覺得只有工作和失業兩種選擇。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們被溫水煮青蛙了…當下的工作、生活,讓我們失去了鬥志,忘記了自己是否還有夢想。
  • 溫水煮青蛙到底會發生什麼?老外直接實驗,青蛙:是人幹的事!
    人類一直將青蛙當成是益蟲。在田野裡幫助人類抓持害蟲,但是在我們的身邊卻有人經常說溫水煮青蛙,雖然只是聽過,但是追根到底也是沒有見過。那麼溫水煮青蛙會發生什麼情況?美國老外就做了這個實驗,面對好奇心的,我也想看一看,老外首先準備了一個鍋裡面倒入一定的水,然後將青蛙放到裡面,這隻青蛙在水裡一動不動,非常乖巧,隨之將水溫慢慢提升到達20度。青蛙也沒有反應,隨之又把溫度調高。是青蛙仍舊一動不動,似乎是在說著這溫度直接不夠啊,這種情況怎麼能搓下身上的泥巴。
  • 工作中如何避免被「溫水煮青蛙」?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青蛙放到一鍋熱水中,那青蛙遇到劇烈的變化,就會立即跳出來,反應很快。 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給水加溫,你會發現青蛙剛開始會很舒適地在水裡遊來遊去。鍋裡的水溫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覺,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樂。
  • 「溫水煮青蛙」到底能不能成功?外國小夥現場實驗,看完漲知識了
    「溫水煮青蛙」這個故事大家一定都聽過,那麼青蛙真的有那麼蠢,會死在慢慢加熱的溫水裡面嗎?煮蛙效應源自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溫水煮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時,青蛙一碰到熱水會立即奮力一躍從鍋中跳出逃生;而當科研人員又嘗試把這隻青蛙放進裝有冷水的鍋裡,青蛙如常在水中暢遊,然後慢慢將鍋裡的水加溫(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這次結果就不太一樣了,青蛙反而因為水溫舒適而十分享受,直到水燙得無法忍受時,青蛙再想躍出水面卻已無能為力
  • 溫水煮青蛙,青蛙到底會不會死?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溫水煮青蛙」來源於19世紀末美國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的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而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緩慢加熱(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結果就不一樣了。
  • 「溫水煮青蛙」效應,正發生在我們身上
    有一個例子可以完美類比這個現象;既合適又可怕。這就是「溫水煮青蛙」效應,即如果將一隻青蛙放在逐漸加熱的水中,即使它被活生生地煮沸,它也不會注意到周圍環境的緩慢變化,直到無力逃脫。這項對青蛙的觀測結果不再受到廣泛認同,但作為一種比喻,這是非常恰當的,即人類正在泰然自若地朝著一個未來氣候變化無法逆轉的目的地駛去。「這是真正的溫水煮青蛙效應,」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氣候科學家Frances C.
  • 如果說生活就像溫水煮青蛙,那我們就是那隻青蛙
    不一樣的色彩水到渠成而安逸92年出生的小鵬畢業於一所普通一本院校,在學校時候總成績甚至單科考試幾乎都是專業第一五味的生活畢業的時候沒有小鵬那麼幸運,只能走社會招聘,一步步摸爬滾打,最後回老家開農場養豬了。
  • 遠離「溫水煮青蛙」是TM對人生最基本的負責
    什麼是「溫水煮青蛙」說起溫水煮青蛙大家都不陌生,在煮熱的水裡放進一隻青蛙,青蛙受到熱水刺激會很快跳出來,而倖免於難,如果,把青蛙放進正常溫度的水裡,然後慢慢加熱,青蛙不僅不會跳出來,還會隨著溫度上升慢慢的在水裡遊起來
  • 溫水煮青蛙的生活方式!
    「溫水煮蛙」這個故事並不會使青蛙因為對溫度的敏感度下降使得青蛙被煮死,反之,在溫度達到一定條件下,青蛙會一躍而出。這只不過是所謂的心靈雞湯,莫不要被其所誤導。「溫水煮青蛙」道出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原理,說明的是由於對漸變的適應性和習慣性,失去戒備而招災的道理。
  • 別傻了,青蛙才不會被溫水煮死
    剛求職的時候,你肯定聽過這樣的說法:不要當團隊裡懶惰的「沙丁魚」,要當敢闖敢拼的「鯰魚」;如果選擇了安穩的工作,就會有善意的警告:小心成為溫水裡的「青蛙」。溫水煮青蛙:也不怎麼真鯰魚效應是「假洋鬼子」,但接下來要講到的「溫水煮青蛙」,則是如假包換的舶來品。
  • 婚姻,好像溫水煮青蛙
    婚姻,好像溫水煮青蛙,煮的人不以為然,被煮的人竟也慢知慢覺......女人,總是被冠上許多標籤,擔當許多的角色,結了婚的女人更是如此。去掙錢吧,會被人說成不顧家;在家帶孩子,會被人說成在家裡享清福,一事無成。又掙錢又帶孩子,又會被男人說成不把家收拾好。總之,人們對女性的要求真的都好高呀,好像怎麼做都不對一樣。
  • 「溫水煮青蛙」「鴕鳥心態」不要侮辱青蛙跟鴕鳥的智商!
    人類自從有文字以來,一些謬誤流傳甚廣,不是侮辱了人的智商,是侮辱了青蛙跟鴕鳥的智慧,看動物不跟人類說話,就惡毒攻擊!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人強加給動物的,動物沒有如此蠢!1、溫水煮青蛙流傳甚廣的故事:"溫水煮青蛙"說是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
  • 生活中的溫水煮青蛙,你能理解多少?
    一隻青蛙不小心跳入溫水中,它感到特別舒服。另一隻青蛙說,哇,你好幸運啊,我剛才在開心地跳躍的時候,不小心跌入了沸水中,要不是我機靈敏捷,差點兒就被燙死了。溫水裡的青蛙不以為意,悠哉遊哉地說道,沒你想像的那麼可怕,我給你說,這水的溫度剛剛好。
  • 愛情就像溫水煮青蛙,既享受著安逸,也努力著往上「跳」
    所以,愛情就應該是溫水,就想溫水煮青蛙。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其寓意簡單來說,就是不能太安逸的環境了,要有著危機感,不然等到危機到來時,就已經來不及了。可是,愛情就應該是溫水煮青蛙。愛情,就是安逸「一日兩人三餐四季」,這樣的生活應該是很多人想要的,愛情本就是一種平淡,一種安逸。
  • 用溫水煮青蛙,青蛙最後會被活生生的熱死嗎?
    我們習慣了聽別人說溫水煮青蛙會把青蛙煮熟的說法,可是這是真的嗎?有沒有人做過實驗?溫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過。大意是這樣的: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同樣是水煮青蛙實驗,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
  • 及早發現跳出溫水的訊號,別再做溫水煮青蛙
    【一】溫水中的青蛙為何無法逃生?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後來,他們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慢慢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
  • 一位女教師做完溫水煮青蛙實驗,青蛙和女教師的結果均出乎意料
    對於耳熟能詳的「流行」知識,我們大多數人都缺少質疑的勇氣和驗證的精神,有時因社會風氣,有時因個人智慧。「溫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過。大意是這樣的: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同樣是水煮青蛙實驗,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
  • 職場兩忌諱,溫水煮青蛙,看似很努力,很現實!
    為了能幫助到更多初入職場的新人,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職場的兩個忌諱,一個是溫水煮青蛙,一個是看似很努力。這兩種都很現實,對職場生涯有很大的影響。下面就來具體說一下。溫水煮青蛙。這句話的意思想必大家都已經明白,把青蛙放在水裡慢慢加熱最終青蛙會死去,如果在熱水裡青蛙就會直接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