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豹是現存體型第三大的貓科動物,僅此於獅虎,而且美洲豹在南美洲是食物鏈最頂端的食肉動物,它的獵物大都以大型的動物為主。許多人說:美洲豹的獵物體型比老虎捕獵獵物的體型都要大。那麼,這是真的嗎?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老虎的獵物
現存的老虎一共有6個不同的亞種,它們均分布於亞洲,其中僅中國境內就有4種(印支虎和孟加拉虎都是少量存在)。老虎是典型的山林動物,它們大都分布在山林深處,生性謹慎。在6種老虎中,只有華南虎野外滅絕,生活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其他的老虎都在野外有存在。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下5種老虎的主要獵物以及獵物的體型。
東北虎:野鹿(體長平均1.2米,體重平均50公斤左右)、野豬(體長平均1.8米左右,體重平均在140公斤左右)
孟加拉虎:白肢野牛(平均體長在3米左右,平均體重在800公斤左右)、白斑鹿(平均體長在1.2米左右,體重平均在40公斤左右)
印支虎:野豬(體長平均1.8米左右,體重平均在140公斤左右)、水鹿(體長平均在1.4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20公斤左右)
馬來虎:馬來虎的獵物與印支虎高度相似
蘇門答臘虎:野豬(數據同上)、水鹿(數據同上)、鱷魚(蘇門答臘虎捕獵的鱷魚為亞成年的河口鱷,平均體長在2.5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00公斤左右)
小結:老虎的主要獵物以鹿、野豬、野牛為主,這三種動物均為大型的動物,其中白肢野牛的體型比非洲水牛的體型都要大。
美洲豹的主要獵物
美洲豹是中、南美洲獨有的貓科動物,而且它僅分布於熱帶雨林之中。根據分布區域的不同,美洲豹一共有8個不同的亞種,雖然美洲豹的亞種很多,但是它們在習性和體型上都沒有太大的差距。
由於生活在熱帶雨林中,而雨林中水域較多,所以美洲豹的主要獵物都來自於水域附近,比如凱門鱷、巨骨舌魚、淡水龜、水豚,野豬等等。
與蘇門答臘虎捕獵的鱷魚不同,凱門鱷是一種小型鱷魚,成年凱門鱷僅有平均1.5米的體長,從整個美洲豹的獵物來看,也只有體長平均在3米左右的巨骨舌魚和野豬能與老虎獵物的體型相提並論了。
總結
通過上面我們列舉的數據看,美洲豹的獵物並不比老虎的獵物體型更大。相反,美洲豹的獵物相比老虎的獵物還要小一些。這個原因很簡單,美洲豹習慣在水域附近活動,而內陸淡水很少有龐大的動物,而且美洲豹更喜歡「爆頭」,所以與之體型接近的獵物更容易被捕殺。
所以,任何一種食肉動物捕獵的獵物是由其生存空間內的動物決定的,也是長期進化和適應環境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