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在我不由天,我是我自己的神
作者:覺者看世界
不要在意別人在背後怎麼看你說你, 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你的心。 心如果亂了,一切就都亂了。
為什麼人類的醫療條件越來越發達,卻依然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癌症去世?
按常理來說,我們對健康的意識越來越強烈,醫療條件越來越好,養生方式數不勝數,各種高科技,什麼量子治療,人工智慧,核磁共振之類的等等,疾病應該越來越好對付才對,但為什麼病越來越多?病人越來越多?
很多人,要錢有錢,要背景有背景,完全可以吃世界上最貴的藥,請世界上最好的醫生,住世界上最貴的病床,但是為什麼依然治不好自己的病呢?
是否真的有這樣一個人,就可以改變許多被沉痾惡疾折磨的痛苦病人們的生命呢?我覺得還是有些難度。
拯救許多病人的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到治癒了許許多多從前治癒不了的疾病的程度,為很多患者帶來了生命的希望,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病症是無法治癒的,對此我們必須要認清這樣嚴酷的事實。
然而,大部分的惡疾都能夠找到致病原因,我們發現這些規律,預先避免病症的發生,那麼健康的生活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等到發了病症,出了惡疾,求醫問藥而不得其法,這時才知健康的可貴,才知生命的無價,似乎這深刻感觸來得遲了一些。
有時想想我們真的很可悲,我們熬著最深的夜,扛著最大的壓力,面對著最複雜的環境,但不知道哪一天大病的厄運就降臨了,而且讓我們束手無策!
不幸的事沒有降臨到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都是看客,看著漠不相關的人上演著人生悲喜劇,對於毫不相干的我們,也只能如此。
然而,確實有一些人會勇敢的站出來,他們先是為自己而戰,覺悟了之後,他們會為了不幸的人們的命運而戰,我們稱其為英雄。
我們上知天文下至地理,可以抵達太空和月球,卻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手無寸鐵,只能坐以待斃。現代文明難道是一種變相的枷鎖?
其實,現在的病已經不再單純只是我們的身體運轉出了問題,而是心理狀態/社會運轉等其它方面共同導致的結果,已經是深層次的問題。
現代醫學已經擺脫了傳統中醫學經驗主義的誤區,但我們不能否認中醫學內在理論體系及其獨特的醫療效果,我們需要的是尊重客觀事實。
無論客觀事實有多麼痛苦,多麼令人難以接受;我們必須要相信眼前所發生的,這不會以我們的主觀意願所轉移,而且無論我們如何不相信,我們如何發洩內心深處的悲痛,事實也不會改變,不理智的行為只能使情況變得越來越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想要取得進步,就要有所犧牲,這就是科學。我們不能只要求享受醫療科學帶來的好處,卻不願承擔隨之而來的風險。這就是殘酷的現實,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接受。
加大對醫學教育的投入力度,營造尊重醫生、尊重科學的良好氛圍,讓我們更多的學生投入到醫生行業中,培養一批德才兼備、品學兼優、技研兼長的醫學人才,同時嚴格醫療衛生管理體系,嚴格醫生行業獎懲機制。
對於普通人而言,我們要大力推廣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大家的生活環境,強調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醫療理念,消大病於無形,防惡疾於未然。
生如水流,驚濤拍岸,方顯壯美本色。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生命而戰鬥,而不是沉溺於所謂的安逸生活裡,消磨鬥志。我命在我不由天,因為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當下的社會緊張忙碌,壓力很大,無暇顧及自己的情志與健康。往往當一個人功成名就之時,他的神智也耗散了,健康也就失去了。那麼,如何滋養自己的神智呢?如何讓自己達到養生的最高境界呢?這就需要讓人們認識一下,我們最古老的傳統文化--道。
道。是宇宙的根本。而道家養生,最關鍵的就是天人合一。如何做到天人合一?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既規律,規律又有大小之分。一定時空下的規律不是永恆不變的。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崇尚:天人合一,意思就是說:大到宇宙天體運行,小到人體五臟六腑,其運行邏輯上都是一樣的,這也是我們所說的「道」。
「天人合一」明確提出的時代比較晚,但天人關係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命題。然而在天人合一學說中,最重要的並非天人感應思想,而是天人合德思想。
古人認為:太陽、月亮、28星宿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規律,以及他們同地球、晝夜、節令變化和災情間的關係,直接於人的生長有關。「人稟天地之氣以為生,故人身似一小天地,陰陽五行,四時八節,一身之中皆能運用」。
人的最高層次的安靜就是把自己融合進萬物運轉的時空循環當中。人體有365個穴位, 一年剛好365天;人體有12條經絡, 一年剛好12個月。 脊椎有24節, 一年剛好24個節氣,人與大自然完全吻合! 人本天地之氣而生,故而人體必須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規律。
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人體於宇宙同構。天場分為陰陽,人體亦分陰陽,體內為陰,體表為陽。天地有五行,人體亦有五官、五臟。
天分成十天幹,表示一年地球繞太陽轉一圈,人亦對應有十指。地分為十二地支,一年月亮繞地球十二圈,人亦對應有十二經脈。人的整個經絡系統隨著時間的先後、年、月、日、時辰,周期性地氣血流注,盛衰開閉,人應時辰,人應月令,人應歲運。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指宇宙中的這個大規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寒來暑往……養生能懂得順其自然,也就是真正開始接近了天地萬物。才能夠做到天人合一。
這一切都暗示著我們,人類的出現決不是偶然的,它凝聚著整個宇宙的生命,人體完全是與宇宙相合的,人體之氣與宇宙之氣是可以交流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相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氣在宇宙天地間迴蕩,氣在人體經絡中貫通運行,人體之中的任何活動要吻合於自然,要取得與天地自然的合諧相處。
因此,要避免在不利於人類健康生存的氣場下生活,風水學優選人類良好的居住環境氣場,使山環水抱藏風聚氣,蘊藏著天地間生氣的美景佳穴,為人類的生長、繁衍、興旺、發達、健康長壽而服務。
使天體宇宙氣場,地理環境氣場,人體生命氣場有機的合諧相處,達到天地人合一、萬物一體。
對於很多悟道、修行的人來說,打坐、苦思、冥想的本質,其實是調整人體的運作狀態,使身體的運作秩序將同外界的宇宙天體一致,你就變成了宇宙天體在世上的一個投影,然後做到了忘我、無我。
現在的大眾養生,還只是停留在健康的基礎上:認為吃的健康一點,運動合理一點,就能夠健康一點。生活質量也就隨之提高一點。但還沒有人提出活的長久一點,活的自在一點的觀念。而道家的很多東西,都揭示了長壽的秘密。
比如《黃帝內經》研究的是人體的運作原理,然後利用的卻是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剋原理。實際上,太陽系裡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運轉,和人體內五臟六腑的協作,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再比如古代人所說的人體內的小周天,其實代表月球圍繞地球運轉的這一系統;人的脊椎有24節,隨著身體的循環,每一個骨節都會發生相應的感應。而根據對這些微妙變化,古人體會到了一個周期應有的變化節點,於是把中國農曆的一年分為了24個節氣。
所以,人身上每一點都在宇宙之中有著其對應點。通過反觀與內視,所有的星系都會在人體之中找到對應的位置,比如五臟之中的28星宿,比如命門之中的銀河系。靜心的本質就是不斷提高自己與自然的共融能力,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這個世界,大到宇宙天體運行,小到身體五臟的循環,其本質都是一樣的。人與外界天地自然、萬事萬物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
人要認識自己,想順應自然,我們首先要認識自然。認識日月星辰的運動、變化規律,認識山川河流的運動規律,通過認識世界認識自己,進而又更全面、更完善的認識自然。人與自然息息相通、息息相關。
其實自然就再我們的周圍。方方面面。我們看動物世界,冬天了,有的動物會冬眠,有的會換上厚厚的皮毛過冬。春天地時候,大地回暖,動物開始覓食。夏季是所有生靈最活躍的季節。秋季是忙碌儲存食物的時候。動物比人更懂得順應自然的生活。它們是天生的養生家。
科學研究表明,它們的實際壽命往往比它們的「天年」要長久。所以,我們應該像動物學習。古人其實也是一直在和動物學習養生的。比如《五禽戲》《八錦緞》以及一些武術,都是模仿動物的基礎上創立的。
人體產生的能量不僅和運行軌跡有關,還和我們的內心深切相關,它還會反作用於我們身體,影響我們身體的運轉。
人的念頭,實際上就是來自外界的信息,信息來,信息去,來了又去,舊的去了,新的又來,人體的粒子細胞不斷地吐故納新,新陳代謝。
順從大自然的規律就是合。「天」是大自然,「道」是規律。
地球上的一切能量,從本質上來說都都來自太陽,每天太陽升起,萬事萬物開始甦醒,這時人體內有一股能量向上升起,這時什麼樣的能量呢?
比如,一杯熱水放在那裡,就會有熱氣蒸騰向上冒,這就是一股能量,我們所說的人的能量,就是人體內這種無形的熱能。
太陽上升,人間的溫度升高,熱能釋放,人感應到了,體內熱能也跟著釋放,於是我們就甦醒了。
人體的運行規律,越符合自然的運行規律,人就越健康。
而現在的人們,整日想的是名利,整日做的是競爭,家庭、社會、等等諸多的繁雜瑣事,影響著人們的心神。神不能聚,健康也就付諸東流了。其實順應自然的養生很簡單。
你每日看到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就起床。你每天看到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就休息。不要再出去工作、喝酒。應酬少一點兒,健康也就多一點兒,生命也會長久一點兒。
一滴水怎麼樣才能永存?當然是把它放進大海裡!人體也是這樣,所謂「永生」就是讓自己徹底融合進萬物運轉的時空循環當中。
簡單的說,就是「跟著太陽走」。因為萬物都是順乎太陽的。太陽是熱的,發光的,明亮的,溫暖的,運動的。就好比中醫裡講的人體的陽氣。太陽就是萬物的陽氣。
只有我們順從太陽的時間,人體的陽氣才能充盈。人體的陽氣充盈了。也就自然健康長壽了。
道家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就是教我們用極度安靜的體驗事物循環往復的規律,從而得道。
道家的修煉,不也是要做到純陽嗎?對於普通人,不要求純陽,只要陽氣充盈,盡享天年就是沒有問題的。而如何讓自身的陽氣充盈,則來源於大宇宙中的這個大火球--太陽。
所謂得道,就是掌握世間萬物運行的規律,並且完全順應規律做事。一個凡人知道自己的路,不斷地貫徹下去,也可以稱為得道(當然不是小說裡的 坐地升天 )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好運,也沒有永遠的黴運。所有的好事後面都跟著壞事,所有的壞事後面都跟著好事,當你得意的時候,一定要想背後的隱憂,當你失意的時候,一定要尋思這背後潛伏的機會!
因此,那些看透了世間規律的人,身體往往更健康,因為他們精通世界萬物的運轉邏輯,所以順勢而為。
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的過程。萬事萬物都有規律,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每個階段都各有重點。
該養精蓄銳時,別著急出人頭地,該持續努力時,也別企圖一鳴驚人。請相信,通往成功最快的路,不是找尋捷徑,而是腳踏實地。
在潛龍勿用的階段,就應該埋頭苦幹;該你養精蓄銳時,也別著急出人頭地;如果經歷突發的苦難,說明前面有一個更大的收穫。人要是到了這種意識,到了這種境界,很難做到內心不淡定。
懂得大道的人,往往並不是那些有很多書本知識的人,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往往真正悟到真正的大道。
人一旦違背了大道和生命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順則昌,逆則亡。你每日早睡早起,就是順。你每日夜裡不睡,早晨不起,就是逆。
天人合一,最根本的就是在時間和規律上,做到與自然完美的結合。這其實做起來並不難。請晚上少一點兒應酬,多一點兒休息。少一點興奮,多一點安靜。這樣,慢慢的,心神就會安寧,身體自然與天地同步。真正的養生也就開始了。
我們應該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道家養生的觀念。做到防微杜漸。做到「壯則知養,老則久長。」
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閉目養神」,意思就是說:當你做到足夠安靜,你閉上眼的那一刻神就來了。這才是這個詞的深刻內涵!
千萬不要外求神,神就在你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之間,它是你內心深處的呼喚,求神不如求己,當你能夠真正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當你能做到恬淡虛無,你身上的負能量自然消退,你的神就來了!
安靜的坐在那裡,體會你的呼吸,一呼一吸就是世間最簡單的輪迴,你就在反覆經歷每一個輪迴!
在這輪迴之間,你要體會人和天地之間能量的交換:吸氣,是吸收天地的精華和能量。呼氣,是排除你的雜念和負能量,是一種釋放。這就像老子所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當控制進入一定境界時,練習冥想和靜坐。用凝視萬物法以旁觀者的姿態審視生活,這樣的生活裡可以有自己的身影。你會發現,那一刻理智和冷靜會使你無比聰慧。
「靜」的本質就是不斷提高自己與自然的共融能力,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再比如佛家的禪修,禪定讓自己的大腦和全部身心細胞處於高度安靜的狀態,這個時候你的大腦就像超導體一樣。
你的心就是整個世界,當你充滿著歡喜心、慈悲心、包容心的時候,時空的正能量會源源不斷流入你的身體;當你正發善心、善願的時候,瞬間就會得到無限的能量。
人一旦到了這個境界,自然的就能產生到敬天愛人、愛護眾生的仁慈。
靜心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打開我們先天本有的智慧和能力。
這個人人具有的先天智慧和能力,中國人稱為「道」,瑜伽稱為「梵」,儒家稱為「仁」,佛家稱為「佛性」。
一旦打開這個智慧之門,人就會有一種創造力,可以從無到有,就會有一種兼容,能和萬事萬物和諧與共。
道家說「我命在我不由天」。相信人的生死命運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強調了個人主動不懈地修養以臻長壽,而否定聽天由命的消極思想。這種生死觀看似「反乎自然」,實質上是最高層次的「順應自然」,這也是道家養生的重要思想基礎。
而且你會把世界看的驟然清晰,就好像玩遊戲一樣,有一天你忽然發現自己根本不是遊戲裡面的主角,而是玩遊戲的那個人。
沉澱自己,多思考,多學習,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可以做不到,但內心永遠不要放棄。放開眼界,能跳多高就跳多高,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不信命,信自己。就算說我五更死,我也要「添油續命」。通過自身主觀的努力和修行,達到「健康長壽,盡享天年」的目的。
命運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方向的機會,選擇的方向是否適合自己,關鍵是要看對自己的認識是否準確。
認識自己先要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這關係到自己做出正確選擇和確立自信心。但認識自己最難的是還在於要認識到自己的短處,大多數人都習慣於自以為是,不願意否定自己,看不到自己存在的缺點和不足。
所以,古人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貴」字,道盡了自知之不易。
都是凡人,不必苛責自己。時刻提醒自己,做個安靜而無畏,溫暖而大氣的人。
大氣,是總能高屋建瓴地去看待問題,讓人感覺厚重,像一本好書,讓人盪氣迴腸,不輕不浮,無論從何種角度去看,都不會感覺索然無味,一旦讀起來讓人愛不釋手,受益非淺。
大氣,是一種忍讓。不輕易拿自己的涵養挑戰別人的淺薄。
大氣,是談吐大方得體,處世自然和諧,生活態度平和,不急噪,不懈怠,不該出手的時候呆若木雞,該出手時讓人瞠目結舌。
大氣,就是你自己,把自己養好,養好你的大氣!
越努力,越改變,越付出,越成長,越自信,越超然,越灑脫!
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