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處於太陽系適居地帶的內邊緣處,直徑比地球略小,但是表面環境及其惡劣,不適合人類居住。
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地球和金星的環境是很相似的,但是在地球上出現了藍藻等等早期生物,改善了地球的大氣環境,把大氣含碳量控制在一定水平內;而金星的情況完全相反,二氧化碳的含量徹底失控,目前二氧化碳含量高達96%,引發了全球性的溫室效應。
太陽光輻射到金星表面後,熱量被存儲在了大氣當中,目前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460℃,這足以融化金屬鉛,壓強高達90個大氣壓,而且滿天下著強酸雨。前蘇聯的幾次探測器在金星表面著陸,均運行不久就完全毀壞了。
對生命最重要的化學元素是水,在金星表面的條件下,水已經成超臨界狀態,化學性質變得非常活波,根本不可能為生命提供幫助。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而且屬於內行星,但是金星表面的環境,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也有科學家提出一個設想,利用充氣的氣球放置到金星大氣中,由於金星的大氣非常稠密,所以氣球會懸浮在金星大氣層中的一定高度內。在氣球中,我們可以放置探測器,甚至太空人也可以在其中做科學研究。
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根本無法改善一顆行星的大氣環境,但是像火星這樣的地外行星,人類有能力建造火星基地,在小範圍內建立人類居住區,逐漸實現星際移民,美國在本世紀內也有這樣的火星計劃。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