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藍色的海洋館裡,一位父親背著龜殼扮作海龜,陪患有自閉症的兒子遊泳,這是電影《海洋天堂》的最後一幕。而《海洋天堂》的原型就是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創始人自己的經歷。
現實生活中,在北京朝陽區安靜的一隅,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以下簡稱「星星雨」)的一名老師像《海洋天堂》裡的父親一樣,正在耐心地教兩個自閉症青少年做自我介紹。
自閉症孩子,又稱「星星的孩子」,他們被認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融入社會。自閉症是一種持續終身的障礙,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自閉症病因尚未明了,無法治癒,只能通過終身的康復訓練以改善。
今天(11月22日)21點10分,在由四川衛視、四川熊貓夢工場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承制,邦德咖啡特約贊助的國內首檔青春勵志紀實觀察類節目《向上吧!青春》第二期節目下集中,演員黃小蕾和中國社科院冷凇教授、表演藝術家牛群和國內編劇宋方金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飛行嘉賓馮家妹,將帶領我們走進星星雨,近距離感受三位教師是如何與自閉症家庭一起,守護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
另外,三位青春主人公之一的星星雨教師李帥以及星星雨執行主任孫忠凱也將來到節目現場,用親身經歷與體驗為大家講述他們的教學日常與心得體會。
在上大學時,李帥曾聽過一些在星星雨做志願者的同學分享自閉症孩子的故事,這引起了他的興趣,畢業之後他選擇來到星星雨做一名教師,並在這個崗位上堅持了11年。
如今,32歲的李帥工作的一部分是和大齡孤獨症人士一起工作,他的工作包括對大齡孤獨症人士的就業支持、生活自理,以及家長和教師培訓等等。在教授孤獨症孩子的過程中,因為每個自閉症孩子都是特別的,所以要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實行個別化教育。雖然李帥看著十分地樂觀,但是其實在工作過程中,他也遇到過不少挫折。
大部分自閉症孩子,從外表上看和普通人無異,但有的孩子如果沒有得到科學正確的支援,可能會有一些行為問題——自傷或者他傷。剛開始工作李帥被打、被撓的時候,心裡會覺得難過,但後來李帥知道他們是無心的,他們只是不會用正確的方式去表達自己。李帥還感概到:「幹我們這一行,第一個是有愛心,第二個是耐心,第三個是堅持!」
27歲的孤獨症培訓師張贇工作中接觸的是3—6歲學齡前自閉症兒童,但她的工作主要是做家長培訓,家長培訓也是星星雨的特色之一。「特殊教育其實最難的就是孩子要長時間有人在身邊支援他,所以我們教家長怎麼樣科學的去支援孩子。」星星雨執行主任孫忠凱進一步解釋。通過社會與家庭的雙重關愛與科學的支援,能夠給予「星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保護。
每個人都是世間彌足珍貴的滄海一粟,每個不同的生命,都值得被珍惜、被尊重。
2014年,中國首個全面介紹兒童自閉症現狀的行業報告——《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中指出,我國自閉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患者可能超1000萬,其中0~14歲兒童患兒數量可能超過200萬。
雖然自閉症人士存在一些障礙,但是經過康復訓練,他們依舊能夠順利進入到工作當中,而且自閉症人士的病症在高科技領域卻是難能可貴的閃光點:高度專注於某個單一的任務,喜歡重複,對細節的強烈關注,不可思議的模式識別能力,以及對解決謎題的執著。有的自閉症人士甚至能在潛艇、IT(信息工程)等尖端、科學的前沿上有所造詣。
節目中的第三位青春主人公李佳洋就是一名自閉症青年,他憑藉自己的努力,上了一所民辦大學,並很好地適應大學生活。現在的他在一所自閉症託兒所做助教老師,用愛心繼續回報社會、溫暖他人。
李佳洋的成長過程也是充滿挫折的。初中時,同學會捉弄、嘲笑他,給他造成了心理陰影,以至於高一時,他心理上承受不了而休學,只能在家中自學。但是到了大學,同學們卻都很照顧他,他才能順利完成學業並且找到工作,這也側面映照著社會環境的改變。
當前,國家也加大了對障礙人士的扶持力度和支持力度,給予經濟上的補助以及就業等多方面的支持。星星雨也特別為自閉症家庭發起「我助星兒一堂課」月捐計劃,希望發動社會力量幫助自閉症家庭獲得系統的專業支持。
牛群老師在節目中說的:「你們主動為國家分憂,為社會承擔,為家庭解困,為孩子的未來著想,你們還認為我幫孩子,同時是孩子在幫我,這是境界,實際上這是一份非常神聖、非常溫暖、非常偉大的愛心工程。我覺得就像那個歌《愛的奉獻》那歌詞一樣,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就變成美好的人間,向愛的使者,愛神們致敬!」
今天(11月22日)21點10分,讓我們相約四川衛視《向上吧!青春》,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感謝獨家短視頻合作平臺快手,更多精彩短視頻請關注節目官方快手號《向上吧!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