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珊:南華大學十佳優秀畢業生
南華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生
畢業去向:保研復旦大學放射生物研究所
如果天才是1%的機遇加99%的汗水。那麼99%的孜孜不輟,只是為迎接1%的成功機遇。
獲獎經歷
2015-2016
南華大學「三好學生」南華大學二等獎學金2016-2017南華大學「三好學生」南華大學「優秀共青團幹」南華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先進個人電氣工程學院青奕獎學金南華大學一等獎學金2017-2018南華大學「三好學生標兵」南華大學「三好學生」國家勵志獎學金南華大學一等獎學金
研究經歷
《基於SPCE061A單片機的嵌入式語音識別系統的研究》——2018年《電子技術》《基於無線傳感技術的生物體PH監測儀的研究》——2018年《科技風》《核輻射探測器的現狀及其展望》——2017年國家級期刊《求知導刊》《新型半導體溫差發電技術在實驗室中的發現》——2017年國家級期刊《求知導刊》
競賽經歷
2016年南華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視頻、微評論展示活動」獲三等獎2017年南華「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名稱:新型半導體溫差發電系統的研究獲省級立項;2017年度湖南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藍色行動,愛不孤單」獲省級立項;2017年度南華「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主持的項目語音識別可控小夜燈獲校級立項(負責人);2017年6月第一屆南華大學「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帶一路」國際專項賽中獲三等獎;2017年度獲南華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先進個人;2018年在第十一屆南華大學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獲校優勝獎(負責人);2018年南華「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獲校級立項(負責人);2018年南華大學數學競賽獲校二等獎;2018年南華大學數學建模比賽獲校二等獎。
課外創新
Q:你參加了很多比賽,請問有發生過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嗎?
現在經常回想起大學參加各種比賽,和小組成員聚在一起探討問題的時候。我們為了實驗方案的最優化而對於每一個電阻,電容的規格選擇都十分嚴格,有時意見不一致也會爭論不休,現在想來那些在一起的日子是多麼的的美好啊;而大家遇到困惑的時候會尋求我們的指導老師的幫助,在此也非常感謝陳文光老師耐心細緻地指導。
Q:參加各種活動是鍛鍊學生能力的一種方式,那麼你認為應該如何平衡各類研發和專業學習的時間呢?
首先當然是努力學好本專業的課程,學習的時間至少需要2-3個小時,消化當天課堂的內容,保證自己的專業成績;第二才是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學科競賽,當然這也是以每個人興趣為出發點的。而在我們電氣學院,參加科技創新比賽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學到課堂上沒有的知識。同時,在比賽中你會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學,還有學識淵博又謙遜的老師。
Q:創新思維對我們的學習、研究越來越重要,請問你認為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創新思維呢?
第一,課業之餘,大量閱讀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書籍並查閱相關資料,以開拓思維,豐富自己的知識面;第二,課後可以多和課程老師進行交流,老師都是在某些領域有豐富紮實的學識,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好的建議,談話後會有一種柳暗花明的感受;第三,動手實踐。對於我們工科生來說,空想主義是不行的。只有動手,才可以真正學到知識,感受到各種程序、電路的樂趣。我想這點也同樣適合其他專業的同學,唯有實踐方能出真知。
Q:支撐你在各式各樣的研究中摸索前行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呢?
第一是夢想。有了夢想就會有了一個目標,它就一直在那裡指引著你的前行;第二是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前行的動力,它一直會激勵你前行的腳步;第三是堅持。滴水才能穿石,我堅信世上的任何事情只要堅持到底,不論結果如何你都會問心無愧的。
經驗交流
Q:你認為大學學習最重要的什麼?
大學的學習不同於高中:講課節奏快,課容量大,老師講的往往是提綱挈領似的內容,類似整體的框架和知識點的升華。最好的方式當然是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我的建議是「課前準備」一定要做好,比如需要列印出來的PPT、參考資料提前列印好,配套的教材提前買好或借好。上課認真聽講了!因為你只有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聽講了,之後的複習才可以稱之為複習,否則就可能是預習了。
Q: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你是如何克服的呢?
首先是利用網絡資源,學校也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超星及其他網上圖書資源;第二與同學探討,每個人學習接受能力不同,多和同學交流,很多時候問題就解決了;第三當然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通過班級的學習群或是直接去辦公室找老師當面解決,我想這都是老師們非常樂意的。
Q:學姐是比較注重「經驗論」還是「實踐論」呢?
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實踐的。經驗當然是前人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可以給後人提供更好的建議,少走更多彎路。但是經驗畢竟不是萬能的,也並不一定全部適用。所以,經驗可以借鑑,而實踐才是證明結果是否可行的關鍵。
Q:學校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學習的資源、平臺,我們應該怎樣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來更好的提升自己呢?
從學校開設的文獻檢索課程當中,我們了解到了許多查找文獻的途徑。從國內的知網到國外的ScienceDirect,學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圖書資源。平時利用課餘時間多去圖書館,而且現在圖書館的環境設施也越來越好了,我們應該珍惜這些資源。
生活分享
Q:你在大學是什麼時候開始、又是如何對自己的未來做規劃的呢?
剛進入大學就和大家一樣,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也參加了幾個部門和協會,但是平時還是堅持上早晚自習,每天的學習任務不能落下。一直到了大二下學期,我開始跟著學長學姐們參加了大創項目,慢慢接觸了各類型的學科競賽。到了大三下學期,參加的比賽慢慢變多了,專業成績也保持在專業第一,發現自己有機會參加推免,之後再通過努力也實現了。老實說,在度過大學四年的時間裡,自己也沒有給自己規劃了很明確的未來,但是有一點把當下的事情盡力做到最好,不要事後遺憾當初沒有拼盡全力。當自己經歷的事情多了,自己對未來方向也就也會漸漸明了。
Q:你認為大學中最重要的是哪個階段呢?
大學的四年,每一年都有學習的重點,都很關鍵。但是要說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大一。大一既可以說是起點,大家都經歷了高考來到這裡,一切都是嶄新的,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大一又可以看作是轉折點,每個人對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態度都有不一樣選擇,慢慢大家的差異就越來越大了。
Q:你認為大學生活中給予你最大幫助的是哪些人呢?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遇到了像家人一般的輔導員老師們,對於學生的事情就沒有小事,事事都盡心盡責,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關心著我們的學習生活;遇到了幾個無話不談的知己,給我了很多的建議並且不斷鼓勵我積極進取,讓我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將夢想變成現實;遇到了一群善良可愛的同學,大家四年以來相處十分融洽,充滿了無限的歡樂;還有一直陪伴在我身旁的家人,他們一直以來的言傳身教,教導我要做一個努力的人。當然需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我唯有心存感恩,不斷前行,才能回報曾經給與我幫助的人。
課餘活動
Q:請問你有哪些業餘愛好嗎?
平時在放鬆的時候做的最多的就是看電影和聽音樂了。
Q:當你覺得學習很累的時候,會通過什麼方式放鬆自己?
聽音樂,這是最好的釋放壓力的事情;當然天氣好的時候,偶爾和同學一起去跑跑步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Q:如何看待擔任各項職位對我們的影響?
在這方面我的體會就是:首先,不論你是為什麼而去做事,學會務實非常重要。務實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讓人敬佩的品格,最後真正有實力的都是那些務實的人。其次,善於抓住機會,敢於承擔責任。學會合作,培養合作精神。最後,要分清主次,分配好用於學習和工作的時間及精力。不管旁邊的人怎麼說,你自己要有個清楚的判斷。
寄語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大學時光,能用「明德博學,求是致遠」的校訓來勉勵自己。明德博學,就像一隻謙遜的杯盞,才能迎入師友們沁人的香茗,才能虛懷若谷,才能成海之大,築山之高;求是致遠,猶如一輪勤懇的紅日,常有常新,如此方可求進,有所作為。希望當你們回望自己大學四年的時候,可以自豪地說:大學,我不枉此行!
·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 拒絕拖延,我們一同準備好
· 努力向優秀進發吧
來源:南華大學新媒體工作室 採訪人員、文案:唐瑩 嚴瑤 編輯:蔣雨薇 袁培傑 審核:劉紅利 袁培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