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章 機械運動: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A)

2020-12-04 小姐姐講物理

換個角度和方向,原來眼睛也會騙人啊!

看看左邊橫著和豎著的兩根線條AB、CD,誰更長呢?「當然是豎著的CD呀,一眼就看出來了(這麼簡單,手動白眼)」

再看看右邊上下兩幅圖被圍在中間的圓圈呢?哪一個更大些呢?「上面的,上面的。」

眼睛看起來確實是這樣的,可是事實如何呢?拿上我們手邊的直尺,做做小學學過的測量長度,就會猛然發現,「啊?我是量錯了吧?再來一次。」那麼小朋友們,再來一次,很多次之後的結果呢?沒錯,你們沒看錯,沒做錯,它們的的確確是一樣長,也是一樣大的,那為什麼看起來卻是有差距的?這涉及到後面的學習內容,暫時不提。今天小姐姐就帶大家研究一下如何準確得出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的答案。

長度的單位

小學階段大家都是學過長度單位的,那麼這裡我們就不贅述啦,直接上公式。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一定要會轉化單位,牢牢記住它們之間的進率,後期學習會用到很多很多這些基礎知識。有一個簡單的口訣基於記住進率,有需要的讀者們可以有意識地記憶一下。小化大除進率,大化小乘進率。

長度的測量

長度測量的工具,初中階段知道有刻度尺、三角板、捲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即可。以下面刻度尺為例:

測量注意觀察它的量程(能夠測量出來的最大值範圍,0-15cm)和分度值(最最小一格表示的長度,0.1cm);

測量時正確放置測量工具(刻度尺零刻度線要與被測物體一邊緊靠且對齊,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邊更要與被測物體另一邊對齊,如下圖2);

讀數時視線與刻度平行,不可左偏、右偏(為了防止讀數不準確);

記錄數據時除了寫下正確的數字,還要緊跟單位,測量工具上一定會標註單位,請仔細觀察並找到它。

估讀

今天的重中之重登場了,貫穿了整個初高中階段的學習——估讀。為什麼如此強調,歷年來的中考都會有一道這個知識點的讀數題,分值1分,有些讀者可能覺得一分不值錢,但是這個考點學會以後,所有中考的讀數題,都可以迎刃而解,那麼這些加起來分值會不會變得很可觀了?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拿下中考時送給大家的小甜品。

所謂估讀是指讀到分度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上文提到的刻度尺分度值為0.1cm,那麼讀數時,就要讀作以及寫作0.10cm。比如小學階段提到一個邊長為15cm的正方形,在初中階段,用刻度尺測量時,這樣的說法和寫法就是錯的,錯在描述不準確。正確的長度應該為多少呢?首先,分度值為0.1,最起碼應該寫作15.0cm,小姐姐重中之重強調的估讀呢?沒錯,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15.00cm,它才是正宗屬於我們現階段最合適的那個ta。

讀到此文的小朋友們一定一定要記住最後一段,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得分點,有它在手,天下大家有!!!

相關焦點

  • 八年級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專題訓練,準初二生快收藏!
    上一期給大家推送了八年級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的重點知識及經典例題解析,八年級物理《機械運動》重點知識+典例解析,轉給準初二生!今天將繼續推送八年級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專項訓練,給大傢伙練練手,準初二生先收藏了。這套專題共分三塊內容,第一部分是知識點的梳理,重在把握重要知識點,第二部分是基礎達標題,鞏固基礎,第三部分是能力提升題。
  • 初中物理: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人教版同步」
    本節課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在講新課之前,同學們首先觀察一下這兩幅圖,然後回答以下兩個問題:問題1. 圖①中的線是直的嗎?問題2. 圖②中心圓大小一樣嗎?仔細觀察後發現是不是很難用肉眼看出來?其實圖①中正方形的四條邊線都是直線,圖②中心圓大小是一樣大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單元測試]第一章 機械運動 標準評價卷 參考答案
    第一章 機械運動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1.因此,通過甲圖不能準確判斷飛機還是汽車在進行機械運動;乙圖,以地面上的樹為參照物,汽車和樹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的改變,汽車不動。飛機和樹木之間發生了位置的改變,所以飛機處於飛行狀態。
  • [單元測試]第一章 機械運動 基礎評價卷 參考答案
    本題考查學生是否會利用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注意要估讀,並且要求長度差。4.【解題思路】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且在任意相等的時間間隔內通過的路程相等,這種運動就是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這種運動就是變速直線運動。
  • 初中物理——1.1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和技術中最基本的測量,也是人們認為最簡單的測量。生活中許多的時候,人們往往習慣於靠感覺去判斷,很難精確,而且有時會出錯。因此,本節要學生學會正確使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並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 八年級:特殊長度測量方法
    在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中,有些物體的長度無法用刻度尺直接測出,需要用特殊工具,進行特殊測量。
  • 物體的運動——八年級物理第五章知識結構圖
    一、知識結構圖:二、典型練習題:第一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例1.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是 ( - )。例2.讓一束平行光經過一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可測量出凸透鏡的焦距為( - )。注意:測量長度時,要估讀分度值的下一位;記錄測量結果時,要寫上數值和單位。例3.停表顯示的時間是( -)。注意:大錶盤轉一圈時,小錶盤只轉一格;大錶盤的示數,究竟是前30秒,還是後30秒,必須在小錶盤上辨別清楚。例4.
  • 中考物理必會點-長度、時間
    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1節 長度和時間測量引語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主要包括長度、時間的基本單位,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包含測量工具種類、使用)以及單位之間的換算。1)長度測量工具直尺;捲尺;三角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又稱千分尺,測量直徑為主)。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3節 運動的快慢1.速度>【解題依據】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數值上等於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①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是在相同時間內,比較物體經過的路程;二是在物體運動相同路程的情況下,比較它們所用的時間。②速度的單位:m/s(米每秒)和km/h(千米每時)。1m/s=3.6km/h。
  • 八年級上冊物理一至五章重要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知識點總結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長度的實驗室測量工具是刻度尺(不是直尺三角板)。2、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時間的實驗室測量工具是停表(不是秒表石英表)。3、刻度尺的量程決定測量範圍,分度值決定精確程度。
  • 機械運動:七個概念、兩個實驗、一個公式和三種方法
    人教版教材中,機械運動是同學們剛接觸物理首先會學到的內容,本章重點知識內容涉及到七個概念、兩個實驗、一個公式和三種方法,希望同學們認真看一下。在這裡提醒大家:物理的學習重點在於先理解後記憶,同學們切不可本末倒置。好了,我們一起看一下今天的知識內容吧。
  • 八年級:判斷實像和虛像的方法
    序言八年級:走進物理八年級:初學物理的方法八年級:物理入門第一關八年級: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八年級:特殊長度測量方法第一章:機械運動八年級:運動和靜止的判斷方法八年級:速度八年級:速度與計算八年級:圖像法描述運動八年級:實驗:測平均速度第二章:聲現象
  • 初中物理機械運動基礎知識總結
    ,即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速度、測量平均速度。本章內容重點難點都出在速度和平均速度這兩節課,以計算和實驗為主。計算題與數學上的聯繫非常密切,而且首次涉及到坐標圖像。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比如我們乘公交車從家到學校。位置發生變化,即可稱為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軌跡分成兩類,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一些不屬於機械運動的現象。
  • 八年級物理第一課,教材中沒講的知識,你知道嗎?
    應朋友的委託,給她剛上初二的兒子教物理。作為物理專業畢業生,再次拿起最初的物理課本的時候,突然有很多的感悟,本文就從第一課《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來分享那些被教科書遺漏的知識。課本上測量是這樣講的第一節物理課講的是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這個內容對於初二的孩子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小學的時候他們就接觸過直尺和鐘錶。所以這節課的內容,主要重點是對長度和時間的單位,以及在使用測量工具的時候的注意事項進行介紹。測量的數學本質你可能以為,給初二的孩子講測量的本質會很難,其實不然。
  •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單元機械運動單元檢測附答案
    八年級物理第一單元機械運動單元檢測
  • 八年級下冊物理第八章《運動和力》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8-1、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 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簡單從實驗中得出,它是通過實驗為基礎、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得到的。(3)實驗說明力是 改變物體運動狀態 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原因。(4)探究牛頓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 使小車滑到水平面初速度相等。
  • 捋一捋八年級物理上冊都學了哪些物理知識
    捋一捋八年級物理上冊都學了哪些物理知識第一章  機械運動也就是我們平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運動。
  • 中考物理知識點:長度、時間的測量
    中考物理知識點:長度、時間的測量   ⑴單位:國際單位是米(m),比米大的單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單位有分米(dm)、釐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單位換算: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常見物體的長度:①課桌的高度:0.8M②一層樓的高度3M   ③手指甲的厚度:1mm④一張紙的厚度:70~100μm   ⑵測量工具: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 八年級:光的折射
    序言八年級:走進物理八年級:初學物理的方法八年級:物理入門第一關八年級: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八年級:特殊長度測量方法第一章:機械運動八年級:走進運動世界八年級:如何選擇參照物八年級:速度八年級:速度與計算八年級:圖像法描述運動八年級:實驗:測平均速度第二章:聲現象
  • 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水平測試八年級物理試卷
    第一章 複習課【複習目標】1.了解物理學的研究內容,知道自然界許多奇特的現象都具有規律性。2.知道長度和時間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關係,會測量長度和時間。3.掌握長度和時間測量的一些特殊方法及應用,會用量筒或量杯測體積。4.知道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能夠學會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