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特殊長度測量方法

2021-02-24 初中物理同步

在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中,有些物體的長度無法用刻度尺直接測出,需要用特殊工具,進行特殊測量。

例如:類似於圖片中的物體,在工廠或實驗室需要用特殊工具測直徑、高度、厚度或周長。

遊標卡尺測一枚雞蛋長度

螺旋測微器測圓柱體直徑

以上這些都是使用特殊的工具,測量特殊長度的例子。

【舉手提問】

在日常學習中,遇到一些特殊的物體需要測出它們的長度,如果沒有特殊工具直接測量,怎麼辦?

用刻度尺和其它輔助工具,如何測量特殊物體的長度呢?

例如:

細銅線直徑         桌球直徑

 

硬幣直徑                   圓柱周長

【我來回答】


[方法一]累積法:看圖片:

(1)把細銅絲緊密地繞在圓柱體鉛筆上,記下繞的圈數n;

(2)用刻度尺測出繞的總長度L;

(3)細銅絲的直徑:d=L/n。

根據這一思路可以測一張紙的厚度,你能說出具體方法嗎?

[方法二]平移法(組合法):看圖片

(1)、把硬幣、桌球或圓錐平移在刻度尺上;

(2)、三角尺一直角邊與刻度尺緊靠,另一直角邊與物體緊靠;

(3)、讀出兩三角尺直角邊,對應刻度尺之間的長度即為直徑d。

注意:測圓錐體高度時,刻度尺的零刻線要與桌面對齊。想一想,為什麼?

[方法三]化曲為直:看圖解

像腰圍用軟尺可以直接測量。

沒有軟尺,可以先用沒有彈性的紙條、棉線等緊圍被測物體,標記下重疊部分位置,再展開測出所標記位置的距離即為長度。

[方法四]重合法:曲線長度測量。

例如:地圖上公路線長度。

用一根沒有彈性的棉線與曲線重合

再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長度。

特殊物體的長度有各種各樣的測量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選取科學合理的方法,都能測出物體的長度。

請記住

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測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同步訓練】(點開看)


[參考答案]:

(6)1.10   (11) 1   2.35   0.5875 

  (4)C

【延伸閱讀】

走向物理

八年級:從這打開物理學大門

八年級:初學物理第一關

「初中物理同步」暑假使用手冊

寫在後邊:

本公眾號製作是為了幫助初中學生學好物理,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掃描二維碼,關注「初中物理同步」點右上角「小人像」,再點「全部消息」。

相關焦點

  • 八年級:[製作]小孔成像
    走向物理八年級:從這打開物理學大門八年級:初學物理第一關八年級: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八年級:特殊長度測量方法八年級:運動和靜止的判斷方法八年級:速度與計算八年級:圖像法描述運動八年級:實驗:測平均速度八年級:學習聲音的兩種方法八年級:聲音的高低八年級:聲音的強弱與品質八年級:聲的利用八年級:樂音與噪聲八年級: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談學法:物理課聽什麼
  • 八年級:判斷實像和虛像的方法
    序言八年級:走進物理八年級:初學物理的方法八年級:物理入門第一關八年級: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八年級:特殊長度測量方法第一章:機械運動八年級:運動和靜止的判斷方法八年級:速度八年級:速度與計算八年級:圖像法描述運動八年級:實驗:測平均速度第二章:聲現象
  • 八年級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專題訓練,準初二生快收藏!
    上一期給大家推送了八年級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的重點知識及經典例題解析,八年級物理《機械運動》重點知識+典例解析,轉給準初二生!今天將繼續推送八年級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專項訓練,給大傢伙練練手,準初二生先收藏了。這套專題共分三塊內容,第一部分是知識點的梳理,重在把握重要知識點,第二部分是基礎達標題,鞏固基礎,第三部分是能力提升題。
  • 八年級:光的折射
    序言八年級:走進物理八年級:初學物理的方法八年級:物理入門第一關八年級: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八年級:特殊長度測量方法>八年級:學習聲音的兩種方法八年級:聲音的高低八年級:聲音的強弱與品質八年級:聲的利用八年級:樂音與噪聲第三章:光現象八年級:光的傳播八年級:[實驗]光的反射定律
  • 大氣壓測量的常規及特殊方法匯總
    八年級物理下冊中,我們通過學習可以知道,託裡拆利實驗是第一次通過實驗的方法測定了大氣壓的值。實驗過程如下:在長度為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內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內,放開手指後,可以觀察到,管內的水銀柱因為重力的原因,液面會出現下降,但下降到一定高度後,液面就不會再繼續下降,水銀處於靜止狀態。大氣壓等於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 初中物理: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人教版同步」
    本節課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在講新課之前,同學們首先觀察一下這兩幅圖,然後回答以下兩個問題:問題1. 圖①中的線是直的嗎?問題2. 圖②中心圓大小一樣嗎?仔細觀察後發現是不是很難用肉眼看出來?其實圖①中正方形的四條邊線都是直線,圖②中心圓大小是一樣大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二年級長度單位——教案
    課題:長度單位(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單元第1課時)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統一單位的重要,認識刻度尺,掌握1cm的長度,知道刻度尺的作用,並能夠通過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過觀察,比較、發現、測量、應用等過程,認識長度單位「釐米」(cm),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小組鄰交流能力,體驗學習知識帶來的快樂。
  • 1、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認識釐米(一)
    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如果採用不同測量方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那麼這些結果都不一樣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測量方式不統一,不便於比較大小。那麼我們就選用同一種測量方式,都採用拃(zhǎ)來測量物體的長度。但是在測量的過程中,又發現不同的人一拃的長度不一樣。如圖,小學生測量一張課桌有5拃,而成人測量卻只有3拃。同樣是採用拃作為單位,但是成人和兒童的「一拃」大小不同,因此也不能很好地比較物體的長度。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溫度及其測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溫度及其測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溫度及其測量   1.溫度   (1)定義:表示物體冷熱程度。   (2)攝氏溫度(℃):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
  • 長度,聲學計算題,值得注意的考試陷阱。一招破解,輕鬆取勝!
    01總體了解「物理怪怪怪」的這篇文章針對的是使用滬粵版物理的學校,針對於八年級第一次月考內容的解釋。我們知道,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的物理第一次月考的範圍是從第1章第一節希望你喜愛物理到第二章第4節讓聲音為人類服務的內容。
  • 一、長度測量實驗
    學習目標:1、了解測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知道刻度尺的三要素是什麼3、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
  • 八年級:判斷實像與虛像的方法
    我們還可以應用平面鏡成像規律,用作圖的方法來說明平面鏡成虛像。判斷虛像的方法:1、有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像為虛像。第三章:光現象八年級: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八年級:[製作]小孔成像八年級:[實驗]光的反射定律八年級:兩種不同的反射八年級
  • 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水平測試八年級物理試卷
    2.知道長度和時間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關係,會測量長度和時間。3.掌握長度和時間測量的一些特殊方法及應用,會用量筒或量杯測體積。4.知道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能夠學會合作交流。第二章 複習課【複習目標】1.知道聲音是如何產生的,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預習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釐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 七年級科學長度測量專題3
    中考考綱一直是中考的風向標,小編精選了化學部分,特別適合九年級上冊的學生學習使用。 06 初中科學八年級下電路計算專題
  • 八年級:[實驗]測液體的密度
    【舉手提問】1.如何測量物質的密度呢 ?2.液體的密度怎樣測量?【新課學習】兩杯無色液體,一杯是水,另一杯是鹽水,要知道那一杯是水那一杯食鹽水,通過觀察和聞氣味是區分不出來的。水和鹽水[觀察與思考]量筒的使用方法:[思考]1.量筒的量程是多少?2.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 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
    原標題: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 雙道教育王老師整理了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希望對於初二物理第五單元的《物態變化》的學習和知識的掌握,有所了解和把握!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聲學現象探究方法(4)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聲學現象探究方法(4),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控制變量法   1.原理:在物理學中,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電流的測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電流的測量:用電流表;符號A   1、電流表的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   2、電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正負接線柱   (2)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相當於一根導線)   (3)選擇合適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應該選較大的量程,並進行試觸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如何靈活使用長度單位解決問題?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已經學習了一星期,同學們認識了兩種長度單位,基本上也都了解了測量的方法,能夠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高度。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畢竟,學習是要落到實處的,學習數學,真正能夠解決問題,才是最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