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聲學計算題,值得注意的考試陷阱。一招破解,輕鬆取勝!

2021-01-16 物理怪怪怪

01總體了解

「物理怪怪怪」的這篇文章針對的是使用滬粵版物理的學校,針對於八年級第一次月考內容的解釋。這本教材小編的學校也在使用,不能說不好,但唯獨讓人困惑的是近幾年小編對月考試題的研究發現,最後的大題,總是要出現計算題的,有時讓一些學生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所以小編也就這樣的考試形式,做一個細緻的講解,希望對你的月考成績能有幫助!

我們知道,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的物理第一次月考的範圍是從第1章第一節希望你喜愛物理到第二章第4節讓聲音為人類服務的內容。縱觀前兩章的內容出現的計算題有:

1.測量長度的特殊方法

2.採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實驗誤差

3.回聲定位測量長度

4.利用聲速測量路程

八年級的學生剛接觸到物理這一學科,在前兩章主要是建立科學探究的概念和進行一些簡單的科學探究,對於物理求解公式還沒有接觸,肯定會想到用小學的數學思想求解應用題的方法來解答物理計算題,難免會掉進陷阱,求解方法,求解過程不規範導致的失分現象。下面小編就針對這些問題逐一破解!!!

02例題探究

探究一.測量長度的幾種特殊方法

對於無法直接測量的長度,需要採用特殊方法。

1.化曲為直法(棉線法)

測量曲線長度時,可讓無伸縮性的棉線與曲線完全重合,作好兩端的記號,然後把線輕輕拉直,用刻度尺測量出長度,就等於曲線的長度。

2.累積法:

對於無法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的長度,可以把數個相同的微小量疊放在一起測量,再將測量結果除以被測量的個數,就可得到一個微小量的長度。

3.滾輪法:

用已知周長的滾輪在待測的較長的直線或曲線上滾動,記下滾動的圈數,則被測路段的長度等於圈數乘以周長,例如測量池塘的周長,某段道路的長度等。

4.截取法(化整為零):

被測物體的長度很大時,可先測出其中一小段,然後找出它們之間的倍數關係,從而算出物體的總長度。

5.替代法:

例1:當一個物體的長度無法直接測量時,可用與它長度相等的物體來代替。

某同學用以下的步驟和方法測算物理課本內每張紙的厚度。

A.將從封面開始到書上編碼第10頁的紙疊緊;

B.用刻度尺量出這疊紙的總厚度L;

C.算出每張紙的厚度D=L/10

請指出該同學以上做法中的三個錯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是一個典型的用累積法測量紙張厚度的實驗探究題,我們通讀整體過之後會發現在ABC三項當中每一項都存在著一個錯誤,所以需要我們平常要有生活的積累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對本體有個更直觀的認識,做到答對題目。顯現出現的三處錯誤分別是:① 認為封面與內頁厚度相同;②選用頁數太少,不便測量;③將紙的頁數當成張數。

例2:王紅測量一本書的厚度是0.60cm,共計80張紙,則這本書的厚度是多少釐米?合多少微米?

【解析】此題考查用累計法測量一張紙的厚度的計算和單位換算的,具體解題步驟如下:

例3:測量不規則物體面積的方法有割補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測出每一方格的長和寬,並利用長和寬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積S1;

②數出不規則物體所佔的方格數n(佔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捨去);

③計算物體面積S=__________。

(2) 如圖所示是小芳同學在方格紙上站立時描下的左腳鞋底貼地部分的輪廓,其中每個方格的面積為6.0平方釐米,則小芳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鞋底貼地部分的面積是多少?(請寫出簡要的計算過程和結果,只寫出結果不給分)

【解析】此題採用割補法、方格法測量不規則物體面積,就是利用方格測量面積的方法,每一小方格的面積是固定的,採用過半進一,不過半捨去的方法,求算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具體求算的過程如下:

探究二.採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實驗誤差

例4:同學利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三次測量的數據分別為2.45cm、2.46cm、2.46cm,則測量結果應記為( )

A.2.5 cm B.2.457cm C.2.45cm D.2.46cm

【解析】此題採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實驗誤差,對於記錄的實驗數據不僅要記錄準確值,還要記錄估計值,最後註明單位。我們把這3個數相加再除以3,求得的值為2.457cm,根據刻度值記錄數據的規範性要求,我們要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記錄到小數點後兩位,記錄的結果應為2.46cm,故選D。

例5:某同學用一把刻度均勻的米尺測得一張小桌面的邊長為0.500m,後來把該米尺跟標準米尺校對,發現此米尺的實際長度為1.003 m,則這張小桌面的實際邊長約為( )

A.0.502m B.0.50l5m C.0.500m D.無法判斷

【解析】這是選擇題中的最後一題,稍微有些難度,錯誤率也很高,這是由於刻度尺不準確而導致的實驗誤差,我們要根據刻度尺刻度的規律糾正誤差,有很多學生無從下手,那我們就來具體講解一下:

該同學用此米尺測得一張小桌面的邊長為0.500m,可知該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為1cm。

由題意知,發現長度為1m的米尺的實際長度為1.003 m,則每一1cm的實際長度為1.003cm,小桌面的邊長測量值為0.500m=50.0cm,則實際值為:L=1.003×50cm≈50.2cm=0.502m,故選A。

探究三:回聲定位測量長度

例6:被譽為「亞洲第一井」的科學鑽井工程是一口設計直徑為156mm、深5000m用於地下科學研究的深井。若在工程進行中測量鑽井深度,從井口向下發射平均速度為340m/s的超聲波,20s後接收到回波,則井的實際深度為多少?

【解析】回聲測距的原理:s=vt,其中t為從發聲到聽到回聲時間的一半。此題的解題步驟為:

探究四:利用聲速測量路程

例7:在汽車行駛的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車以12m/s的速度行駛,汽車鳴笛後2s司機聽到回聲,問聽到回聲時,汽車距離山崖多遠?(20℃時聲速是340m/s)

【解析】根據題意聲音在2s內傳播的路程加上汽車在2s內行駛的路程的和的一半即為鳴笛時到高山的距離,鳴笛時到高山的距離減去汽車行駛的路程就為聽到回聲時,車與前面高山的距離。解題步驟如下:

相關焦點

  • 怎樣避開註冊巖土工程師考試陷阱?
    關於考試陷阱的分類:註冊考試中,考試陷阱是考生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習慣於高老命題風格的考生,往往重視基本原理而對考試陷阱重視不夠,考試陷阱主要分為下面三類:1.  依靠平常練習積累可識破的陷阱。  這類陷阱主要指出自最核心的A類規範或者工作中熟悉的規範,考生在平常的練習中就應該掌握,要求考試時能在第一時間識破並 繞過,這類陷阱不應該丟分。
  • 初中物理計算題超經典題型匯總帶答案,中考複習必備(建議收藏)
    對於物理常考的題型,填空題在於知識積累,選擇題和作圖題在於基礎的運用,而計算題就在於知識的運用,實驗探究題就是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今天分享的是系統整理的中考物理計算題,如果需要知識梳理等下面有直達連結。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幫助。
  • 小升初必考應用題之長方體相關的體積計算,教你輕鬆拿滿分
    小學升初中數學應用題之長方體體積相關的計算,跟我一起學數學hello,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馬上要升學考試了,你準備咋樣了,還不知道尖子生數理化教育?趕緊跟著咱們來學習吧!由題意知:長方體冰箱的長為50釐米,寬為20釐米,高為15釐米因此冰箱的體積為:50x20x15=1500(立方裡面)而1升等於1000立方釐米,因此冰箱的體積為1.5升。
  • 2020軍隊文職言語備考:成語辨析題需要避開的五大陷阱
    江西軍轉幹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20軍隊文職言語備考:成語辨析題需要避開的五大陷阱,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軍隊文職考試中,成語辨析題是言語理解與表達科目的常客,對於考生來說,在做成語辨析題的時候很容易陷入解題誤區,為了助力各位的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本文把該類題目容易碰到的「
  • 申論點睛:公文標題裡的那些「陷阱」
    近年來,公文改錯題一直是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的重點考察內容,而且公文改錯題性價比較高,一般重點考察公文的要素與格式部分。從最近三年的公務員考試真題來看,公文標題的格式規範一直都是公文改錯題的高頻考點,因此結合以往的真題考察方式,中公教育專家為大家點明公文標題裡的那些「陷阱」,進而探索相關的破解之道。
  • 高考英語考點典型陷阱題分析-名詞
    ◆典型陷阱題分析◆  1. I found her sitting in the corner, reading _____ newspaper, with _____ in her eyes.
  • 最強大腦:6道智商測試題,答對4道算及格,5道高智商,第6題無解
    02計算列車長度一列火車由車頭、車尾和5節車廂組成,車頭長8.2米,車尾長度等於車頭加一半車廂,車廂長度正好是車頭車尾長度之和,求列車多長?列車長度問題此題可以通過列一元一次方程輕鬆解答,設車廂長度為x米,則車尾長度為8.2+0.5x米,根據題意可列方程:x = 8.2 + 8.2 + 0.5x解得,車廂長度x=32.8米,車尾長度
  • 2021國考數量關係類考情分析:題幹加長 考察重點偏向基本計算
    2021國考數量關係類考情分析:題幹加長 考察重點偏向基本計算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數量關係類考情分析,國考數量關係,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小學生運算技法,如何妙手破解小升初高難度計算題?
    小升初數學考試中,有時會出現一些難度較大的計算題,這些計算題除了檢驗一個學生的基礎計算能力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測評知識的整合能力和思維方式的變通能力。而事實上,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順利地通過這些計算題的測試,用正確的結果展示令人滿意的「戰績」,也並非易事。
  • 中考物理最重要、題型千變萬化到極致的一種題!半數學生掉陷阱!
    由於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都會考查浮力!而且既可以多過程、多知識點考查,也可以單過程、單個知識點考查,還可以結合前面的運動學、力學、壓強以及後面的滑輪、槓桿、功、功率等進行綜合性考查,因而其考查的方式和題型千變萬化,是中考物理變化類型最多也最重點內容之一!所以,「浮力」這一知識點必須高度重視!首先,有關浮力的基本知識點要深刻理解並且牢牢記住!
  • 銀行職業資格考試規定不能攜帶計算器,應該怎麼解決計算題?
    但對銀行職業資格考試有過了解的考生都知道在銀行職業資格考試中計算題的數量並不少,例如個人理財(初級)第六章就全是關於計算的,其中複利、年金更是每次考試必不可少的計算題;個人貸款(初、中級)中關於等額本息還款和等額本金還款法也是考試中不會缺席的計算題;個人理財(中級)涉及的計算問題就更多了,複利、年金、各種投資模型等都是常見的考題;公司信貸第五章中的財務報表綜合分析,第六章(中級的內容)
  • 2018MPAcc/MBA考試:MBA邏輯考試18種基本套路
    這類試題的表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近幾年在會計碩士邏輯考試中出現的次數有減少的趨勢。解這類題型,要注意的是解題時千萬不能以個人經驗或專業知識為依據,關鍵是一定要從題幹給出的內容出發,從中抽象出同屬於對當關係的邏輯形式,根據對當關係來分析判斷。
  • 小蝙蝠SAMBAT的ST10S耳機優秀的低頻:其獨特的迷宮聲學結構
    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喇叭f0也是不同的,f0可以直觀對比出這個喇叭的低音下潛能力,同時還可以計算出這個喇叭的品質因素,稱為Q值,通常在設計音箱系統上用到的參數。值得注意的是f0是會變化的,單體喇叭測試阻抗曲線和成品測試的阻抗曲線也會是不同的。
  • 臺灣省考試寶典_刷題神器實力雄厚
    臺灣省考試寶典,刷題神器實力雄厚,精選海量題庫,一鍵導入專屬題庫,AI智能測評,讓複習備考更輕鬆、更高效。臺灣省考試寶典, 考試科目類型太多,不知道怎麼去複習怎麼辦?
  • 孩子分不清長度單位,平時一定練得少,以下專項訓練趕緊做
    導語: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專項訓練,孩子一定會用到,家長值得收藏孩子在小學數學中,會接觸到很多的單位,比如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面積單位等。只要有單位就會涉及到單位換算、單位統一。在做計算題的時候,要注意單位統一。
  • 備戰小升初有妙招:論計算題的裂項求和法及其幾個變形公式的應用
    這次考試比較難,涉及到小升初升學後的分班問題,所以可以定義為一種選拔性考試,相比六年級期末考試而言,難度要大得多,畢竟期末考試作為小學六年課程的結業考試,沒有人願意難為即將小學畢業的孩子們,即便是學習最末等的學生,基本上也能順利通過期末考試的。
  • 高考物理考試注意事項答案
    7速度相同時摩擦力可能發生突變,不同接觸面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同8求做功,求Uab,要特別注意是正還是負?是求電動勢還是求路端電壓?9作圖或者圖像計算,尤其要注意縱坐標和橫坐標的單位10物理的計算題的最後一問通常要考慮多解性,考慮問題要周全。例如在有界磁場、有界電場中帶點粒子從哪個邊界出去?11求滑動摩擦力f=uN而不一定=umg.12千萬不要讓試卷空白,試卷空白結果是唯一的:0分。1.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解讀(行測篇)
    一、大綱內容——總體延續2020年,新增分析能力要求大綱內容上,考生需要注意,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大綱的內容和形式延續了2020國考的大綱,明確了考試對考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求,仍測查從事公務員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的重要性。考生需要注意的變化是,今年大綱中提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分析和解決問題。
  • 中考三角形中常見陷阱大全
    陷阱1:三角形三邊之間的不等關係,注意其中的「任何兩邊」。很多求最短距離的題目會用到這個原理。【典型例題】已知三角形有兩邊長為4和7,則第三邊的長可能為( )錯點預防:要牢記三角形三邊關係,即「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 二年級數學綜合測評卷,考長度單位相關知識點,真題,最後一題難
    物體左端對準的是其他刻度時,用物體右端對準的刻度減去左端對著的刻度,差是物體的長度。題2考查學生正確應用長度單位的能力。較長物體用「米」作單位,較小物體用「釐米」作單位。題3考查學生對長度單位之間的加減計算能力。注意先統一單位再,再進行加減計算。題4考查學生在生活中正確合理使用長度單位的邏輯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