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綜合測評卷,專業考查學生長度單位相關知識點,題型新穎,題目廣泛,涵蓋的知識點全面,真題訓練,鞏固練習,用來查漏補缺,很有效果。
最後一題理解不透時,有點難!
第一題填空
題1考查學生正確使用直尺測量物體長度的能力。概念:用釐米作為測量單位測量物體時,測量時要把尺子的刻度0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釐米。物體左端對準的是其他刻度時,用物體右端對準的刻度減去左端對著的刻度,差是物體的長度。
題2考查學生正確應用長度單位的能力。較長物體用「米」作單位,較小物體用「釐米」作單位。
題3考查學生對長度單位之間的加減計算能力。注意先統一單位再,再進行加減計算。
題4考查學生在生活中正確合理使用長度單位的邏輯判斷能力。
題5考查學非0刻度開始測量物體時對直尺的認讀能力。
第二題判斷題
題1和題4都是考查學生對長度單位的正常使用。注意,較長物體選擇長度單位時,應結合數字來判別是使用「米」還是「釐米」,而不是一定用「米」!
題2考查學生對長度單位「米」與「釐米」之間的互換關係的理解和應用。
題3考查學生用尺子畫線段時的生活應用能力,以及對直尺刻度認讀能力。
題5考查學生對線段概念性知識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第三題選一選
題1考查學生對線段的判斷能力。判斷線段時三要素:直直的、有兩個端點、可以量出長度。它們是一條直直的線,這條線不能拉長,也不能縮短。
題2題3考查學生的想像思維能力和生活應用能力。
題4考查學生利用長度數據進行計算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注意統一單位。
題5考查學生用直尺測量物體的能力。
第四題比一比,考查學對長度數據進行比較長度的大小(長短)短的判斷能力。進行比較的兩組數據中含有不同單位時,應先統一單位,再進行計算和比較大小和。
第五題考查對幾組長度數據進行比較大小和按一定順序排列的數學思維能力。
第六題畫線段
題1在畫完線段後,記得在線段的上面或下面標註上長度「3釐米」的字樣。
而題2,應該先列出計算線段長度的算式算,再進行畫線段,和標註長度。
題3其實與畫線段類似,在指定位置畫上正確的圖形。圖形不要亂畫。
第七題根據題目描述,幫助這三個孩子選擇正確的身高。弄清題意很重要!
如題1,妞妞的身高「不到1米」,指身高在100釐米以下,符合題意的只有「95釐米」。如此類推,丫丫說「小樹最高」說,那最長的那個數據(3米)就是小樹。注意,丫丫沒有說她自己的身高,但另兩個小朋友和小樹的高定下來後,餘下的那個就是丫丫的身高了。
題2要求把三個小朋友的身高從矮到高排列,注意:這個排列沒有小樹什麼事喲!
第八題考查學生觀察和分析圖表數據的數學思維能力。注意每個小長方形格的長度,是一致的,都是10米。
第九題考查學生利用已學知識點解決生活問題邏輯判斷的能力。前面3個小題都簡單,難在第4題。
題4,每根繩子都是長45釐米,接為一條時,毎根接頭用去5釐米,接好後接頭長3釐米,
那就每條繩子減5後相加,再加接頭處3釐米,即45一5十45一5十3=83釐米,最後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