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臺北,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臺灣藝人經常提到臺北101大廈,這個可是臺灣中心城市臺北(也相當於內陸各省省會)標誌性建築物,也是臺北最高建築物,高達508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進去遊玩,需要買門票,門票價格為600元臺幣,兌換成人民幣差不多一百多塊錢。基本上大陸赴臺的遊客,臺北101大廈是必打卡旅遊勝地之一。再跟大家說個事實,放在15年前,臺北101大廈就是中國最高樓。直到2008年8月29日,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以建築主體高度492米,比臺北101大廈主樓主體高度高出12米取代。
這樣的城市,而且臺灣屬於高度自由發展,又是臺灣的省會,軌道交通自然引人注目。臺北地鐵(當地人簡稱捷運),第一條地鐵線路開通於1996年3月28日(開通時間排名大陸前5),截止目前為止總裡程137公裡左右(只包含6主線和2支線),一共10條線(6主線、2支線、1輕軌、1機場快軌線)。
從以上的情況來看,雖然臺北目前地鐵線路才10條,137公裡的運營裡程,這樣的實力在國內只能排到第15名。但是臺北在人均收入和服務方面,直白的說大陸大部分城市還差的很遠。(臺北17年人均20萬收入,個人認為服務主要體現在醫療、餐飲,當然這個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接下來說臺北軌道交通近景規劃,見上圖
一直到2026年+,臺北會有14條軌道交通線路,比之前多了4條,分別是萬大樹林線、安坑輕軌、綠線、三鷹線,咱們主要說這4條線。
萬大樹林線:簡稱萬大線,由莒光到植物園(市區線)
安坑輕軌:規劃中輕軌線路,類似於北京五環郊區輕軌線路。
綠線:這個可是重點線路,連接新北、桃園的線路(G線),臺北估計也和大陸各省一樣,擴大自己經濟圈,更多的吸引外來人口。
三鷹線:起於新北市土城區媽祖田,終於桃園市汽車站方向。連接新北和桃園第二條線路。
從臺北軌道交通規劃來講,更傾向於西南方向的新北和桃園軌道交通連接,北邊的基隆市、東邊的坪林、南邊的烏來,都不如新北桃園和臺北城區已經無縫連接,而且臺灣地形跟成都很像,屬於盆地,四周丘陵環繞,中心大面積平原。只有西南一牆之隔的新北平原最適合軌道交通的延伸和發展。
最後希望臺灣越來越好,不要搞什麼臺獨,祖國才是你溫暖的懷抱,臺灣就像祖國的孩子,無論你做什麼,祖國母親仍然像慈母一樣對待你,但是也不要太調皮哦,不然就打你的小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