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無與倫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無數碎片,今天的宇宙是這樣的嗎

2020-11-22 網易新聞

2020-11-21 20:28:20 來源: 菜菜葉

舉報

  現代宇宙系當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又稱大爆炸宇宙學。

  與其它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

  

  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歷程。

  在這個時期裡,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

  

  這一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發。

  根據大爆炸宇宙學的觀點,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

  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

  

  宇宙間只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

  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溫度很快下降。

  當溫度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麼發生衰變,要麼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

  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

  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後,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見元素合成理論)。

  

  

  宇宙間的物質主要是質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

  當溫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個單獨的無維度的點,即一個在空間和時間上都無尺度但卻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質的奇點。

  至少是在120~150億年以前,宇宙及空間本身由這個點爆炸形成。

  

  在一次無與倫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無數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學家伽莫夫等人,又詳細勾畫出宇宙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50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經一系列元素演化到最後形成星球、星系的整個膨脹演化過程的圖像,該理論存在許多使人迷惑之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在一次無與倫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無數碎片,今天的宇宙是這樣的嗎
    現代宇宙系當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又稱大爆炸宇宙學。與其它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根據大爆炸宇宙學的觀點,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
  • 假如宇宙是由一個奇點「誕生」的,那麼這個奇點是怎麼產生的?
    假如宇宙是由一個奇點「誕生」的,那麼這個奇點是怎麼產生的?宇宙的起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宇宙是一個物質世界,它在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數千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索宇宙何時以及如何形成。直到今天,許多科學家認為宇宙是由大約137億年前的大爆炸形成的。
  • 西方「大爆炸宇宙論」
    宇宙的起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在探尋它是什麼時間,如何形成的。近一個世紀以來,西方科學界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大約137億年前,宇宙內所存物質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濃縮成為一個體積很小,密度極大,溫度在100億度以上的奇點,瞬間產生巨大壓力,不斷膨脹發生大爆炸,分裂成無數碎片,隨著溫度迅速下降,輻射減退,後來相繼形成了宇宙中的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 其後、國內專家學者便在此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總結補充。
  • 「大爆炸宇宙論」毫無依據
    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宇宙大約是137億年前,由物質能量聚集濃縮而成的一個體積很小,密度極大,溫度極高的奇點。因巨大壓力瞬間膨脹發生爆炸,分裂成無數碎片。後來隨著溫度下降,輻射減退,就形成了浩瀚無際星羅密布的宇宙。但在沒有任何空間的條件下,所有物質能量又是從何而生,從何而來。
  • 「大爆炸宇宙論」依據不足,純屬無稽之談
    「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在大爆炸之前,並不存在宇宙。它是137億年前,由所有物質能量聚集成的一個奇點,爆炸分裂成無數碎片,才形成了浩瀚無際星羅密布的宇宙。那宇宙在大爆炸前又是什麼?在沒有任何空間的條件下,所有物質能量又是如何而生,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奇點又是怎麼形成的,具體有多大的體量,存在了多久呢?一個極小的奇點又何來生成浩瀚宇宙的巨大能量呢?除此外;「大爆炸宇宙論」還有一個不能自圓其說的致命「痛點」。
  • 宇宙起源於一場大爆炸,那科學家可以模擬出這場大爆炸嗎?
    然而,在大爆炸的初期,由於宇宙太稠密太熱了,根本無法形成原子。事實上,在大爆炸的最初時刻,甚至質子和中子也無法形成。大爆炸理論學家認為宇宙中充滿了亞原子粒子,如中微子、無質量粒子和夸克,這些基本粒子結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粒子,如質子或中子。
  • 宇宙大爆炸是什麼?宇宙大爆炸是怎麼發現的?
    這點從1929年說起,美國天文學家哈勃在一次研究中偶然發現,河外星系中的絕大多數星系都會逐漸地遠離地球所在的銀河系,由此可以進一步的推斷,宇宙正在發生變化,它在逐漸的膨脹,宇宙間各星系彼此之間已經越來越遠,加莫夫由此逆向推斷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果時間倒流,那麼在某個很早的時間,這些星系有可能是擠成一團的狀態。
  • 宇宙大爆炸理論靠譜嗎?
    沒有造物主,宇宙大爆炸怎麼可能發生?  在你提出沒有造物主,宇宙大爆炸(宇宙從最初的高溫和大密度狀態急速膨脹)是如何發生的這個問題之前,你必須先解釋「純精神」狀態的造物主是如何存在於空間和時間之外的。
  • 天文學猜想:宇宙起源於一個單獨的無維度點,所以宇宙一定有開端
    宇宙從一個比地球大麼那麼一點點的空間開始,那麼今天小編想講一講這個宇宙是怎麼來的?宇宙的起源是在廣袤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瀰漫物質的總稱。宇宙起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 宇宙是物質世界,它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
  • 「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爆炸而生。
    宇宙20世紀西方科學界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大約137億年前,宇宙內所有物質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濃縮成為一個體積很小,密度極大,溫度在100億度以上的熾熱緻密奇點。經一系列元素演化,瞬間膨脹發生爆炸,分裂成無數碎片。隨著輻射減退,溫度迅速下降,後來便逐漸形成了浩瀚無際的宇宙空間,星系、星雲、恆星、行星、流星、生命、宇宙萬物。其後、國內學者便在此理論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總結補充。提出了廣宇自然的結構理論:描繪了廣宇自然的普遍規律,勾畫了關於大爆炸的起點前後,以及內外關係等未明確的部分。
  • 宇宙大爆炸理論靠譜嗎?
    沒有造物主,宇宙大爆炸怎麼可能發生?在你提出沒有造物主,宇宙大爆炸(宇宙從最初的高溫和大密度狀態急速膨脹)是如何發生的這個問題之前,你必須先解釋「純精神」狀態的造物主是如何存在於空間和時間之外的。有些人說,最初的宇宙是真空的或是「虛無」的,或者可能是一些氣體爆炸,然後宇宙中的一切便開始進化到我們現在看到的階段。但是,從來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無中生有」的可能性,進化論本身也不例外。
  • 從大爆炸開始,宇宙是如何「成長」成今天的「宇宙網絡」的
    宇宙大尺度結構的模擬。確定哪些區域的密度和質量足以與星系和星系團相對應,並確定它們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條件下形成,是宇宙學家目前面臨的挑戰。關於宇宙最奇怪的事實之一是,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今天,我們看到的宇宙充滿了包含數千億恆星的大星系,它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宇宙網絡。然而,更接近大爆炸時代的時候,一切都極其平滑和均勻,幾乎沒有什麼團簇或聚類可言。
  • 宇宙大爆炸的瞬間產生了宇宙中的一切?科學家給出不同答案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對宇宙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後,卻發現自己仍然難以探索一些問題的真相,例如宇宙的誕生,在138億年前,真的發生了一場巨大的爆炸嗎?在這場爆炸之前,宇宙是否存在?畢竟宇宙的誕生距離現在已經過了太長時間,我們只能通過宇宙大爆炸後產生的一束光留下的微波去判斷和研究,那麼宇宙中的物質,真的是在大爆炸中「無中生有」嗎?
  • 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是否產生了宇宙的所有物質
    1923年哈勃通過對星雲距離的測量最終確認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後來又發現了普遍的星系紅移,推測宇宙在膨脹,自然宇宙的過去比現在小,最小為零,這樣宇宙大爆炸理論就漸漸地形成了。 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宇宙學家都假設:「宇宙大爆炸產生了全部的宇宙物質」。然而「宇宙大爆炸理論」發展到今天,我們有必要認真地重新審視這個先驗假設的合理性。
  • 萬物起源於宇宙大爆炸 (從大爆炸到地球的產生)
    生命起源於地球,地球起源於太陽系,太陽系起源於銀河系,銀河系只是整個宇宙中的一個星系,而宇宙中有著無數的星系。如果想搞明白這條主線,就需要從宇宙的形成開始說起,當然這個探索只是基於人類的認知以及我個人認知的局限性。
  • 宇宙大爆炸源於一個小點,那麼這個小點曾位於宇宙中的哪個位置?
    一切事物皆有始終,即便宇宙也是如此。雖然很多人都不相信宇宙來源於一次大爆炸,但是對於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等科學門類的研究者來說,宇宙大爆炸都是最可信,最科學,也是有大量證據可證明的宇宙來源和演化學說。宇宙大爆炸學說認為,最初的宇宙非常非常小,小到只有一個點,這個點甚至可以握在手心裡,還有科學家說它比原子還小,科學家稱它為宇宙的原點或者奇點,它是可以真正地稱之為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但是在某一個時刻,這個點發生了大爆炸,因為它裡面包含著無與倫比的能量,所以我們也可以稱它為一個能量球,這些能量巨大到可以通過質能轉換創造現在的宇宙,而且它爆炸後剩餘的能量至今仍然在推動著宇宙急速擴張。
  • 10分鐘看穿宇宙大爆炸學說
    這種學說認為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爆炸剛開始的時候,物質只能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爆炸之後,宇宙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隨著溫度降低、冷卻,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並結合成為普通的氣體。氣體逐漸凝聚成星雲,星雲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和星系,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 在宇宙大爆炸理論下,地球和太陽誰更年輕?
    在現在的宇宙學中,太陽45.7億歲,地球45.4歲,很顯然,地球比太陽年輕。對於太陽系的形成過程,科學家普遍認為太陽誕生於巨大的分子雲當中,分子雲先孕育了太陽,然後剩下的殘渣才形成了木星、地球等行星。但是,人類目前能探索的宇宙還不到一光年,對於直徑900多億光年的宇宙來說,比盲人摸象還誇張。
  • 宇宙是如何產生的,是否真的發生過宇宙大爆炸?
    這得從1929年說起,美國天文學家哈勃在一次研究中偶然發現河外星系中的絕大多數星系,都會逐漸的遠離地球所在的銀河系,由此可以進一步的推斷宇宙正在發生變化,它在逐漸的膨脹,宇宙間各星系彼此之間已經越來越遠。伽莫夫由此逆向推斷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果時間倒流,那麼在某個很早的時間,這些星系有可能是擠成一團的狀態。
  • 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但我們如何向十歲孩子解釋大爆炸?
    根據2015年普朗克衛星所得到的最佳觀測結果,宇宙大爆炸距今137.99 ± 0.21億年,並經過不斷的膨脹到達今天的狀態。為什麼會大爆炸?我們將如何解釋?或者我們自己知道什麼是大爆炸嗎?相信「大爆炸」是大多數成年人也都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但這是科學知道的事情,我們會用科學的方法告訴孩子。想知道宇宙中所有行星、恆星和星系一切從何而來?這個問題人類一直在猜測直到最近一百年來,才有了科學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