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與統計學理論」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0-11-29 澎湃新聞

「深度學習與統計學理論」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0-11-2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智能化」已成為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作為近年來人工智慧發展最迅猛的領域之一,深度學習通過分層網絡獲取分層次的特徵信息,除了在圖像、語音等領域裡獲得了比較成功的應用之外,也為統計學理論的研究創新打開了新的契口。2020年11月19日上午,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主辦的「深度學習與統計學理論」研討會在北大光華成功舉辦。來自國內知名院校的四位優秀統計學者應邀就各自最新的理論成果進行了分享與探討,為線上、線下共同參與的逾500位高校師生與業界人士帶來了一場絕佳的思想學術盛宴。

線上直播

開幕式

主持人 王漢生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教授、系主任

會議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系主任王漢生教授的主持下宣布開幕,馬化祥書記代表學院致辭。他熱情地歡迎了線下與線上的師生學者們參與本次研討,表明在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下,深度學習作為處理非結構化數據的一種手段,走向大規模產業化應用已成為從政策導向到行業共識的一致方向。為此,建立深度學習平臺助力產業應用,加速支持產業智能化,也已經成為當前學術界和各行業最炙手可熱的研究應用方向,期待大家能夠從研討中彼此進益,有所收穫。

致辭嘉賓 馬化祥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

主旨報告

「三元素「闡釋機器學習的本質

報告題目:Prediction, Compu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The Nature of Machine Learning

報告人:張志華,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張志華教授在報告中對機器學習與統計學的影響與差異進行了簡要概述,他首先回顧了兩位著名統計學家Leo Breiman 與Bradley Efron分別在各自論文「Statistical Modeling: The Two Cultures」與「Prediction, Estimation, and Attribution」中對統計學和機器學習之間建模差異的相關討論,申明了機器學習的發展給統計學帶來的深刻影響。受「深度學習」與「統計學」這兩種建模文化差異討論的啟發,張教授提出了闡述機器學習的三要素:Prediction, Computation與Representation。以Prediction為最終目的,將Computation作為問題求解的途徑,從「Representation」角度來詮釋機器學習。張教授表明,在Computation方面,機器學習主要關注分類,聚類等離散問題;除了如何基於訓練集進行優化求解外,機器學習還關注如何提高在測試集上的泛化性能,以實現優化算法和泛化理論的有機統一。而Representation包括物理建模和特徵提取,它的發展貫穿著如何解決「Dimensionality Curse」和利用「Dimensionality Blessing」,深度學習則完美詮釋了這兩者之間的權衡。張志華教授表示,它也是迄今為止把「Data Modeling Culture」和「Algorithmic Modeling Culture」融為一體的最佳技術途徑。

深度森林「打開了」

非參深度學習的「大門」

報告題目:非參數深度學習理論初探

報告人:高尉,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

高尉教授的課題組近年來致力於非參深度學習的研究,其基本構建是非參數化、不可微分的隨機森林模型,而非參深度學習在諸多任務中取得了與深度學習相當的效果,特別對離散型學習任務往往表現出更好的效果。高教授的報告圍繞他和他的課題組在非參深度學習方面取得的理論初步進展,著重介紹了收斂界的研究,並解釋了其如何在理論上指導非參深度模型的構建。高教授以「Deep Forests」為切入點,將目前的深度學習視作多層傳統神經網絡構成。通過分析其層數過深而造成的訓練困難的問題,高教授表示可利用連續可微的激活函數(Relu),採用BP算法進行訓練。與傳統機器學習方法相比,深度學習不需要人工設計輸入(如圖像),而是通過算法自動學習。基於此,高教授指出,現在的深層深度學習效果的優秀表現主要源於3個原因:1)逐層的數據處理;2)特徵的內部變換。3)足夠強的模型複雜度。但同時基於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也存在三個問題:1)容易過擬合。2)很難訓練。3)計算開銷大。不論實際應用還是學術研究的層面,都期望得出研究非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方法,由此而提出了「Deep Forests」的概念。「Deep Forests」利用了「Random Forest」,能夠實現逐層處理,得到新的特徵。在實際的套現案例中,其模型的表現優於邏輯回歸和DNN。為了進一步證明它的優越性,高教授給出了Deep Forest的特殊情形,並針對於滿足特定條件的模型,給出不同變體下的forests的一致性證明和收斂速度證明,對深度學習的建模方式提供了很好的指導方向。

「三力」齊發——

探究深度學習的理論性質

報告題目:Deep learning: from theory to algorithm

報告人: 王立威,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王立威教授在報告中重點介紹了其團隊近期在深度學習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對算法設計的指導。他認為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研究深度學習的理論性質:模型的表示能力、在測試集上的泛化能力以及在訓練集上的優化性質。對於深度神經網絡表示能力的研究,王教授及其團隊證明了在網絡寬度嚴格大於輸入維度以及深度可以無限增加的條件下,深度神經網絡是一個Universal Approximator,能以任意精度逼近一個可測函數。而對於深度學習的泛化能力的研究,王教授表示,雖然深度神經網絡是一個過參數化的模型,但仍然表現出很強的泛化能力,因此經典的統計學習理論可能不再適用。王教授分別從模型複雜度和訓練算法的角度詮釋了深度學習的泛化性能,並給出了在使用SGLD算法的條件下,深度學習的泛化誤差上界。最後,對於深度學習的優化算法的研究,王教授證明了在深度網絡充分寬以及其參數初始化的機制是被精心設計的條件下,從隨機初始點出發,利用(隨機)梯度下降法可以以很大的概率找到全局最優點,並且能達到指數收斂。基於此理論結果,王教授與其團隊設計了二階優化算法——Gram-Gauss-Newton算法,用以訓練深度神經網絡。該算法具有二階收斂速度,並且每次迭代的計算複雜度與SGD相仿。

解析AI浪潮的幕後引擎

——深度卷積神經網絡

報告題目:Progressiv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for Compressing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報告人:周靜,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

周靜教授則以研究動機引入,簡析了作為深度學習經典網絡的卷積神經網絡隨著層數加深,卷積的size減小,但個數迅速增加,從而導致權重矩陣w的維度極高的問題;同時面對Computation和Storage的困難,也難以直接部署在移動端。基於此,周教授提出了一種漸進主成分分析(PPCA)方法對卷積進行降維來壓縮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具體而言,從一個預先指定的層開始,逐步移動到最後的輸出層。對於每個目標層,PPCA將每一次的卷積層reshape成一個矩陣後,選擇累計方差貢獻率最高的幾個,進行PCA降維,這將顯著減少當前層中的內核數量。降維後,當前層的shape發生改變,影響了下一個卷積層,要先對下一層的shape進行修正後再進行PCA降維,由於當前層中使用的內核數量決定了下一層的通道數量,用於下一層的通道也大大減少,整個模型結構可以被大幅壓縮,參數的數量和推理成本都可以大幅降低。周教授將其稱之為「Progressiv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周教授的研究中在一些經典的CNNs (AlexNet, VGGNet, ResNet和MobileNet)和基準數據集上評估了該方法的有效性。實驗表明,在某些特定模型裡,PPCA的模型壓縮率大、預測速度快,並且精度沒有太大損失。但PPCA無法做到在所有的模型中都超過其他的競爭對手。最後周教授指出,目前PPCA沒有考慮如何選取最優的調節參數,因此還有進一步的研究空間。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推動著我們走入人工智慧時代,伴隨全球第五次產業轉移,大數據正在朝著生產要素的形態演進,深度學習是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興起而出鏡率最高的名詞之一,與統計學的結合與碰撞勢必會擦出新的火花。本次研討會對統計學科與深度學習的結合研究與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增進了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們之間的交流與探討,為發展統計數據科學創新建立了良好的平臺,與會師生與學者都表示獲益匪淺。

2020.11.19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傳承北京大學明辨善思、海納百川的篤學精神,秉持光華管理學院「創造管理知識,培養商界領袖,推動社會進步」的歷史使命,以「光華思想力」為錨,聚焦一系列商務統計領域重大課題展開研究探討,致力於推動人工智慧與統計學理論的交流與發展。值學院成立35周年之際,集光華學者之智慧,建深度交流之平臺,通過分享討論學術研究成果,助力學術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深度學習與統計學理論」研討會成功舉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數學科學學院舉辦「數學及其交叉科學研討會」,探討數學與人工智慧...
    數學科學學院舉辦「數學及其交叉科學研討會」,探討數學與人工智慧及其他應用學科的交叉融合 來源:數學科學學院   時間:2020-11-19
  • 細胞與組織演化動力學前沿研討會成功舉辦
    細胞與組織演化動力學前沿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0-11-23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引領航向,理論助力成長——實驗中學舉辦崔成林教授《深度學習...
    為了促進學校教師間、學科間的學習與交流,營造學校團隊研究氛圍,提升我校對深度學習教學和科研水平,用教學策略為學生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8月28日,開發區實驗中學舉行了崔成林教授《深度學習與「教學評」一致》學習成果分享會。
  • 四川長江職院成功舉辦虛擬實境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討會
    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強高等學校虛擬實境技術的應用和交流,11月24日,由四川長江職業學院、成都小微雲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成都ACM SIGGRAPH學會、成都虛擬與增強現實產業協會以及成都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協辦的「虛擬實境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討會」在四川長江職業學院召開
  • 2016年「吉林省青少年工作理論研討會」舉辦
    全國「歷史維度下的政黨、青年組織和青年運動」理論研討會暨2016年「吉林省青少年工作理論研討會」在長春舉辦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李川 通訊員 楊忠利)為紀念「一二·九」運動81周年、團中央《中國青運史輯刊》創刊20周年,由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和共青團吉林省委聯合主辦,吉林省團校、吉林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吉林省青年學學會承辦的全國「歷史維度下的政黨、青年組織和青年運動」理論研討會暨2016年「吉林省青少年工作理論研討會」,於12月9日至11日在長春舉行。
  • 齊魯師範學院成功舉辦第三屆X射線雙星多波段研討會
    齊魯師範學院成功舉辦第三屆X射線雙星多波段研討會 2020-12-22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配電變壓器鐵心結構、性能與原材料的關係」在線研討會成功舉辦
    「配電變壓器鐵心結構、性能與原材料的關係」在線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0-04-18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告|「青年學習沙龍」第三屆(2020)理論徵文活動開始啦!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理論與實踐、經驗與啟示開展研究研討,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提供理論支撐、營造濃厚氛圍,在成功舉辦「青年學習沙龍」第一、二屆理論徵文的基礎上,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 淨水技術 | 首屆國際紫外線協會亞洲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1年2月18日,由國際紫外線協會(IUVA)和清華大學聯合主辦的「首屆國際紫外線協會亞洲研討會
  • 東北地理所舉辦黨支部書記培訓暨第十四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
    東北地理所舉辦黨支部書記培訓暨第十四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 2021-01-08 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研討會在浙商院舉辦
    9月28日,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研究中心和浙江省馬克思主義學會高職分會主辦,浙江省高職院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和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高職院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研討會在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
  • 統計學的實質是什麼?--寫給所有將要或者正在學習統計學的朋友們
    今年秋季以來,作為一名浙江中醫藥大學的醫學統計學教授,通過不斷地學習與反思,本人總結出一些出關於統計學本質、統計思維的關鍵感悟。特此撰寫長文進行梳理,來幫助學習者來理解統計學。本篇文字約5000字,閱讀時間為14分鐘。
  • 深度學習和經驗主義的勝利
    現在深度學習在許多監督式機器學習的任務中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也可以這樣認為,在近幾十年中,深度學習已經產生了最實用的非監督式機器學習算法。興奮之餘,這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聳人聽聞的新聞頭條。雖然我警惕這些炒作,但是我也發現了令人興奮的技術,並且最近加入了一個社團,針對回歸神經網絡序列學習發表了 一篇30頁的關鍵評語。
  • DeepMind-深度學習:AI革命及其前沿進展(54頁ppt報告)
    新智元 AI World 2018 世界人工智慧峰會全程回顧新智元於9月2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慧峰會,邀請機器學習教父、CMU會上,牛津大學教授Nando de Freitas和其他15位專家做了《深度學習:AI革命及其前沿進展》的報告。
  • 河北師大舉辦腦科學教育研究與課程創新培訓研討會
    河北師範大學腦科學教育研究與課程創新培訓研討會現場,吳祖仁教授作報告。    河北新聞網6月21日訊(見習記者董全柱)河北師大腦科學教育研究與課程創新培訓研討會今天舉辦,來自石家莊、邢臺等地的小學教師代表、河北師範大學各學院教學副院長、學科教學論教師及碩士研究生、免費師範生等70餘人參加研討會。
  • 普達措國家公園成功舉辦「生態文明深度研學」
    普達措國家公園成功舉辦「生態文明深度研學」(供圖) 普達措國家公園成功舉辦「生態文明深度研學」(供圖) 普達措國家公園成功舉辦「生態文明深度研學」(供圖) 近日,從滇中昆明和滇西迪慶,從西山滇池到香格裡普達措國家公園,經過七天六夜的深度研學,30名學員與6位導師,通過6次動手探究,5次專題講座,6次表達交流,完成了主題為「生態文明深度研學:高原湖泊的奧秘」的深度研學活動。
  • 2020國際AIOps挑戰賽總決賽暨AIOps研討會成功舉辦
    8月15日,2020國際AIOps挑戰賽決賽暨AIOps研討會在杭州順利舉行。國防科大教授、CCF網際網路專委會主任蘇金樹、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雲智能中心副主任蔣健、中山大學軟體工程學院副院長鄭子彬,以及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裴丹作為大賽組織方進行了開場致辭。
  • 「2019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理論及其應用學術研討會」在閩南師大舉辦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4日—5日,由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閩南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聯合主辦的「2019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理論及其應用學術研討會」在閩南師大舉辦。譚忠指出,此次研討會匯集了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理論及其應用領域諸多專家學者,希望通過會議加強國內外數學物理與偏微分方程同行之間的學術交流,促進相關領域研究的發展。  研討會期間,香港中文大學辛周平教授、南京大學程崇慶教授、中山大學姚正安教授、南京大學楊孝平教授、哈爾濱工程大學沈繼紅教授等15位專家分別作了學術報告。與會代表就相關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氣氛熱烈。
  • 深圳維度科技《陶瓷插芯幾何參數檢測技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8月12日下午,由維度科技主辦的《陶瓷插芯幾何參數檢測技術研討會》在深圳市南山區西麗紫荊山莊成功舉辦,光通訊行業陶瓷插芯生產企業的總經理等高層管理人員和中高層技術人員、OFweek等媒體受邀參加,活動現場人氣高漲,座無虛席。
  • 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辦
    11月25日,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局指導、重慶市江北區科學技術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在重慶君豪大飯店成功舉辦。重慶市江北區副區長何勇、重慶市科技局副局長陳軍參加會議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