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曾經擁有生命的成分嗎?揮發物可能曾經使水星表面破裂

2021-01-15 科學源點

1973年11月3日NASA「水手計劃」的最後一顆探測器「水手10號」升空,它將對水星和金星進行探測。1974年,水手10號對水星的探測觀察到了破裂,坑坑窪窪的景觀。現在,根據一種新的理論,水星破裂的「混亂地形」可能是由表面下的揮發物(容易從氣體躍遷為液體或固體的元素和化合物)形成的。

揮發物是一種包含水在內的化學物質,對於激發和維持生命至關重要,正如我們在地球上所知的那樣。因此,它們在水星上的潛在存在是很有趣的。科研人員仔細研究了水星的混亂地形,以及揮發物曾經塑造出表面溫度足以熔化鉛的行星的可能性, 這顆行星一直被認為是「完全不適宜居住的」。

是什麼使水星破裂?

這些混亂的地形有鋸齒狀,破碎的巖石,尖銳的山峰和火山口,幾十年以來,科學家一直在致力於研究它們。雖然火星的地形也很混亂,但是這些特徵更明顯地與火星表面的流出通道相連。由於水星上沒有這樣的通道,研究人員將地形與強大的小行星撞擊聯繫在一起,從而留下了在水星表面可見的卡洛裡盆地。到目前為止,人們一直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是最新的研究推翻了這種共識,因為在時間上這是前後矛盾的。因為混亂地形的形成發展一直持續到大約18億年前,即卡洛裡斯盆地形成後的20億年。

研究人員根據信使號(水星表面空間環境地球化學和測距)在2011到2015年對水星的觀測數據和圖像確定了地表特徵的年齡,包括混亂的地形和小行星撞擊形成的隕石坑。科學家們注意到在這些地形中仍保留著許多小的特徵,比如仍然完好無損的小隕石坑。研究人員認為,如果行星撞擊之後的地震造成了混亂的地形,那麼那些較小的特徵將無法保留。這些觀察結果告訴了研究小組,先前關於混沌地形形成的概念是有缺陷的。

遺失的物質

但是觀察也顯示出表面特徵的某些部分已經下降,好像表面之下的某些東西在讓步。當撞擊導致山脈倒塌時,該物質會散布在整個地面上。但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發現有一大堆的物質本應該在混亂的地形中,卻似乎不見了。考慮到物質的守恆性,研究小組在這項研究中認為,不是撞擊和地震導致了表面破裂,而是地表下的揮發物質創造了這些特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到了非常明顯的高度下降,非常,非常突然的地表損失,這表明這些物質以某種方式被移除了。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可能是水星表面下的揮發物質被巖漿加熱,由於這種加熱,揮發物變成氣態並升華。也許這些物質是易揮發的,它們被運走了,它們可能在水星的其他地方凝結,或者可能是被太陽風完全颳走了。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物質的突然流失導致了地球表面的破裂和崩塌,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混亂地形。

那麼,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至關重要的揮發物,在一個白天溫度高達800華氏度(430攝氏度)而夜晚溫度降至零下290華氏度(零下180攝氏度)的星球上,如何生存呢?科學家解釋道,雖然行星表面在極端溫度之間劇烈波動,但在地表之下,溫度更溫和。水星外殼的一部分「可能有某種水形成」,但研究小組還不能準確地分辨出當水星表面分裂時存在哪些揮發物。但有證據表明,這些揮發物的清除現象仍然在發生

相關焦點

  • 新研究表明:水星「混亂地帶」曾經有生命的成分
    在重新檢查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數據後,外星生命專家現在相信水星曾經擁有生命的成分。水星以其粗糙的裂縫和坑坑窪窪的表面而聞名,長久以來被認為「完全不適合居住」。現在,一項新理論表明,水星「混亂地帶」可能是由揮發物形成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 430℃的水星表面曾經有水?科學家:不止有水,還可能有過生命
    其中,地球是人類的家園,火星被認為是地球之外最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金色則被推測曾經有適合生命存在的液態海洋,唯有水星始終被遺忘在角落。 不過最近,科學家在回顧46年前的探測數據時,突然意識到這顆表面溫度超過400攝氏度的天體,曾經也是生命的天堂…… 1973年,NASA的「水手計劃」中最後一個探測器——水手十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在完成了對金星的拍攝和觀測後,於次年抵達水星,展開了為期1年的水星探索。
  • 水星表面混沌地形,或表明曾含有支持生命的基本成分
    最近一篇新研究便指出,就連太陽系內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都可能曾擁有孕育生命先決條件的揮發物。水星幾乎沒有大氣層,因此表面晝夜溫差之大為太陽系之最,白天時赤地道區溫度可達432℃,夜間又降至零下172℃。
  • 晝夜溫差600度,這樣的水星上竟可能存在生命?
    水星表面的溫度足以熔化鉛,它過去可能含有生命存活所需的成分。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的這一新觀點,依據的是這個與太陽距離最近的行星的一個特別混亂的特徵,即所謂的「混沌地形」。在水星上,破裂的巖石、錯落的山峰和凹陷的隕石坑構成了破碎、凹凸和混亂的景觀。
  • 水星曾經是否存在生命
    水星是一個沒有大氣層的行星溫度可以達到430攝氏度水星炙熱 地形混亂 對此有一種新的解釋它開啟了一種可能性:這顆多巖石的行星地表下可能曾有過組成生命的成分這一理論提出水星的內部可能曾有過揮發性元素和化合物這些物質很容易地從氣體變成液體或固體揮發物 是包含水在內的一類化學物質我們知道在地球 生命的出現和維持離不開水當處於固態時這些化學成分可能會因巖漿或暴露於陽光而被加熱成氣體然後 從行星內部逃逸出來水星表面可能因氣體的快速釋放而變得不穩定產生了至今仍然存在於水星上的坑
  • 水星可能也存在生命?難道太陽系所有的行星,都曾經存在生命?
    科學家根據推測,認為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後來發現金星上也可能有生命存在,最近科學家又發現,水星上曾也有生命存在,難道太陽系所有的行星都曾經存在生命?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新研究認為古代水星有供生命存活的條件
    水星是最接近太陽的行星,通常被認為最不可能存在生命的一個地方。但最新研究表明,水星內部曾經包含可供生命生存基本條件,這一發現可能會改變我們對這個炙熱的行星的看法。水星根據《科學報告》發表的新研究,儘管水星白天表面達到430攝氏度,並且沒有大氣層,但水星可能曾經擁有一個可居住的地下層。
  • 水星會擁有生命嗎?科學家正在解開5大謎團
    ESB的水星行星軌道器(MPO)比其前身的MESSENGER軌道更靠近地球,這是構成BepiColmbo任務的兩個軌道之一,它將比MESSENGER對水星的表面進行更高解析度的成像,並且還可以更好地覆蓋地球的南半球。02水星上真的有水嗎?
  • 水星曾是一顆"大火球" 表面遍布炙熱巖漿流
    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通過對水星巖石化學成分分析的過程中發現這顆星球過去可能擁有一片巨大的巖漿海洋,時間點處於45億年前,這項新的研究任務由「信使」號探測器完成,旨在分析水星表面、空間環境以及行星化學物質組成等
  • 科學:古代火山爆發揭示了水星的起源
    導語:信使號對火星表面的一瞥揭示了火山碎屑的沉積遍布地球表面。位於水星吉卜林隕石坑頂部底部的兩個火山碎屑噴口可能無法倖免於此次撞擊;它們是最近的。同一點的假彩色圖像將火山碎屑物質標記為棕紅色。美國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市布朗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在水星的歷史長河中,水星表面曾多次爆發火山。考慮到水星一開始就不應該有爆炸性的火山活動,這些發現令人驚訝,而且它們可能對理解水星是如何形成的有影響。在地球上,像聖海倫火山那樣的火山爆發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我們星球的內部富含揮發物——水、二氧化碳和其他沸點相對較低的化合物。
  • 水星疑似發現生命,難道太陽系內圈的四顆行星,都存在過生命嗎?
    根據現有的數據,科學家們推測,火星上存在過生命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後來科學家們又在金星上發現了過量的磷化氫,這意味著金星上也極有可能存在過生命;最近,科學家們又在水星上發現了生命可能存在過的證據。這裡我們不禁要發出疑問,難道太陽系內圈的四顆非氣態行星上都存在過生命嗎?
  • 一個瘋狂的觀點: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可能存在過生命?
    那麼,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呢?它有可能存在過生命嗎?先讓我們看一下水星的基本情況,水星與地球一樣,都是巖石行星,不過因為它和太陽實在是太近了,所以,水星上是不存在大氣層的,太陽的輻射讓水星非常的恐怖,所以理論上來說,水星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生命,哪怕是微生物都不會存在。
  • 地表發現不同化學物質,45億年前的水星可能擁有一片「巖漿海洋」
    說起我們太陽系當中的水星,自古以來就是難以用肉眼觀測到的,據記載天文學家哥白尼臨終的時候,曾經感嘆他一生都沒有見到過水星。其實水星用肉眼觀測,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只不過要想我們觀測水星的話,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 水星真面目:除地球外唯一擁有磁場的巖石行星
    天文學家此前或多或少的認為水星在過去的數十億年間是基本沒有發生過變化的,而只是在接近太陽的軌道上靜靜地接受著高溫的炙烤。而現在我們了解到,這顆行星曾經經歷過狂暴的歷史。  保羅·拜恩(Paul Byrne)是設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的月球與行星研究所(LPI)的一名信使號項目組成員。他指出:「水星早期歷史上可能曾經存在過劇烈的火山活動。」
  • 水星十大未解之謎!水星背面有什麼?
    為什麼地球有生命?水星真的有水嗎?火星又是否有火焰環繞呢?根據「水手」1號探測器對水星天氣的觀測表明,水星最高溫度可達427℃,最低溫度為-173℃,沒有任何液態水的痕跡存在於水星的表面。但是最古怪的是,據地面雷達顯示,水星黑暗的隕石坑深處可能有冰。沒有水,卻有冰?
  • 永別了,信使號水星探測器!
    信使號曾經多次飛掠行星,藉助引力彈弓減速,最終才抵達了水星這顆太陽系最內側的行星,並環繞它展開探測。圖片來源:washingtonpost.com「信使號」探測器旨在探索揭開水星的一大串謎團,如水星密度為什麼那麼大,外殼的成分和結構如何,大氣和磁場又是什麼樣的,兩極有什麼樣的沉積物等等。通過3次飛掠和4年多的環繞,「信使號」探測到水星外大氣層有大量水的存在。
  • 介紹一個修仙的好地方——水星
    曾經將阿波羅11號送去月球的土星五號火箭更何況,1噸的飛船,是絕對不足以滿足載人航天的需求的,道理顯而易見——你能開著你家車去月球嗎?哪怕汽油充足,零食、寵物、三五好友也是少不了的吧?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去水星進行一番科學考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發動機技術——這是全人類的「卡脖子技術」,是人類邁向更深的星空必然要解決的難題。
  • 沒有水的星球,為什麼叫做水星
    在我們人類的認知中,水是生命存活的必須物質,如果問大家,在太陽系中還有哪顆星球存在水資源的話,可能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回答:水星,那麼水星真如其名嗎?並於次年的3月29日飛掠水星表面,通過長時間的觀測,開結合水手10號傳回的數據,科學家發現,水星僅僅比月亮稍大一些但是密度卻僅次於地球
  • 科技感爆棚,水星存在弱磁場的奧秘,或許是這種成分的功勞
    美國的宇航局曾經使用信使號宇宙飛船,在水星的表面巖石中進行探測,結果檢測到了磁信號,尤其是在下軌道探測到了比較強的信號,這個發現可以說是讓人感覺非常的震驚,而水星究竟是如何能夠保持這樣的磁場,這也成為了很多研究學者急於想去了解的事情。
  • 觀測顯示水星正在收縮 表面發現神秘「蜘蛛坑」
    根據她的推測,這種「蜘蛛」地貌可能是水星表面下的火山爆發、導致地表外凸而形成。***水星變冷麵部長「皺紋」「信使」號在拍攝中還捕捉到了水星表面的很多褶皺。這種地貌並沒有什麼奇異之處,NASA在1975年發射的「水手10」號探測器當年就曾拍攝到很多此類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