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感爆棚,水星存在弱磁場的奧秘,或許是這種成分的功勞

2020-12-06 排頭博覽

磁場對於一顆星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像是我們的地球就存在著磁場,可是圍繞在我們地球周圍運行的月球,雖然說距離地球非常的近,可是它卻並沒有存在磁場,還有就是人們特別關注的火星,雖然人們認為火星是我們未來宜居的一個重要的星球,可是火星上面也是沒有磁場的,因為月球跟火星它們似乎已經被徹底的冷卻凍結了自己的核心,所以它們的磁場隨之也關閉了。可是水星這顆之前一直被認為是一顆死心的星球,卻發現存在著弱磁場,至於說水星存在弱磁場的奧秘一直困擾著科學家,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水星能夠有弱磁場呢?

美國的宇航局曾經使用信使號宇宙飛船,在水星的表面巖石中進行探測,結果檢測到了磁信號,尤其是在下軌道探測到了比較強的信號,這個發現可以說是讓人感覺非常的震驚,而水星究竟是如何能夠保持這樣的磁場,這也成為了很多研究學者急於想去了解的事情。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經發現了水星是存在著弱磁場,不過它的磁場要比地球的磁場強度更弱一些,甚至只能夠達到1%左右,但是它的磁場存在的時間卻非常有可能已經活躍多達39億年。水星之前一直被認為是一顆死心,可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最新的研究中表明,水星的核心很有可能是穿著厚厚的金屬外套,所以才會有了這樣的弱磁場。

也就是說水星的核心外圍是有著金屬作為保暖層的,這樣才能夠讓行星的內部一直保持溫暖的狀態,而這個保暖層就是硫化鐵,正是由於這種化學成分的存在,所以能夠解釋水星的核心是如何保持其磁場的,也就是說行星通過黏性核心的液態金屬攪拌運動,所以才能夠獲得磁場,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對流。

關於水星的核心保持溫暖的問題,如果在它的核心周圍被一層硫化鐵所包圍,那麼它的熱量保持就要比之前所有假設的更加的穩定,也就是說熱量消失得要更慢一些,科學家在實驗室進行了相應的實驗,獲得相應的數據來解釋所維持這種低磁場,漫長時間的一個理論依據。

在水星的內部應該是分層的,有一個堅硬的內核,還有一個則是融化了的外核,也就是說在核心跟地面之間是存在著硫化鐵的,該研究團隊使用鐵和硫的合金進行試驗,看如何有效的攜帶電力,並且通過加熱來檢測器量。水星的核心是位于堅硬的深層內部,主要是由鐵硫和矽這些成分做包裹,不過這些元素並不能夠徹底的相互混合,隨著慢慢的冷卻之後,硫化合物就會被逐步的分離,並且逐步的漂浮到了頸部,這樣就形成了單獨的一個層次。

科學家在高溫高壓室中放入了不同濃度的硫化鐵,當鐵中的硫含量不斷增加,其熱量減少也會隨著不斷的降低,所以在水星的頂部核心應該存在著硫化鐵,而正是硫化鐵的存在,所以能夠很好的起到保溫的效果,就像是在鍋裡面蓋上了一個鍋蓋,這樣就能夠保熱。

不過這個實驗結果,只是能夠進一步的正是科學家的猜測,但是關於水星存在神秘磁場的面紗卻並沒有徹底的揭開,也就是說這個實驗並不是直接能夠提供證據證明水星磁場的存在就是由於這個原因造成的,因為在此次的試驗之中,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而且在地球上的實驗室裡面,畢竟跟宇宙之中的環境是不一樣的,甚至還有很多未知的因素會對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

雖然說現在關於這個說法並不是很確定,以及不知道在水星上的硫化鐵成分究竟裡面含有多少的硫,還有這個層次究竟是有多厚,可是相信在未來不斷的探測之後是會進一步的揭開這其中的奧秘,尤其是在2025年歐洲航天局新的太空船到達水星的時候對於揭開這些細節是非常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科技感爆棚 康師傅「太空美食課」樂翻天
    在網絡的另一端,始終致力於航天科普的康師傅正式推出《太空美食家》網絡課程,用科技感爆棚的科普知識和食慾滿滿的太空美食為孩子們帶去一場豐盛的科普盛宴。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已在全國範圍內的30餘所中小學開展航天科普活動,此次線上《太空美食家》課程更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藉助網絡課堂的多元化、便捷性、跨地域性等特色,給青少年帶來精彩紛呈的「宇宙級科普課程」。
  • 宇宙星神:這部機甲類動畫走向宇宙,科技感爆棚
    宇宙星神:這部機甲類動畫走向宇宙,科技感爆棚在十年前,藍弧公司推出了一部科幻類機甲動畫,這部動畫便是《宇宙星神》《宇宙星神》開創了一個機甲的時代,藍弧公司利用3D技術,徹底為這部動畫打造出了一個優秀的氛圍
  • 水星曾經是否存在生命
    水星是一個沒有大氣層的行星溫度可以達到430攝氏度水星炙熱 地形混亂 對此有一種新的解釋它開啟了一種可能性:這顆多巖石的行星地表下可能曾有過組成生命的成分這一理論提出水星的內部可能曾有過揮發性元素和化合物這些物質很容易地從氣體變成液體或固體揮發物 是包含水在內的一類化學物質我們知道在地球 生命的出現和維持離不開水當處於固態時這些化學成分可能會因巖漿或暴露於陽光而被加熱成氣體然後 從行星內部逃逸出來水星表面可能因氣體的快速釋放而變得不穩定產生了至今仍然存在於水星上的坑
  • 信使號探測器發現水星存在周期性流星雨
    他表示:「發現水星上可能存在流星雨現象真是讓人感到非常興奮,尤其重要的是我們此前對於水星周圍的等離子體以及塵埃環境的了解都還停留在非常初步的階段。」彗 星或小行星會在它們的軌道路徑上散布大量塵埃碎屑物,形成一片碎屑區域,當行星體穿越這樣一片區域時便會發生流星雨現象。那些最細微的塵埃,碎屑和冰粒並 在太陽輻射壓的作用下被推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從而形成彗星壯觀的彗尾。
  • 這個高科技領域諾獎也有「搶」的成分?功勞歸了老闆怎麼辦?
    諾獎也有「搶」的成分?2018年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頒給了在癌症免疫療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兩位科學家: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ison)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其中本庶佑的重要貢獻之一,是在1992第一次發現了pd1蛋白,這個蛋白就是後來發現癌症免疫反應中非常重要的蛋白。
  • 晝夜溫差600度,這樣的水星上竟可能存在生命?
    水星表面的溫度足以熔化鉛,它過去可能含有生命存活所需的成分。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的這一新觀點,依據的是這個與太陽距離最近的行星的一個特別混亂的特徵,即所謂的「混沌地形」。在水星上,破裂的巖石、錯落的山峰和凹陷的隕石坑構成了破碎、凹凸和混亂的景觀。
  • 很難相信水星上有冰,但在400攝氏度的水星上,卻竟然有冰存在!
    化學成分並不太複雜,但這項新研究以水星上複雜的條件為模型,包括太陽風向水星投擲帶電粒子,其中許多粒子是這種化學的關鍵質子。該模型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路徑,使水在一個充滿所有必要成分的星球上以冰的形式產生和聚集。研究的第一作者、喬治亞理工學院化學和生物化學學院的研究員布蘭特·瓊斯(Brant Jones)說:這並不是什麼奇怪離譜的想法。
  • 水星曾經擁有生命的成分嗎?揮發物可能曾經使水星表面破裂
    因此,它們在水星上的潛在存在是很有趣的。科研人員仔細研究了水星的混亂地形,以及揮發物曾經塑造出表面溫度足以熔化鉛的行星的可能性, 這顆行星一直被認為是「完全不適宜居住的」。是什麼使水星破裂?這些混亂的地形有鋸齒狀,破碎的巖石,尖銳的山峰和火山口,幾十年以來,科學家一直在致力於研究它們。雖然火星的地形也很混亂,但是這些特徵更明顯地與火星表面的流出通道相連。
  • 水星的運行軌道存在不確定性,將來有可能會擾亂太陽系的秩序
    在太陽系中有一顆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的名字叫水星。在1973年11月3日,美國發射了水手10號宇宙飛船,首次對水星進行飛近探測,此後人類便開始了對水星的各種科學研究。由於內核的的主要成分是鐵、鎳和矽酸鹽,以致水星的密度非常大,在太陽系中排第二,僅次於地球。水星距離太陽非常近,在太陽的烘烤下,向陽面的溫度最高時可達430℃,而背陽面的夜間溫度卻可降到零下160℃,晝夜溫差竟然高達近600℃。引起這巨大溫差的背後原因,主要是在水星上沒有形成足夠厚的大氣層進行調節。其實在水星上的大氣極為稀薄,無法像地球一樣對溫度進行一定程度的調節。
  • 水星正在瘋狂製造水分,或許能解決月球和火星缺水的問題!
    八大行星中,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所以它的地表溫度也比其他七顆行星要高,水星地表溫度能夠達到400℃左右,雖然水星地表溫度很高,但在其表面依舊有很多冰層覆蓋。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水星的兩極儲存著大約幾十億噸的冰,相信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水星溫度這麼高?卻還能夠儲存如此多的冰呢?
  • 新研究表明:水星「混亂地帶」曾經有生命的成分
    在重新檢查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數據後,外星生命專家現在相信水星曾經擁有生命的成分。水星以其粗糙的裂縫和坑坑窪窪的表面而聞名,長久以來被認為「完全不適合居住」。現在,一項新理論表明,水星「混亂地帶」可能是由揮發物形成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水星上會有水的存在?它離太陽那麼近,是如何實現的?
    而水星它其實跟月球非常相似,都是沒有大氣層的星球,所以晝夜溫差會非常大。最初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水星離太陽如此近,它的表面不會有水的存在。可是隨著觀測的不斷深處,對月球認知的不斷提升,科學家認為水星同樣也是有水存在的。相信現在很多朋友仍然會認為水星上沒有水。可是探測器的觀測數據卻告訴我們,水星大概率是有水存在的。於是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水星上會有水存在?
  • 百分百的證據表明水星上存在外星人?其文明的先進程度遠超人類?
    儘管擁有將近430攝氏度的表面溫度,UFO獵人仍然確信水星上或許存在智慧生命,最新的「證據」是他們在水星上的一個隕石坑旁邊發現一個明顯的拱門。UFO獵人認為,水星上的巨大拱門有5到10公裡長,其寬度超乎大多數人的想像。
  • 100%證據表明水星上存在外星人?其文明先進程度或遠超人類?
    儘管擁有將近430攝氏度的表面溫度,UFO獵人仍然確信水星上或許存在智慧生命,最新的「證據」是他們在水星上的一個隕石坑旁邊發現一個明顯的拱門。UFO獵人認為,水星上的巨大拱門有5到10公裡長,其寬度超乎大多數人的想像。儘管沒有來自諸如美國宇航局此類機構的確切消息,不明飛行物愛好者仍然確信:這個所謂的巨大拱門是水星存在智慧生命的「100%的證據」。
  • 「太空美食」的神奇奧秘 康師傅網課告訴你
    來源標題: 「太空美食」的神奇奧秘 康師傅網課告訴你 近日,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北鬥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迅速成為網上熱議的話題,再次印證了大眾對於航天科技的熱衷與關注。
  • 水星上沒有水?
    我們生活在太陽系的一顆蔚藍色星球——地球上,而太陽系除了地球以外還有七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些星球形態各異,大小不一,在太陽系運行了數億年,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其中兩顆行星——火星和水星。
  • 永別了,信使號水星探測器!
    4月30日,「信使號」將以撞擊水星的壯烈方式,結束它已經被一再延長的探測使命,在水星北極附近留下一個相當於NBA籃球場大小的撞擊坑。或許要等到2024年,歐洲空間局的BEPICOLOMBO探測器抵達水星之後,我們才有機會看清楚「信使號」的最後一撞留下的遺蹟。
  • 天文知識__水星
    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開始為水星上的310多個環形山命名,其中有15個環形山是以中華民族的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有伯牙、蔡琰、李白、白居易、董源、李清照、姜夔、梁楷、關漢卿、馬致遠、趙孟俯、王蒙、朱耷、曹沾(即曹雪芹)、魯迅。 探測器發現水星早期曾遍布著火山,並且有著持續的火山活動,或許將持續至太陽生命歷史下半時期。
  • 水星獨特的大氣結構能否證明其也有生命體存在
    天文學家在金星的大氣中檢測到了微量磷化氫,意味著猶如火焰地獄般的金星上可能有生命體存在。同為內行星,水星距太陽5800萬千米,比金星到太陽的距離1.1億千米更近,但其表面溫度最高只有427攝氏度,比金星的高溫465攝氏度還少38攝氏度。
  • 一個瘋狂的觀點: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可能存在過生命?
    先讓我們看一下水星的基本情況,水星與地球一樣,都是巖石行星,不過因為它和太陽實在是太近了,所以,水星上是不存在大氣層的,太陽的輻射讓水星非常的恐怖,所以理論上來說,水星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生命,哪怕是微生物都不會存在。不過前段時間,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非常瘋狂的觀點,通過研究,發現水星上似乎具有生命的組成元素,這就代表,水星很可能存在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