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常見的三高的一種,高血壓容易引起身體很多的不適,比如:頭暈、乏力、疲勞等,而高血壓發生之後,我們為了控制高血壓的不良反應,除了日常的飲食需要控制之外,也是需要藥物的輔助治療的,因此很多的高血壓患者都是需要吃藥的,而高血壓有5種降壓藥,其中服用的人數最多,同時也是適合人群最廣的是沙坦類和地平類的降壓藥了,那這兩種降壓藥哪一種是比較好呢?這個首先就要說到沙坦類和地平類降壓藥的區別。
地平類降壓藥,也就是鈣離子拮抗劑,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抑制血管中的鈣離子收縮血管,而通過擴張和放鬆血管,減少血液流動時對血管造成的壓力,這種降壓藥的作用部位主要是血管。地平類的降壓藥見效是很快的,但是也會引起頭痛、心慌、心悸等不良的生理反應。
沙坦類降壓藥,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抑制血管中緊張素1型受體激活,防止這種物質造成血管的緊張,從而達到的舒張血管、減少血液中醛固酮的分泌與合成,達到降壓的效果,這種方法就是一種綜合性的降壓手段。沙坦類的降壓藥就會造成血管神經性的水腫、血鉀增高等。
因此兩者的對比來看,地平類的降壓藥更加的直接和簡潔,而沙坦類的降壓藥是更加溫和和穩定,而且兩者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想要直接對比兩種降壓藥的好壞是沒有任何的意義的。
地平類的降壓藥不影響血管的代謝產物,適合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等患者是比較好的;而沙坦類的降壓藥對血管、腎臟有保護的作用,因此更加適合身體內有糖尿病、冠心病、心室肥厚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服用。
以上就是地平類的降壓藥和沙坦類降壓藥的對比和區別,沒有說哪一種降壓藥更好,主要是這兩種降壓藥都是適合不同身體的人群,因此患者也是要根據不同的身體情況進行選擇的。吃藥再好也沒有不生病來得好,要是高血壓沒有發生,那不僅不需要了解這些事情,而且還可以更健康的生活,因此提出幾點建議,平時的時候可以預防高血壓的發生。
01減少鹽分的攝入
我國規定:健康人群每天鹽的攝取量不要超過6克,除此之外,還要儘量的避免攝入含鹽量高的食物,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高血壓的發生機率。
02戒菸限酒
煙霧裡的有害物質會刺激到我們身體內的激素分泌水平,增加血管中垃圾的數量,這樣就容易造成血管內血液的流動緩慢,而從造成高血壓的發生;而飲酒就會刺激到血管壁,長期的大量飲酒容易使得血管硬化,因此要想預防高血壓,就要做到戒菸,同時遠離二手菸,喝酒也要控制,每天男性的酒精含量不要超過25克,女性就要減半。
03控制自己的體重
國際上標準體重的計算方法是:BMI=體重(Kg)÷(身高×身高(m)),也就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而體重的單位是千克,身高的單位就是米,舉個例子:身高160釐米,體重53千克的人,這個體質指數就是BMI=53/(1.6*1.6),結果就是20.703,是屬於正常的體重範圍。而BMI指數要是超出24,那就要考慮減肥了。
04規律的運動
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一周3-5次,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控制體重,還可以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機率。
05保持好心情
都說「笑一下,十年少」,雖然達不到這種效果,但是樂觀的心情是可以幫助我們平衡身體內的激素分泌水平,幫助我們減少血管類的疾病發生機率的,多笑一笑也不耽誤時間,何樂而不為呢。